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C
Hong Kong

類別

小城故事

【動靜皆宜】唔怕比網民話靠「姣」出位 !揭開性感以外另一種風格 「做一個演員要Be water!」 -專訪藝人鄧伊婷(Irina)

https://youtu.be/KhSOwjD9zNg 一眾身處娛樂圈嘅藝人想喺競爭激烈嘅環境中脫穎而出,絕對唔係易事。除咗顏值之外,仲要識得定時向觀眾派下福利,製造話題之餘又可以催谷人氣。曾經係女子組合Super Gear成員嘅鄧伊婷(Irina)就憑著性感演出,成功喺一眾網民心中留低深刻印象,更封被為「TVB御用姣精」,晉升做新一代「咪神」。唔好以為Irina多數被安排做性感尤物,就認為平日裡嘅佢都係咁風情萬種,原來鏡頭外嘅Irina仲有好多不為人知嘅一面,更多嘅係流露出佢對演戲嘅嗰團火。 忍笑仲難過「姣」人 由於劇中扮演嘅角色多數穿著性感、喜歡賣弄風騷,Irina就被傳媒同網友民封為「御用姣精」。Irina坦言冇諗過觀眾會咁樣評價,但佢就唔認為呢個「封號」負面,反而覺得好有趣。「其實我有睇返自己演出,覺得自己唔係好姣啫,同埋現實中嘅我唔係咁嫁嘛。」比人話「姣」唔單止冇hard feeling,Irina仲講笑咁話可以擺正牌「姣」係一種員工褔利。「可以姣下公司嗰啲男神,哈哈!」不過講到拍劇時嘅辛苦,Irina覺得最難嘅竟然唔係犧牲色相,而係忍笑。「原來忍笑係好難㗎!由其係一大班人一齊拍劇,好容易又會比隔離嗰個影響到,自己又要忍住唔笑,心理壓力都幾大。」 跳出框框演繹唔同角色 雖然係屬於性感嘅世界裡尋找到自己嘅位置,但對於一個演員嚟講,被外界定型可以話係大忌。所以拍咗唔少劇集後,Irina都想嘗試演繹唔同角色,實行挑戰自我。「好想做殺人犯!因為未試過做一個好多陰暗面、好變態嘅人。」而要走出自己嘅演藝路,Irina認為堅持好重要之外,仲要識得自我調整。「我哋呢行工作或者拍攝過程係有好多變化,所以做一個演員要『Be water』。」Irina覺得咩想試下,咁先唔會將自己局限喺一個固定形象裡面。提到疫情打擊各行各業,Irina嘅工作及收入唔多唔少都受到影響,連去內地嘅工作需要延期,不過好彩公司仍有工開。「好感恩有份參與新劇《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2.0》及《童時愛上你》,仲有幾個月時間準備好我嘅角色。」雖然疫情打亂原本計劃,但反而多咗時間做運動保持美好身段,順道發掘香港美景,都係一種意外收穫。「我好多類型嘅運動都鍾意做,例如健身、跑步、踩單車同游水。最近我就鍾意行山,發現香港有好多好靚嘅風景,重新愛上呢個地方。」 ●Irina喺IG上分享生活趣事之餘,仲不時大派福利,post出性感清涼照。 用感恩嘅心去面對未來 入行至今已經6年,Irina早就體會到做演員嘅不易。不過係各種辛苦同磨練下,佢更加肯定到自己對演戲嘅熱情,更訂下目標繼續迎接挑戰。「我發現自己真係好鍾意做戲!接住落黎我希望將今年接到返嚟嘅角色同新挑戰都做好。」無論角色大小,佢都期待未來能夠参演更多叫好又叫座嘅劇集。除此之外,Irina亦同另外一個平台合作拍攝影片,等更多觀眾會睇到自己「搞笑」嘅一面。對於Irina而言,佢好珍惜自己現時擁有嘅一切,並用感恩嘅心去面對未來。「有時可能覺得冇咗好好嘅機會好可惜,但係其實仲有更好嘅等緊你,我相信所有嘢都係上天最好嘅安排。」

