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Join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Member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Create an account
Sign up
Welcome!
Register for an account
your email
your username
A password will be e-mailed to you.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Member
Home
About
Participate
Criteria
Contact Us
Awards
AMVB 2023
AMVS 2022
HKVC 2022
HKVC 2021
AMVB 2021
AMVS 2020
Member
26.1
C
Hong Kong
搜尋
城中熱話
城中熱話
【蘋果稅】落廣告、訂閱付費項目僅能收回7成收入?探討IOS App Store極高抽成的爭議
城中熱話
【網絡行銷必讀】分析2024年短影片兩大趨勢 長影片將重新崛起?
城中熱話
1700名KOL一起宣傳產品!?「3 COINS」網絡行銷大成功之秘密
城中熱話
穩住老顧客比吸納新客更重要?8大策略幫企業維繫客戶關係
相關分類
城中熱話
小城故事
致勝之道
不戴眼鏡的人都要買眼鏡?窺探JINS「創造市場」成功策略
星期三比星期一更難捱? 「Gap Day」係提升工作效率秘訣?
22歲女生成社長掌管日本咖喱店龍頭!? 拆解大膽決定背後商業考慮
山姆年銷800億戰略 薄利多銷不易複製?
【慳錢 = 差?】廉航如何賺大錢?一文睇清旅客對錢 VS 質素的抉擇
【杜拜熱潮】為甚麼富豪需要「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有甚麼優勢?
「留港消費」成復活節最重要詞彙 餐飲業營收實際不跌反升?
2023年大事回顧(3)民生政策成下半年重點 500年一遇世紀暴雨震驚全港
2023年大事回顧(2)除下口罩、重新通關後反未見經濟起息?殺人、斬人案急劇增加?
2023大事回顧(1) – 疫情後全球大變化 明年經濟將會繼續下行?
[Project Management 101] 淺談小組委員會職能
施政報告 – 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
更多文章
城中熱話
「留港消費」成復活節最重要詞彙 餐飲業營收實際不跌反升?
Smartties
-
April 3, 2024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在電台節目表示,餐飲業生意在假期內下跌超過三成,反映情況嚴峻。今年復活節,香港人出現史無前例的外遊潮,一連四日合共有超過175萬港人出境,當中經各大口岸前往中國內地和澳門的有157萬人次。不過在2019年,港人前往外地熱潮同樣熾熱,當時四日也有143萬人經陸路出境,兩者實際差異不大。 最大機會原因是入境人口大減,雖然中國並無復活節假期,但2019年內地及其他訪客入境總數有69萬5000人,但今年四日合共僅得40萬人,大跌42%,幾乎等同黃家和下跌的比例。由於以往遊客會彌補港人出境的消費力,但隨著遊客大減,一方面不少市民覺得市區空蕩蕩、行得好舒服,更使「留港消費」成為假期重要詞語,一方面餐飲業只能苦苦支撐。 外匯壓力致旅客大減 美元長期強勢是中外旅客減少來港主要原因,美元自疫情後一直成為「避風港」,更處於千禧年後高位,帶動港元升值。隨之然的就是外匯壓力,人民幣兌港幣也在2019年約85:100,升至現時93:100,即是撇開通脹,中國人來港消費成本多了最少8%。然而日元卻大跌至5.1算,比疫情前約7算下跌超過25%,就算日本不斷加價也不夠外匯下跌幅度,所以很多香港人寧願網上購物或搭飛機去日本消費。 餐飲業兩極化 不過香港餐飲業是否如斯不滯?香港政府統計處在2月發表食肆收益及購貨額數字,食肆總收益達274億元,扣除價格變動後,竟按年上升3.9%。餐飲業業績不但沒有下跌,而是明顯上升,留意當中高檔餐飲、快餐店、中式餐店升幅最大,顯示香港人多了外賣,消費意向兩極化,中價位餐廳成為大輸家。 不過北上風氣盛行,而且愈來愈多內地旅客在香港選擇低消費(按:農曆新年人均消費僅300元),中低價餐廳表現很有可能會在今年第1季數據出現變化。要維持消費力,政府會否提供相應政策或支援,將成關鍵所在。
