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C
Hong Kon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TAG

Netflix

【挖角fb前高層】Netflix「踩過界」正式進軍電玩遊戲產業!未來將會開發哪些類型遊戲?

串流視頻平台競爭向來激烈,為保持優勢,Netflix準備進軍電玩遊戲市場,創立如 Apple Arcade 和 Xbox Game Pass 般的訂閱制遊戲平台。據悉,Netflix已聘用曾效力於美國遊戲開發商藝電(Electronic Arts,EA)及facebook(FB)的Mike Verdu擔任遊戲開發副總裁,未來Netflix將會提供哪些類型遊戲? 訂戶增長放緩 據《彭博》報導,由於在美國等地的串流服務市場逐漸飽和,Netflix急於尋找方法維持增長,包括曾嘗試建立兒童節目、開設在線商店。今次Netflix計劃明年在其串流平台引入遊戲服務,訂戶在收看串流影片之餘,可免費玩遊戲。《彭博》表示,預期遊戲業務可成為另一種吸引新客戶的方式,而且競爭對手如Disney+、Amazon Prime Video暫時沒有相關服務。 報導又引述消息人士透露,Netflix 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組建遊戲團隊,更聘請Facebook副總裁Mike Verdu加入,擔任負責遊戲開發副總裁。Mike Verdu曾在Facebook擔任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內容副總裁,負責與開發人員合作,為 Oculus 虛擬現實耳機帶來游戲和其他內容。他亦曾在2009 年至 2012 年期間擔任遊戲公司Zynga Inc. 的首席創意官。 遊戲與影視相輔相成 至於未來 Netflix 會帶來哪些類型遊戲?彭博社的分析師...

【挖角fb前高層】Netflix「踩過界」正式進軍電玩遊戲產業!未來將會開發哪些類型遊戲?

串流視頻平台競爭向來激烈,為保持優勢,Netflix準備進軍電玩遊戲市場,創立如 Apple Arcade 和 Xbox Game Pass 般的訂閱制遊戲平台。據悉,Netflix已聘用曾效力於美國遊戲開發商藝電(Electronic Arts,EA)及facebook(FB)的Mike Verdu擔任遊戲開發副總裁,未來Netflix將會提供哪些類型遊戲? 訂戶增長放緩 據《彭博》報導,由於在美國等地的串流服務市場逐漸飽和,Netflix急於尋找方法維持增長,包括曾嘗試建立兒童節目、開設在線商店。今次Netflix計劃明年在其串流平台引入遊戲服務,訂戶在收看串流影片之餘,可免費玩遊戲。《彭博》表示,預期遊戲業務可成為另一種吸引新客戶的方式,而且競爭對手如Disney+、Amazon Prime Video暫時沒有相關服務。 報導又引述消息人士透露,Netflix 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組建遊戲團隊,更聘請Facebook副總裁Mike Verdu加入,擔任負責遊戲開發副總裁。Mike Verdu曾在Facebook擔任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內容副總裁,負責與開發人員合作,為 Oculus 虛擬現實耳機帶來游戲和其他內容。他亦曾在2009 年至 2012 年期間擔任遊戲公司Zynga Inc. 的首席創意官。 遊戲與影視相輔相成 至於未來 Netflix 會帶來哪些類型遊戲?彭博社的分析師...

【企業經營】哪3種壞員工會拖累整間公司?Netflix創辦人Reed Hastings人才管理心法!

