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C
Hong Kong

城中熱話

相關分類

更多文章

【保就業計劃】政府補貼半薪支援150萬打工仔 !一文了解1375億元第二輪抗疫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下,香港各行各業面對史無前例打擊,政府終於再度出手。昨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聯同多名司局長,公布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措施,涉及6大範疇,包括保就業、援助特定行業、政府寬免費用和交通費用支援等。多項措施合共涉及1375億港元,預料來年財政赤字擴大至2766億元。政府形容措施史無前例,希望減輕企業及市民財政負擔,並期望能為日後經濟復甦鋪路。 1.保就業措施 I. 動用800億元保障員工就業 - 向為僱員作出強積金供款的僱主提供50%工資補貼,以保留其僱員,但僱主須承諾不會裁員,且補貼必須用於工資上。補貼額以工資中位數1.8萬為上限,即每人每月補貼最多9000元 ,分2期支付,第1期不遲於2020年6月發放,為期6個月,料150萬名僱員可受惠 - 向飲食、建造及運輸(主要為的士及紅色小巴)三個強積金沒有涵蓋的行業僱主提供類似工資補貼,涉80萬人 - 向每名合資格的常規的士及紅色小巴司機提供每月6000元津貼,為期6個月 - 向自僱強積金人士提供一筆過資助,涉及21萬5千人 - 放寬失業人士申請綜援資產限額1倍,為期6個月   II. 增加職位 -...

【保就業計劃】政府用800億資助僱主出糧 反而成為僱主「賺錢」後門?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之下,不少行業都出現停工炒人甚至公司倒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8日)宣佈新一輪「保就業計劃」,當中最引起熱議的莫過於動用800億公帑資助僱主出糧,解決經濟困難及避免僱員失業。究竟申請資格和金額又是幾多?幾時會有得發放?大家爭議的論點又是甚麼?今次就和大家用一篇文睇哂成個方案啦! ‧ 林鄭月娥800億保就業計劃,幫僱主為僱員出糧,減輕企業負擔。 資助員工5成薪金 上限每月9000元 「保就業計劃」最引起打工仔討論莫過於800億元資助企業僱主出糧,申請資格尚算容易。只要僱員擁有強積金戶口,僱主便可以申請政府代出50%薪金補貼,上限為9000元,暫定為期六個月。不過僱主需要承諾期內不裁員,政府亦會將申請資料發放給僱員,確保得悉僱主已獲資助,林鄭月娥預計將有150萬人受惠。 不過資助計劃只適合一般打工仔,政府、法定機構及政府資助機構並不包括在內。至於散工、臨時工較多的餐飲、運輸、建造業等行業,林鄭月娥表示將會有其他方案資助,預計80萬人受惠。至於自僱人士方面,若現時仍有供強積金的話,仍會獲得一筆過資助,金額為7500元,預料有21.5萬人受惠。至於申請綜援資產上限亦會調高一倍,為期六個月;亦不計算自住物業資產,為期12個月,望惠及失業人士。 ‧ 若無MPF戶口或供款的人士,政府將會有額外計劃協助。 成為僱主「賺錢」後門? 政策出台後引起廣泛討論,當時已有記者追問政府會否有懲罰機制。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資助計劃會有條款限制和懲處機制,嚴重的可以減少甚至收回資助款項。亦有員工表示擔心「先炒人、後申請」,甚至照樣為放無薪假的員工申請全額資助,但卻不是用作出糧之用,變成僱主賺錢另類途徑。羅致光表示僱員收到資料後也可作監察,亦可向工會求助,他希望措施反會鼓勵企業請人。網上亦有網民指僱主若在資助期間,發現員工表現不善,若被解僱就代表犯法﹖似乎這是一個頗有爭議的灰色地帶。 ‧ 羅致光(左一)表示計劃有懲罰機制,僱員亦可收到資助資料。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邵家臻在Facebook專頁指出,800億元保就業計劃要在六月才發放,當中不少企業可能收到資助前已經倒閉,或者要先裁員或減薪「頂住先」,和計劃目的背道而馳,他希望政府會再說明計劃細節。另外計劃對打工仔而言無得益,真正受益者其實只是僱主,尤其大企業更可藉資助再壓榨員工。 ‧有打工仔擔心公司未收到資助,公司已經倒閉或要強迫放無薪假。

