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C
Hong Kong

Related tags

Latest

Latest

Latest

More From Hit Consultant Media

【谷底反彈】賠錢退出電動車市場也無阻盈利增加17%!Dyson幕後推手如何達成年收入473億稱霸市場?

無扇葉風扇、無塵袋吸塵機,這些大膽創新的破格設計,都是出自英國家電品牌Dyson。近年Dyson產品進軍香港市場,銷量相當理想,特別是風筒大受女士歡迎。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的資料,今年73歲的Dyson創辦人James Dyson身家攀升至162億英鎊(約1,520億港元),成為英國首富。Dyson公司的產品線五花八門,從家用吸塵機做到風筒、洗衣機,更一度計劃斥資約20億英鎊研發電動車,但去年10月已決定取消此計畫。儘管如此,該公司去年獲利仍躍增17%。究竟戴森是如何從一家吸塵器製造商發展成為一家科技公司?一起回顧James Dyson的創業歷程。 ●Dyson去年決定將總部從英國遷至新加坡,據公司向新加坡政府的申報資料顯示,該公司去年共有淨利7.11億英鎊(9.52億美元),這當中已扣掉中止電動車計畫等事業的1.98億英鎊損失。Dyson去年營收則增加23%至54億英鎊。 「現代版愛迪生」 James Dyson出生於英國鄉村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在他九歲那年因病離世。童年經歷讓戴森逼迫自己加快成長;也造就了他過人的堅韌個性,在創業歷程中,無懼任何強大對手和自身失敗。大學畢業後,戴森進入了一家工程公司工作。而真正啟發James Dyson的設計研究,源於他在市場上購買的頂級真空吸塵器產品,他覺得不好用,而且容易壞。後來他拆開吸塵器研究,發現塵袋減弱了吸塵器的吸力,因此他決心要開發出一款更先進的吸塵器,展開了研究氣旋馬達技術。原理是透過高速旋轉空氣,將灰塵分離。 從1979年到1984年的五年間,為改良傳統吸塵器,James Dyson經歷5,127次的失敗。整個研發過程漫長而艱辛,James Dyson幾乎散盡家財,要靠妻子養家,拿房子抵押借錢度日,更試過欠下銀行100多萬英鎊的債務。他回憶道:「這可是使我開發無塵袋吸塵器花了這麼長時間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沒錢了,我總是債台高築。銀行對我的狀況非常緊張,但是他們還是選擇支持我。」 終於在1983年,James...

【永遠不會遲】年輕創業未必著數? 研究:最賺錢公司創辦人平均45歲

在香港說到夢想,當中不乏放手一搏創業當老闆。在外國,有不少人年輕時已經踏出創業第一步,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20歲成立Facebook,近日Facebook股價上漲,朱克伯格身家亦水漲船高,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晉身全球第3大富翁之位。同在1955年出生的蓋茨(Bill Gates)與喬布斯( Steve Jobs ) ,分別在20歲和21歲那年創辦微軟和蘋果公司;謝蓋爾・布林(Sergey Brin)與賴利・佩吉(Larry Page)在25歲時共同創立Google。至於多次位列千億富豪榜首的亞馬遜創辦人兼CEO貝佐斯(Jeff...

【阿里巴巴】馬雲:現在是最好的創業時機 !青年企業家要具備哪三觀?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日前在內地「第三屆全國青年企業家峰會」上表示,全球正面臨三個巨大無比的戰略性機會,包括數位變革、中國大陸強大的內需,以及新一輪全球化開始,認為「現在應該是最好的創業,最好的做企業的機會」。馬雲更表示年輕人是真正跨時代的一代企業家。不過面對各項巨大變化,馬雲認為年輕企業家應具備「三觀」,究竟包括甚麼呢? 馬雲稱,疫情以後很多人感到迷茫,覺得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但是所有不確定性中,整個國家數字化的方向是非常確定。「數字化已經成為這個社會勢不可當的一次變革,疫情沒有改變這個趨勢,反而加速這個趨勢。」同時未來10年傳統行業數字化也是非常確定。除數位變革外,馬雲稱中國內需增加和新一輪全球化是另外兩大巨大的戰略機會。他表示「中國14億人口的內需還遠遠沒有被發掘,未來中國14億人口的內需會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他認為中國三四五線城市有巨大的市場和潛力,將是撬動下一波經濟發展的巨大發動機。同時,馬雲認為真正的全球化才剛剛開始。「真正依靠科技提升供應鏈效率,為當地國家創造就業,創造獨特的價值,這樣的企業才是真正具備全球化的能力。」   面對上述巨大變化,馬雲認為年輕人尤其是青年企業家要具備三觀,才能在迷茫和困難時仍然保持冷靜和清醒,並會採取行動,抓住機會。 1.未來觀 馬雲表示,青年一代企業家一定要用未來的眼光來作出判斷。「所有成功的企業,都不是今天做出來的,都是20年或30年前自己對未來的判斷決定了今天,昨天的看法和行動決定了你今天的企業,而今天的看法和思考又決定了你企業的明天,未來觀不是兩年以後你會怎麼樣,你的企業會怎麼樣,而是20年以後你的企業會怎麼樣。」 2.全球觀 「企業家一定要出去走走,我們出去不是一定要做生意,而是打開視野,而是去培養全球視野。」真正的全球化才剛剛開始,原來傳統的工業時代全球化正在終結,新的真正的數位時代的全球化才剛剛開始,這是巨大的機會,企業家應推動新一輪的全球化,搭建橋梁,建立更大的溝通。 3.全局觀 馬雲說,真正讓企業倒楣的是對未來和自己能力的誤判,不管是過高的判斷還是過低的判斷,都是能夠讓企業倒閉。因此企業家要看清大局,並必須清楚明白自己在大局裡擔任甚麼角色、發揮出哪些作用,以及能夠創造甚麼價值。只有明白自己在整個大局中的價值,才能真正懂得在創業路上保持堅定意志及方向。

