29.5 C
Hong Kong

類別

小城故事

【保育使命】尋找本地被遺忘絕美建築 「香港人有幾認識香港?」- 專訪香港遺美版主 Hiuman Lam

https://youtu.be/ksUSmsrV7Oc 我們對香港這片土地有多熟悉?科技發展確是令生活更方便,但人和城市之間關係變得疏遠。走過城市時只顧望手機畫面,忽略各樣揉合嶺南文化同西式建築和風景,結果漸漸消逝或變成廢墟而無人知曉。不過近年有很多有心人如Hiuman一樣,希望將城市故事和建築美學,從頹垣敗瓦中重現眼前。她更開設專頁「香港遺美」,用文字和相片分享香港各處被遺忘之角落,讓大家知道香港不單是金融中心,更希望抬頭凝望這座城市時,依然是多元而美麗的香港。 ‧Hiuman指大家很易會忽略城市變遷,失去時才醒覺已經太遲。 紀錄就是一場時間競賽 雖然香港摩天大樓林立,但不少建築物依然看到英殖時期至今,建築風格甚至生活模式變化。「以九龍醫院為例,當時華人未必完全接受西方建築風格和醫療技術,所以興建時會加入中式設計如樓頂瓦片、遊廊等等,實用之餘亦不失美觀。」Hiuman指香港建築已成為歷史載體,新一代香港人可透過它們,了解百年來本地文化如何發展到今時今日。不過香港寸金尺土,舊建築只要未達法定古蹟標準,依然很大機會敵不過時間巨輪而被拆卸,使探索舊建築變成一場時間競賽。「深水埗、九龍城、上環呢啲地方較早發展,舊建築亦會較多,但近年舊區更新速度好快,拍攝同記錄都愈嚟愈難。」與其經常撲空,Hiuman覺得不如改變心態,放下手機多留意城市細節,或會從居住多年的城市中,發現更多意想不到之處。 ·若想探索城市舊建築,切忌破壞一磚一物,帶走相片和回憶已經足夠。 保育唔止戀舊 更應新舊並存 我們經常都說:不要失去時才知它的可貴,探索城市也一樣道理,最好方法就是拍攝記錄。Hiuman曾經到訪太子一家已結業的醫館,邊拆卸邊拍攝,僅有半小時時間,連全貌都無法拍下。她慨歎醫館是昔日上學必經路段,為甚麼一直都無為它記錄呢?在博物館不願接收文物下,見證著各種歷史物件匆匆被遷拆而消失,才是她最遺憾一刻。然而香港政府在保育政策方面非常被動,因為很多建築物屬私有產權,保育與否仍取決於業主。「好多人覺得大館喺保育後變得商業化,但現實地諗保育成本其實好大。與其冇意義咁丟空喺度,將佢發展都係好事。我覺得重點唔係懷舊,而係新舊並存,係好有潛力嘅商機。」觀乎外國如軍艦島、德國集中營等地,將保育結合商業元素,從而打響城市知名度,甚至賺取可觀收入。Hiuman認為長遠可多舉辦文化導賞團,讓本地及外國人都能欣賞香港獨特城市景觀。 ‧圖中醫館拆卸後,醫館老闆的女兒感謝她留下倩影,這都是金錢買不到的滿足感。 ‧很多讀者沒想到電影《食神》經典場景依然存在,彷彿讓大家重新認識香港一樣。 「好多香港人未見過呢個香港!」 Hiuman自稱「城市漫遊者」,喜歡無目的遊走城內,尋找不一樣的香港。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她決定在Facebook開設專頁,取名「香港遺美」以記錄被遺忘的唯美事物。她指相片和文字缺一不可,因為兩者有互相補足作用,而專頁讀者多為年輕人,尤其女性為主。她很驚訝經常收到留言,指專頁帶他們看到香港未知一面。這反令Hiuman更覺得要負起一點點責任,將香港的「美」送給讀者,希望大家擁有一雙發掘城市的眼睛。「近年大家成日講移民,我想留低佢地,香港係我地架嘛!咁靚嘅地方,我真係好唔捨得離開......」香港人每日營營役役,不妨停留半分鐘仰望周遭,感受過城市味道。其實,香港真的很美。 ‧Hiuman認為保育不只戀舊,更新舊並存及加入商業元素,才有「續航能力」。 記者:Agnes Au 攝影 / 剪接:KH Li