【專談戀愛】愛情金句王助人失戀後療傷 睇準單身狗需求傳授獨門「操控術」-專訪愛情專欄網紅作家李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zFxEOIL2rc ­ 「問世間情為何物」由古至今,愛情對好多人嚟講可以話係一個不解之謎,就算誕生出多如繁星嘅分析同解說,但始終都冇辦法達致充分理解。正因如此,一直都有唔少愛情專家,幫助大家解答疑難,當中李專寫嘅分析特別到肉,例如佢會勸大家:「轟轟烈烈的愛情往往最不可靠,反而彼此相處不累的細水長流才能天長地久。」李專擅長理性中見感性嘅愛情分析,往往幫助唔少人療傷,走出失戀之痛。佢至今出書12本,同時擁有3個專欄,Facebook專頁亦有十萬幾followers,不過一個作家要喺香港地生存絕對唔容易,究竟點樣先至可以將網絡文學重新包裝,令作品接觸更多人?就等佢同大家親身分享一下箇中嘅心得啦! 以觀察力解開愛情真貌 唔好睇李專文質彬彬,成個標準文青咁,佢坦言到大學時期先真正開始認真閱讀。「Year 1、2嗰時我係瘋狂地走堂,然後長期進駐喺圖書館睇好多書,又寫低好多自己對愛情嘅睇法。」年紀輕輕、拍拖經驗唔算多,但就自資出版咗兩本書,亦間接令李專成為專欄作家。畢業後,李專曾從事室內設計,兩年後發覺並非自己理想生活,重新執筆寫作,排解內心鬱悶。「喺嗰個時期我嘅工作、愛情全部好唔順利,不斷諗自己有咩可以做。咁啱見到自己個Facebook Page反應唔錯,最後下定決心辭職。」展開年終無休嘅寫作生涯後,要定期出書,加上要兼顧專欄同Facebook Page,遇著無靈感又點算好?李專就話自己都算幾好彩,甚少遇著『靈感特薄』情況,佢認為係同觀察力有關。「網絡作家要面對嘅係文章可唔可以擊中一群讀者,而呢樣野係好即時性,因為會有like、有share、有人會討論你嘅文章係點,大概都會知道邊一啲嘅topic係大家都會想睇。」李專表示,專頁每星期平均收到超過20個「院友」們感情求助發問,也成為寫作靈感來源。「我唔會將佢地嘅戀愛故事情節寫成文章,而係從中得知邊啲範疇能夠加以發揮,著重描述大家共通感受。」李專認為每個人嘅愛同細節雖然唔一樣,但後悲傷就驚人地相似,所以將觀點同感受化成文字,嘗試喺粉絲情場失意之時,送上一點心靈安慰。 ●李專甚少遇著『靈感特薄』情況,佢認為係同觀察力有關。 香港人重「情」  本地網絡作家爭扎求存 喺文學紙本閱讀市場相對低迷嘅手機年代,原來仍有唔少專幫人自資出書嘅出版社,但要好賣,就要針對市場需要。「其實新人嚟講,寫愛情嘅嘢比較容易打入大眾market,始於香港人都比較鍾意睇兩性關係文章。」當時編輯給予李專很大自由度,只要圍繞愛情就可以盡情發揮。雖然愛情文學市場夠穩陣最易「吸粉」,不過正當大陸、台灣網絡作家收入高得令人咋舌之際,本地網絡作家就要掙扎求存。李專自言自己際遇算係順利,但單靠寫作仍難以應付日常支出。「喺香港揸筆搵食嘅難度係來自賺唔到錢,就算我有出書有幾個專欄,與此同時作為KOL有廣告合作,夾夾埋埋都唔可以話維持到正常嘅收人。」作家喺香港嘅生存空間不大,李專認為新時代嘅作家想要網絡上面突圍而出愈來愈難。「作品要吸引到大家去睇,就要視乎內容係咪喺你嗰個範圍裏面差唔多接近最好嘅。」佢認為有意寫作嘅人要由作品嘅質及量落苦功,把握唔同機會擴闊網絡,慢慢累積人氣。 ●有意從事寫作嘅人要由作品嘅質及量落苦功,先可以慢慢喺網上累積人氣。 作家的愛情操控課  情慾是天生,愛情是需要學習。感情路上面對嘅問題,並唔係通過純粹睇兩性關係嘅書,或者同朋友吐苦水交流就可以得到改善。李專向來收到唔少讀者求助,由脫單、失戀到處理復合都有,結果從中得到啟發,發展出寫作以外嘅新業務:愛情咨詢。首階段就開辦網上戀愛課程「愛情操控術」,透過有系統嘅情感心理分析,幫助客戶成功得到愛情。「明明用好熱情嘅方式對待對方但都失敗,究竟係點樣做先至可以approach到對方?唔少人都經歷緊呢種煩惱。」佢形容諮詢就好似睇醫生,透過視像會談,一步步跟進客戶進度。李專亦正計劃推出復合課程,指需求同樣極大,只因迷惘嘅人需要指引。「大家願意畀一嚿錢去解決呢個問題,已經唔係單純service平與貴咁簡單,其實係大家都唔知道可以點樣做。」唔少人人漸漸長大後,發現自己對待感情嘅態度同年少時嘅唔一樣,咁係因為我地當中所經歷嘅過程,唔多唔少都會跌倒過失敗過。李專希望大家無論發生咩事,只要當中有反省反思,攞得到袋到落袋,將來就算再面對類似問題,就唔會感覺咁徬徨無助。

【意外收穫】從演技大爆發到拍片做環保L 「我擔心專講環保又悶又膠」 – 專訪藝人 岑樂怡(阿妹)

https://youtu.be/1qIiO6qivos 2020年ViuTV有唔少出色節目,除咗《全民造星3》引起廣泛討論外,自家劇集《暖男爸爸》都令唔少觀眾讚好。雖然劇中部份演員拍劇經驗唔多,但靠住努力同主角鄭中基帶領大家之下,拍出一幕又一幕讚人熱淚場面。其中飾演幼稚園老師Miss Carmen嘅岑樂怡(阿妹)同鄭中基有唔少對手戲,佢坦言呢個機會唔係人人都有,而且獲益良多。雖然2020年充滿不快樂,也打亂阿妹原本計劃,但由做主持到拍長劇,再意外地化身「環保L」做埋YouTuber,分享貼地環保資訊,得到嘅經驗都係歡樂大於失落,或許都是疫情帶給大家嘅新體驗吧。 ‧ 阿妹坦言拍劇經驗唔多,仲曾經一個人喺外地拍劇,但學識好多有趣演技方法。 「迴避」鄭中基 才有極催淚獨腳戲 有得同相隔18年再次拍劇嘅「暴龍哥」鄭中基合作,相信好多人恨都恨唔到,正好阿妹飾演嘅幼稚園老師幾乎每場都要同鄭中基做對手戲,爆出好多拍攝趣事。「Ronald好照顧我地,而且大家都知佢好搞笑,成日喺開機前搞啲好爛嘅gag,的確可以放鬆心情易入戲啲。不過一去到啲沉重嘅戲份,拍之前真係要避開佢,費事『焗蟹』NG(編按:演員忍笑)。」阿妹指最初收到《暖男爸爸》監製邀請擔任幼稚園老師時,諗住都係打下招呼傾下計,無咩太大感覺,但監製講完角色發展之後,佢就知道要做好功課啦。因為難度在於Miss Carmen另一半其實無喺劇出現,有一幕自己喺便利店食住三文治嘅喊戲,所有情感都要嚟自阿妹嘅幻想。「無咗對手幫你,唔單止要靠自己幻想往事,仲要諗住件三文治好難食,相信無人會估到!」不過最終大家都為Miss Carmen流下唔少眼淚,一切都已經值得。 ‧ 苦練多時為咗獨自邊食三文治邊喊,最終成功令觀眾流下眼淚,已經很值得。 擔心環保又悶又膠 「無人做不如我做啦!」 時代變得太快,今時今日藝人同讀者距離變得好近,加上今年無哂實體表演,不少藝人轉戰網上開Facebook Live、Telegram同粉絲傾計等等,足以證明社交媒體對維持人氣好重要。阿妹自認好懶,覺得好重要或者好鍾意先會Post上網,但公司同事往往叫佢更新多啲或者拍下片,先會有客睇中你做嘢。直到年初喺外地拍攝途中,因疫情要提早返香港,酒店隔離期間睇咗一本關於環保嘅書,激發起佢開YouTube Channel嘅動力。「最初我都有擔心環保話題又悶又『膠』,但睇多咗點樣走塑同過環保生活,發現其實好易做到,既然無咩人講不如我講啦。」多咗喺YouTube同IG Story分享環保貼士後,佢都估唔到反應幾好,短短幾個月已經吸引到幾千名訂閱者。吸到到一班環保L粉絲後,自然會收到好多題材建議,阿妹都會細心考慮再一一回覆讀者,其實咁樣都係一種同拉近讀者距離嘅好方法啊!不過阿妹認為香港對環保工作支援實在不足,只可以靠自己生活做起,但有時都係邊做邊學,知道邊啲係對生態有唔好影響就唔做;相反地如果為咗某種環保方法,影響自己生活同情緒,咁就要停止。佢認為如果可以用到自己嘅影響力,肯踏出第一步,簡單如走飲管,用少個膠File,其實已經心滿意足。 ‧ 阿妹話做環保L都有壓力,但都係鞭策佢為大自然出更多力。 2021活在當下最重要 今年能夠同「暴龍哥」合作拍劇,又變成「環保KOL」,阿妹回顧返2020年仍然係豐收一年。只不過疫情之下,阿妹本身要拍嘅旅遊節目無法成行,去美國讀書嘅計劃都要無奈取消,但反而多咗時間拍YouTube,學拍片剪片,都係一種意外收穫。佢一直將拉丁文「Carpe Diem」(活在當下) 放喺心中,似乎完全應驗喺呢個時代。「以前會提早計劃下年嘅工作同目標,但而家學識諗到咩就做,唔知幾時突然再無機會做。」就算世界充滿負能量,關鍵都要識得及時改變心態,呢樣就係香港人最叻嘅地方。 ‧ 疫情之後想第一時間去旅行,應該都係全香港人嘅心願了吧!?