城中熱話
2023年大事回顧(3)民生政策成下半年重點 500年一遇世紀暴雨震驚全港
Smartties
-
December 27, 2023
三月全港復常及兩地通關後,本地很多實體活動都重新舉辦,演唱會、博覽會及政府舉辦的「香港夜繽紛」等活動,也吸引不少市民參與。除了這些振興經濟活動,以下五件事都曾經登上各大傳媒頭條及市民話題,大家又有沒有受影響呢? 六月 - 鑽石山斬人案 6月2日,一名中年男子在鑽石山荷里活廣場內隨機斬人,導致兩名和疑兇不相識的女子死亡,疑兇當場被捕,被控兩項謀殺罪。事後多名協助急救的市民獲嘉勉,但意外現場周邊商舖人流大減,最終只能結業收場。 八月 - 港府禁進口日本10縣水產 日本政府在8月24日排放福島核處理水,政府隨即禁止東京、福島等10縣水產品進口。至於由其他縣抵港的進口食品,則必需抽取樣本作幅射檢測。港府指污水會造成海洋環境污染,但國際原子能機構確認計劃符合國際安全標準。 九月 - 500年一遇暴雨 香港在9月7日經歷世紀暴雨,晚上11時懸掛黑雨長達16個半小時,打破歷央紀錄,部份地區降雨量超過200毫米,幾乎等於整個月總雨量,更被喻為「500年一遇」。柴灣有停車場沒頂;黃大仙商場變汪洋,整間餐廳被淹蓋,損失慘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Ejw2zDaIhM 十月 - JPEX加密貨幣風波 證監會在九月發聲明指虛擬貨幣平台JPEX未有牌照,苦主驚覺受騙打算退款,但JPEX隨即停止出金(後來調整至99.9%手續費)。其後警方搜查多間加密貨幣兌換店,以及拘捕曾宣傳JPEX的林作和陳怡。據報導顯示,至今拘捕人數達36人,超過2500名苦主報案,涉及款項達15億港元。 十二月...
城中熱話
2023年大事回顧(2)除下口罩、重新通關後反未見經濟起息?殺人、斬人案急劇增加?
Smartties
-
December 27, 2023
來到2023年最後兩個工作天,來到後疫情時代,今年香港人終於可以除下口罩及解除各種防疫限制,自由自在出入不同場所。內地亦重新開關,除了大量內地人來港旅遊,反而更多香港人北上消費。另一方面,恒指亦在今年十月再度跌穿17000點,幾乎重返上年11月低位,亦顯示香港經濟仍需要慢慢復甦。小編綜合2023年十件本地大事,相信大家仍然言猶在耳,甚至心有餘悸。 一月 - 內地和香港重新通關 相隔三年,內地和香港在1月8日重新通關,無需隔離;二月更刪除配額限制,但仍需要「通關黑碼」,相關措施直到今年11月正式取消,反而吸引不少香港人週末日北上消費。據入境處資料統計,11月出境人口多達585萬,相反南下的內地旅客僅得243萬。有本地商戶更直言外遊、北上市民多了,使生意額比疫情時更差。 二月 - 蔡天鳳碎屍案 28歲名媛蔡天鳳肢解案轟動全港,二月底死者丈夫懷疑蔡失蹤報警。數日後在前夫大埔一間村屋發現人體殘肢,後來警方在屋內「人肉湯」煲內發現死者頭骨和皮膚。事後媒體發現死者前夫鄺港智為通輯犯,而家翁鄺球則為前警長,最終前夫、前大伯鄺港傑及鄺球夫婦以謀殺罪及妨礙司法公正罪被捕。 三月 - 香港解除所有防疫規例 隨著感染人數日漸減少,加上已重新對外開關,政府在三月一日取消佩戴口罩要求,以及取消隔離令、疫苗通行證(安心出行)、強檢、抵港強檢及限聚令,象徵香港全面復常。 五月 - 開始使用易通行 由運輸署旗下快易通營運的不停車繳費系統,5月7日率先在青沙公路開始使用,原有收費站隨即停用,後來更擴展到三條過海隧道。不過有用戶反映未有經過隧道,卻收到扣錢訊息;或者收多於一次費用。 六月...
城中熱話
2023大事回顧(1) – 疫情後全球大變化 明年經濟將會繼續下行?