【夕陽行業】本地鐘錶業依然有好大商機? 「轉個方法同夠享受就可以做好品牌!」 – 專訪EONIQ創辦人

https://youtu.be/SmXdHQAsBNA 「勞力是無止境」這句寫得好中,想做自己有興趣嘅嘢的確唔易。現時本地創業難,投身夕陽行業創業更難,偏偏有人肯冒這麼大風險,幾年前進軍鐘錶業。EONIQ創辦人之一Quinn Lai坦言唔易,但本地鐘錶曾喺全世界享負盛名,應該俾更多香港人體驗呢門精密工藝。創業之路經歷社運、經濟不穩、疫情,好多公司面臨委縮甚至結業,但Quinn無氣餒,反而認為有危就有機。「呢度做唔到咪轉個方法做,例如整手工錶可以擴闊本地市場,其實一定係有得做。」今次就同大家一齊整錶,了解佢地嘅營商心得。 ・EONIQ首創1對1手工錶體驗工作坊,配件、Logo甚至錶針都可以完全自訂。 網購量不如預期 轉打Offline市場 近年冒起唔少主打年輕人嘅鐘錶品牌,由EONIQ產品以美金訂價已經知道,佢地主打海外同網絡市場,再利用個人化模式,製作獨一無二手錶作生招牌。不過情況反而不如預期。「東南亞網購未算發達;加上電競市場急速崛起;另外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盜取Facebook個人資料事件爆發後,網絡宣傳難咗幾倍,加上香港個散播率特別慢,都係我地2014年冇預計過。」 雖然錶帶供應商依然叫佢地唔好再做,不過Quinn同另外兩位創辦人Charles同Jacky都認為,既然入咗鐘錶業呢個坑,不如擴展埋線下實體市場。佢地首創1對1手工錶體驗工作坊,咁啱興起一股本地手作、工藝潮,反而受到年輕人歡迎。工作坊嘅成功令三人都迷戀鐘錶工藝,甚至背負住「香港製造」嘅責任,錢同價值未必係最重要嘅事。 ・Quinn認為線上利潤較實體市場高,但佢地享受整錶同埋溝通,係咪賺大錢未必係最重要嘅事。 講原創但俾人抄橋點算? 時下創業,好多嘢都講原創、DIY,但要做到百分百原創,似乎又唔係想像咁易。Jacky坦言品牌創業一年後,已經發現內地展銷會出現疑似抄襲品牌。「不論風格、錶款、網站設計,點會咁啱又係三個人,甚至連創辦故事都幾乎一模一樣。」儘管佢認為完全抄襲唔道德,但事實根本就冇得避,與其係咁不如做好自己品牌。「以前大學教授講過,外面有好嘅Idea但你唔借嚟用係你唔啱,關鍵係有冇將個概念Value-add,有競爭一定會有得益。」Quinn覺得EONIQ擁有SEO排首名的優勢,就算多咗客人要訂製手錶,上網搵資料或者格價時都會搵到佢地,觸及率高咗反而對佢地嚟講係好事。 ・主力產品設計嘅Jacky覺得抄襲無法避免,與其糾纏不如發掘更多方向發展。 眾籌創業要計清楚「CAC」 EONIQ創業時喺網上集資近百萬港元,第一批資金主要用作買貨及海外宣傳之用,但Quinn指「再一次」唔幸運,俾咗十萬搵美國PR公司幫手宣傳,但美國唔會保證會有幾多媒體報導,結果臨出街就俾特朗普嘅新聞蓋過,十萬港幣倒哂落海。結果三個人要重新計算搵一個新客人所花費嘅成本,亦即係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我地計過CAC佔成本30%係最適合,計埋入貨、租金、人工等等,扣扣埋埋可能得返10%利潤,隨時有意外要變負數虧蝕,所以要學習點樣網上營銷,點樣落廣告宣傳搵啱嘅市場。」畢竟鐘錶唔係日用品,Quinn認為搵到有能力回頭嘅客人,或者靠佢地推介出去,先係令公司長久經營下去嘅關鍵。 ・Charles坦言全自訂手錶可以有幾百萬個可能性,冇Plugin可以用就唯有靠自己摸索。 打著香港品牌旗號,遇上手工藝潮流,似乎一切都係喺最啱時間做最啱嘅事,但背後都遇過死Server、宣傳完無效等挫折。Charles勸勉新晉創業家唔好怕錯,試完出錯可能會啟發到新嘢,未必係壞事;Jacky就覺得參考唔同成功例子,再加入自家元素,創造新嘅風格同品牌,咁樣創業初期嘅時間同經濟壓力,都會比完全由零開始有效得多。 ・經歷過社運、疫情依然保持業績,三人都覺得關鍵就係要夠投入同了解市場狀況。

【愛定責任】轉戰網上開Channel拍片唱歌抗疫 「Live唱得好係歌手責任嚟!」 – 專訪小肥、J. Arie

https://youtu.be/fvHO95P1o7Y 肺炎疫情之下,好多人嘅收入都有影響,連幕前演員同歌手都無一倖免,小肥同J.Arie 雷深如都笑言搵得一千得一千。不過難得多咗時間,佢地兩個早前開咗YouTube Channel「肥JLL」,實行拍「Seven」片做YouTuber同開Live大展歌喉,點知仲忙過平時生活。不過咁樣反而有意想不到收穫,發現好多人先覺得香港歌手唱Live係得㗎!究竟可以點樣喺日漸狹窄嘅廣東歌市場,獲得大家喜愛之餘,又搵到自己一片天? ‧兩人開設「肥JLL」YouTube Channel,內容貫徹佢地「Seven」風格,仲吸引古天樂出手協助! 拍片大爆「Seven」事!竟引起古天樂興趣 疫情令好多活動唔係延遲就取消,歌手生計都好受影響,J. Arie作為獨立歌手,無固定底薪,坦言有嘢就做,搵得一千得一千;小肥就好彩啲,因為簽嘅合約有固定月薪,但大家都不約而同話時間多咗,於是就將上年年尾已經想開Channel拍片嘅計劃正式出爐。「最怕係睇得太多Comment,咁樣反而會打擊信心,所以我地就想拍自己嘅嘢,一嚟題材冇限定,二嚟拍片都係Just for fun,夠Fun先會拍得開心。」佢地除咗分享平日打拳健身嘅搞笑事之外,仲拍片煮「地獄料理」送俾Fans,點知吸引到演藝人協會會長古天樂出手幫助,將佢地嘅「Seven」事推俾更多人知。「古會長好好人,佢同我地討論拍咩題材先適合,始終歌手形象都好重要,所以有啲玩得太盡嘅題材就要收斂一下,仲有會長千叮萬囑我地一定要唱歌!」為咗貫徹又搞笑又癲嘅風格。佢地仲搵咗填詞人梁栢堅,改篇《逼得竉物太緊》做《Switch得動物咁盞》,成功吸引網民注意。 ‧除咗《逼得竉物太緊》外,仲搵咗梁栢堅等填詞人改詞翻唱《Switch得動物咁盞》。 小肥:原來開Live好易提升人氣 有啲嘢真係唔做唔知咁好反應,小肥不忘古會長建議,閒時會開Live唱下歌,同粉絲互動,點知FB Page嘅Like數即刻破萬!「原來好多觀眾覺得香港歌手啲Live係唔得,可能偶爾佢地聽到我地啲Live係得㗎喎,咁就會去專頁聽埋其他作品。唉點解唔早啲開Live呢?」佢覺得要將自己掂嘅地方講俾更多人知,但歌手都係職業,演出亦要保持水準,咁先會做到個Brand出嚟。 J. Arie:寫到好歌俾人更滿足 作為唱作人,J. Arie曾經面對迷失同低潮期,佢用廣東歌市場做例子,指歌手近年偏向做單曲,首首都計到盡想係Big Hit,但最後又爆唔起,好易會走入迷失期。「究竟要堅持同一樣嘢做到成功,定係要不斷蛻變俾新鮮感觀眾?我會覺得唔好計咁多,做自己想做嘅嘢,話唔定仲有意外收穫呢!」除此之外,佢上年寫咗《Dream My Dreams》俾剛踏入18歲嘅黃淑蔓,原來首歌本身係J. Arie自己唱,但監製覺得Feanna更適合,最後獲得叱咤歌曲獎,令佢好感動。「將適合嘅作品送俾適合嘅人演繹,會更加快樂同滿足!」 ‧J. Arie覺得將適合嘅旋律送俾適合嘅人,滿足感反而仲大。 樂觀面對就有出路 樂壇打滾多年,問到兩人有咩人生座右銘,小肥好簡單答咗七個字:「船到橋頭自然直。」佢話再困難日子都要過,當行到盡頭時,就自然有路俾你繼續行落去。J. Arie就以自己由唱Demo變成正式歌手做例子,鼓勵大家千祈唔好睇低自己微少力量,正如經驗一樣積少成多,可能幾年後就會有好好回報,到時望返轉頭,就會覺得今日嘅付出都係值得。 ‧小肥表示疫情過後都會繼續開Live,證明香港歌手都好唱得!

