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Search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Get help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A password will be e-mailed to you.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Sign in / Join
32.2
C
Hong Kong
Facebook
type here...
Search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Home
About
Participate
Criteria
Contact Us
Past Awards
AMVS 2022
HKVC 2022
HKVC 2021
AMVB 2021
AMVS 2020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 Advertisement -
TAG
航空業
城中熱話
【像極了出國】全球航空業或年蝕6,500億!泰航咖啡廳改裝成機艙、新航A380客機變身餐廳拯救業績!
Smartties
-
October 20, 2020
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造成嚴重影響,全球航空業亦進入冰河時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IATA) 預期今年全球航空公司將破紀錄蝕6,500億港元,其中8間國際航空公司已決定或計劃裁員合計至少83,500人,料到今年底全球航空業裁員總人數可能逼近50萬人。現時多國仍然維持封關政策,旅客和航班數目大幅減少,航空公司苦苦支撐,除舉辦「偽出國」行程外,航空公司決定在「吃」方面想出對策拯救業績,利用閒置飛機複製飛行「體驗」,成功吸引不少消費者! 自疫情爆發以來,航空公司因應各國邊境管制而削減班次,全球航空運輸能力減少近7成。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IATA) 預期預計單是今年一年,全球航空公司的損失達843億美元(6,575億港元),而在疫情之下,估計直到 2024年客運量才能有望恢復。雖然收入大減,但航空公司依然需要負擔員工工資、機場停泊費、飛機維護和租金等費用,自然出現虧蝕。海外8間航空公司已經出現裁員情況,包括新加坡航空裁員4,300人,佔員工總數約20%。菲律賓航空裁員2,700人,佔員工總數約35%。德國漢莎航空裁員2.2萬人,佔員工總數近20%。澳洲航空裁員8,500人,佔員工總數約30%。維珍澳洲航空裁員3,000人,佔員工總數逾33%。英國航空計劃裁員1.2萬人,相當於員工總數三分之一。美國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則分別計劃裁員1.9萬人及1.2萬人。至於香港,國泰計劃裁走港龍所有員工,包括2000名機艙服務員,以及約500名機師;至於機場後勤則裁減約1000人,而國泰只裁1000多人。 多國實施「封關」措施,人們不能到海外旅行,當中有不少人表示就算冇得飛,都想食個飛機餐一解旅行癮。結果在疫情時期,就成為航空公司的「救命草」。泰國航空(Thai Airways)近年來財務狀況不佳,受疫情影響,甚至一度傳出破產消息。不過泰航最近將總部咖啡廳重新改裝成為飛機客艙主題餐廳,結果大受歡迎!這間餐廳9月10日開始營業,為求讓客人置身飛機上用餐的感覺更逼真,餐廳裝修「神還原」機艙設計,不但將飛機座椅整套搬進去,更鋪設跟機艙地板一模一樣地毯,更有身穿制服的空中服務員招待,客人只需加點想像力,就猶如置身飛機出國旅遊。而餐廳外也設置登機用的樓梯及天橋,帶來準備上機感覺。餐廳供應的「飛機餐」都是即叫即做,目前每天能賣出約2,000份,不少人都來「打卡」留念,泰航見反應熱烈,正計劃將其他辦事處也改裝成餐廳。 除主題餐廳外,根據《曼谷郵報》報道,泰航還在曼谷和清邁一共開了七間店,售賣特色庶民美食「炸油條」,一份 50 泰銖,意外受到民眾歡迎。據知很多人一大早天未光就在油條店門口排隊,至少需要排隊 20 分鐘才能買到,幾個小時內就售完。官方表示,月銷售額可達 1,000 萬泰銖。 A380客機變身餐廳 食物除要好吃,用餐體驗也很重要,那麼「飛機餐」當然最好可以在飛機上食。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在旅客銳減下,今年已裁撤數千工作崗位,飛機近乎全數停飛,不過也不能這樣坐以待斃。於是,公司決定將目前無用武之地的巨無霸客機 A380變身餐廳,讓渴望出國旅行的人有機會到機上用餐。新航將兩架 A380 規劃成餐廳,依據艙等不同支付票價費用。在飛機上套房內吃一餐飯盛惠642元(新加坡元‧下同)(約3673港元),商務艙座位價值321元(約1836港元),優選經濟艙需支付96.3元(約551港元),經濟艙需要53.5元(約306港元)。顧客可以選用飛行哩數來支付,結果意外受歡迎。9 月份開賣時,半小時之內就銷售一空,只為在跑道上、登上全球最大客機A380飛機座艙內用餐。 大眾飲食需求,不會因為疫情而降低。航空公司也能化身為小型食品廠,利用本身品牌號召力,販售具有品牌特色的商品,開拓營收來源。例如台灣長榮航空(EVA Air)不但由10月起,於每個星期六都舉辦空廚體驗營,更把原本只在機上商務艙及貴賓室供應的「牛肉麵」,透過當地超級市場「全家」店舖 LINE 群組限量銷售,不用乘搭飛機,同時販售的還有「商務艙米果禮盒」。長榮今年九月合併營收 3268.5 萬元 ,雖然年減...