【苦情歌不再?】逆市全年推四首個人風格強烈單曲 堅持「做個有性格的歌手」 – 專訪洪嘉豪 Hung Kaho

https://youtu.be/Zffy6QdKZoE 廣東歌壇之所以被喻為情歌泛濫,主要都因情歌受聽眾歡迎,名氣和商業上往往較易取得成功。不過近年唱作、文青風格甚至「宇宙系」歌曲嶄露頭角,使歌手性格也變得立體和別樹一格。洪嘉豪兩年前就在此環境下踏進樂壇,新人「光環」消褪後並無原地踏步,反而疫情下更逆市推出多首單曲,曲風和主題多變。很多人不喜歡2020年,不能舉辦音樂會作實體商業演出,對歌手很大損失,但他回首全年,依然認為得著和收穫遠比失落多,至少拉近了和歌迷的距離。「我造歌造得開心;聽眾、媒體又支持,已經心滿意足啦!」 ‧ 洪嘉豪認為疫情對音樂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做好歌手本份之餘反而多了一種治療聽眾用途。 社交平台宣傳效力極大 2020年的洪嘉豪絕對可以用「勤力」形容,全年推出四首單曲,由主流情歌到電子快歌都有,和初出道的形象截然不同。受制於疫情限制,只好在網絡上宣傳新歌,反而拉近和聽眾之間的距離。「今年我先識用Telegram,原來有Fans幫我開咗個Group,我入去之後又會聽下佢地對新歌嘅意見、討論生活遇到各種困難,有時又搞下笑俾歡樂大家等等。」他認為主動回應樂迷意見,要讓Fans知道留言是有用,對維持人氣很重要。另外今年多在Facebook、YouTube Live等網上表演,有時做其他歌手嘉賓;自己有新歌又會邀請藝人一起Jam歌,互相Share、Comment的效果可以幾何級數增加。他相信就算疫情之後,這種生態依然會繼續發展,對歌手宣傳也未嘗不是壞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noFH18v2g ‧ 和不同藝人、歌手合作,再在社交平台互相分享,對雙方名氣都非常有幫助。 電子快歌無人聽?「唔好睇少!」 洪嘉豪初出道時,以一首《掉進海的眼淚》吸引不少歌迷注意,YouTube至今已過200萬Views之外,亦令他獲得新人金獎。不過新人光環消褪後,歌手希望建立個人風格之餘,又要在人氣及商業上保持平衡,似乎都是新生代歌手要面對的難關。曾經也質疑自己能力的洪嘉豪坦言,如新歌《窮小子》等情歌依然受歡迎,但主題已經由傷春悲秋轉到自愛。「我相信多咗娛樂方式,失戀都唔再係世界末日,情歌需求自然減少,而且外國愈嚟愈多歌曲係講愛自己同追夢,似乎更容易俾大家釋懷。」 ‧ 要令聽眾喜歡、有成績,必先要有自己喜歡,再做好歌曲質素的心態。 然而情歌之外,歌手總希望突破傳統框架,例如年初在瑞典製作的《我說不可以》打破廣東歌格局,用北歐電子曲風建立全新形象,更獲得第一首電台冠軍歌。來到年底,洪嘉豪依然覺得當初使命大於成績,畢竟觀眾和媒體接受程度高了,但本地無太多人製作,他將北歐招牌曲風帶回香港,希望給本地聽眾新鮮感。他由同公司的衛蘭身上領略到,與其計算每首歌成敗得失,倒不如選自己喜歡的旋律,盡力錄好每一首歌,「有麝自然香」,就如《我說不可以》一樣,好歌必定有好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aANYqK1kbo ‧ 瑞典著名的電子曲風一時三刻未必成為主流,但至少為本地樂迷多了一種新鮮感,已經是一件好事。 明年「創作人」身份更重 經過不一樣的2020年,洪嘉豪認為得到的遠比失去的多,還笑說現在了解80%自己。踏入2021年,他希望將洪嘉豪內心、陰暗一面展現出來。「單曲年代派得台嘅都要夠『中』,但自己寫咗好多好靜嘅歌,又未必有機會揀到入碟,所以想做一個曲詞編監自己做哂嘅Project,成本控制得好啲所以公司都支持嘅,哈哈。」出道僅三年,但已經對自己音樂道路和計劃很清晰,亦能平衡音樂和商業,的確不負他「做個有性格的歌手」座右銘,但願之後也能在洪嘉豪的流行曲中,尋找獨特性格元素。 ‧ 2021年洪嘉豪三大目標,似乎也很值得樂迷期待的喔!