Smartties
-
December 21, 2023
今年疫情終於過去,世界經濟在疫後依然緩慢復蘇中,但另一方面戰事都延綿不斷,當然一些地緣政治變化,當中不多不少也會影響香港經濟。來到2023年最後幾個工作日,今日小編就和大家回顧一下今年數件國際大事。 以巴戰事不斷 今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武裝衝突升溫至戰爭狀態,帶來無數建築物被炸毀,據資料統計截至12月,雙方死亡人數高達6000人。《海峽時報》評論員認為若以巴戰爭長期持續,食品、金價、油價都會上升。不過戰爭使部份中東資金轉到東亞市場避險,反對本地市場有利。 AI熱潮持續 自ChatGPT在上年底誕生後,AI聊天科技彷如雨後春筍,例如中國研發出自主的百度「文心一言」,甚至Adobe都推出各種AI功能如人臉辨識等等。《彭博》更預計明年AI科技更成熟,中國各大企業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京東、百度,單是AI產業就會投放近150億美元,研發如AI機械人等等。 美國銀行倒閉潮 因資不抵債,今年有超過五家銀行宣告破產,但市場預計在明年減息之前,這情況未必會停止。不過美國聯儲局在今個月中再度決定利率維持不變(5.25 - 5.5厘),相信加息週期即將完結,明年減息機會很大,並有助放緩銀行倒閉情況。 「泰坦號」內爆 接載乘客參觀鐵達尼號的潛水器「泰坦號」,今年六月在海中疑因電力故障發生內爆,導致5人死亡,當中包括英國富豪及船公司海洋之門負責人。「Atomic Marvel」事後製作一段模擬事故影片,並分析碳纖維船身缺乏抗壓強度,當承受巨大水壓時就會內爆。雖然海洋之門因此事而關門大吉,但其他創辨人並無因此而放棄,甚至再創工作室,計劃將人類帶上金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V__EcyKGU 「習拜會」 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在三藩市會面,亦是兩人成為國家元首後的第二次會面。雙方同意恢復高層軍事對話,亦傾談了人工智能發展、管制藥物等議題,亦不少得台灣、以巴衝突。不少評論都認為中美也願意釋出善意重回正軌,但外資和市場仍在觀望態度。
城中熱話
[Project Management 101] 淺談小組委員會職能
Smartties
-
October 27, 2023
不論留意時事或在工作時,大家時常會聽到機構在行政上,會成立小組委員會專責對某個項目工作,而這些小組委員會經常效率低下,遭人話柄。 其實,在項目管理學上,成立小組委員會是個不錯的對策。一個機構總不能叫現有人員做些新的項目,不但項目可能不是其專長,更會把工作效率拖低。
城中熱話
施政報告 – 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
Smartties
-
October 27, 2023
本港特首李家超近日在施政報告2023指出,會將撥款100億元作新型工業的發展,包括投入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數據科學、先進製造和新能源科技等現代化產業。計劃旨在提供資金和支持,鼓勵企業在這些新興領域進行創新和生產,同時提供資助以支持新設生產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此外,計劃還可能包括在招聘非本地技術人員和聘用研究人才方面提供更多靈活性,以促進這些產業的發展。
城中熱話
綠領工作 – 迎接可持續發展需求
Smartties
-
October 19, 2023
近年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綠領」- 綠色工作領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綠領工作指的是任何有助地球生態環境持續發展的工作。除了可再生能源相關的工作,還有許多其他職業可以歸類為綠領。
城中熱話
2萬元津貼激勵生育,能否拯救低生育率?
Smartties
-
October 19, 2023
2023年施政報告將在10月25號公佈,有傳政府考慮向每名新生嬰兒派發款項,其中一個可能的金額是2萬元,以應對香港的生育率低下的問題。最近的調查顯示,去年有高達43.2%的女性沒有子女,整體受訪女性的平均實際子女數目也降至0.9,創下歷史新低。然而,對於這種經濟上的鼓勵措施能否改善少子化問題和人口老化趨勢,尚存在不確定性。
城中熱話
印度 – 亞洲下一個潛在之寶?
Smartties
-
September 7, 2023
摩根士丹利主職負責解決方案和多資產的副首席信息官兼董事總經理的Jitania Kandhari日前表示,中國已經過度投資,面臨著過多的債務和供應問題,再加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對投資者來說令人擔憂。相比之下,印度似乎處於一個較少投資的狀態,但隨著投資占GDP的比例上升,以及中國加一戰略的實施,印度正在吸引更多的關注。
城中熱話
創新與永續,換機熱潮中的電子廢棄物
Smartties
-
September 4, 2023
蘋果秋季發表會獎在美國時間9月12日早上10點舉行,萬眾期待的iPhone 15系列將會登場。「果粉」故然對新一代科技的期待與興奮不斷升溫,而新的iPhone系列都將換上Type-C,與舊有「iPhone線」不兼容,估算發佈會後會掀起一股換機潮。
1
2
3
...
121
Page 2 of 121
「輕、穩、貼」概念設計護脊書包 保護學童脊椎不用日日揹龜殼 – 專訪Millton亞洲區設計總監Trina Wong
200款保健品建立健康基礎 喚起預助勝於治療意識 – 專訪Qivaro聯合創始人、董事 Roland Lee
平衡實用和時尚風格 專業設計團隊打造安樂窩 – 專訪新時代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陳俊宇、設計顧問劉詩敏
專業團隊全程協助申請及安居 務求客戶安心、開心移民 – 專訪胡康邦移民顧問創辦人 胡康邦John Hu
更多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