【肺炎襲全球】日本史上首發緊急事態宣言 高盛:經濟收縮25%、出口大跌六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蔓延全球,當中港人旅遊熱點日本多達4000多宗,死亡人數迫近百人,奧運亦需延期一年舉辦。首相安倍晉三在4月7日晚上發出緊急事態宣言,將七個都府縣列為緊急對象地區,為期一個月,並同時推出108萬億緊急經濟措施。究竟日本緊急事態有甚麼政策,外國投行又怎樣看今年日本經濟? ‧首相安倍晉三在7日發表史上首次緊急事態宣言,生效期暫定至5月6日。(產經新聞截圖) 史上首發緊急事態 最大規模經濟對策 安倍晉三在4月7日晚上發表史上首個緊急事態宣言,七個地區分別為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兵庫及福岡。他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減少人與人接觸,以及改善醫療體制。雖然安倍指出仍未有需要封城,並盡力維持必要業務,但各緊急地區知事將會在今日開始實施針對抗疫措施,例如暫停使用學校、社福機構、娛樂設施,並停止一切音樂、體育活動;另外知事亦可以徵用閒置土地、建築物作醫療用途,及要求醫療用品製造商提供醫療用品及食品等;鐵路、各種交通工具減少班次等等,確保將接觸及交叉感染機會減至最低。然而這些要求並無約束力,亦不會處以罰款。 ‧緊急事態宣言範圍包括東京、大阪、福岡等7個旅遊熱門地區。 此外日本政府亦推出史上最高的108萬億日元(約77000億港元)緊急經濟對策,據報導指將分為緊急支援及恢復階段,金額約為全年20%GDP。第一波對策會向低收入或因是次肺炎影響收入的家庭,發放30萬日元補助;向影響較大的中小企發放200萬日元;自由工作者或失業人士將可獲得最高100萬日元資助。另外亦允許企業延遲繳交所得稅及社保費用、向航空、旅遊公司提供援助等等。 ‧日本推出108萬億日元緊急經濟對策,並資助企業、家庭以及個人。 高盛:第2季經濟將大跌25% 出口大跌六成 日本自上年第4季開始經濟倒退加劇,現時疫情肆虐和奧運延期之下,投資銀行高盛對此仍不感樂觀。在緊急對策出台後,高盛表示就算刺激方案金額大,但無助市民增加消費、投資信心,加上緊急事態宣言無約束力,預料第二季經濟將按季大跌25%,為史上最大跌幅估算。另外高盛亦預計出口量將大跌60%,當中以奢侈品及電子用品為重災區。早前央行亦發表報告,指企業信心創2013年新低點,最悲觀為大型製造業;家庭經濟信心指數更跌至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新低,坊間認為日本經濟很有可能要用三至五年時間才可完全恢復。 ‧高盛預料重工業、製造業將成經濟大跌重災區。

