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C
Hong Kong

Related tags

Latest

Latest

Latest

More From Hit Consultant Media

工作不佳未必是能力問題?改善職場心理健康達至Win-Win局面 – 專訪Expivotal Consultancy Managing Director Erwin Chan

https://youtu.be/Abr3YIeeZvw 香港工作環境一向壓力大,尤其後疫情經濟仍在復蘇的階段,打工仔在職場面臨許多挑戰與壓力,繼而影響生活、家庭關係。組織心理學家Erwin Chan早在2019年察覺此問題,並成立Expivotal Consultancy,提供各種職場心理諮詢及方案,改善員工心理健康,從而提高公司生產力。 拉近想法差異 Erwin指員工心理狀況不好,繼而表現未如理想,甚至個人生活出現警號,是一個嚴重惡性循環。事實上,他們未必是能力不足,反而公司有沒有提供切合需要的配套也很重要,關鍵是雙方是否了解大家需求。Expivotal Consultancy團隊不單有商業或人力資源經驗,大多數同事更擁有組織心理學家資格,能夠藉著諮詢和方案,拉近員工和管理層所追求的差異,激勵員工士氣,長久提高公司生產力。 兩大切入點助推動政策 在提供職場心理服務時,很多時會採用兩個不同切入點幫助公司員工。首先是改善團隊文化,讓員工和管理層都了解公司問題,例如大家經常聽到的Team Building活動,正正可以讓員工認識到他們日常工作的意義,知道自己表現和不足之處;另一方面可促使公司領導層了解到員工面臨的日常問題,繼而提出改善方案。 第二個切入點則是從管理層著手,由上而下的幫助員工。團隊發現員工很多需求不過就是準時放工,或者一個有帶領能力的上司,但很多公司都會忽略員工想法,就推行一些無關痛癢,甚至逆向政策,使雙方落差愈拉愈大。Erwin此時就會幫助人力資源部門,協助它們推動以人為本的政策,讓員工知道他們的意見會被接納,增強在公司工作的信心。 雖然Erwin活用職場心理學協助員工和管理層,但並不表示公司就能一勞永逸。他認為公司任何階層,在現今世代都需要具備兩種心態:適應性、成長的心態。世界瞬息萬變,今日的知識和技能,可能在五年後已經被AI取代,所以員工必需願意增值自己,例如接觸科技、發展新技能,一方面可提升在職場的競爭力,不易被公司淘汰;另一方面公司亦可提高效率,甚至活用科技節省成本。 職場心理學普及化 Expivotal Consultancy現時主要是和跨國企業合作,但Erwin未來日子也希望幫助更多本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經常忽略員工心理的重要性,Erwin相信通過提升員工心理健康,了解他們的需求,是促進工作表現好方法,從而達成公司與員工雙贏結果。

【小心勞氣】點解成日鬧員工,佢地都好似聽唔入耳?5個上司鬧員工時要注意的地方!

對上司或主管而言,鬧人往往並非出於本意,更是希望員工進步,或令工作做得更好,故有時候無可避免。無可否認,鬧人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既令自己變成「醜人」,使人敬而遠之,又怕鬧人分寸拿捏不好,令員工感到難受。「說話是一門藝術」,鬧人更需要一些技術,把握下列訣竅,下次鬧人時便能「鬧得其所」!   1. 鬧人的內容要具體明確,對事不對人 鬧人是要有目的,不外乎想被鬧者得到進步,避免再次犯下同樣錯誤,而非為鬧而鬧,否則無疑潑婦罵街,只是單純的發洩,欠缺意義。因此,上司鬧人時要準確地指出錯誤,讓對方意識到自己應要改善的地方。儘管有時對方一錯再錯,但都要盡量避免人身攻勢,例如「你呢個人成日都係咁」,對事不對人,減低對方的難受。   2. 盡量私底下解決 所謂「人要臉、樹要皮」,每個人都有自尊,當眾鬧人實際上是相當侮辱的行為,而且更容易引起糾紛。對被鬧者而言,即使知道己所有過,但為了護顧全顏面,會矢口否認,絕不認錯,心生不忿,失去原有知錯能改的意義;若然雙方一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更有可能擦槍走火,甚至繼而動武。   3. 避免比較式的罵法 相信小時候父母教訓子女時,總會說「你看別人家的小孩多好」,或把兄弟姊妹作比較,也許說者無心,但聽者有意,每個人各有長短,無謂的比較只會扼殺對方的傻點與努力,使之失去信心,並造成對立,令被鬧者產生敵意,仇視對方。所以上司鬧人時,同樣不妨避免這種比較式罵法,減少對立的情況出現。   4. 有技巧地鬧人 所謂「一啖砂糖一啖屎」,想小朋友乖乖食藥,必先用糖果引誘其聽話。相同道理,就算出於善意而鬧人,都要有技巧地包裝話語,上司可運用「夾心法」的罵法,令對方更易接受批評。即先好好稱讚對方的優點,再針對該改善的地方提出有用建議 ,完結前再次強調其做得好的地方,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期盼。相較單純的罵鬧,「夾心法」的效果更佳。   5. 少批評,多要求 批評是「唔好做咩」,而要求是「要做啲咩」。前者會讓人覺得既然多做多錯,索性甚麼都不做,自然便不會犯錯,卻永遠不能令對方進步;後者則能令對方知道實際目標,從而有明確的實踐方式。所以上司以後要鬧人時,記得最好說「你之後可以咁做」,而非「你以後唔好咁做」,可能表達意思一樣,但整體感覺大相逕庭。