【十年苦功】專業在於臨危不亂和應對 「做Dancer真係好似搵命博但又好刺激」 – 專訪舞蹈員、編舞師陳丹儀 Danie

https://youtu.be/_43fGORyuxM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說話人人皆知,但又有幾多人真的感受到背後辛酸?就算在舞蹈事業很有資歷的陳丹儀(Danie),也曾經歷過被父母反對、壓力過大甚至受傷無法工作等等遭遇。然而讓人急速成長的時間,往往就是從低潮爬出來一刻,Danie說若無以前走過的路,就不會有踏上紅館舞台,站在郭富城、G.E.M. 鄧紫棋身旁伴舞,甚至為鄭秀文排舞等等寶貴經驗。很多人覺得跳舞只是興趣、課餘活動,而且發展空間不多,但事實又是否如此?今次小編就和Danie談談本地舞蹈界發展,以及分享「搵命博」的演出經驗,分享何為Dancer「專業」價值所在。 ‧Danie在舞台及教學上有超過十年經驗,亦曾和不同巨星和導演合作,對現時編舞工作十分有幫助。 演唱會之所以精彩,除關乎藝人功架,更是有舞蹈員伴舞襯托,才能帶來最佳舞台效果。在香港,演唱會的Dancer招募大部分都是由排舞師負責,或是經過Casting,雖然後者對舞者來講絕對是個考驗。「Casting需要考驗Dancer臨場發揮,就算即時要跳某種舞都能駕馭自在,不過亦因為這樣,令適應和抗壓能力會較好。」專業舞蹈員在舞台上,就算是一個舞步、一個表情都要力求完美。不過舞台機關多,讓他們表演不時要應付突發情況。Danie提到最驚險的一次要數到幾年前郭富城演唱會,她本來要由升降台跳到舞台,但由於機器故障,升降台卡在半空中,她思考了很久究竟應否跳出去。「因為個場太黑,如果跳出去做咗『空中飛人』點算啊?但諗咗幾秒決定死就死,好彩只係離舞台一米左右大步攬過。」全個團隊就算因機器故障只剩下半面台,但仍然臨危不亂完成演出,難怪Danie也說當時完成後,一眾Dancer在後台感動得大喊出來。這次經驗正正顯示出專業和價值不單在於平日演出如何出色,而是在危急或意外時能否及時找到應對方法,不論跳舞抑或任何行業也適用。 不少Dancer都是以Freelance形式接工作,是一個「手停口停」行業,收入不穩定自然有生活壓力,但Dancer是否只有在舞台上表演?其實並不全然,Danie認為跳舞有很多不同形式。「年輕有活力的自然會想做Dancer,追求舞台嘅刺激感;經驗多點就會負責幕後工作如編舞、排舞,亦可以開學校教跳舞等等。」正因為範疇多不勝數,使近年入行方法愈來愈多,近年常見的會到Studio參加Training Programme,坊間亦有各類比賽,若被導師或評判賞識,機會自然接踵而來。她認為關鍵不單是技巧有多好,而是對跳舞有熱誠,並且能夠駕馭不同舞種。「由以前參加比賽,期間不斷進修,到宜家帶隊有自己嘅crew,我成日接觸唔同人同環境,所以跳咗十幾年仍然對呢行充滿Passion。不過都有人唔願意接受新事物,或者唔想付出努力去鑽研其他舞種,結果一兩年就轉行,所以好睇你嘅堅持和視野。」 ‧經過郭富城演唱會的經驗,出色的舞蹈員要精通不同舞種,而且能臨場應付各樣突發問題。 ‧Danie坦言做Dancer真是「搵命博」,但在台上表演又獲得掌聲的滿足感,卻非其他工作能媲美。 有人會羡慕舞者的工作就是本身興趣,但其實有苦自己知。跳舞體力需求大,又長期跳動,受傷似乎也少不免,Danie曾經見過有Dancer練一字馬拗柴,送院時整個膝頭成90度,無法移動,狀甚恐怖,覺得跳舞如「搵命博」一樣。至於老一輩會認為跳舞不能當正職,Danie小時候亦被家人要求去讀護士,她笑說連針也不敢打。Danie最終決定以跳舞作為事業,更以行動證明自己。能夠在舞台上跳出一片天,Danie慶幸獲得廣泛掌聲,但原來她在舞台背後也有困惑一刻。「有朋友問我跳舞以外有咩興趣,我......我答唔出。好似將一生人都奉獻咗俾跳舞,不過之前受傷,加上疫情多咗時間休息,都係一個好好搵下新方向嘅機會。」Danie希望注重編舞工作,甚至在將來可以開設屬於自己的舞蹈室,對她來說無事無可能,只有不願嘗試和付出的人,試了未必有好結果,但不試就一定無結果,說不定在過程當中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想法,對未來人生有重要影響。 ‧對她來說凡事都先嘗試,一旦嘗試就要全程投入,自然會有好結果。    