【童年回憶】收藏《美戰》產品十年多到開工作室 「玩具買返嚟就唔諗價錢好好Enjoy!」- 專訪魔法少女動畫產品收藏者阿Yuen

https://youtu.be/IVe9DT4U1Tw 以前細個放學返屋企,做完功課有得玩吓玩具,對小朋友嚟講已經係一日最開心時光。90後嘅阿Yuen當年同好多女生一樣,夢想擁有一個美少女戰士專用嘅變身器。不過對玩具嘅熱愛並冇喺踏足社會後退卻,反而更想搵返呢股童年回憶。10年前阿Yuen開始搜羅各種魔法少女動畫周邊產品,仲喺Facebook開設「Yuen Yuen Toy 魔法少女日常」,將歡樂帶俾大家。訪問當日走入工作室,與其話係工作室,用魔法屋形容可能更加貼切。「工作室就係我嘅玩具房,入嚟之後就會唔記得所有煩惱!」望住阿Yuen玩玩具嘅神情,先知道擁有一顆童心,確係最快樂不過嘅事。 ●阿Yuen自細鍾意睇《美少女戰士》等魔法少女卡通。「主角又靚又識變身,仲會教訓壞人,宣揚愛與正義,覺得好吸引。」 長大後快樂愈走愈遠 工作室幾乎被一片粉紅色淹沒,當中佔大多嘅係經典動畫《美少女戰士》,從玩具向嘅變身器、攻擊棒、毛公仔;到糖果玩具、文具等日用品都係佢嘅收藏目標。雖然收藏品豐富,但原來阿Yuen都係近10年先踏上收藏之路,更成為佢嘅生活重心。「當年偶然行過深水埗嘅文具舖,見返細個時用過嘅嘢,勾返起好多童年回憶,於是決心搵返嚟儲。」後來阿Yuen甚至連當年見過但唔夠錢買,或者錯過入手機會嘅玩具都有收藏,希望重拾昔日嘅童年快樂,就算過程有幾辛苦,但獲得嘅快樂同滿足感卻係無價。「好似當我地長大左,擁有嘅野愈來愈多,但相對快樂就同我地就愈來愈遠,所以我就想借助玩具嘅分享,將快樂帶比大家。」 早前《美少女戰士》動畫推出25週年之際,推出各種復刻版玩具,雖然外型完美而且結構精密,但阿Yuen覺得還是當年嘅玩具多咗一份純真。「可能個時社會經濟唔算發達,玩具製造商用親民定價,務求可以帶比人最大快樂,糖果玩具就係最好例子,有得食又有得玩,重點係夠平,可以一次滿足晒幾個願望。反而復刻版太過完美,冇咗『玩具』嘅感覺。」正正就係簡單嘅小玩意,先至最能夠反映當年生活以至社會面貌。 ●25年來推出過嘅美少女戰士產品,種類多到匪夷所思,講得出嘅都可以有。近年還推出接近生活的化妝品和日常用品,繼續吸乾粉絲荷包。 難忘初次日本尋寶體驗 網絡世代之下,不論《美戰》或其他動漫周邊產品,入手變得好容易,甚至可能低價買到好嘢。阿Yuen除咗去實體舖尋寶之外,日本嘅「Yahoo! 拍賣」(簡稱日拍)及各大拍賣網站亦係佢成日流連嘅地方。「不過『日拍』畢竟喺海外而且可能語言不通,無辦法確保寄出時狀態,大家可能要睇下個價錢承唔承擔到風險。」佢建議新手可以喺本地網站熟習流程,溝通好再影埋相先寄或者當面交收。不過佢最難忘都係第一次去有「收藏家天堂」之名嘅中野Broadway,幾乎令佢銀包「血流成河」!「果陣去到見到成個櫥窗都係《美戰》,男朋友形容我係癲咗,成粒鐘點拉都唔肯走,又逐件影相睇價錢,日本人睇到我應該都嚇親。」不過買到心頭好嘅話,再辛苦再難搵都值得,喺佢收藏品之中最有價值嘅係「永恆攻擊棒」、「永恆聖杯」及「延長棒」,阿Yuen指因為三件玩具可以合體,當年嚟講好有Gimmick,但好難搵齊哂三件,所以而家市面上好稀有,可能要差唔多七、八千蚊港紙先買到,真正「千金難買心頭好」。 除此之外,為咗有得玩又有得收藏,阿Yuen曾經有「雙收」甚至「三收」習慣,代表買兩至三件同一款產品。「一件用嚟玩;一件用嚟儲;一件用嚟後備 ,可能有人會唔明白點解要咁做,但玩具本身唔係應該用嚟玩架咩?」不過因為地方所限,阿Yuen近年都調整心態減少呢種習慣。或者咁諗,希望更多人可以買到佢地,其實都未嘗唔係好事。 玩玩具要在意價值? 好多人都會推介手上最貴嘅收藏品,但芸芸《美戰》產品之中,阿Yuen最鍾情反而係同自己細個有連繫嘅小物,包括一條唔起眼嘅香口膠同計數機。「其實愈平愈簡單嘅產品就愈難搵,好似呢條香口膠咁,好難先搵得返一條包裝咁完整嘅,所以買到個刻好興奮!」阿Yuen覺得儲玩具最重要儲得開心,唔需要太過在意到底保唔保值。「儲玩具本來係一個開心減壓過程,如果太過focus落個價錢度,令到自己心情波動,咁樣反而喪失初衷。所以買咗返黎就唔好後悔,好好enjoy,暫時忘記生活嘅煩惱啦。」 ●最多人收藏變身器玩具,因為收藏及升值能力夠高。不過對佢嚟講,最有意義嘅3樣收藏品係美少女戰士漫畫、兒時用過嘅計數機同香口膠。 ●以往有朋友質疑「咁大個人仲玩玩具」、「冇價值」,阿Yuen甚少在意他人目光,最重要可以忘記煩惱。 ●阿Yuen曾親身飛到日本參與當地限定活動,順道到中野尋寶。 ●阿Yuen曾經同朋友舉辦「MG魔法少女市集」,集合唔少經典少女動畫玩具及精品,吸引大家交流同回憶童年。