【工作保鮮期】「打死一份工」未必係好!LinkedIn 創辦人:兩、三年轉換工作對職業生涯更有益!

不同人的轉工原因各有不同,有些是非自願,例如公司倒閉、裁員等。有些人則是因工作內容、薪酬或職場人事關係出現問題而產生有轉工念頭。但當轉換不同工作時,又會不會影響未來僱主對自己印象,變相日後更加難搵工?相比起一直在同一崗位工作,LinkedIn 創辦人卻認為,員工應到一定年期轉換工作,反而對職業生涯更有益處! 以往職場發展都是一種「線性」狀態,入職都是從低級的職位做起。當累積經驗後,職位、薪金就會增加,重複同樣的流程,最終以豐厚的退休金告別職場。然而,傳統的升遷模式愈來愈少見,近年企業開始削減中層職位、大量工作消失或變成全新的形式,加上職務躍升的幅度也比以前要大,因而出現「生涯網格」概念。 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觀察到,人在工作也會出現「3 年之癢」,當一個人在崗位待了 3 年後,能嫻熟處理各種問題,但同時對工作少了樂趣和熱情。 第1年:人們得學習熟悉工作的相關事務。 第2年:人要開始做出改變,在新的工作角色建立自己的行事風格。 第3年:開始獲得回報,並對一切感到舒適。 事實上,員工應該要很清楚自己希望從這段關係中獲得甚麼,是繼續享受這份舒適感,並在現有的工作崗位上持續進步,只是報酬會遞減;還是選擇跳脫舒適圈,累積新的經驗,讓自己不斷成長。 Reid Hoffman會跟員工設定崗位明確任期,通常是...

【創意無限】講出打工仔無奈心聲超寫實!蘇彝士運河挖土機司機工作日記意外爆紅

台灣貨輪長賜號早前擱淺埃及蘇彝士運河6日,阻礙全球貨運。有人就以「在蘇彝士運河開挖土機的男人」(Guy With The Digger At Suez Canal)為名,在Twitter發布蘇彝士運河的挖土日記,內容貼合時事,對運河局勢的調侃又非常到位,更有不少是這位司機的搞笑心聲,貼文發佈至今已有超過6萬網民追蹤。 「在蘇彝士運河開挖土機的男人」的Twitter帳號「SuezDiggerGuy」於3月25日創立,寫道:「我的老闆今天早上打電話叫我過來,然後就發生了這件事。」圖片是他設為推特封面照片的長賜號擱淺與一旁的挖土機,明顯看出渺小的挖土機跟長賜號的鮮明對比。而他自認是世界上壓力最大的男人,無意中手中掌握著全世界經濟命脈。「各位晚安,我已經挖了36個小時。更讓我絕望的是,等我一覺醒來,全球又損失了40億美元。」 「坦白講,我根本不知道我在挖甚麼。只是在這個時間點,我得做個樣給我老闆看。老闆說全世界正用衛星看著我們,一定要做些事讓大家看到。」   「你問我現在在幹嘛,我只是把挖土機的怪手上下移動而已,我必須讓老闆看到我有在工作。我老闆又傳來指示:怪手擺動的速度快一點,好讓他們看起來我們正在趕工。」這個情況就好像大家每日返工不知為何,只為應付老闆,完全道出打工仔的真實心聲!   「老闆剛剛拒絕讓我6月放假」、「我星期六、日都將要開工,唉,返去繼續挖。」許多公司或主管在休假前後刻意丟下許多工作給員工,甚至都不能放假,員工完全無法安心休息放鬆。   「我很難說服我老婆,有工作能讓我挖足一晚也不回家,她懷疑我出軌!」 「等這件事情處理完,老闆應該要幫我加薪70%,我現在已經不確定我老婆是否還在家等我了。」   這張圖表現出以小博大的崩潰工作進度。     長賜號剛剛擱淺時,大家都關注小挖土機對上大貨櫃輪的話題,有網民表示這麼忙的挖土機司機,怎麼有時間發文?但是從發文內容來看,似乎與當時進度很吻合。不管帳號是不是真正的「挖土機司機」本人,但裡面的每一則發文都藉著挖土機司機無奈而搞笑的描述,表達事件受全世界關注。

【職場必看】新一年感到事業停滯遇上樽頸怎麼辦?4大方法讓你告別過勞倦怠感!