影視串流平台 Netflix 上月公佈,2019 第一季度收入超過 45 億美元,全球訂閱用戶達至 1.48 億。雖然目前Netflix非常火紅,影界和科技界巨頭迪士尼和蘋果更各自推出 Disney+ 跟 Apple+,希望在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不過,原來Netflix曾經面臨經濟危機要裁員,卻因這次經驗,讓創辦人兼總裁對員工領導有新的領悟,成為後來指引Netflix走向成功的基礎之一。   提高人才密度 Reed Hastings回憶於2001年時,公司一時之間籌不到資金支持運作,當時Netflix還只是起步階段,稱不上賺錢,無奈之下必須解雇3分之1的員工。但自裁員風波後,就徹底改變Reed Hastings對員工動力和領導責任的理解。他表示儘管員工數比之前少,只剩下80個人,令工作時間比之前長,以員工的工作熱情及快樂不但更勝從前,就連鬥志也提高不少。他領悟到要提高人才密度,才能讓優秀員工在組織中充分發揮其作用及認知   優秀人才幫助彼此有更大進步 Reed Hastings曾向員工表示:「 我們是團隊,但不是一家人」(We’re a team, not a family)。現時Netflix 每年淘汰表現最差的 10% 員工,再用高於市價數倍的薪金吸引人才加入,確保從接待櫃檯到最高執行團隊都是業界表現最佳、合作能力最強的人才。正是因為Reed Hastings明白當每個成員都很優秀,工作表現才會出現正向循環,員工能互相學習,激勵對方做到更好,反之即使團隊中平庸的人只佔少數,仍然會連帶影響優秀下屬,拉低整體表現。舉例來說,如果團隊有5名優秀下屬,但2個只是勉強勝任,這樣主管就要多花心力照顧他們,令培訓優秀員工的時間減少。另一方面會迫使其他人必須養成另一套方法與他們共事,不但損害工作效率,降低團隊品質。 3種要不得的壞員工 過去有研究認為,即使團隊相處只有很短時間,但假若有不好的隊員出現,其行為和情緒都會快速感染其他成員,嚴重拖累團隊表現,影響士氣,因此管理層應該留意公司有沒有以下3種壞員工。首先是懶惰的人,如果員工懶散,工作就沒有激情動力,得過且過。這樣的員工無法為公司帶來應有的效益,而其他努力工作的員工亦會產生心理上的壓力和委屈。其次就是會直接中傷同事的人,這類人會不斷嘲諷挖苦,也不懂尊重其他同事,即使他工作能力超強,卻大大影響團隊合作及士氣。最後就是憂鬱消極的人,這類人會經常抱怨,或質疑團隊不可能成功,負面情緒就會快速感染其他成員。所以身為領導者,應該學習提高人才密度,並選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崗位上。

【無聊經濟】點止燒柴咁簡單!?Netflix《家有壁爐》爆紅靠甚麼?

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人選擇留在家中避疫,少不免都會煲劇睇戲打發時間。不過近來一部Netflix在2015年所推出「紀錄片」再度爆紅,內容只有柴火在壁爐燃燒一小時!為何這套另類影片能夠引起大家關注呢? 日前有大批劇迷熱烈討論的是《家有壁爐》(Fire Place For Your Home)。《家有壁爐》早於2010年經已推出,後來在2015年分別推出《家有壁爐 4K經典版》及《家有壁爐 4K樺木版》,內容就看著柴火在壁爐燃燒一小時,各影片的背景音樂略有不同,襯托出佳節、約會及聚會等氣氛,當然可選擇不要配樂。根據Netflix附上詳細影集介紹,影片希望透過火燒木材的霹啪聲,為每個家庭帶來暖入人心的溫馨氣氛。 根據外國傳媒報道,雖然節目內容看似簡單,原來製作絕不馬虎。單是成本就已經要3.5萬美元(約27萬港元)。導演George Ford在製作特輯中表示,節目並不是簡單地開啟攝影機就完事,在燃燒過程中柴木燃燒的聲音、在壁爐內搖曳的火光、火焰顏色等,均需要控制得非常好,十分講究,加上堅持一鏡到底拍攝,一有差錯就得全部重來,因此製作時間長達兩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h4HGQT3ww 香港位於亞熱帶,極少人家中會有壁爐,然而歐美國家因寒冷天氣的關係,壁爐成為傳統家居不可或缺一部份。但是因科技發達,以及城市化關係,電暖爐逐漸取代了過去生火取暖,現代家庭家中多數已沒有壁爐。據知,Netflix《家有壁爐》系列節目,於聖誕節在外國地區特別受歡迎,只要打開電視就能夠感受傳統氣氛。 其實這個類型的節目稱之為「慢電視」,十年前在北歐國家興起。挪威公共電視局NRK曾播放12小時燒柴火特別節目,12個小時裡有整整8個小時就是看火燒,偶爾會有工作人員添柴薪或是烤烤棉花糖,但基本上就是看火一直燒,竟然還創下20%高收視率。曾有報道指出北歐觀眾認為慢電視的吸引之處,就是節目隨時發掘出驚喜之處,同時藉此忘卻現實生活壓力。 現代人急促的生活步伐,在觀看這類節目的時候能夠讓人放鬆身心,享受慢活的生活。相信這股熱潮將會延續下去,成為將來全新的電視型態。而今次《家有壁爐》意外爆紅是因為觀眾可以慢慢看着火光搖曳,聽着柴火燃燒的聲音,而不用費神了解節目內容,對現時長時間居家隔離觀眾最為適合。  

【佛心舉動】「我們不想用戶為自己沒在使用的東西付款」為何Netflix願意主動與不活躍用戶帳號解約?