【不僅興趣】藉插畫反映不同社會議題 「望讀者關心身邊的人和事」 – 專訪插畫家 彌歌魚(Nickole Fish)

好多插畫家鍾意喺社交平台開Page分享作品,同時亦希望向大眾傳遞唔同訊息。乍看本地插畫家彌歌魚筆下人物圓潤大眼、俏皮可愛,如同日本少女漫畫般,卻從中展現社會唔同面貌,有對體制反抗;也不乏描述兩性關係之間平衡等等。佢希望透過每一筆,可以從討論漫畫延伸到表達內心感受,再昇華到希望對社會重要議題引起討論。 用畫筆為不同議題發聲 一般人覺得插畫是一種藝術,但自細鍾意畫畫嘅彌歌魚,認為插畫本身具有溝通和表達作用,所以喺中學時開始將自己感受結合畫作。「初時喺電視睇到一啲新聞,有感受想講,但又唔知點樣用言語講,咁不試下用畫畫方式直接表達出嚟。估唔到反應唔錯,而且大家會好理性討論,俾到一個渠道大家抒發,幫到自己又幫到人,絕對唔係單純用錢或者Like數滿足到。」 彌歌魚指畫插畫都係自己興趣,所以都唔會迫得太緊。「一星期大概作畫三至四次,每次2至4個鐘。如果有動畫要做,一日有36小時都唔夠!」佢嘅筆下題材多樣化,包括情緒、校園欺凌、性別平權和勵志等等,希望大家可以多啲關愛身邊嘅人。「曾經有一幅畫係講學生自殺潮,指岀教育系統及情緒嘅問題,看到唔少讀者關心同討論內容,從中獲得很大的支持和鼓勵。」 ● 在彌歌魚作品之下,不乏各種社會議題,佢覺得係一種使命感,希望大家關注。 ● 彌歌魚作品有時會係小動物嘅溫馨故事、搞笑圖文,也有連載漫畫故事。 「我只係做緊正確嘅事」 圖文創作嘅另一個特色,就是以政治時事梗引起廣泛迴響。彌歌魚從無畏懼大膽表態,勇於批判社會,也表明自己政治立場。「有時對某啲社會議題甚至政治立場,如果專頁有一定支持者,反而會多咗一種責任感同抱負,唔係要迫大家表明立場,但至少要俾人知道呢個社會發生緊咩事。」不過宣示政見後,彌歌魚坦言有唔少追隨專頁嘅粉絲Unlike,或者有人覺得唔應該喺呢度講政治,佢就好平淡而堅定地接受。「其實Facebook點都會有人Unlike,Instagram相對會好啲,但始終初初讀者唔係因為香港時事而follow我,未必個個都想睇。」尊重大家,本身就係創作者甚至大眾最應該有嘅品德。 不過,原來表態對自己插畫前途有影響,呢點讓彌歌魚覺得好意外。之前整過一個紙娃娃公仔機,可以俾大家製作自己想要嘅髮型、道具、背景,曾經網上好受歡迎,但自從表態之後不久就被下架。「雖然的確係好影響到我,話唔開心都一定係假,不過我覺得值得。」 ●彌歌魚曾在今年推出紙娃娃公仔機廣受歡迎,惜最終因政治因素被下架。 你所關心的,就是靈感來源 彌歌魚表示任何題材,只要自己想畫,或者大家又有興趣去探討嘅,都會喺佢部Ipad Pro嘅Procreate出現。「我會出多啲街睇多啲新聞,了解一下社會同身邊嘅人發生咩事。」佢希望自己可以繼續畫出唔同主題作品,同大家一同成長。「雖然內容同訊息都會一直變動,但鍾意畫畫嘅心情會一直持續,我發覺自己愈畫愈鍾意!」 ●彌歌魚現時仍為大學生,上年同朋友開左動畫媒體公司「甜椒工房」,身兼導演同動畫師,笑言「36個鐘都唔夠!」  

