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C
Hong Kong

Smartties

我們將會以最貼地,獨特的角度為你提供不同的商業資訊及新聞。MythFocus希望為你的生活帶來多一點正能量、熱情、啟發及動力。

活用Art Tech、環保元素設計建築物和公共空間 以靈活和互動性築起獨特體驗 – 專訪ARTA Architects創辦人黃達禮(Tat)、黃鋈暉(Arnold)

https://youtu.be/p-CbV7vfNs8 大型建築設計要做得出色,客戶追求的已不再單單實用美觀,少不免要加入個性化元素,讓使用者有獨一無二的體驗。來自ARTA Architects的黃達禮(Tat)和黃鋈暉(Arnold)在行內超過十年經驗,見盡本地各種「奇則」,但他們不當是一個限制,反而視之為挑戰和機會,設計出各種配合用家風格。以創造奇蹟應對奇則,或許正是兩人成功的態度。 ‧ Tat和Arnold已有十多年建築設計經驗,在2021年成立ARTA Architects,結合藝術元素,希望打破各種設計固有框架。 不失實用性的裝置藝術 Tat和Arnold曾負責多個亞洲、歐洲建築設計,吸收各地的知識和經驗後,在2020年參加本地多個建築比賽並獲獎,大家在意念和工作模式都合拍,便決定在2021年成立ARTA Architects。公司名稱ARTA結合藝術 (Art) 和建築設計 (Architecture),要平衡實用、美感,還要改變使用者對設計固有印象,只看文字已經不易,但Tat和Arnold親自操刀的項目中,不少設計都打破傳統思維,甚至將無形事物形象化。當中經典例子就是設計維園年宵市場入口,因疫情取消煙花匯演,Tat便想到將煙花變化一座立體,而且綻放中的入口門廊,既充滿新年氣氛,又能走進煙花內打卡,成功改變市民對煙花一瞬即逝和只能遠觀的刻板印象。 ‧ Tat希望改變煙花是一瞬即逝和遠觀的概念,又不失農曆新年氣氛。 兩人從中發現靈活性(Flexiblity)和互動性(Interactiveness)就是最好的設計理念,如一件裝置藝術放在公共空間,讓大眾無限制、自由自在體驗,他們自然會去活用當中設計。得到上次經驗,他們在2021年更上一層樓,參與維多利亞港多個海濱的公共空間的設計,當中以炮台山東岸公園的「Victoria...