【創業故事】買餐餸都可以賺錢!?印度青年推出新鮮食材代購速遞APP創百億商機!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漸趨嚴重,面對本港疫情嚴峻,呀少市民都減少外出食飯,買餸回家自己煮。不過打工仔工作忙碌,放工之後還要趕去街市都咪話唔辛苦。在美國就有一個類似Uber模式的新鮮食材代購APP,用戶只須透過手機落單,距離顧客最近的人就可以接單成為代採購者,再以最快速度將貨物送到顧客家中,一般約1小時左右即可收到貨物。目前,Instacart業務已涵蓋85%美國家庭和70%加拿大家庭,創辦人之一的梅塔(Apoorva Mehta)身家更達到12億美元。到底在成立的短短8年間,Instacart如何成為新鮮食材配送行業龍頭呢?   「時機比想法更重要」 今年33歲梅塔原是網購龍頭亞馬遜(Amazon )一位工程師。工作2年後,他毅然辭職,開創創業之路,期間他做廣告網頁、做外送團購、為律師開發社群網路,不過這些計畫最後統統夭折。梅塔為實現自己的創業夢,一天工作14小時,忙到沒時間買食材煮飯,所以他開始思考如何能夠衛方便買餸。梅塔認為智慧型手機和共享經濟模式日漸普及,應該加以發展。「人們可以輕鬆地通過手機進行交易,那麼使用應用程式來雇用某人執行任務的想法都將會迅速成為常態。」於是他就設計出一個類似Uber模式的食材速遞APP「Instacart」,「Instacart」由instant和cart兩個單詞構成,意思是「即時+購物車」。當顧客在平台上發出需求後,距離顧客最近的人就可以接單,成為代採購者(shopper),再以最快速度將貨物送到顧客家中。相對現有的超市體系,「Instacart」程式成本和門檻低,操作方便,更不存在昂貴運輸成本。程式開發出來後,梅塔馬不停蹄開始尋求投資,最終得到矽谷著名的孵化器YC青睞。   收費模式方面,Instacart將之分為每單運費(Delivery Fee)、服務費(Service Fee)、5%小費(Tips)和高峰購物費用(busy shipping fee)等。用戶可選擇成為會員,以每年99美元或每月9.99美元,享受免運費、免高峰購物費用和服務費的折扣優惠。shopper基本工資根據地點有所不同,一般是5到10美元不等。除基本工資之外,shopper也可以直接獲得5%小費。不過shopper曾對相關制度有不滿,因此今年二月,Instacart就提出新的薪酬制度,第1種是全額服務,即由shopper挑選、打包和配送訂單,當中又會根據不同地區,每單最低支付額增加到7至10美元不等。另一種是5美元的單次配送服務,shopper只負責配送訂單。同時,Instacart會為符合條件的訂單支付質量獎金和峰值獎勵。   雖然面對不少競爭對手,比如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Target旗下生鮮平台Shipt和Amazon Fresh ,不過Instacart就以「快」取勝,當中就運用不少科技,精準預測和規劃如何將配送速度。梅塔選擇時下最流行的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算法,不斷改進路線規劃,從每個shopper接哪些訂單,走甚麼路線到指定零售店,或是如何在每個零售店快速尋找到指定產品,到採購完後,如何最快速送到消費者手上。 據資料顯示,在Instacart大數據平台上,僅僅shopper們每天GPS定位信息就有1GB左右,Instacart會對這些數據進行分類和分析,進而預測客戶需求、超市購物時間、配送時間等,甚至惡劣天氣或突發事件也在計算之內,令「1小時送達」不再單單是一句口號。如果預測準確率低,不但會讓每張訂單成本提高,也會讓客戶不滿意,造成客戶流失。 得到科技幫助,令Instacart成為了「獨角獸」。2013年,梅塔入選富比世「30歲以下30人」富豪榜單,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爆發期間,由於各州發布「居家令」,令新鮮食材外送上門業務需求突飛猛進,訂單數量增長500%,平均每筆訂單消費金額增加35%。而Instacart在6月11日宣布,在新一輪融資中籌得2.25億美元,其估值從79億美元飆升至137億美元,因此梅塔身家達到12億美元。目前,Instacart已經從洛杉磯擴展到北美的5500多個城市和3萬家門市,Instacart的業務涵蓋85%美國家庭和70%加拿大家庭。雖然香港現時都有唔少類似的app,但一般都唔能夠1小時左右送到,如果採用類似Uber落單外送模式,唔知大家又有冇興趣試呢?    