【零接觸商機】Deliveroo終止台灣營運!香港外送平台面臨甚麼考驗?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各行各業生意大受影響,但不少香港人為避免外出,對餐飲外賣需求大增,帶動外送平台業績上升,成為逆市奇葩。不過,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日前發聲明表示將會終止台灣營運,是繼honestbee後第二個退出台灣市場的外送平台。疫情之下,外送平台作為少數受惠產業,卻竟然難逃衝擊,令人大感意外,那麼外送商機在香港情況又是如何? Deliveroo於2018年10月進駐台灣,並進行大量投資,每月營業額都有雙位數增長。Deliveroo在台灣主要經營雙北市及桃園市,今年年初,公司對外公布台灣業績,指出每月營業額皆以雙位數增長,當時與約6,000家餐廳合作,而外送員人數達到1,500名。戶戶送香港暨台灣區總經理羅家聰曾表示今年目標再把服務範圍擴大2至3個縣市,長期則以覆蓋全台灣為目標。 ●Deliveroo在2013年成立,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目前在全球12個市場、500多個城市皆有推出服務,總計共與8萬家餐廳、6萬名外送員合作。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人們對外送需求急劇增加,根據台灣經濟部統計,至今年2月為止共有53.8%的餐館及飲料業提供外送服務,而Deliveroo訂單亦有50%增長率。然而,Deliveroo在4月6日發表聲明,在盤點全球市場後,希望將資源投放效益極大化,並集中投放於歐洲、亞太與中東等其他地區,宣布於4月10日下午3時起正式終止台灣市場運營。Deliveroo表示,目前公司在全球12個市場超過500個城市運營,未來並不排除再重返台灣市場。 遭Foodpanda、Uber Eats夾擊?商業模式持續面臨考驗 事實上,台灣外送市場幾乎是foodpanda、Uber Eats兩大巨頭的天下,而Deliveroo一直以來並未向消費者收取運費,僅跟餐廳抽取訂單佣金,相比foodpanda、Uber Eats同時向餐廳和食客收費,Deliveroo收入來源顯得單一。羅家聰曾表示,公司本來打算在2月時正式宣布收取運費,但發現疫情期間有很多消費者依賴外送,因此在3月份時才將免運門檻提升至150元台幣,但就在正式收費不久後,Deliveroo就宣告退出台灣市場。 ●Deliveroo去年虧損加劇,達到2.84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44億美元。期內收入按年增72%至5.84億美元。 香港方面,自去年年中開始,外賣需求日益增加,令本地外送平台市場急速發展。雖然Deliveroo去年虧損加劇,在香港宣傳力度又不及對手Foodpanda,不過由於Deliveroo進駐香港已有一段時間,加上推出月費計劃,每月付98元就可以無限次免運費訂餐,因此仍有不少捧場客。羅家聰表示,香港收入規模達6.15億美元,而透過應用程式叫外賣比率只有1成,所以滲透率仍有上升空間。 不過,縱使外送平台被外界視為在疫情下受惠產業,生意額會因而上升,但實際上並不全然。由於政府和不少私人企業推行在家工作措施,令上班族對午餐需求下降,同時目前本地疫情尚未穩定,不少市民情願買食材回家自己煮,對餐飲業造成打擊,不少食肆未能捱過寒冬而關閉,使外送平台原本期望的訂單增長計劃受阻,在經營上面臨龐大壓力,或許外送行業前景並不如同外界所形容般一片光明。

【武漢肺炎】疫情下至少幾千場表演取消!全球演唱會產業營收損失有幾嚴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政府都宣布禁止大型聚會,防止人群聚集增加傳播風險,多個演唱會及音樂會都被迫取消。根據全球最大演唱會數據統計網站Pollstar調查,原本預計今年美國演唱會產業營收會破紀錄達到122億美元,但現時卻處於停擺狀態,如果狀況一直維持到年底,預料整個產業將損失了89億美元,而數字不包括相關業務,例如運輸,生產,周邊商品營銷,特許經營和贊助等。 Pollstar原本預測今年美國演唱會產業營收會破紀錄達到122億美元,按年增長10.9%,而門票收入則增長4.5%至940萬美元。可是美國受疫情影響,目前大部分地區都處於封鎖狀態,Pollstar表示如果今年疫情持續至年底,潛在損失將達到89億美元。假若疫情盡早受控,令其餘演唱會能夠於5月底繼續舉行,預計全年損失可收窄至23億,但疫情持續到夏天,損失仍會達到52億。 在內地和香港方面,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近日發布文章指出,3月份全國至少近8000場演出取消,門票損失超過10億元人民幣。而劉德華前年在香港舉行演唱會,因他患流感而要取消,其後他向紅館取得今年2月開騷檔期,怎料又遇上武漢肺炎肆虐,12場演唱會取消,包含場租、演唱會製作、退票損失等,估計損失5千萬港元。 ●台灣歌手蔡依林原定4月在天津舉行演唱會,早前決定延期,但未知最終會否取消。 另外,韓國男團「BTS防彈少年團」也因武漢肺炎疫情關係,今個月在首爾奧林匹克主競技場舉辦的「MAP OF THE SOUL TOUR」4場演出也確定取消,預計影響20萬名觀眾,粗略估計損失近1.6億港元。以這次首爾演唱會來算,1場演出約可容納5萬人,票價分為P席143000韓元、R席132000韓元、S席121000韓元、A席110000韓元、B席99000韓元等,依照5種票價計算,平均一場票價121000韓元,以全場5萬人計算,1場損失60.5億韓元,4場等於損失242億韓元,折合近1.6億港元,當中不包括未能出售周邊或直播販售等相關商品損失。 隨著人們多從非法途經下載歌曲後,唱片銷售直線下跌,演唱會產業一直是音樂行業主要收入來源。歌手們和唱片製作公司開始舉行全球巡迴演唱會,出售門票以賺取收入,同時透過音樂會作為商品銷售及宣傳渠道,加上廣告贊助,支撐整個音樂行業。值得注意的是,演唱會的工作,不只是在台上歌唱的演藝人,背後更包括音響與燈光效果、舞台設計、策劃、宣傳、翻譯等職位,單是製作費用往往達到八位數字以上。所以現時幾乎所有音樂會及巡迴演出都被推遲或取消,不但損失門票收入,由場租、市場推廣和贊助,以至演唱會台前幕後工作人員生計都受到影響。 資料來源:variety  