【蟹后娘娘】自由身藝人最不自由?從《調教你男友》和做生意尋獲使命感 – 專訪Crystal張紋嘉

https://youtu.be/hsjJk16i9WA 在香港做藝人絕不易,唔似其他地方只唱歌開演唱會就足夠養活自己。香港地市場細,要賺錢就要唱歌、演戲、主持通通都要識,殘酷但現實。以為自由身最自由?事實係訪問嘅聯絡都要自己一手一腳處理。不過凡事親力親為,質素自然有保證,機會陸續而來,早前同男友一齊上綜藝節目而再次引起關注嘅Crystal張紋嘉,深明自由身藝人嘅辛酸。話雖如此,無合約在身嘅藝人可以挑戰唔同事情,例如上年和鄧穎芝一齊搞生意賣衫賣大閘蟹,仲獲得「蟹后娘娘」稱號。藝人跳出電視框做小生意,究竟有咩著數?就等Crystal同大家親身分享一下箇中嘅喜怒哀樂。 ‧ 從HotCha走到自由身藝人,所有嘢都要自己處理,但可以急速成長都係好事。 無額遮頭要親力親為 而家愈來愈多藝人傾向自由身,但唔好以為無合約綁住好好,Crystal自言無人幫手,好多雞毛蒜皮嘅事都要自己學習同處理。「以前揀衫、接Job、錄歌都有唱片公司同事幫手,但當變成自由身嘅時候,出Invoice、聯絡都要一腳踢。當所有嘢殺到埋身嘅時候,根本冇時間做自己想做嘅嘢。」佢笑言明知最好嘅方法就係請人,但又擔心假手於人會做得唔好,成品質素有保證嘅代價就係辛苦自己。係咪搵自己笨?佢就覺得唔算。「不過學識咗將啲容易但花時間嘅事,留返有時間先做,好好專心諗點做好盤生意,又或者自己寫劇本、報下Acting課程,希望趁而家多咗時間Train好自己,有機會可以喺疫情過後重踏舞台。」 ‧ Crystal笑言佢同鄧穎芝做生意都係零經驗,好多物流、訂貨工序都要由頭學起。 藝人搞生意必勝? 除咗唱歌演舞台劇,Crystal呢排仲多咗個身份 - 「蟹后娘娘」。佢同Vangie鄧穎芝不時搞啲小生意,由二手衫做到大閘蟹,今年再加碼賣月餅、糉同盆菜等等,搞食物生意成本唔係太高,佢指主要都係文件和行政費,五位數字已經搞得掂。幸好收入同反應都唔錯,上年賣大閘蟹嘅生意額都接近百萬,對佢地嚟講經營之道就係︰咩都親力親為,堅守產品質素。「蟹后娘娘」覺得藝人可以藉名氣宣傳,短時間內俾到好多人認識自己個品牌,所以社交平台真係要好好經營。「究竟幾時出Post、寫啲咩去宣傳都好重要,仲有就係將啲產品送俾其他藝人朋友,宣傳效力就更加大。仲有我地不時會親自送貨,親手送俾顧客俾驚喜佢地,都可以做靚個品牌形象。」不過另一方面,誇張啲講,藝人都將多年嘅名聲押咗落去,萬一產品服務有咩差池就入哂佢地數。「藝人名氣只係幫你起步,食物品質都係重點,其實客人覺得你嘅產品掂、價錢又OK,哪怕係咪名人都會回頭再買。」 ‧ Crystal、Vangie兩人多次合作,反應唔錯,Crystal仲得到「蟹后娘娘」稱號。 ‧ 對佢嚟講,做生意未必會賺到好多錢,但經驗同危機處理先係最大得著。 從《調教你男友》獲得使命感 喺HotCha三女要分開嘅時候,Crystal一度走入樽頸位,佢嘅方法就係「阿Q精神」,做一樣新嘢而唔諗舊事。「之前HotCha分開到上年出咗歌冇咩反應,每次想轉行想離開嘅時候,偏偏上天就會俾一個機會我,例如做舞台劇,又有主持工作,今年就有《調教你男友》(ViuTV真人騷)。」佢覺得呢啲機會都好具挑戰,例如《調》呢種真人騷幾乎無任何節目效果,但依然感動到唔少觀眾,關鍵就係嗰種真。Crystal覺得社交平台出現之後,藝人和觀眾嘅距離大大縮窄,所謂嘅「明星包裝」已經唔同以前。「觀眾會鍾意鏡頭前後都係真實,多於背哂稿好詳細咁流水式講出嚟,只要做返自己,大家就會發現到你嘅好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fXB_MgKcQ8 ‧ 節目出街之後,Crystal下定決心搞YouTube Channel,仲邀請埋男朋友一齊上鏡,反應唔錯。 在《調教你男友》播出後,好多人PM佢同男友Ronald,下次有音樂會有舞台劇一定要捧場,呢份鼓勵唔單止為佢賺來人氣,更多咗一份使命感。「舞台劇終究都唔係大眾娛樂,但如果呢套節目而識咗我地,肯入場睇舞台劇,至少我地努力都冇白費啊。」多咗人入場睇舞台劇係好事,但同時對Crystal嘅期望就會更大,而佢亦不諱言希望獲得一種認同同成就,所以兩者都係相輔相成。冇觀眾嘅期望,就唔會有佢嘅努力,不論Crystal定係大家,若果上天送咗一份禮物俾你,記住要好好珍惜同運用,機會一走就無得再怨。 ‧ Crystal認為所有嘢都係上天俾你嘅禮物同挑戰,抱怨之前試下點樣解決同克服佢,話唔定有意想不同效果。