【創業理念】想成就夢想做大事?先擺脫上班族思維 磨練黃金圈思考能力!

年輕人有衝勁有夢想,不少人都想創業當老闆,或是有些人已經開始經營生意,並試圖開發更大市場,總之有非常多想法。不過大部分人並不是沒有創業所需能力,只是被上班族思維定型,缺少整體性概念,所以現在不妨利用「黃金圈思考模式」好好磨練一下! 「黃金圈思考模式」把思考和認識問題劃分成三個圈,代表各種思維層次和應有結構。不論企業規模大小或哪一個行業,每個人的想法、行為和溝通方式,創業者都是從核心開始,從內向外擴展,令思考從模糊到清晰。 1.為甚麽?(Why) 這部份代表企業成立初衷和核心理念。「為甚麼做一件事?」、「為甚麼要成立公司?」、「我的目的及動機為何是這樣?」、「市場的動向為何是這樣?」只有極少數人和企業非常清楚為甚麽要做這種事業,或明確知道市場需求。任何事業都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了解顧客需求,以及各種消費心理和行為模式,只有了解清楚各種狀況,明白自己正在做的事,才能確定事業「核心」商品或服務,然後加以發展。以這樣的模式來尋找市場機會,一圈一圈地往外擴散,在無形之中就能掌握市場動向之餘,也能為目前企業或品牌定位增加特色。 2.如何做?(How) 這部份代表實現目標途徑和方法。當企業核心趨於穩定後,再來是進一步思考如何去做好一件事,例如各種專利技術、支提供援服務或流程等。然後配合核心事業的目標顧客群,看看有甚麼延伸相關性需求。以健身中心為例,參加健身中心的會員,幾乎都是比較重視健康。他們除了每天,或偶爾來健身之外,可能還有其他與健康相關的資訊及商品需求。因此,創業者就可以作深入探討,並發掘顧客潛在需求,進而提供適當商品或資訊,以創造外加效益,例如提供各種營養餐單和維他命保充品,或是一些物理治療等諮詢服務。 3.做甚麽?(What) 這部份是指的是企業表面形象。創業者必須讓所有人及各界企業明白自己企業的定位,現時主力發展甚麼,或提供甚麽服務。成功的品牌定位能讓企業與消費者溝通更有效率,精準抓住目標客群,在市場中建立識別度和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從而增加消費者對品牌信任,日後持續光顧。 創業者只要改變固有思維,學會從「為甚麽」開始,由內而外,明白吸引人們的不是你做了甚麽,而是你的企業核心價值及信念,才能讓你的事業更有成效。  