【居家抗疫】疫情帶旺《動物森友會》銷量3天突破188萬套 !任天堂股價節節攀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武漢肺炎)肆虐全球,香港學生停課,不少打工仔work from home,多國政府更限制戶外活動,卻令家庭遊戲機銷量急升。日本遊戲機及軟件開發商任天堂自家遊戲《RingFit Adventure》和《動物森友會》遊戲迅速爆紅,有統計數據指出,後者在日本銷量短短3天就突破188萬套,連帶主機Switch也一機難求,任天堂股價表現亦跑贏大市。 日本3天售188萬套 據了解,《RingFit Adventure》遊戲套裝於去年10月推出,原本建議零售價為580元,但早前已被炒貴近一倍,維持800至1000千元。在肺炎疫情下,人人都想在屋企做gym鍛練身體,原本貨源就已經短缺,現時更加供不應求,所以市面上的水貨遊戲價格升至約1600至2000元。 至於上月20日推出新遊戲《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極速爆紅,讓不少原本沒有購買Switch玩家入坑。雖然官方沒有正式公布《動物森友會》銷售數字,但據日本遊戲情報媒體Fami通(Famitsu)統計,遊戲發售短短3日,在日本銷量已經達到188萬套,創下Switch遊戲首周販售套數新紀錄。 疫情停工 主機Switch一機難求 隨着新遊戲上市,在3月中旬《動物森友會》發售該星期之內,Switch主機銷售達到39.26萬部,較前1周銷量增加5.85倍,目前日本累計售出1,280萬部。有分析指,若非2月時內地因疫情停工,影響Switch生產導致貨源緊絀,整個銷售數字或許會更加高。現時Switch價格在香港都上升不少,由原價每部2,340元,水貨機已炒至3,000元以上,行貨則已達3,600元以上。 在肺炎疫情之下,改變人們生活習慣,多留在家消閒,對家庭遊戲需求大增,加上今次《動物森友會》是任天堂自家開發作品,不用跟其他公司分享收益,也令任天堂股價水漲船高。任天堂同期日經平均指自3月16日開始節節攀升,連升11日,截至上星期五收市報41,880日圓,累升27.1%,市值衝上5.44兆日圓,成為疫市奇葩。 ●《動物森友會》不但自由度高,也可透過交換用戶名與其他玩家互動,維持社交,所以在中港及歐美熱賣。

【行銷心理學】做決定時不自覺地被商家操控?了解「誘餌效應」如何影響消費者選擇!