【巾幗勝鬚眉】一日贏四場頭馬破紀錄 女神騎師綠茵場外仍不言退 – 專訪前騎師蔣嘉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2apKwjxa0k 賽馬一直被視為男性主導,女生想進入這個近乎全男班圈子時,似乎非常困難和力不從心。蔣嘉琦(KK)為追尋策騎奔馳夢想,花更多力氣和時間訓練,以行動證明女騎師絕不比男騎師遜色,更寫下香港女騎師一日贏四場頭馬新紀錄,揚威海外。雖然這位香港史上贏馬最多的女騎師已經退役,但她仍希望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延續與馬匹的緣分。 ‧KK曾一日贏得四場頭馬,打破香港女騎師紀錄。 騎師生活不如外界所想 說起走上騎師之路,KK形容爸爸是自己的伯樂。「我本身好鍾意動物,8、9歲個時試過騎馬,好鍾意!後來爸爸有日同我講馬會有個見習騎師招募計劃,問我有冇興趣,我就決定試下。」當時計劃大約20至25個學員名額,但報名人數就多達千人,可謂爭崩頭。KK順利通過面試,但刻苦訓練才是真正重頭戲,和她原先想像截然不同。見習騎師主力學習馬匹知識如馬房管理,每日凌晨4點就要起身。「每日要落馬房照顧馬匹,例如擦毛、沖涼同餵食,除咗跑馬兩日之外,每日生活都係咁。」聽上去既艱辛又枯燥乏味,但KK說最難捱是長期節食。「女騎師需要維持喺九十磅至一百零三磅才算合適,所以就算幾肚餓都好,都要忍住唔可以食嘢,好需要自制能力。」 香港騎師界向來都由男性作主導,KK卻指性別沒有太大影響,兩者發展機會是均等。「賽馬係唯一一項男女可以同場競爭既運動,身為女性就更加需要努力鍛練體能,先可以配合男性嘅作賽力量同體能。」其實不論男女,只要喜歡與動物接觸,對策騎有興趣,又不怕馬和艱辛訓練,都可以嘗試投身這行業。 ‧入行要求不算高,最重要不好怕馬就可以。 ●不少人羨慕騎師收入豐厚,KK笑言見習騎師只有約一萬元底薪再加獎金。 傷患中斷策騎事業  KK不諱言策騎生涯中,一日贏四場頭馬最難忘。「其實騎果四隻馬都唔係熱門,無諗到贏足四場。」作為賽馬場上稀有女將,加上優異成績,一度令KK成為賽馬界人氣王,風頭一時無兩。但就在事業發展順利時,KK卻受到傷患困擾。「一匹馬重千磅,我左手兩邊韌帶撕裂同骨膜炎,手指屈唔到又發唔到力,唔可以控制韁繩。」最終和家人商量後,最後決定在高峰時期退下來。儘管無法繼續征戰賽場,她仍表現豁達。「的確係好大轉變,但無得話可惜,有傷患在身其實都無得夾硬嚟,唯有靠自己move on。」 重新出發轉戰馬匹貿易 KK騎師生涯嚴格來說只有短短2年,但始終與馬匹結下10多年情緣,相當不捨。「我發現最鍾意都係馬,就算做唔到騎師,都可以做相關職位。」KK選擇留在馬圈,學習馬匹貿易知識,更不時飛到世界各地,出席馬匹拍賣會。「我宜家主力幫馬主物色好馬返香港比賽,一路做一路學習。」昔日在馬鞍上英姿颯颯,現時生活回歸平淡,KK認為在騎師生涯都對她做人處事影響深遠。「比賽好多時候都需要好快作出判斷,同時充滿各種變數,未到終點一刻都唔應該認輸。」 ●KK曾在杜拜及美國獲「最受歡迎人物」和「最佳女見習騎師」獎項。 ●KK認為做事要有自信,堅持做喜愛的事,不要後悔。