相信不少人訂購月費服務時,都曾遇到有公司刻意不終止或取消到期合約,只能大呼「根本cut唔到」,或是原本只訂閱一個月,後來收到帳單時才發現已被自動續約,又要花時間找客戶服務員處理。全球最多人使用的串流影視服務Netflix 就主動提出為不活躍用戶取消帳號,此舉固然是會帶來一定損失,但為何Netflix仍然有這個決定呢? 日前Netflix公開宣布,只要一年或以上沒有登入帳號的用戶,Netflix 將會陸續發送電郵及 App 通知,詢問用戶是否想要取消相關帳號,如果用戶沒有回覆表示想要保留訂閱,Netflix 方面將會主動為他們取消帳號。Netflix強調,用戶資料和觀看紀錄在取消訂閱後的 10 個月內將會繼續保留,若然用戶想重新啟用帳號一樣沒有問題。 感性地從消費者角度出發 取消帳號固然會令 Netflix 利潤減少,Netflix表示,這些不活躍用戶大約有數十萬,佔總用戶 0.5% 都不到,倘若這些用戶真的取消訂閱,其實對 Netflix 收入影響微乎其微。所以相比起流失用戶風險,Netflix更希望藉住今次貼心的決定以拉攏消費者。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衝擊,不少人只能留在家中,訂閱人數由今年3月的1.69億大增至4月底的1.83億。 此外,Netflix會根據用戶觀看紀錄和使用習慣,透過精準數據分析,向用戶進行推薦,今次與不活躍用戶帳號解約,剔除這部份數據和資料,或可令AI精準度提高,更有利日後進行市場預測和分析。

【武漢肺炎】民眾留在家中避疫 Netflix美國及國際「新增訂閱」人數較預期高

新型冠狀病表肺炎(武漢肺炎)在中國爆發後,更擴散至多國。有分析師指出,因應疫情發展,大量民眾外出活動量下降,希望減少與人接觸,同時不少企業讓員工在家工作,因而令影音串流服務平台Netflix訂閱人數上升。 早前,投資銀行Piper Sandler分析師Michael Olson 研究報告顯示,因民眾憂心武漢肺炎疫情傳播,人們暫停旅行,減少到戶外娛樂場所,以及與朋友相聚機會,促使以家庭影音服務為主的Netflix在第一季度的北美和國際新增訂閱人數有所增長,並高於原先預測。 Netflix 美國和加拿大第1季度新增訂閱人數年增 3.8%,較華街預期1.6%為高。國際訂閱人數較去年同期加增32.5%,高於華爾街預期的29.9%。Olson指出,雖然影音串流市場競爭激烈,特別是迪士尼自家串流影視平台Disney+和蘋果公司Apple TV+擁有強大資源,但Netflix仍有許多傳統原創影劇作品,讓其保持優勢。 至於股價表現方面,Netflix股價雖然在美股近期動盪中下跌,但其他同類股相比,Netflix跌幅相對較低,只下跌2.87%,收每股372.78美元。

【科技十年】2010年代邊隻美股升幅最勁?未來十年有咩「潛力股」?