【全能樂手】打鼓唱歌主持靈探日本開酒吧樣樣掂 「玩,就要夠Enjoy同自豪!」 – 專訪 Kevinboy 李健宏

https://youtu.be/23R0QlOGmhs 講到Kevinboy李健宏,年輕朋友可能會因為《玩爆你個腎》而認識佢;成熟啲嘅就知佢係樂隊LMF和好多演唱會嘅御用鼓手。佢幾乎可以同「玩」呢個字劃上等號,而最令人讚歎嘅係每次你以為唔知仲有咩玩嘅時候,佢又會俾到新嘅驚喜觀眾,例如玩探靈,喺北海道開酒吧等等,仲要搞得有聲有色,正如佢堅持「有得玩,梗係要玩到盡!」今次邀請到呢位紋身滿滿,自稱「中年鼓佬」嘅KB,除咗將不一樣嘅娛樂帶俾大家之餘,原來佢都有蝦碌同心驚膽跳嘅一面。如果小編用四個字形容嘅話,應該就係「估你唔到」! ‧ 演唱會鼓手要帶起全場節奏,由玩得嘅KB擔任絕對係完美配搭。 「細細個睇KB打鼓大」呢句可能有啲誇張,但事實係各大演唱會好易見到佢嘅蹤影,例如許志安、鄭中基等等,當然仲有LMF,真係帶咗歡樂俾唔少香港人。問到鼓手喺演唱會嘅崗位,佢就以身體嚟比喻。「鼓手就係脊骨,結他、Bass等等就係眼耳口鼻、手手腳腳,鼓係用嚟帶起全場節奏。」他笑說因為要服侍歌手,所以標榜自己是服務業,要提供最舒適的節奏和音質外,歌手有時可能因為握手、緊張而唱慢咗甚至唱錯咗,鼓手就要配合佢地或者用鼓聲提點表演者,真係少啲經驗同反應都唔掂。「有時想觀眾聽到CD冇嘅質感,打鼓嘅時候可以加啲新嘢入去,令到入場同表演嘅人都有唔一樣嘅體驗,我地就會覺得係一場成功嘅表演。」 ‧ 多得《玩爆你個腎》,令KB同好多歌手更易溝通,工作起嚟更方便,大家不妨參考下! 做演唱會唔可以出錯,但KB試過記錯時間幾乎失場,嚇死製作人員。「有時做紅館除夕、新年場,可能9:30先開Show,有一次做四個男人嘅演唱會,綵排完無聽清楚集合時間,諗住都會遲開Show。點知嘆嘆下奶茶有人打嚟︰開Show啦!然後三分鐘由尖東跑返紅館,著件衫就直接上台,諗起都真係抹一額汗。」多得真係「Frd過夾Band」嘅樂手們,先可以齊齊整整表演,不過呢種關係要時間建立,而職場世界未必咁多時間時間由零開始認識,KB勝在幕前幕後都會見到佢,例如有啲新合作嘅歌手一嚟就會話︰喂我睇過你《玩爆你個腎》!大家有咗共同話題,工作時就更加順利。「多啲發掘下新嘢,未必會發達,但至少有得玩又俾大家識到你,幾好啊!」 ‧ 本來走Tour嘅Schedule排到年尾,但一場疫症無哂,反而令佢多咗時間搵下自己興趣,都未嘗唔係好事。 一講玩新嘢,KB計仔多多,由幕後鼓佬跳上幕前唱歌、節目主持,甚至遠赴北海道開酒吧都難佢唔到。不過一場疫情就無得出埠,令好多本地或巡迴演唱會都停哂,但亦係好時機尋找自己的根。「我覺得要諗方法抵抗艱難,做啲以前未做完嘅嘢,例如近排拍返靈探節目,兩年前因為太恐怖停咗,但其實冇嘢恐怖得過人同疫情,哈哈。」拍返《又要睇又要驚》令佢覺得好High,仲會花心機研究每個細節。唔單止咁,仲特登整咗首主題曲同七分鐘嘅MV,完全係電視節目水準,亦令唔少觀眾High埋一份,正正就係佢所講「帶到娛樂俾香港人」,唔係下爬輕輕㗎。 KB認為呢個年代做藝人最緊要嘅係夠真,若果鏡頭前後兩個人,咁辛苦拍條片都無意思。除此之外,只要抱住做每一件事都應該要全程Enjoy,觀眾係會睇得出,感染到大家嘅話,機會就會搵你。「一係唔玩,一玩就玩到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FTv8xQkuTs ‧KB為咗提升靈探節目質素,不惜拍咗個七分鐘嘅主題曲MV,淨係睇佢嘅反應都值回票價。 ‧ 拍嘢、做Show都好,只有享受過程先可以感染觀眾,機會自然好易會搵上門。

【音樂旅人】出走100日尋回真正自我 「創作最緊要有價值同隨心享受」 – 專訪唱作歌手陳慧敏 Vivian Chan

https://youtu.be/t0QY-5iSXas 今時今日做歌手很難,做廣東歌歌手更難,陳慧敏(慧敏哥)還要奔波港澳兩地,雖然辛苦,但她笑言「自己鍾意,值得嘅」。從大型唱片公司轉到獨立歌手身份,在無瓦遮頭的日子,凡事都要自己管理,但可以自由選擇想合作的音樂人,藉住交流急速成長。不過慧敏哥認為這並不足夠,她決定出走100日,用旅行尋找真正自我,雖然途中曾面對錢財和性命危險,但回想起來便覺得是上天提醒她凡事要堅強和勇敢,才可以安然無恙回家,和音樂生涯不謀而合。「我寧願食少啲,都想做啲自己鍾意同嚮往嘅作品,咁先開心架嘛!」 ‧ 慧敏哥坦言做音樂成本很高,但只要是喜歡或覺得有價值的,就應該即管嘗試。 唱片成本數以十萬計 「唔係YouTube聽幾次歌就得」 廣東歌市場愈見狹窄不能賺錢,早已不早新聞,但仍有很多人願意繼續出歌,無非都是愛與夢想。慧敏哥從香港大型唱片公司轉到澳門唱片公司,近年更開公司成為獨立歌手,自由度大大增加。「以前會有人幫你安排一切,而家就要自己負責,不過我覺得係好事嘅。不過我覺得以前嘅經驗,對而家一腳踢好有幫助。」慧敏哥坦言現今不可能單純唱歌,一定要發掘更多技能,例如做幕後音響控制;自己剪輯有份拍的廣告片等等,然而做音樂凡事都是錢,資金不足只好放慢製作新歌速度,「增值」自己尋找更多收入來源。「做一隻專輯八隻歌,就算有自己嘅創作,好便宜咁計都可能要40萬,唔係喺YouTube聽好多次就可以Cover到。」 ‧ 就算連同自己創作曲詞,一張碟成本都要數以十萬計,對獨立歌手來說絕不容易負擔。 不過慧敏哥依然堅持出歌做碟,不單是想藉歌曲抒發自己或對城市的感受,更是和音樂人交流成長的過程。在年初發佈的新歌《莫名哀傷》,邀得周國賢作曲,小克填詞,她表示是人生收過最艱深的一份歌詞。「小克嘅歌詞蘊含好多哲學思想同個人情感,五個字有五十個意思,但消化完歌詞你就會明白咩叫真正嘅『哀傷』,真係會得著好多同埋趣味所在。」坊間對此曲讚不絕口,她覺得歌曲本身就是有價值的藝術品,但每個人心中對它的價值都不同,亦未必能紅遍天下。不過她認為只要自己喜歡的音樂,希望可以創造價值的事,都值得放手一試。就算最後回報不如預期,但過程中一定會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回味和學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4diyD0RJI0 ‧ 周國賢和小克合力炮製的《莫名哀傷》,慧敏哥坦言是入行以來最難閱讀的歌詞。 旅活100日 與死神擦身而過 上年適逢自立門戶開公司,甚麼都要自己做的時候,慧敏哥才發現不夠熟悉自己,於是決定出走一百日,尋求外界衝擊和自我對話,順道一圓少時夢想。好多人都覺得長時間旅活很美好,但事實卻非如此般美好,她從少到大對埃及很有憧憬,可說是「Dream City」,但去到時才感覺不如預期所想。「埃及嘅生活節奏好急速,無車停俾你過馬路,次次都好怕魂斷此地,再加上太多事發生,離開時真係有啲失落。」除了埃及,她又試過在巴基斯坦遇到騙子,但她堅持不付錢,更大膽和騙子說一不就放我走,一不就死在這裡,最終真是被她的氣場震攝,再加上Hostel職員協助成功逃離。事後她也笑言當時不知哪兒來的膽量,但她更加深切體會到,女子獨遊一定要給人一個強悍的形象,以及不好就範付錢,否則受害者只會更多。 ‧ 旅活一百日令慧敏哥學懂要堅持不就範,以及要給人一個強悍的形象。(陳慧敏FB專頁圖片) ‧ 縱然旅途上有不快,但慧敏哥依然覺得得著很多,甚至很想再一次旅活。「可能下次就由埃及開始!」(陳慧敏FB專頁圖片) 話雖如此,旅行總有美麗與哀愁,慧敏哥走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Passu,她形容當地大自然景色比新西蘭更壯麗;另外伊朗人都很友善和親切,而且真的說到做到。「喺伊朗遇到動亂,無上網無飛機成個星期,大家喺Hostel反璞歸真咁傾計、唱歌、煮飯、捉棋,反而成為旅程最開心嘅回憶之一。」有想去的地方,就會有想回來的地方,慧敏哥返來澳門後,當下就覺得物價水平差太遠,治療腳傷都要幾百元,但幾百元已經可以在巴基斯坦生活一個月,但經歷過洗澡、三餐甚至生命都未必穩定的時候,反而會更加珍惜生活在大都市以及擁有一切。 疫情之下工作大減,慧敏哥覺得有讓自己寫歌、反思人生的機會,最希望可以繼續出歌和舉辦音樂會。另外她亦在澳門參與舞台劇及電影,若疫情放緩的話,預計年底就會上演。正如前文提到歌手已經不可以單靠唱歌維持生計,但勇於跳出舒適圈圓自己心底的夢,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隨時會收到不錯效果,不單是慧敏哥,所有人也是。 ‧ 慧敏哥認為做任何事都不用計算得太清楚,隨心同覺得值得就已足夠。