大家去戲院睇電影時,少不免都會買爆谷,假若小杯裝爆谷要$30,中杯裝是$46,而大杯裝的是$50,你會買哪一種?如果你的選擇是最大的爆谷,就有可能已經跌入誘餌效應(Decoy Effect)圈套了。 誘餌效應又稱為非對稱優勢,是指引入第3個選項來加強其他選項吸引力。當人面對2個差別很大的選擇時,一時間大腦很難評估哪1個比較好,但若果多了1個中間選擇,大腦就會獲得新的參考資訊,我們便能快速做決定。 假若一開始只有小杯裝和大杯裝2個選擇,人們會對應該買哪種感到很苦惱,但加入中杯裝選項後,人們比較之下就會發現大杯裝只比中杯貴$4而已,於是就會決定購買大杯裝。由此可見,中杯裝其實扮演「誘餌」角色,吸引更多人選擇大杯裝。正因在戲院角度來看,自然想消費者購買更多爆谷,所以就會放出誘餌來抬高某一產品銷售量,簡單來說,誘餌效應可以不自覺操縱消費者決定。 在日常生活中,都不難發現商戶使用誘餌效應來為自己帶來最大利潤。例如雪糕店「手作之店」,小單球$10,大單球是$13。如果顧客選小單球,就可以加$1,但2 Oz可以升級至3 Oz。若然選大單球,同樣加$1由3.4 Oz升級至4.6 Oz。只需要加$1就可以得到較大份量,自然大家都會選擇升級。所以原先的選擇就是誘餌,使消費者傾向加錢升級至較大份量。 連鎖咖啡品牌Starbucks杯型有別於一般小、中、大杯,分為Tall,Grande和Venti,即是中、大、超大杯,其實這樣的設計也藏著誘餌效應這個小把戲。日本經濟學家吉本佳生在《在星巴克要買大杯》一書中,就以日本Starbucks中杯和大杯為例,並作出成本分析。     吉本佳生在2007年進行研究,成本數據和現在雖然有出入,但從中還是能夠得出Starbucks賺取利潤定律。他假設Starbucks中杯拿鐵成本是25日元,大杯拿鐵50日元。他同時假設門店每月租金為30萬日元,加上平均人工費用,一杯中杯拿鐵總成本225日元,大杯拿鐵總成本250日元。 中杯拿鐵和大杯標價分別為300日元和400日元,而在顧客角度看,兩者只相差100日元,自然會選擇大杯裝。但事實上扣除成本後,得出利潤和利潤率。中杯拿鐵利潤為75日元,利潤率25%,而大杯拿鐵利潤則是150日元,利潤率37.5%,意味賣出大杯裝,Starbucks就能夠得到更多利潤。中杯裝就是Starbucks的「誘餌」,吸引更多人選擇大杯裝。 人往往習慣作出「比較」,以幫助自己儘快作出決定,但反而被商定捕捉到心理,而被引導作出合乎他們期望的選擇。所以下次買東西時,不妨先確定自己是否有確實需要才決定吧!

【疫情當下】展覽演出數量大跌95% 業界成立總會望提供減租、補貼人工等6大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近日疫情嚴峻,很多展覽、演唱會等大型活動都相繼延期或取消。早前有報導指舞台劇演員要轉行洗車、送外賣,但仍有不少業內人士處於零收入甚至失業狀態,當中Freelance者更甚。一群業內老闆、前線人員成立「香港活動策劃、展覽及舞台製作聯合總會(FEMEP)」,並在星期四(2日)召開記者會,希望政府「抗疫基金」納入他們行業,並提出六大金錢補助措施,解決員工燃眉之急。 生意急跌95%  損失200億港元 FEMEP召集人鄧芷薇在記者會指出3月本身有數十場展覽、春茗、業績發佈會等等,但2月至今的本地展覽都幾乎延遲或取消,生意急跌95%,她保守估計業界已損失近200億元,影響人數多達數以萬計。政府早前推出防疫基金,但展覽業、活動企業行業卻未收到一分一毫,故鄧芷薇決定站出來成立總會,為同業爭取補貼。「我地總會成立一個月都唔夠,開放俾同業登記只係短短一日,已經近500人加入總會,預計將多達數千人參與。就算疫情喺夏天完結,但我地策劃、準備、佈置會場等等都唔係一時三刻完成,估計最快都要去到8月先復甦,呢行散工、臨時工數量咁多,佢地無收入可以點算﹖」聯席召集人賴達立表示整個2020年只有不足十場小型會議和展覽,大多在農曆新年前已經完成。「2016年展覽業為香港帶嚟529億港元收入,佔GDP 2.1%,吸引超過190萬旅客來港,亦間接支援旅遊業支柱,所以政府唔應該忽視我地。」他坦言很多資深行內人士都要轉行,但舞台製作、活動策劃人材不易找,一般需要培訓1-2年,香港本身已經缺乏人力資源,認為疫情過後並不能立刻恢復100%生產力,損失的都是香港各大行業。 ‧ 召集人鄧芷薇分析行內現況時不禁落淚。 ‧ 聯席召集人賴達立(左二)表示不少2-4月活動將會和夏季檔期結合,損失將為天文數字。 要求政府補貼及退稅 來自電工的高裕中先生指出行內公司每月成本需要40-50萬,若無任何補助,估計可能疫情未完結或補貼未到之時,已經有15-20%公司結業。他和鄧芷薇坦言政府無對行內專業人材提供任何補助,令人失望及不解,「簡直俾人遺棄」。而她和賴達立收集數百位會員意見之後,提出六大補漏訴求,解決公司和員工燃眉之急。當中包括提供8個月寫字樓及倉庫租金補貼(上限10萬元);補貼每名員工6成月薪,上限一萬元;簡化200萬元擔保貸款手續;退回上年度利得稅,並豁免今年度利得稅;發放應急錢給財困公司及人員;參考建造業議會援助,發放補貼讓總會登記人員。面對資金人材流失,賴擔心從此一蹶不振,失去國際地位,他希望可以趁此團結業界,守望相助,「好景時候幫到人,但困境時希望大家可以幫返我地﹖」 ‧ 陳啟恩指行內大多為專業人士,若要培訓人材需要1-2年。 ‧ 「香港活動策劃、展覽及舞台製作聯合總會(FEMEP)」成立僅半個月,現時已有近500人參與。