城中熱話
【航空業喜訊?】香港新加坡「旅遊氣泡」達成原則上協議! 旅客出發前5大必讀事項
Smartties
-
October 15, 2020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15 日)下午召開記者招待會表示,香港昨日與新加坡,已就建立雙邊「航空旅遊氣泡」達原則性協議。邱騰華指,通過協議及安排,旅客毋須再於當地隔離 14 日或履行居家令,雙方的行程亦不受限制,可在市區自由活動。那麼出發有哪些事項呢? 「旅遊氣泡」來源於英文Travel Bubble,解作圈閉的旅遊運作,或者稱為旅遊小圈子。而由6月起,政府開始與世界11個地方商討旅遊氣泡安排,未來可運用與新加坡達成的旅遊氣泡框架為基礎,與其他地方政府作討論,但不包括台灣. 香港新加坡旅遊氣泡的5項框架內容︰ 1)「航空旅遊氣泡」旅客須接受兩地互認的2019冠狀病毒病聚合酶連鎖反應測試,並呈陰性結果。檢測費用由旅客支付,雙方政府將研在購買機票時一併收取。 2)「航空旅遊氣泡」旅客抵埗後,無須接受強制檢疫或進行居家隔離,行程亦不受限制; 3)旅客往來的目的不設限制,無論探親、商務,旅遊均可; 4)旅客無論往來均只可乘搭指定的點對點航班,同時不會載有任何轉機乘客或非「航空旅遊氣泡」旅客。而旅客14天內亦不能到過出發地以外的其他地方。 5)「航空旅遊氣泡」規模可隨時作出調整,可以增加旅客人次或暫停往來,以配合兩地疫情最新發展。 為推行與新加坡的航空旅遊氣泡,邱騰華表示香港政府需時修改法例及做準備工作,包括要就兩地病毒檢測做互相確認,實驗室及機構名單需交給對方,具體做法仍需雙方討論,至少要求旅客提供出發前72小時內的檢測報告。港府亦需與航空公司及機場商討安排,預料相關工作需時數周處理,完成後即可啟動旅遊氣泡。不過,目前香港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協議仍在商討階段,究竟何是才真正推出,就有待政府公布。
城中熱話
【我又飛啦】台北機場大搞「偽出國」活動!航空業疫情下奇招有望刺激消費「止血」?
Smartties
-
July 8, 2020
新冠肺炎疲情令不少國家宣布封關,大家旅行計劃都被迫暫時取消。當不少人大呼「好想搭飛機」、「我要去旅行」之際,台北有機場就舉辦「 偽出國」活動,讓參加者一解旅行癮! 滿足出國體驗 為滿足人們想出國旅行意慾,松山機場與長榮及中華航空合作,舉辦3次「出入國境體驗半日遊」,全程3.5小時,由於名額只有60個,所以要以抽獎形式選出幸運兒。參加者會先在機場登機櫃位辦理手續,領取登機證,然後出境過關,最後進入客機機艙,一切手續和過程與平常去旅行無分別,只差未起飛出發到旅行目的地,不少人更帶行李箱參加。 ●長榮航空的空中服務員穿上防疫裝,與坐飛機的參加者玩機上有獎問答遊戲贏飛機模型及環保餐盒。 而台北桃園國際機場也計劃推出類似活動,除有過關出境外體驗,更會加入搭飛機環島行程,讓參加者可以在機上享用飛機餐,欣賞空中景色,預計行程時間約兩至三小時。由於參加者搭乘班機飛離台灣領空,等同出國,因此下機後入境桃園時,就可以依規定到免稅店購買菸酒,及其他相關免稅品。另外,有人提出讓旅客順路參觀飛機修護廠等過去不輕易對外公開的機場內部區域,加深大家對航空產業認識。收費方面,桃園機場表示一切仍要視乎航空公司意向,現時還未有落實。 其實日本都有這類活動,ANA由2000年開始,每年元旦即1月1日凌晨5時半都有會有「元旦初日出航班」從羽田出發,以和富士山差不多高的4000米繞山飛行,務求讓170名乘客在6時50分左右,於雲海之上看著太陽從富士山頂出現。乘客更可以一邊欣賞「御來光」,一邊享用御節料理作早餐。雖然窗邊位收費50,000日圓,但仍然一早就爆滿。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LxBzguoGLqXWA8_BtHSHA 自疫情爆發以來,航空公司因應各國邊境管制而削減班次,全球航空運輸能力減少近7成。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估,今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約 3,140 億美元的機票營收。雖然收入大減,但航空公司依然需要負擔員工工資、機場停泊費、飛機維護和租金等費用,自然出現虧蝕。不少航空公司都想盡各種方法「止血」,包括停止開放機場貴賓室、不再招募新員工、停發獎金或要求員工放無薪假等等。所以這類「偽出國」體驗活動機場、航空公司和免稅店來說也是一個商機,開拓新收入渠道,或多或少彌補因疫情而帶來的損失。未知香港機場和航空公司會不會參考一下呢?