【創業夢】想在香港開Cafe不容易!3個必讀現實真相

香港人為生活營營役役,不少人忙裏偷閒時都喜歡品味咖啡,紓緩壓力。咖啡店輕鬆舒適、無拘無束的環境令不少人希望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咖啡店,為客人沖咖啡,chill下過一天。乍看這種生活非常浪漫,但現實是在香港開咖啡店創業一點都不簡單,快來看看以下3個現實真相吧! 1. 開咖啡店的成本超出你預期 開一間咖啡店的前期成本,至少要準備港幣50萬。備用資金也應該至少要有20至30萬。最貴的是裝修,大約要花10萬。設備方面,有些店會購入炒咖啡豆機,一部10萬至30萬不等。一部普通咖啡機要4萬元,好的要10萬元以上。加上要準備支付舖位租金按金、食料、人工等等,準備50萬算保守了。 2. 每月要至少8萬營業額才能回本 在香港創業最難捱就是租金,數10萬元租金的地舖根本不用考慮。所以不少會人會選擇租樓上舖,慳錢之餘而且舖位空間也較大。但一般都需要付3個月按金及1個月上期,連同經紀傭金、管理費、裝修、水吧設備等開支,一般都要花上差不多10萬元。店舖租約一般以2年死約為期,用3萬元月租計,兩年總租金為72萬元,連同人工、水電、雜費、食材等等成本,每個月的營業額至少要有8萬元才可以回本,還未開始賺錢。 而一般開業初期,客源未必穩定,所以要多花精力於宣傳上,積極與客人聯絡,建立網絡以增加人氣。所以開咖啡店創業的人往往只想開間輕鬆的咖啡店,每天只服務幾個客人,那就注定要失敗了。 3. 咖啡店的老闆需要無限的體力與精神 老闆通常要兼任店長,畢竟這是自己的店。店長通常是一月休一天加上超長的工時、無限的笑容和熱情,Cafe店長並不是一份輕鬆的工作。店長還要訓練員工、自己製作甜點,也要照顧進出貨。每天營業時間內工作大概8小時,營業時間外更要製作甜品糕點,如果有烘焙機要烘豆,還有就是大量的溝通--和供應商溝通,和員工溝通,並且要處理危機狀況,還得做網路行銷,構思新產品和市場定位,有時還需要店面的清潔工作。所以咖啡店老闆需要的不只是泡咖啡技術,而是無限的體力與精神力。浪漫,永遠都是只屬於客人權利。

【新世代職場】想做Slasher? 5個參考建議

年輕人嚮往自由,其與一世幫人打工,倒不如將自己的專長或興趣化為事業。越來越多新世代成為Slasher,衍生出新型工作模式,特別是自由度高、可按自己工作節奏編配時間。如果你也考慮加入Slasher行列,不妨參考以下有5大建議。 以前只是聽過Freelancer,那Slasher是甚麼? Slasher(斜棟人)來自英文字「Slash」斜棟,是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自由工作者。因他們會在自我介紹中使用「斜槓」來區分不同職業,而被稱為Slasher。 1.擁有適當的技能 要作為Slasher,最重要當然是擁有多種的工作技能。可以是創科人員/舞蹈老師,也可以是攝影師/廚師,甚至其他不同更多工種。比如不少中小初創都對拍攝、設計、主持等創意領域的人才需求殷切,若果你在相關方面亦有過人的技能,亦可考慮成為Slasher。 2.主動出擊 工作不會自己走上門,Slasher需要主動踏出第一步,在不同平台宣傳自己,或向客戶介紹自己,以顯誠意。同時,Slasher接到工作後要主動及定期與保持客戶溝通,才能讓自己在客戶間建立一個良好的口碑,獲得更多工作的機會。記得不要害怕踏出第一步,那怕只是將自己的簡介或工作經驗寄給客戶,都會顯示出誠意。 開始了第一步後,可以保持與客戶溝通(如每隔一星期聯絡他們),了解尋求合作的可能性。另外,如果某些工作能豐富你的個人經驗、有機會因此而得到更高薪的工作,或你十分有興趣,都可以不妨一試。 3.不要自降身價 對於Slasher而言,多勞多得是非常實在的事,但同樣地,要緊記時間就是金錢這一個道理。很多客戶會想透過不斷「壓價」而降低成本,但你要知道你沒有時間浪費在沒意義的低薪工作上。當你對你的工作或行業有一定的經驗時,不要因為怕加價而嚇走客人,要因應自己的工作能力及表現而調整價格。 4.保持熱誠 Slasher的工作不如全職工作穩定,特別是在初期可能整個星期,甚至整個月都沒有工作,也可以忙足一個星期,連睡覺時間都沒有。這些高低起伏難免令人感到擔憂及失落。Slasher要明白要達到成功並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所以無論你有多忙碌,都要記得跟你的潛在客戶聯絡,確保工作維持在一定數量。最重要是保持工作熱誠,不斷提升個人能力,才能讓Slasher成為你的事業。 5.看準適當時機  脫離全職,自己事業自己作主,的確是一件吸引的事。不過,成為Slasher亦需要看準適當時機,不能草草決定。當你有一定客源,可以維持生計,那份工作可以成為你的副業,放膽一試。Slasher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所以亦有心理準備及自律的能力。

ADVERTI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