又來到新一年,回顧過去,不少人都會感覺自己在工作上好像沒有進步,對工作也失去當初的那種熱情;或是好像沒有別的「一技之長」,假若失去現在這份工作,就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因而對前途感到迷茫。如果有以上感受,那就代表你進入所謂「職場樽頸期」。事實上,就算是在職場上表現優秀的人同樣會產生過勞倦怠感,只不過他們更懂得如何過渡。以下4大方法,讓大家輕鬆作出調整! 1.讓自己徹底休息 假日時候需要好好休息,讓自己的身心靈完全放鬆。因此,假期時候應將工作與假日分開,讓公司的人知道你正在進行休假,以抽離工作事務,並好好利用假日讓自己暫時恢復平靜。經過一輪休息後,就能能好好重拾對工作的熱情。記著要先好好生活,才可以讓工作融入生活中。 2.嘗試站在「舒適圈」邊緣 由於人能承受的壓力是有限度,並且會認真看待那個極限,因此做更困難的事,可以推動我們持續精進與成長。當感到自己不再進步成長時,不妨找出自己的壓力臨界點,讓「最佳焦慮」為自己帶來改變。我們可以嘗試用另一種思維或者行動方式去處理,發掘出更多可能性,讓自己能力進步提升,更可能改變一些壞習慣,促使成長。當我們學會享受「不適」後,就會發現感覺並不太壞,也對自己轉變感到高興。只有突破舒適圈,我們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哪個程度。最重要是有持續改變的心,例如大家可以安排在50至90分鐘中密集工作,而每兩次密集工作,則加插短暫的7至20分鐘休息。這樣在壓力與休息之間輪流切換,可以讓人維持巔峰表現所需要的體力、心力和熱情。 3.改變慣性工作模式並作出回饋 有些人在事業上停滯時,只會想到辭職。事實上,你不需要抽離當前的工作,反而應該換另一種方式重拾對工作的熱情。簡單而言就是找機會回饋你投身的領域,比如說當教練、指導新人,或是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一些誠摯建議。這樣做不但能夠幫助他人,同時可以刺激大腦,讓人感覺良好,從而將正面情緒與初衷重新連結起來。   4.橫向學習,提高個人價值 如果覺得自己在這間企業或行業中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看似無法再突破。不過商業社會瞬息萬變,每一天都有各種新的資訊和理念產生,所以不妨試下在橫向發展,拓寬學習領域,成為一個觸類旁通的人才吧!現時香港持續進修基金所提供9個獲得資助的行業範疇課程,包括金融服務業、物流業、商業服務、旅遊業、語文、設計、創意工業、工作間的人際及個人才能、能力標準說明。而語文類別選擇都非常多。持續進修基金於2019年4月1日起提高資助及年齡上限,大家可善用這筆資助,在公餘時間修讀不同課程,自我增值,取得專業認證,或是培養工作以外的個人興趣亦可。

【精神健康】返工壓力「爆燈」容易焦慮?4招應對職場負能量!