城中熱話
【武漢肺炎】航空公司每日蝕2億!全球航空業復甦需要多少時間?
Smartties
-
May 20, 2020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香港逐漸緩和,不過對各行各業都已經造成嚴重衝擊。本地最新失業率5.2%,創逾10年高,當中除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外,航空業就是另一重災業,失業率達到4.7%。現時多國仍然維持封關政策,旅客和航班數目大幅減少,航空公司苦苦支撐,那麼航空業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夠逐步復甦呢?全球商務旅行組織(Global Business Travel Association,簡稱GBTA)進行調查,疫情爆發後,每4家公司中至少有3家已取消或暫停所有出差,同時有92%的人連國內旅行都取消。GBTA營運總裁Scott Solombrino指出,疫情嚴重打擊商務旅行業利潤,預料中國商務旅行收入減少4,041億元,歐洲則減少1,905億元。航班蝕住起飛自疫情爆發以來,航空公司因應各國邊境管制而削減班次,全球航空運輸能力減少近7成。以美國為例,全美航空業共有 6215 架飛機,但有一半只能停在主要機場或是沙漠機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估,今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約 3,140 億美元的機票營收。雖然收入大減,但航空公司依然需要負擔員工工資、機場停泊費、飛機維護和租金等費用,自然出現虧蝕。連續47 年獲利的美國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罕見在今年第一季出現虧損,凈虧損金額達 9,400 萬美元,每天平均虧損 3000 萬至 3500 萬美元。CEO Gary Clayton Kelly直言現時每班起飛的航班都是蝕錢,他們無法無限期支撐。至於早前傳出進行架構重組及全體員工減薪的國泰航空,經營狀況同樣惡劣,今年首4個月錄得未經審核虧損45億元,平均每日蝕逾3700萬元。根據資料,4月份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客貨運量繼續急挫,其中載客量暴跌99.6%,日均客量僅約458人,集團預期5月每日載客量仍少於500人。不少航空公司都想盡各種方法「止血」,包括停止開放機場貴賓室、不再招募新員工、停發獎金或要求員工放無薪假等等。航空業至少要3年後才復甦隨著疫情趨緩,部份國家逐步放寬旅行限制,航空公司也漸次恢復部分航班營運,不過,全球航空業復甦要多久?IATA 認為至少要到 2023 年,航空載客量才有可能恢復疫情爆發前水平。中東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Emirates)總裁蒂Tim Clark認為全球航空業至少在未來...
城中熱話
【武漢肺炎】多國封關重創航空業與旅遊業!業界可以點樣自救?
Smartties
-
March 19, 2020
全球武漢肺炎疫情日益嚴重,各國先後採取「封關」措施,航空業與旅遊業首當其衝受到重創。航空顧問機構 CAPA - Centre for Aviation(CAPA)早前發出警告,受疫情影響,大部分航空公司或在今年 5 月底破產;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宣佈除中澳台外,向所有外國發出紅色外遊警示,不少市民取消外遊計劃,本地旅行社零收入,27萬從業員飯碗恐不保。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環境,業界有哪些自救措施? 在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多個國家實施旅遊限制,在外遊需求下滑情況下,航空公司生意暴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早前預料,今年全年航空業收入或損失高達 1,130 (約 8775.32 億港元)億美元。國泰公佈旗下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2月合共載客100.86萬人次,按年跌54.1%,乘客運載率下跌28.6%,至53.1%,單月未經審核虧損超過20億港元,今年上半年業績預計將錄得龐大虧損。 ●北歐航空表示,由於現時市場對機位「零需求,因此暫停大部份業務,並暫時裁員1萬名員工,相當於其九成人手。 ●歐洲最大地區航空公司 Flybe 3月初宣布進入破產程序,逾2000名員工面臨失業。 疫情未知何時紓緩,惟不少航空公司收入大減,現金儲備迅速消耗。為避免結業,各個航空公司都採取措施應對,盡力開源節流。