【旅活527日】勇闖六大洲探索不存在國度 「最多人問我香港人點睇佢地民族」 – 專訪旅遊專欄作家查花

https://youtu.be/Hr5RCEd5d9k 曾經有被訪者和編者講過一句話「好多嘢唔敢做係因為冇人踢你一腳,走出去先發現其實冇想像中咁難。」辭職講就講得多,仲要去環遊世界,聽落好離地,但有冇諗過點解冇做過?旅遊專欄作家查花(Chary)面對工作不快,決心喺30歲之前裸辭,揹住Backpack走遍六大洲同埋好多未知國度,就算成個行程用咗527日同花咗十幾萬,但佢覺得當中嘅遭遇、不同地方嘅人物故事、仲有世界萬千景色,呢份收穫嘅價值已經遠遠唔止十幾萬。究竟流浪在外嘅生活係點?點樣慳錢?點靠一個Backpack過哂四季?今次就等查花親身同大家分享呢一年心路歷程啦! ‧ 查花花了527日環遊六大洲,但自言仍有很多地方意猶未盡。 探索未知國度  尋找「赤子之心」 好多鍾意旅行嘅人都不甘於朝9晚6嘅工作環境,加上辦公室政治氛圍,令查花覺得工作同佢初衷愈走愈遠。而且有咗第一次獨遊澳洲經驗後,佢更希望30歲前遊歷七大洲,於是決心辭去NGO社企工作,踏上五百多日,橫跨2018 - 2020年嘅超長旅程,從俄羅斯到中東,再到南美秘魯馬丘比丘都有佢嘅足跡。女仔獨個兒流浪在外無依無靠,然而正正因為冇人同你傾計,你會更加留意周邊嘅人同景物,例如可能識到同行者會搭順風車,會被當地人邀請去佢地屋企食飯,呢啲都係一般五日、七日旅行唔會體驗到。佢曾經走入一啲未被國際承認嘅國家,例如位於非洲嘅索馬里蘭,儘管佢嘅知名度好低,遊客極少,但當地人卻是世界數一數二友善同熱情。「果度嘅人生活好簡單,只係想大家開心就足夠,例如行行下街會有司機會停低,拉低車窗純粹問你今日過成點﹖呢種赤子之心係無辦法喺任何一個國家搵到。」 ‧ 到訪索馬里蘭後,她發現很多人連離開國家都很困難,香港人能夠環遊世界實在很幸福。 查花笑言旅活外地超過一年,佢好驚訝原來好多人都識香港。「幾乎每次都被外國人問︰究竟香港人點睇佢地?」查花憶起一次在俄羅斯,剛巧遇到電視台採訪,反而令到佢擔心會傷害佢地民族自尊心。「其實俄羅斯同好多國家一樣,未去過嘅人會覺得佢地好冷漠,係『戰鬥民族』,但真係相處落嚟時係非常熱情,個個當你家人而令你唔想離開。」不論身處俄羅斯,抑或經常被傳媒為危險國度嘅土耳其東部,大家油然自生果種恐懼,只係基於無好好了解過果個地方。當你去到嘅時候,自然搵到有人情味同自己喜歡嘅一面。 ‧ 五百多日旅程收穫豐富,左上方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孤獨棋」,更吸引不少朋友請求代購。 零下40度苦等一個鐘巴士 編者同樣熱愛旅行和攝影,睇住查花喺俄羅斯貝加爾湖冰天雪地嘅靚相,就知道背後其實藏著好多逾越生死嘅關頭嘅故事。「當時因為接我去貝加爾湖嘅司機甩底,結果我要冒住零下40度企喺一個冇樓冇室內地方嘅郊區一個幾鐘,好驚好徬徨,不斷問路過嘅車有冇多一個位俾我去,幾經辛苦先搵到一架車車我去貝加爾湖。」好多人覺得環遊世界好爽,但佢坦言途中都有好多難忘經歷,有時為咗慳錢要露營,又試過因為撞車幾乎命喪異地。不過最終成功喺30歲完成目標,再辛苦再危險都值得,至少為人生刻上不能磨滅嘅難忘回憶。「我仲有好多地方未去,或者去得唔夠,例如印度、斯里蘭卡等等,既然人生有限,何不走出去見識更多世界嘅美態﹖」 ‧ 查花很喜歡收集海報,由訊息和繪畫手法都彷彿紀錄著一個時代變遷。 最好嘅計劃就係無計劃 527日嘅長旅程,令查花學識最好嘅計劃就係唔計劃,因為計劃永遠趕不上充滿意外嘅現實。既然無計劃就不如好好認識當時身處嘅地方,了解周圍人民嘅故事。「我覺得呢個世界有千千萬萬種生活方式,透過同當地人傾計,你會發現生活以至生命都有好多可能性。」正因為查花喺Facebook同Blog寫過好多細膩嘅人物故事,亦無咩人分享過不存在國度嘅見聞,反而感動到出版商邀請佢,將兩年旅活的經歷結集成書,成為《那些陪我走過世界的故事》。佢覺得陪佢走過咁耐嘅,唔止旅途見到嘅風景同人,仲有一直堅持下去嘅信仰。「戴頭巾係唔想啲汗滴落去塊面同件衫,都代表旅程好熱好辛苦,後嚟就變咗一種信仰,勉勵自己發生咩事都一定解決到,放棄的話,之前辛苦走來嘅路都會白白浪費。」好好記住一路走過來嘅原因,自然有走下去嘅動力。 ‧ 查花覺得問清楚自己「點解當初決定走呢條路」,先有堅持完成旅程的信念。