社會競爭激烈,雖然近年提倡「Work Life Balance」,但工時長、開OT已是香港職場常見情況,許多職場人士可能要面對種種情緒。隨著疫情爆發及通訊科技普及,即使不在辦公室,仍可以透過智能手機,或社交軟件處理各種工作及相關訊息,令上下班界線變得模糊,或多或少為職場人士增添壓力,輕則身體會發出警號,出現記憶力衰退,嚴重可惡化成精神問題!以下助4招助你改變思考方式和心態,應對職場負能量。   ●職場精神健康問題愈來愈普遍,據中大於2018年調查顯示,四分一的在職人士都有焦慮和抑鬱症狀,當中以18至29歲年齡組別人士比率最高,有近37.2%。   當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時,身體往往會先發出警號。最常見症狀就包括頭痛、胃痛及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或透過暴飲暴食尋求慰藉。除身體不適外,還會對精神造成嚴重負擔,如精神緊張、焦慮、抑鬱和暴躁,這些負面情緒都會令人難以集中精神、令工作表現下降,往往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假如不理會,最終還可能惡化造成更嚴重的精神問題。 若不時受到情緒困擾,不妨嘗試以下4個方法: 1.保持健康飲食習慣 當身體缺少維他命B和C時,我們會感到焦慮和情緒低落,不但有機會出現失眠情況,亦會減少製造腎上腺荷爾蒙,削弱處理壓力的能力。所以進食大量蔬果和確保飲食均衡,絕對有助保持精神健康。   2.放鬆身心 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沒有必要迫自己去到盡。工作壓力大時,不妨暫時放下那些鑽牛角尖和沒有完成目標,讓自己頭腦休息一下,下班時盡量放下對工作的牽掛,千萬不要讓工作佔據整個人及每一個時刻。 另—方面,我們應該試著多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讓生活保持新鮮感 。你亦可以選擇做一些不用思考就能完成的事,讓大腦從繁重工作中獲得喘息。例如幫植物淋水,或者幫忙換水等「瑣事」,讓大腦得以放鬆。又或是只要站起身,到洗手間洗洗臉、到茶水間沖泡一杯熱茶,甚至是清理一下自己的辦公桌面,都能達到轉移效果。另外閉上眼10至15分鐘,試著讓眼睛休息,同時聽聽音樂,都可以有助跳出壓力框框。 ●每日定時做運動,再配合按摩,都可以有效放鬆身心。   3.先從自己有能力做的事著手 面對工作和生活,我們都是不斷學習,但總會有很多我們未能夠掌握或是擅長的事,一旦擔心自己無法順利完成,心裡產生焦慮和內疚,反而會成為壓力,加重我們精神上負擔。 其實無論你的程度和表現如何,每個人都有進步空間,所以一開始應先從能力範圍做到事著手,而不是挑戰自己不擅長的。在面對不可能的任務中,產生焦慮、自棄等情緒,其實都是不必要的。只要我們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向目標前進,而不是原地踏步,就可以逐步肯定自我,從而減少不安和壓力。只要繼續向前邁進,你就會發現你做的每件事沒有極限。   4.向家人或可朋友傾訴 人感到壓力時,想法往往偏向負面。假若遇上問題,堵不如疏,因此在負面情緒出現的時候,試著向你的家人或可靠的朋友傾訴想法和憂慮,避免讓憂慮累積。   應對壓力不是一種天賦,並非有的人與生俱來就有,抱著正面開放的態度,慢慢利用練習加以改善,總會有一日擺脫壓力。不過,若焦慮抑鬱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就要盡快找專業人士來幫忙診斷。

【職場管理】如何避免員工心生不滿?注意別犯9個錯誤管理行為!

每年總有不少打工仔立心辭職轉工,有些上司、老闆以為,員工離開主因都是與薪酬待遇及晉升機會有關,但其實他們卻不知自己才是導致人才流失關鍵問題。身為公司領導可以做些甚麼,以避免這種情形發生? 美國雜誌Entrepreneur整理出 9 個可能會影響優秀員工表現及效率的管理行為,如果你是企業領導者,快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犯下列錯誤吧! 1. 舉行不必要的會議 會議需要為員工創造價值,例如集思廣益,達成關鍵決策或協調工作。如果舉行會議目的不是希望達成這三項,那就應該跳過!沒有價值的會議只會耗費員工時間和心神,不但令人疲乏和不耐煩,也直接影響員工效率。所以每次開會前先仔細思考一下內容,制定一個清晰流程。如果不是太過重要的事情,開會還是可免則免吧。 2. 表達不精簡準確 「讓我們確保在季度末完成項目。」聽起來像是一個明確指示,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員工可能會感到困惑,到底這一季指是季初、季中還是季末?很多領導者交派任務時,往往都是表達得不精簡準確。與員工交流目標或其他工作目標時,請提供具體細節,例如直接說明要幾月幾號前完成,以便安排工作時間表。管理者亦應該鼓勵員工在感到不確定時告訴自己,讓彼此更快達成共識。   3. 發出過多資訊量 在很多公司中,每個員工手頭上通常不會只是處理一項工作,如果領導者給某名員工太多資訊,員工就會就會來不及消化,最終可能每件事都做得不好。所以必須向員工提供適當數量的信息,使他們能夠有時間更好的理解和分配,以免降低效率。 4. 回應太少或太慢 當員工提出問題或請求時,有很多領導者不會即時處理。不過對員工而言其實十萬火急,會影響他們後續工作,因此領導不要忽略員工的提問,首先應該判斷問題或事件可否立刻給予答覆。如果是無法盡快回答,那就應該向員工說明你已經得悉並了解相關問題,並讓他們知道自己大概何時會回覆。 5. 試圖控制一切 沒人喜歡在自己工作時,總有人在旁邊指指點點。這樣做對領導自己也沒有好處,因為甚麼都要掌握只會讓自己身心俱疲,自然無法專注在其他重要工作上。事實上,試圖控制一切、要求員工要按照自己做事方法工作是最令員工最受不了。很多事要應該交給員工自由發揮,管太多反而會扼殺員工生產力,並降低他們對創新和對工作的興趣及熱情。因此作為領導,除提出有建設性的指導和建議外,更重要是應放手並給予員工自主決定的空間,讓員工自我感覺能夠獨立地控制自己的工作,包括決定工作方法。   6. 太情緒化 每個人在工作時難免都有會情緒,但是將過多的情緒帶入工作場所可能會損害團隊。舉例來說,如果領導者過於意氣用事、做事太情緒化,員工就會不敢提問或作出討論,久而久之團隊氣氛和工作成效就會降到冰點。因此要如何調節、控制及管理情緒就成為各位企業領導者一個重要課題。只有好好管理自己情緒,才能讓自己在管理公司時更輕鬆地應對,並且團隊會更快樂,提高效率。 7....