【薯條達人】鍾意薯條唔等於小學雞! 「簡單嘢食都煮得好先見到誠意」- 專訪我係薯條控版主 薯毛毛

https://youtu.be/kkQPmteAZAY 每次經過「M字頭」快餐店都會聞到好香薯仔味,但細個屋企人要小編默書有九十五分先准去,所以好努力讀書。後來賺到第一份糧,唔係去買模型買衫,而係搵間好食嘅薯條店大吃一餐。唔單止小編,其實好多人都有呢種渴望,Facebook專頁「我係薯條控」版主薯毛毛感受一定最深,佢唔止鍾意食咁簡單,仲開Page品評過百間餐廳嘅薯條,為城市嘅薯條留下倩影。「薯條對好多人嚟講唔係主菜,結果專做薯條嘅舖好易執笠,點解我地唔可以視佢為正餐,品嘗一道薯條?」 ‧薯毛毛覺得薯條唔止可以做主菜,甚至應該用嚟品嘗。 鍾意食薯條 = 小學雞?「整得好都唔易!」 同人講鍾意食薯條,可能好多人第一反應都會覺得「小學雞」,薯毛毛冇否認呢個講法,但要整得出色絕非易事。「咁平常嘅食物都整得好食,甚至有自己風格嘅話,其他主菜味道一定唔會差。」撇除快餐店薯條嘅刻板印象,而家食薯條嘅形式已經千變萬化,包裝零食嘅又有;酒吧佐酒小食嘅又有;甚至薯條專門店都有,可見呢個風氣愈嚟愈強。薯毛毛覺得香港餐廳嘅薯條都好有特色,例如用咸蛋炒、中式醬汁甚至麻婆豆腐味都有。但想「反璞歸真」感受薯條質素的話,北海道或者歐洲薯仔會有優勢,而且粗身薯條嘅薯仔成份都會高啲入味啲。薯毛毛喺香港食過過百間餐廳嘅薯條,又點會唔衝出海外?最難忘一定係比利時同荷蘭都有嘅Frites Atelier,歐洲薯仔喺米芝蓮三星大廚設計嘅薯條菜式下,薯毛毛認為不論醬汁、薯條質素、油份以至價錢嚟講都接近滿分。嗱,大家下次旅行識揀啦! ‧Frites Atelier喺比利時同荷蘭都有分店,薯毛毛以接近滿分評價此店! 寫食評要夠專先好睇 薯毛毛決定開Page之前都諗過度過,畢竟IG、Facebook寫食評嘅人真係多到數唔哂,但專講某種食物嘅人又唔算多。「三年前開Page都怕有冇人睇,可能係勾起大家嘅刺激,出嚟反應又出奇地好。」但佢覺得大家都係鍾意睇數字多過睇文字,要有固定讀者先可以長期寫落去,所以就設計出一套評分制度。「評薯條會分為份量及賣相、薯條質素、醬汁及調味同埋價錢,再整埋地圖方便搵食,咁樣大家就會有興趣睇同討論。」不過食評呢樣嘢好主觀,試過有讀者同佢嘅評價完全唔同,佢第一時間唔係堅持己見,而係去了解點解人哋會咁諗。「可以嘅咪再去食多次Fact Check下,同讀者交流話唔定會啟發到新嘢,甚至佢哋會推介小店叫你去試,絕對係好事嚟。」 ‧薯毛毛寫食評絕對係一絲不苟,仲試過唔滿意啲相再食多次,其實可能係想食薯條咋嘛! 開Page係愛?定係責任? 有人試過建議薯毛毛拍片甚至出書,佢都一一拒絕,因為搞Page終究係興趣,唔可以影響正職。不過佢覺得開Page嘅人,不知不覺間會多咗一份責任,已經唔係搵個地方出下相講下嘢咁簡單。「如果個Page唔係要搵錢嘅話,所以就唔覺太大壓力,當然完全無壓力就假嘅,例如有時諗應該點寫落去呢?不如寫下薯條周邊嘅嘢,例如啤酒、漢堡等等;相可唔可以影好啲?我試過唔滿意啲相,特登再食多次。提醒自己要保持文章嘅質素,未到最後一刻都仲有嘢改善,其實就係責任嚟。」 飲酒可以揀劈酒或者品酒,點解薯條唔可以用「品薯心態」?由茶餐廳到西餐、酒吧都會見到薯條蹤影,好食嘅薯條會令成餐飯昇華,但薯毛毛笑言薯條已經昇華同專頁甚至生命綑綁埋一齊,缺一不可。佢認為不論搞專頁,抑或製作薯條嘅餐廳都好,一定要做好自己嘅作品,保持質素同熱誠先會吸引到大家再返轉頭,甚至成為忠實擁躉。 ‧薯毛毛提大家,開Page又好整薯條又好,唔單止要有愛,仲要為讀者負責任。

【演而優則導】由睇周星馳電影到拍劇、唱歌 一切都為做導演鋪路 – 專訪張子丰(Frederick Cheu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ApcgSHSUk 唔同人可能對張子丰都有唔同印象,早前有追電視劇嘅話,就會知佢係演員;有留意廣東樂壇嘅,就會知佢係歌手,不過佢最想展示比大家睇嘅,係佢導演嘅身份。三十出頭就成立自己嘅製作公司,執導過MV、廣告甚至電影等等,合作嘅藝人來自五湖四海,能夠自編自導似乎係唔少行內人嘅夢想。不過對佢嚟講,其實打拼嘅背後都有唔少辛酸,但知道自己做緊嘅嘢都係向導演方向前進,而成功脫穎而出嘅關鍵就係一個字「Creativity」 - 創意。 ‧張子丰集演員、歌手、導演於一身,但一切都是為咗電影導演而走。 從周星馳到科幻片 再到拍MV拍戲 「細個冇咩娛樂,自然就係將周星馳電影煲完再煲。我諗電影圈內差唔多年紀嘅人,都一定係睇佢大。」張子丰劈頭就講咗對電影有著情意結嘅來源,佢佩服周星馳演古裝又得時裝又得,最重要都係創造力爆燈,可以諗到好多無人諗到嘅橋段。但由鍾意電影變成想入行拍電影,就要數到《Back to the Future》呢輯科幻片。「科幻片最正就係啲劇情現實睇唔到,所以我嘅作品好想俾觀眾脫離現實,又有觀能上嘅刺激,最終帶出想表達嘅訊息或者社會現實。」佢將呢個想法放入自己歌曲嘅MV裡面,例如《推銷員之死》MV有麥皮蟲滿佈喺佢塊面,《完美情人》MV充滿AI、未來感嘅場景,所以Fred先會堅持唱歌,因為可以透過歌曲同自導自演MV,講佢想講嘅嘢。 ‧張子丰嘅歌曲MV中,可以到處見到科幻場景,目的要俾觀眾睇到現實不可能嘅事。(完美情人MV截圖) 除咗自導自演MV,張子丰仲幫尹光拍過MV。佢笑言大家唔好停留喺《少理阿爸》果個年代,其實尹光又In又玩得。「呢行一定要與時並進,但同前輩好似尹光,合作時就算年齡有差距,但佢嘅想法可能同我地唔同,話唔定會發掘到好多可能性。」作為導演除咗要夠幻想力,仲要有好好嘅溝通能力,了解成個片場運作。但呢種技能喺佢做電視劇演員時,又可能要稍為轉變。「因為拍劇個畫面係導演嘅幻想,其他演員收到Order就擺十個Pose俾你睇,但我就會諗『乜我咁樣幻想唔好咩?』話雖如此,佢依然好尊重其他導演諗法。「咁樣自己做導演時,人地都會尊重返我。」 ‧張子丰認為做得呢行除咗要夠勸力,仲要夠醒同夠Creativity。 真係有興趣同捱得先好入行 隨住媒體同網絡盛行,愈嚟愈多人想入行,但偏偏呢行成日有開工冇收工。張子丰都表示無辦法,新人唔單止要醒頭醒尾,仲要肯搏肯捱。「公司每年都會收Intern,但有啲人嚟面試問佢點解想入嚟,佢地話要計學分,咁你梗係話鍾意呢行或者電影啦,係咪先?但就算入到嚟都可能要由最低做起,我自己曾經試過洗一個荒廢好多年嘅廁所。」雖然大家未必頂得順洗廁所,但可能要做啲好基本嘅野,例如打掃Office、做Admin嘢甚至買飯盒。不過佢就話千祈唔好因為工作咁瑣碎而求其做,因為導演、上司可能會留意佢地表情反應,究竟係開心咁做定黑住面咁做,所以可唔可以係呢行發展得順風順水,事業更上一層樓,就係睇呢啲細微位,大家識做啦! ‧《潮神》MV唔單止尹光打破傳統形象,更俾咗團隊唔少啟發。 「今日嘅MV係為咗下一套電影」 或者有人會覺得,張子丰想做導演,但點解又要拍劇又要唱歌?但其實所有工作都冇離開過「做導演」呢條路,因為透過同人合作先可以激發創作靈感。如果知道自己嘅路,就會識揀Project、工作嚟做。「開頭拍MV又辛苦但又冇咩錢,點解仲要做?就係為咗下一個廣告,拍廣告為咗可以拍戲,拍呢套戲為咗可以拍下一套戲。有咗呢個心態,人生條路就會走得易啲,未必會如願,但至少知做緊咩。」 ‧張子丰認為知道自己嘅終極目標,人生嘅路就會走得容易啲。