本地訂造個人化圖案設計衣服 打破傳統印一件都得本地訂造個人化圖案設計衣服 – 專訪PrinTee.hk負責人Ivan Lau

https://youtu.be/_CwzmXYOxOc 一講到要印Print Tee,很可能會聯想到公司活動制服,一次過要訂數十甚至數百件,而且設計一般都比較簡單。不過來自本地的PrinTee.hk決心打破這個傳統,能夠將客戶想要的圖案和效果,呈現在不同衣服上,就算訂單只有一件都能印製,那就可以穿上一件充滿個人風格,又不會出現在街上同人撞衫的尷尬。 ‧ Ivan在2014年開設PrinTee.hk,打破大眾對印衫要大量印製的想法,一件都可以印,還能提供度身訂造和專業印刷意見。 PrinTee.hk在香港已經成立超過九年,負責人Ivan表示成立之初是製作禮品,但很快便發現大多都是公司訂單,而且數量很大,要開發新市場並不容易;反而印衫流動性更大,而且因公司設有私人工廠和設備,所以不設MOQ(最少訂貨量),只要有圖案或設計,一件都能印,亦不限顏色、衣服類型和物料,這舉動成功接觸到不少街客及廣受好評,自此便向專業印衫服務發展。 設計時已決定印製方式 不論最常見的圓領Tee,到Polo、Hoodie、風褸甚至恤衫、Tote Bag都可以度身訂造,一般都會使用絲印或燙畫技術印製,風褸更可以使用熱昇華技術。Ivan指絲印適合圖案和顏色簡單、訂單數量大,印刷期約為七個工作天;燙畫則適合圖案複雜,但印刷期只需四至五個工作天。他亦指設計圖案時,其實已決定印刷方式,例如客人想用絲印方式印衫,但傳來一張色彩繽紛的圖片,其實只能用燙畫方式印製,故建議先問清楚專業意見,然後才落手設計,這樣就萬無一失。 大家收到衫當然很興奮,但後續處理同樣不可忽視。雖然燙畫技術發展多年,亦不再出現Ivan形容為「著咗盔甲」如硬板的感覺,但因為全棉質地關係,想耐用一點就用冷水洗滌,而且要翻轉衣服,避免圖案被拉鏈、洗衣機零件刮甩。 ‧ Ivan指很多客人都會擔心燙畫Tee不舒服,但現在的燙畫技術已經可以令衣服非常柔軟,只要使用正確方法洗滌,都能保存很久。 ‧ 客人設計圖案時,很大程度已決定要用絲印或燙畫印製。Ivan建議圖案複雜,或者幼細如筆跡設計的話,建議先詢問他們,否則印完效果很可能會不明顯。 內地印衫風險大? Ivan認為本地租貴、機器貴,印衫成本不低,既然在價格上無法和內地相比,那就提供高質素服務,例如個人化及幼細、複雜設計。的確內地印衫可能又快又便宜,但因為只是透過網上下單,對方不理太多就入機印衫,基本上不會和客人溝通,分析這種設計適合哪種印製技術,Ivan見過三份之一成品設計都有偏差,最終要找他們緊急加印,結果成本反而更高。不過這只是冰山一角,他收過最誇張一張單是前一日中午下訂,要第二日早上印起數百件衣服,只能周圍找人通宵趕貨,最終成功出貨。雖然過程夠驚險,但證明到本地自家廠房印衫好處和重要性。 經歷內地和疫情挑戰,他坦言市場並未完全恢復,但慶幸公司早早找到正確方向發展,加上人手印製質素有保證,不少客人都會再次回頭印衫,都成為堅持下去的動力。話雖如此,公司發展都很重要,他表示明年將會和製衣廠合作製作裁片,例如在成衣或風褸上加一個袋等訂製設計,進一步提高個人化範圍,到時候不止連圖案獨一無二,就連衣服本身都可以獨一無二,說不定未來會因這件新衫,建立到一個全新衣著潮流! ‧ 隨著常見絲印和燙畫技術,風褸、運動服更可使用熱昇華技術,用熱力將染料印在衣服上,亦可做到無痕感覺。未來公司更計劃增加裁片服務,將可訂製範圍進一步增加。

提倡蒙特梭利、正向教育 讓小朋友學習及身心健康並行成長 – 專訪博愛醫院任永賢夫人幼稚園校長楊伊琪教育博士

https://youtu.be/OxmHrJ-_-IA 今時今日營運幼稚園絕不容易,作為踏上學習旅途的第一階段,小孩在這段成長敏感期,除了學習知識,還要關注他們的心靈健康,發掘各方面潛能和興趣。博愛醫院任永賢夫人幼稚園開辦至今超過20年,楊伊琪亦已擔任校長十多年,一直堅持將學生成長放在首位,但又要帶領校內多位同事,當中有甚麼關鍵和心得去平衡學童多方面發展,繼而打響名堂,成為行內翹楚? 楊伊琪已在校內擔任校長十多年,目標是成為一所Future School及Well-being school,讓小朋友在學習和身心健康都能平衡發展。 蒙特梭利教育建立小朋友自信 楊校長認為幼稚園教育就如一粒種子,不用過份催谷小朋友,反而要讓他們對身邊事物感興趣和保持好奇心,就會主動學習,打好根基才能在未來茁壯成長。幼稚園不止要成為一所Happy School,更朝住Future School和Well-being School方向發展,培育學生個人成長、共通能力以及正向心態。學校推行源自意大利的蒙特梭利教育已多年,它主張順應幼兒需要,學校提供很多和生活息息相關,又具意義的活動,例如環保教育、Green Monday,甚至引入地壺球等新興運動,建立小朋友自主、自學、自信,以及人與人之間溝通和合作能力。 學校舉辦不少團體活動,例如較冷門的冰壺球運動,除了訓練體能,更是培養團體合作、溝通和抗疫力好方法。 學習、心靈健康缺一不可 每個小朋友都是獨一無二,學新知識固然重要,但身心健康同樣需要關注,正向教育就是建立快樂人生的好方法。近年全球推行STEAM教育,學校亦推行科學(Science)、藝術(Art)及數學(Maths)相關課程,給2 - 6歲小朋友接觸。在學習過程中,老師會建議小朋友多嘗試和挑戰,亦會運用正面說話鼓勵他們,例如「只要繼續努力,你下次一定會進步」、「欣賞你有努力」、「你一定得」等等,藉此訓練抗逆力,以及學懂欣賞自己和別人。 小朋友情緒亦是近年大眾很關注的議題,楊校長完成兒童靜觀教練課程後,在兩年前將靜觀教育融入在一般教學課程,例如靜觀呼吸、進食、步行等活動,讓他們了解自身、情緒和想法。自推行靜觀教育後,她很高興收到家長正面評價,指小朋友從內向性格逐漸變得積極樂觀,懂得調整情緒,回到家更會用回同樣說話鼓勵父母,令父母感到很窩心,也證明這些年來做過的工作有成效,而且具有影響力。 學生接觸新事物時,校長和老師經常用正面句子鼓勵,才能讓他們提高興趣主動學習。 和家長、同事成伙伴 楊校長很重視家校關係,她認為雙方為協作夥伴,密不可分,平常透過各種家校合作活動,推動家長在課餘時間都可以實踐蒙特梭利和正向教育,獲得廣泛肯定和支持。而小朋友在全日制幼稚園上課和活動,老師長時間和他們相處,所以學校亦會利用各種線上平台如社交媒體專頁、電子通告等等,讓家長隨時隨地接收最新資訊;線下就有面談、電話溝通等等,以最直接方式了解孩子發展狀況。 正向教育不單幫助小朋友,其實同事都可以是受惠者,楊校長認為自己角色是定好框架和方向,然後主張放手給老師嘗試和發揮,成效好的大家可以一齊參與;或者一齊討論如何改善獲得更大成效,讓同事知道學校接受他們的想法,自然就會更投入工作,增加歸屬感。她認為世界甚至教育模式都會不停改變,唯獨學校理念一直不變,就是給小朋友獲得最好教育。 很多學生見到楊校長都會主動打招呼或擊掌,亦感恩家校關係很好,畢業後也會回來探望老師,足以證明學校正確教育方式,對小朋友成長有正面影響。 #幼稚園...