【中國式假帳】真係成功爬頭鬥贏Starbucks?了解瑞幸咖啡快速擴張商業模式

有「中國Starbucks」之稱的內地連鎖咖啡店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披露自去年第二季開始偽造交易,價值約22億元人民幣,消息一出,瑞幸咖啡在美股價暴跌8成。近年瑞幸咖啡在中國爆紅,門店數目甚至已經超越主要對手Starbucks,那麼瑞幸咖啡是否能夠真正勝過Starbucks,成為中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呢? 渾水研究:存在多種「欺詐」投資者行為 瑞幸咖啡於去年第三季營業額為15.4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4倍。但瑞幸調查顯示,首席營運官及部分下屬從2019年第二季度起涉及不當行為,與偽造交易相關的銷售額約22億元人民幣,超過去年第三季營業額。 翻查資料,沽空機構渾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曾在今年2月在Twitter發佈89頁的報告,指瑞幸自2019年第3季起開始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包括誇大門店商品銷售數字、每筆訂單商品數、商品淨售價,從而營造單店營利假象。報告指出,瑞幸咖啡在去年第3及第4季,分別把每店每日銷量至少誇大69%和88%。 瑞幸是如何與Starbucks競爭? 為快速打開中國咖啡市場,讓過去不習慣喝咖啡的中國消費者接觸咖啡文化,逐漸養成每日外賣咖啡習慣,瑞幸咖啡過往一直靠著大額補貼、半價優惠和主打外賣市場等策略,成功贏得內地消費者關注。在短短兩年時間,瑞幸咖啡靠著外賣業務,令門店數目增長驚人。自2018年9月30日起計算,瑞幸咖啡在1年之內就在中國開設2491家新咖啡店,等於平均每1天就新開近7間。截至去年底,瑞幸咖啡在中國直接經營門店達4,507間,超越Starbucks約4,292間,所以有不少人認為Starbucks在中國最大威脅就是瑞幸咖啡。 可是就算擴張速度如此快,公司仍然一直處於蝕本狀況。事實上,瑞幸咖啡每杯定價都比Starbucks價宜,以一杯大杯裝熱拿鐵咖啡為例,Starbucks定價28元人民幣,而瑞幸咖啡定價24元人民幣。但瑞幸主打大型促銷活動,經常提供折扣優惠和營銷廣告等策略吸引客戶,顧客往往能以少於10元人民幣就買到一杯咖啡。 ●瑞幸咖啡賣點之一是消費者可以利用其應用程式完成落單,而新下載用戶只需負擔運費,就能夠買到一杯咖啡。 瑞幸咖啡成本與常規咖啡店並沒有太大差別,包括店面租金、營銷成本和人手等。特別是原材料成本方面,由於品牌主張「以高性價比改變咖啡消費觀念,以規格原料與製程改變咖啡消費品質」,其原材料採購成本其實比不亞於Starbucks,甚至有報導指出成本可能比Starbucks還要高20%左右,意味每賣一杯咖啡都要蝕錢,可謂「以本傷人」。 根據瑞幸在美股上市的招股書顯示,公司在2018年的營收為8.4億元人民幣,凈虧損16.2億元人民幣;2019年截至3月31日營收為4.8億元人民幣,凈虧損5.5億元人民幣。又公司在去年11月發表財務報告,第3季度營收為人民幣15.42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40.2%。但公司淨利潤則持續虧損達人民幣5.3億元,虧損幅度擴大至9.6%。值得注意的事,瑞幸咖啡第3季淨利潤虧損較過去4個季度裡相比,虧損幅度體已經是最小。 另一方面,Starbucks九成收入是來自中國境外地區,因此就算Starbucks現時受到肺炎疫情影響,有逾半中國分店需要關閉,但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截至去年12月底止,首財季盈利增長16%至8.85億美元。期內,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收益升5%,淨店舖增長6%,當中來自中國的同店銷售收益升3%,淨店舖增長16%。然而,瑞幸只有在中國設有分店,並依賴內地市場。假若公司不再放棄極端營銷和激進折扣,繼續「以本傷人」搶佔市場,相信很快就會步上內地共享單車龍頭「小黃車」ofo破產命運。