【敬業樂業】人手繪製彩瓷扎根香港90載 大班港督夫人都係熟客 – 專訪粵東磁廠負責人曹志雄先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1-ItfJ4KM 藝術本應無時間限制,但在香港這片寸金尺土,似乎有點天方夜譚。就算傳統手工藝日漸式微,但超過90年歷史的粤東磁廠,仍然默默藏身於九龍灣工業區,還未被時代洪流所吞噬。作為香港第一間,也是最後一間手繪磁器廠,粵東磁廠第3代傳人曹志雄與老師傅多年來以廣彩為基礎,堅持用人手在瓷器上繪畫複雜而美輪美奐花紋,日復日展現工匠精神,令產品具有傳統精粹,亦不失時代韻味,更帶有實際用途。「有麝自然香」,固然至今客人依然不比當年少。 徒手畫圖盡顯功架 粵東磁廠早於1928年開業,至今為香港本土碩果僅存手繪瓷器廠。廣彩全名為「廣州彩瓷」,屬釉上彩一種,先在白瓷上繪畫彩色圖案,再入窑長時間燒製「鎖色」,確保餐具耐用。講到廣彩最重要部份,必定是構圖,不只是最少人精通一環,也是最值錢部份。「以前師傅人工好高而且好吃香,皆因佢地畫功了得,成個圖案設計都係佢地徒手憑空就咁畫出嚟。」大師傅落筆精準俐落,能夠輕易勾畫出精巧圖案,曹志雄慨嘆現今世代已經很難再找到這類人材。 ●廣彩瓷器繪工精細,色彩豐富。因上色時亦會加入真金,所以又叫「織金彩瓷」。 廣彩主要出口給外國客人,所以圖案取材不但廣泛,包括山水、花鳥、傳統中式風格人物等等,寓意吉祥,融合濃厚文化韻味,亦有客人專門訂製餐具時,會揉合中西甚至日本特色,簡約、華麗、複雜等全無問題。「傳統廣彩一路做落嚟有好多圖案款式,例如『百字花心』、『綠地白菜』、『錦邊鬥雞』同『龍鳳斗方』等等。而家我地將二十幾款通行圖案集結成目錄,方便客人揀花,當中織金人物同鬥雞特別受歡迎。」 ●「錦邊鬥雞」:活潑生動的鬥雞、寓意豐收的白菜和花團形成豐富畫面。 六、七十年代為磁廠興盛時期,當時廣彩師傅眾多,而且各有自己擅長圖案。「以前每個師傅有各自擅長嘅專利圖案,有啲畫雞叻,有啲專畫人,都係為咗保障收入。」不過人手繪製過程需時長,曹志雄笑說師傅如藝術家,無心情畫或突然請假,起貨時間可能長達以月計。後來為提高生產效率,在60年代後期,粵東磁廠引進蓋印章方法,師傅在紙上畫圖,然後做成橡膠印章,再把圖以蓋印方式壓到瓷器上,最後由學徒或女工人手上色。 ●粵東改用印章把構圖複製到瓷器上,再由學徒上色。保持手繪瓷風格之餘,也令生產過程更順暢,提高生產效率。 ● 客人特別喜歡在粵東磁廠內尋寶,隨時找到戰前產品! 港督親自上門Shopping 不論最初在廣州,抑或在香港發揚,製成品很多時會直接出口至百貨公司或高級餐館,惟中國在80年代初改革開放後競爭加劇,曹志雄決心轉攻高端市場:政要、世家大族、各大海內外的酒店都是粵東客戶,較為人熟悉就是前港督之妻麥理浩夫人曾將百多年前已停產的歐洲古董瓷碟交予粵東磁廠,要求按圖案仿製新餐具。「當時好多廠搬晒上大陸。我哋就堅持留守香港,接餐廳或者酒店餐具訂單生意,連彭定康係97年離任個時都同我地買餐具。」 ●港督麥里浩夫人委托瓷廠仿繪前英國Hogarth圖案,因此又名「督花」。 或許香港人不常留意這種獨特工藝,反而外國遊客不時到瓷廠尋寶,近年日本人特別欣賞這類手繪瓷器。不過近年多了保育和推廣本土藝術文化,曹志雄多次借出不同年代珍品在公眾地方作展覽,最近它們再次和誠品書店合作,在尖沙咀分店內舉辦展覽及設立Pop up Store,令到手繪瓷器日漸被遺忘之際,重新得到大眾關注。「自從香港人知道廣彩文化之後,宜家唔少市民都會嚟訂少少送禮俾人,或者留個紀念。所以我哋對象好多樣化,豐儉由人。」 手藝瀕臨失傳 無奈未有新一代接棒  隨着師傅陸續退休,昔日曾經擁有三百名員工,如今只剩下4位師傅仍然坐陣工場,而且全部都已經效力超過數十載,這種忠誠是新一代無法想像。曹志雄讚揚老師傅們刻苦耐勞,夠毅力夠耐性。「啲師傅個個都尊師重道,正如我成日強調佢地本着工匠精神工作,又敬業樂業。」看著這門工藝似乎後繼無人,曹志雄表示對新人接棒不敢抱太大期望,皆因新一代來學習只是當興趣。「好多年青人嚟到學,係當興趣而唔係一種職業。另一方面現代人太少拎毛筆,叫佢地寫字都好難。」更現實的問題因行業逐漸式微,變相工作收入不多,慨嘆未能吸引新人入行。「舊時學成一門手藝可以用嚟搵食,但現時磁廠俾唔到高人工去請學徒,就算看更人工都高過我地。」曹志雄明白保育及承傳廣彩手藝有難度,笑言新一代當作興趣已經算是安慰,但自己仍期望可以守護這種本地傳統工藝直至最後。 ●廣彩構圖嚴謹,如今能畫出一手好彩瓷的畫師所剩無幾。  