2010-2019年形容為科技年代也不為過,至少電子錢包應用廣泛,甚至很多娛樂都變成在網上、流動裝置享受。究竟過去十年,哪隻股票最受科技熱潮帶動,美股股價升得最勁呢?《日本經濟新聞》早前揭曉了答案,不是蘋果,不是Amazon,而是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究竟Netflix升咗幾多,背後成功要素又係咩? Netflix股價升幅有多驚人?《日》分析標普500指數的十年股價數據,發現過去十年,標普500指數升幅為190%,而Netflix股價從2009年12月底的8.13美元,升到2019年12月底收市價為323.57美元,升幅逾40倍,2018年最高峰時,股價更超過400美金。排第二的是電子交易平台MarketAxess Holdings,升幅為27倍,Amazon升幅13.9倍,排第九;跌幅最多為能源開發公司 Apache Corporation,跌幅近75%。 ‧2009年底Netflix股價為8.13美元,2020年1月7日收市為330美元,成為十年間升幅最強勁美股。 Netflix早在1997年已經在美國登場,最初經營郵寄DVD業務,後來加入訂閱制、影片串流服務甚至自家劇,幾乎都在行業內領先。Netflix在2019年9月曾公佈全球訂閱人數高達1億6000萬人,全因多年來無遇到太多強勁對手。然而2019年各大企業紛紛推出電視、影片訂閱服務平台,Apple TV+(月費38港元)、Disney+(美國月費約為46港元,香港尚未推出),皆比Netflix低($63起)。在美國本地市場漸趨飽和之際,有分析師指出,Netflix在2020年或會損失數以百萬計客戶,將成重大挑戰。 不過Netflix現時未有廣告植入, 而且片源極多,加上有自家劇集及導演仍具質素,仍有相當多競爭力。除此之外,《日本經濟新聞》提到下一個十年內,有哪些企業會跑出。當中較「熱門」的有氣候、機械人、宇宙相關企業,似乎未來股市也值得期待。 ‧隨著Apple TV+、Disney+以相宜價錢加入挑戰,Netflix勢必有動作回應,否則將流失數以百萬用戶。 ‧分析至未來十年能源、環境、天文股將成升幅「熱門」,大家期待一下!

【代代相傳】分享父親傳授!Netflix創辦人的8大成功守則

全球最大串流媒體平台Netflix於1997年由馬克倫道夫(Marc Randolph)和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聯合創辦。雖然現年61歲的馬克倫道夫已於2003年離開Netflix,不過他在Linkedin分享當年他父親寫給他的8大成功守則,並表示已傳授給自己的下一代。 當年21歲的馬克倫道夫剛在漢密爾頓學院(Hamilton College)畢業,獲得地理學學位。而他正準備踏足社會工作時,開始他人生第一份工作時,父親給了一張手寫的清單,紙上寫有8個成功守則。直到現在,倫道夫仍將清單正本掛在浴室鏡子旁邊。他表示已經將這些成功守則傳授給自己的孩子。 ●Netflix聯合創始人兼第一任行政總裁馬克倫道夫(Marc Randolph)。 8個成功守則: 1. 比要求的至少多做10%; 2. 永遠不要對任何您不了解的事情發表意見,要注意個人紀律。 3. 始終保持禮貌和細心體貼。 4. 不要挑釁和抱怨,保持建設性,認真地批判。 5. 當您掌握做出決定的事實時,不要害怕作決定 6. 盡可能量化 7. 保持思想開明,同時要抱持懷疑態度 8. 要迅速 雖然這8項守則並未有使馬克倫道夫一夜之間達致成功。他表示沒有想過會成為企業家,最初他只是一名失敗的地產經紀。「我23歲時,我可能是全紐約最差的房地產經紀。我當時在我母親在Chappaqua的代理公司工作,沒有人買樓。所以在那8個月內,我的銷售額是零。」 之後,馬克倫道夫去了一間樂譜公司擔任行政助理。他寫道:「雖然這不是迷人的工作,每天要學習成千上萬的東西。」他觀察行政總裁(CEO)一日的工作,學習優秀CEO是如何處理和安排工作優先次序、如何管理自己和員工。最關鍵的是,他了解到一間真正的公司在各個層面運作。這些對他於1997年時,以39歲之齡創辦Netflix時非常有用。 除了遵循以上守則,馬克倫道夫補充,認為年輕人應向聰明的人學習。「如果您將自己視為最聰明的人,他們會認真對待您,那麼您將在每一步中學習。」他認為年輕人會學習到聰明人的「特殊語言」,並了解他們是如何待人處事,這樣就能找到機會,令自己進步。   資料來源:cnbc

【串流大戰】與迪士尼正面較量!Netflix勝算有多大?