【職場管理】情商是未來工作核心要素!5點解釋為何企業領導者要具備高情商

人類情感是地球上最強大力量之一,而情緒智商(EQ)對我們工作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如果不加以管理,人就會容易變得情緒化、喜怒形於色,遇到突發事件沮喪不已,影響合作能力及判斷力,更會讓人對自己的工作表現有所保留。所以如何調節、控制及管理情緒就成為各位企業領導者一個重要課題。以下5點就解釋為何企業領導者要具備高情商!   1. 滿足人類核心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和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5類。當人類滿足生理需求,就會朝著向更高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2種更高的心理層次邁進。要知道工作本就是為賺取收手,維持開支和生存,—位高EQ的企業領導者,能在職場上助員工發展出歸屬感,並在尊重需求得到滿足,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着價值,員工自然就會提升自己,達到更高的工作成就。 2....

【職場技巧】同時間做幾項工作唔代表會效率高!5大方法助你按時完成目標!

相信唔少打工仔都試過正在處理其中一項工作途中,突然間上司要你先做其他工作,或是要一邊查閱電郵,一邊覆Whatsapp。可能在管理層眼中,能夠同時執行幾項任務,等於員工工作效率高,不過原來這個觀點是錯誤,不但耗時,而且會令員工業績和專注力會變得更差。 過往大多數人都認為,能夠快速切換工作任務,盡量完成多項任務是代表成效高,但原來這種做法只會換來低下成效及效率。美國史丹福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比每次只專注於一項任務時需要多花40%時間,而人們平均需要25分鐘才能將專注力重新集中至我們上個被打斷任務。原因是當人將專注力從一項工作轉移至另一項工作時,一小部分思緒仍然會掛心前一個工作。   1. 監察和規劃 我們可以先花點時間記下處理每項任務所需時間,然後認真規劃。另一個方法是先預計完成各項任務所需時間,以便安排各項事情。這種做法有利於我們充分運用時間處理工作。   2. 合適時段內完成相應任務 人們不要嘗試同時做所有事情,而是在合適的時段內完成相應任務。根據每項任務所需時間,將待辦事項分為大、中、小三種,這樣能夠充分運用每天時間,並將工作效率提升至最高。 小型任務代表只需十分短的時間便可完成的項目,例如回覆電郵,一般來說所需時間不多於15分鐘便能完成。中型任務代表只需要花費一些精力和專注力才能完成,但仍相對地容易掌控的工作。至於大型任務所花費的時問和精力最多,需要騰出一定時間完成,所以必須預先作出安排。如果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中小型任務,就可以把更多精力花在最為重要的大型項目上。   3. 劃分時段 首先,您需要提前計劃每天的日程,以清楚知道自己將要做哪些工作,然後將為工作時間劃分成不同時段,並訂立時間限制,在該時段內必須完成一項任務,中間可加入短暫休息時間,並預備將注意力轉移至下一項工作,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4. 採用番茄工作法 「番茄鐘工作法」是一種時間管理法,在1980年代由意大利人Francesco Cirillo發明。之所以命名為「番茄鐘」工作法,是因為著作中,他所用的時鐘是番茄造型。番茄鐘工作法基本原則是專注在一件事情上 25 分鐘,然後讓自己精神放鬆 5...

ADVERTI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