【勇敢追夢】挑戰街市開二手書店 從字裡行間逃離現實 – 專訪「解憂舊書店」店主陳立程Phyllis

https://youtu.be/9dB0K6yDUeU 早在廿年前,香港已被喻為「文化沙漠」,常聽到書店經營艱難,掙扎求存。面對租金高企和大企業壟斷,部份書店店主搬遷至樓上舖,或尋求市區邊緣,避免走向結業命運。不過,有愛書之人就一反常態,走入街市實現開二手書店夢想。「解憂舊書店」店主陳立程Phyllis收過不少經典佳作,吸引街坊及文青們前來尋寶,更設置漂書區,希望如《解憂雜貨店》劇情一樣,進入平凡的書店後可以脫離現實時光,好好享受字裡行間之樂。 選址街市只因租平 「解憂舊書店」位於大埔寶湖道街市內,介乎火車站與市中心之間。街市早已轉型,沒有濕??地板、魚腥味和叫賣聲,只有幾間肉檔進駐,乾貨則以賣花賣布為主。當大家以為Phyllis想增加噱頭才在街市開書店,非也,其實背後原因相當實際,兩個字︰「租平」。「當時選擇唔多,舊商場小舖租金都要過萬,根本負擔唔到,但我又唔想開樓上舖,所以揀左呢度,呢度都幾親民啊。」 寶湖道街市由食環署管理,就算加租也不會太離譜。「早幾年開業時,租金大約五千幾。前排續約個陣,租金有調整到加咗少少,不過都仲係合理範圍。」除租金相對便宜,食環署街市舖位租約一般以三年為限,就算退租只需要一個月前通知,極具彈性。就算人流並不是區內最旺,Phyllis都認為在街市「創業」,撇除一些刻板印象,其實對資金預算不多的人是不錯出路。 ●店鋪名稱正來自Phyllis鍾愛的東野圭吾原著《解憂雜貨店》。 主打舊書 愛書人的斷捨離 走入書店,第一下就是舊書卷味道,配合泛黃燈光和略窄的空間,真的好像脫離現實世界一樣,Phyllis從開業之前已經一心一意賣舊書。「新書投資大過舊書好多,同埋自己唔熟行情,賣舊書反而更彈性。」除了課本之外,收書近乎不設限,店內二手書都由街坊和書迷捐出來,部分更異常珍貴。「收過民國初年出版小說,有百幾年歷史,好多我都唔捨得賣。」其實不單止Phyllis,就連前書主在「斷捨離」時同樣依依不捨。「香港地居住空間唔夠,好多人逼不得已先將書送過嚟。」書本就暫時留在解憂舊書店不同角落,靜候惜書人把它們帶走,應該都是不少書迷心路歷程吧。 ●書店裝潢充滿格調,落地玻璃門、木招牌、字典內頁作牆紙,在街市內非常突出。 ● 能夠被自己最愛的書本包圍,這個工作環境應該很多人夢寐以求吧!﹖ 肯睇肯揭書已經好好 一排排舊書擺滿店鋪,種類包羅萬有,不少十元廿元已有交易。這樣經營,能夠有利潤可言嗎?「我淨係想書嘅流轉快啲,如果定價高,購買嘅意欲就會低咗。」Phyllis直言在電子產品氾濫年代,香港人閒時翻開書本閱讀,幾乎少之又少,定價實惠正是促使人們多閱讀的誘因之一。另一方面,店外設置漂書架,讓好書自由免費流轉,也是希望能帶動閱讀風氣。「消閒嘅書依然好多人出版,因為易入口所以多人睇;但有深度嘅書如文史哲類就會少人閱讀。不過我就覺得就算睇死一類書都不大問題,至少你肯睇肯揭嘛!」 不過追夢也要講求實際,Phyllis始終要維持營業額和成本開支。「政府街市租金加幅有限,反而現在因為租左三個大貨櫃擺書,支出多咗,收入僅僅夠填補。」書店賺不了錢,Phyllis卻賺了很多滿足感。「雖然日日都好忙,將書分類同清潔要用好多時間,但每天可以享受係書店嘅時光,以及同街坊書迷傾計,其實都有得著,希望書店可以繼續俾到空間大家解憂!」 ●店內是分類得井井有條的文、史、哲書櫃,店外則是一些流行讀物和漂書架。 ●Phyllis認為香港閱讀風氣不高,所以希望賣平一點,吸引更多人看書。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