喜歡「煲劇」的朋友,相信對Netflix絕不陌生。作為世界串流影音平台先驅,Netflix今年第一季全球付費會員數已突破1.48億,第一季營收高達45.2億美元,而第二季度營業額更達到49.23 億美元,按年增長26%。根據《2019 全球市值百大企業排名》報告,排名52位的Netflix市值約 1,560億美元,非常厲害。 Netflix如此成功,使很多大型企業計劃發展串流影音事業,除了Apple及Amazon兩大巨頭外,被外界視為「Netflix真正對手」的迪士尼,已確定其自行開發與營運影音串流服務「Disney+」將於11月12日正式直接進軍美國及海外串流影音市場。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表示他們認為「Disney+」最終將會超越 Netflix,成為最大串流影音服務商。到底Netflix串流龍頭地位會否不保? 逐步展露野心 早在 2015 年,迪士尼開始在英國試驗一款名為「Disney Life」的應用程序,提供經典電影、電視劇和音樂等內容。2016 年,迪士尼以 10 億美元收購了影音串流技術公司 Bam Tech 近三分之一股份。而迪士尼在2018年時更以天價 713 億美元(約 5,561 億港元)收購20 世紀霍士旗下影視製作版權,例如國家地理頻道,亦包括了影音串流媒體服務 Hulu 60% 股權在內,為投身串流媒體舖路。 靠老本挑機 迪士尼最大優勢是本身就已擁有豐富內容,例如經典迪士尼動畫電影,還有Marvel、Pixar、Star Wars,甚至國家地理頻道,迪士尼更打算在「Disney+」上架之際,推出幾部新的原創影集與電影,吸引觀眾訂閱。 而Netflix除了自家製作的原創劇集外,以往亦與不同影視品牌合作,例如迪士尼、NBC環球(NBC Universal)和華納(Warner...

【教科書級例子】Netflix的成功法則:高質內容與數據科技並行

上一篇說到HMV清盤,TVB又窮途末路,種種皆因革新方向不明確。市場定位不清晰,認為哪樣賺錢做哪樣,最後弄巧反拙,主﹑副業都做不好,步上衰落之路。 有人會說,影音業市場已是不同玩法,越來越少人買碟和看電視,HMV和TVB做不住是在所難免。 但在科技洪流下,沒有企業能獨善其身。所有行業都需要與時並進,進行革新。HMV和TVB的失敗正在於在革新中的定位不夠強,想一網打盡卻又沒有精於一項業務,資源分散,最終失去自己的目標客群。   反觀Netflix,它從危機中開創屬於自己的出路,成為串流影音界的王者。截至2019年1月,Netflix的全球訂戶總數達到了1.3926億人,板圖延伸至新興市場,付費會員在印度和墨西哥等均取得了可觀的增長。 如何破舊立新,不再深陷在夕陽產業中,成功轉型,Netflix是最好的示範例子。 事實證明,一場有定位﹑有方向的改革才能帶來成功。 Netflix早期專注於出租DVD業務,但2007年即明白革新在所難免,同步開發出網絡串流模式的點播服務。之後被迪士尼及Sony等內容商封殺時,亦能當機立斷,推出自製劇集,《紙牌屋》讓Netflix起死回生。此後Netflix便致力製作優質影視內容,交出亮麗的成績表。 談到Netflix的成功,不得不提Netflix在內容創作及科技技術上的實力。兩者結合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   善用大數據是Netflix的強項之一,借助演算法的力量達到精準內容推薦。Netflix清楚了解每一個用戶的觀看習慣,收集數據並有系統地分析使用者收視行為。Netflix逐能根據觀眾過往看片的記錄,製作不同類型的節目給觀眾,透過數據作出理性決策。 但單憑大數據Netflix無法走到這麼遠,Netflix搖身一變成為內容創作公司,堅持製作優質內容才是他們的致勝之道。Netflix的高層曾表示數據的確是關鍵,但他們更重視創作者的創意及劇集質素,投入極多資源於高質素內容創作,令Netflix不流於只作串流播放平台。《紙牌屋》是Netflix轉型的里程碑,其後的《黑鏡》﹑《漢娜的遺言》等均是獲得觀眾認可的原創內容。Netflix在美國電視獎項——艾美獎中取得比傳統電視台更多的提名,深獲業界肯定。 加上Netflix懂得部署海外擴展的路徑,亦以針對各市場的內容贏取市場口碑。在亞洲方面,中國市場規限多﹑競爭大。印度與中國人口相當,但入場門檻較低,Netflix便特別推出《愛,每平方米》(Love Per Square Foot)和《愛慾四重奏》(Lust Stories)兩部電影。   不同於「搞三搞四」的TVB,內容製作公司就理應做好內容創作的本業,集中資源以大數據及高質劇集滿足客群需求及提高使用者體驗,才能在洪流中站穩腳跟。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