【武漢肺炎】點止取消全日供應早餐咁簡單!向美國麥當勞學習「疫市」經營之道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正在全球肆虐,美國各城市的確診案例不斷飆升。早前麥當勞不但宣布全面停止堂食,只提供外帶和外送服務,後來更決定暫時停止全天供應早餐。這個措施表面上沒有甚麼特別,但商業雜誌《Inc.》形容這是一個非常聰明決策,不但對麥當勞來說有莫大好處,而且也很值得企業參考。 大約5年前,麥當勞滿足顧客要求,開始全天供應早餐。不過因應冠狀病毒疫情,麥當勞與其他餐飲業者一樣,不斷調整營業模式。這次麥當勞就決定決定暫停全日供應早餐,只有早上10:30前才有早餐提供。事實上取消全日供應早餐是一個明智之舉。 1.縮短製作時間 在網路論壇Reddit上,曾經有麥當勞員工抱怨,在實施全日供應早餐後,不但工作量增加,同時也因為早餐食品與一些常規套餐食物製作時間不同,反而拖慢出餐速度,甚至造成某些煮好食物放太久狀況。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一些員工或需要自我隔離,導致人手短缺,為簡化操作流程,取消全日供應早餐這個決定就變得很有意義,員工只需要集中製作在該時段所供應的食物,提升效率之餘,也可以改善食物質素。 2.加快銷售速度 很多人以為選擇愈多,自己就愈容易作出抉擇,但所謂「選擇困難症」就是面對選擇時會糾結不已,怕做完決定又後悔。麥當勞取消全日供應早餐,減少選項,一來能夠縮短顧客在點餐上糾結的時間,二來加快食品出售速度。以「光速餐」聞名的老牌茶餐廳澳洲牛奶公司,食物不外乎是通粉、炒蛋和多士,雖然選擇不多,但就可以減少顧客不知如何選擇情況,結果由點餐到食完埋單可以在10分鐘內完成,自然能夠賺多幾轉。 3.利潤最大化 雖然麥當勞是為滿足顧客要求才決定全日供應早餐,但原來就算早餐有多受歡迎,還是沒有為麥當勞帶來更多利潤,甚至導致營收降低。根據《彭博》報導,自從全日早餐推出後,麥當勞在美國市佔率一直下跌。 一般來說,早餐供應時段大概會在早上11時結束。而開始全日供應早餐後,顧客就不用趕在早餐時段結束到餐廳購買,漸漸將到達餐廳的時間推遲,導致早餐時段人流變少。另外因為選擇增加,很多顧客都會在中午至傍晚時段購買定價較便宜的早餐食品,麥當勞利潤也因此而減少,所以藉住取消全日供應早餐,麥當勞就能夠重新調整經營策略。 近年,相機廠Fujifilm決定削減菲林產業,全因在這個相機市場日漸萎縮的年代,即使產品評價好,但所得到的回報卻非常少。所以,儘管「本業」依然是Fujifilm主要收入來源,但Fujifilm已經開始將其餘業務重要性將提高,以維持利潤。面對當前經濟困境,如果企業正在考慮節省資源成本,那麼就要趁著今次疫情,抓住機會重新整頓那些「吃力不討好」業務,讓自己變得靈活輕盈,避免走上結業之路。 4.在適當時間進行調整,維持顧客忠誠度 在疫情期間,趁機進行調整比較容易被顧客體諒。這樣能夠在維持顧客忠誠度同時,又能夠取消受歡迎但利潤低的選項,可謂一石二鳥。 資料參考: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