[Project Management 101] 淺談小組委員會職能

不論留意時事或在工作時,大家時常會聽到機構在行政上,會成立小組委員會專責對某個項目工作,而這些小組委員會經常效率低下,遭人話柄。 其實,在項目管理學上,成立小組委員會是個不錯的對策。一個機構總不能叫現有人員做些新的項目,不但項目可能不是其專長,更會把工作效率拖低。

施政報告 – 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

本港特首李家超近日在施政報告2023指出,會將撥款100億元作新型工業的發展,包括投入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數據科學、先進製造和新能源科技等現代化產業。計劃旨在提供資金和支持,鼓勵企業在這些新興領域進行創新和生產,同時提供資助以支持新設生產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此外,計劃還可能包括在招聘非本地技術人員和聘用研究人才方面提供更多靈活性,以促進這些產業的發展。

綠領工作 – 迎接可持續發展需求

近年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綠領」- 綠色工作領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綠領工作指的是任何有助地球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的工作。除了可再生能源相關的工作,還有許多其他職業可以歸類為綠領。

2萬元津貼激勵生育,能否拯救低生育率?

2023年施政報告將在10月25號公佈,有傳政府考慮向每名新生嬰兒派發款項,其中一個可能的金額是2萬元,以應對香港的生育率低下的問題。最近的調查顯示,去年有高達43.2%的女性沒有子女,整體受訪女性的平均實際子女數目也降至0.9,創下歷史新低。然而,對於這種經濟上的鼓勵措施能否改善少子化問題和人口老化趨勢,尚存在不確定性。

【師愛綻放】育心光明 知行並重 專訪橄欖研習中心創辦人 Keldy

教育,是承載著夢想的橋樑,將孩子的未來投射在無限的可能性之中。橄欖研習中心,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和使命,成為了引領孩子們走向光明未來的指引。透過對話中心的創辦人 Keldy,我們能夠深入了解這個以基督教價值觀為核心的教育機構,以及它所注重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教學方法。

【雲石專家】經驗豐富專業高效雲石服務 設計工程維修樣樣精——專訪億利雲石有限公司創 辦人利亭諭先生

不同建材能造就出不同的建築風格,巧妙地利用建材的配合,可以予人耳目一新以及高貴典雅 的感覺。雲石是其中一種用途廣泛、美觀而實用性高的材料,專營各類石材工程的億利雲石有 著二十多年的石材工程經驗,服務地區廣泛,由中國、澳門、香港以至外蒙古,曾經參與過百宗大大小小的工程項目。

ADVERTIS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