首先是營運極少數的基本客運航班。例如德國漢莎航空受疫情影響,把載客運力削減最少五成。 不過,現時本港空運貨物除經貨機運送外,亦會經客機腹艙載貨。由於航空公司減少航班,令飛機載貨機位較以往減少40%,惟進出口貨物仍有需求,以致航運運輸成本較以往貴約30%。所以現時航空公司會將貨物集夠一艙才運送。雖然所需時間上相對較以往長,但也是有效減少運輸成本的措施。 另一方面,國泰航空出售 6 架波音飛機,套現 7.038 億美元(約 55 億港元),所得款項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本港旅行社再受重創 隨著疫情發展,近月旅行社已陸續取消前往各地旅行團。而政府早前宣布幾乎向所有國家發出紅色外遊警示,最終旅行社連辦理簽證及代買機票業務都被停止,等同零收入,預料部份旅行社在分店租約期滿後暫停營業。 現時涉及酒店、航空公司及旅行社等旅遊業從業員約有27萬人,不少旅行社為盡量減少成本,同樣招數盡出。如早前業界縮短分行營業時間、要求員工清假或放無薪假,也有集體要求業主減租。另一方面,雖然政府曾旅向商戶發放抗疫基金,連免牌費及借貸等,資助涉及十多萬元,但對於每月開支數至少數以千萬計的大型旅行社來說幫助不大,至於小型旅行社得到資助他,或可支撐一段短時間。 ●縱橫遊常務董事袁振寧料公司在2至5月都零收入,惟旗下員工達200人,每月人工和租金等成本就達到1,000萬元。 推港人限定本地遊 有旅行社選擇將本地遊重新編排後,推出港人限定本地遊救亡。例如康泰推出9個本地團帶市民探索郊區,包括離島、塔門、荔枝窩、古澳與鴨洲等,團費約100至300元不等,每團上限40人,又有「八大保證」承諾,保證只限香港人參加、參加團友可獲派口罩、出發前要量體溫,目標是復活節高峯期可以日帶30至50團遊香港,希望彌補復活節假期生意。
城中熱話
【武漢肺炎】全球企業減少商務往來!航空旅遊業每月損失466億美元
Smartties
-
March 8, 2020
武漢肺炎疫情陰霾籠罩全球,目前除中國之外,南韓,意大利,伊朗,新加坡,日本,法國,德國,美國等國相繼出現病例。在國際疫情頻發情況下,各大企業都暫停商務旅行。有調查預測,肺炎疫情可能導致今年企業商務旅行支出減少5,600億美元。 早前瑞士跨國食品巨頭雀巢(Nestle)表示,已要求全球近29萬名員工暫停任何海外商務旅遊,改以其他通訊方式做聯繫,並減少境內旅遊。美國食品公司卡夫亨氏(Kraft Heinz)則維持1月底實施的禁令,禁止員工往返中國。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也呼籲80萬名員工押後任何不必要行程。 根據全球商務旅行協會(Global Business Travel Association,GBTA)表示,商務旅行佔全球旅遊收益接近26%,帶來1.5萬億美元營收。不過,武漢肺炎疫情導致商務旅行需求下降。GBTA訪問400間企業,有95%表示已暫停或取消來往中國,另外亦有45%取消前往日本及南韓,23%人士則表示取消到訪歐盟成員國。若疫情持續,各國繼續限制入境,全球企業在商務旅行支出可能減少37%以上,每月損失多達466億美元,一年將損失近5,600億美元。當中有近4000億美元損失與中國有關。 內地白菜價機票湧現 疫情導致各地出行人數驟降,重挫內地航空業。航空公司為求自救,推出超級特惠價格機票,大多只是幾十元至百多元(人民幣,下同)。據內地旅遊網上平台攜程網數據顯示,廣州飛至成都最平只要120元。廣州至重慶每張89元。有內地網民在微博稱,見到3月4日至5日、7日及8日,從深圳飛往成都機票價格只是每張5元。據保守估算,內地航空業2月份收入損失達到近370億,3月份行業預計收入損失約350億。假若疫情持續至4月底,損失總額將達到1000億。 ●疫情重挫內地航空業,航空公司為求自救,紛紛推出「白菜價」機票,深圳飛往成都一度只賣5元人民幣。 旅遊業是全球最大產業之一。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資料顯示,包括觀光和商務旅行在內的國際旅遊業,在2018年營收為1.7兆美元,相關從業員人數達到3.19億人。不過,目前國際旅遊業正受到嚴重打擊,《彭博》形容是自2001年911恐怖攻擊、2003年沙士爆發,以及同年伊拉克戰爭以來最大。
Latest news
【師愛綻放】育心光明 知行並重 專訪橄欖研習中心創辦人 Keldy
September 29, 2023
【雲石專家】經驗豐富專業高效雲石服務 設計工程維修樣樣精——專訪億利雲石有限公司創 辦人利亭諭先生
September 27, 2023
印度 – 亞洲下一個潛在之寶?
September 7, 2023
創新與永續,換機熱潮中的電子廢棄物
September 4, 2023
【空間設計】在有限空間展現無限可能 呈現舒適設計連繫人心 — 專訪 Greyscale 創辦人 Serena
August 31, 2023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