【保育使命】尋找本地被遺忘絕美建築 「香港人有幾認識香港?」- 專訪香港遺美版主 Hiuman Lam

https://youtu.be/ksUSmsrV7Oc 我們對香港這片土地有多熟悉?科技發展確是令生活更方便,但人和城市之間關係變得疏遠。走過城市時只顧望手機畫面,忽略各樣揉合嶺南文化同西式建築和風景,結果漸漸消逝或變成廢墟而無人知曉。不過近年有很多有心人如Hiuman一樣,希望將城市故事和建築美學,從頹垣敗瓦中重現眼前。她更開設專頁「香港遺美」,用文字和相片分享香港各處被遺忘之角落,讓大家知道香港不單是金融中心,更希望抬頭凝望這座城市時,依然是多元而美麗的香港。 ‧Hiuman指大家很易會忽略城市變遷,失去時才醒覺已經太遲。 紀錄就是一場時間競賽 雖然香港摩天大樓林立,但不少建築物依然看到英殖時期至今,建築風格甚至生活模式變化。「以九龍醫院為例,當時華人未必完全接受西方建築風格和醫療技術,所以興建時會加入中式設計如樓頂瓦片、遊廊等等,實用之餘亦不失美觀。」Hiuman指香港建築已成為歷史載體,新一代香港人可透過它們,了解百年來本地文化如何發展到今時今日。不過香港寸金尺土,舊建築只要未達法定古蹟標準,依然很大機會敵不過時間巨輪而被拆卸,使探索舊建築變成一場時間競賽。「深水埗、九龍城、上環呢啲地方較早發展,舊建築亦會較多,但近年舊區更新速度好快,拍攝同記錄都愈嚟愈難。」與其經常撲空,Hiuman覺得不如改變心態,放下手機多留意城市細節,或會從居住多年的城市中,發現更多意想不到之處。 ·若想探索城市舊建築,切忌破壞一磚一物,帶走相片和回憶已經足夠。 保育唔止戀舊 更應新舊並存 我們經常都說:不要失去時才知它的可貴,探索城市也一樣道理,最好方法就是拍攝記錄。Hiuman曾經到訪太子一家已結業的醫館,邊拆卸邊拍攝,僅有半小時時間,連全貌都無法拍下。她慨歎醫館是昔日上學必經路段,為甚麼一直都無為它記錄呢?在博物館不願接收文物下,見證著各種歷史物件匆匆被遷拆而消失,才是她最遺憾一刻。然而香港政府在保育政策方面非常被動,因為很多建築物屬私有產權,保育與否仍取決於業主。「好多人覺得大館喺保育後變得商業化,但現實地諗保育成本其實好大。與其冇意義咁丟空喺度,將佢發展都係好事。我覺得重點唔係懷舊,而係新舊並存,係好有潛力嘅商機。」觀乎外國如軍艦島、德國集中營等地,將保育結合商業元素,從而打響城市知名度,甚至賺取可觀收入。Hiuman認為長遠可多舉辦文化導賞團,讓本地及外國人都能欣賞香港獨特城市景觀。 ‧圖中醫館拆卸後,醫館老闆的女兒感謝她留下倩影,這都是金錢買不到的滿足感。 ‧很多讀者沒想到電影《食神》經典場景依然存在,彷彿讓大家重新認識香港一樣。 「好多香港人未見過呢個香港!」 Hiuman自稱「城市漫遊者」,喜歡無目的遊走城內,尋找不一樣的香港。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她決定在Facebook開設專頁,取名「香港遺美」以記錄被遺忘的唯美事物。她指相片和文字缺一不可,因為兩者有互相補足作用,而專頁讀者多為年輕人,尤其女性為主。她很驚訝經常收到留言,指專頁帶他們看到香港未知一面。這反令Hiuman更覺得要負起一點點責任,將香港的「美」送給讀者,希望大家擁有一雙發掘城市的眼睛。「近年大家成日講移民,我想留低佢地,香港係我地架嘛!咁靚嘅地方,我真係好唔捨得離開......」香港人每日營營役役,不妨停留半分鐘仰望周遭,感受過城市味道。其實,香港真的很美。 ‧Hiuman認為保育不只戀舊,更新舊並存及加入商業元素,才有「續航能力」。 記者:Agnes Au 攝影 / 剪接:KH Li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