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C
Hong Kong

Related tags

Latest

Latest

Latest

More From Hit Consultant Media

【谷底反彈】賠錢退出電動車市場也無阻盈利增加17%!Dyson幕後推手如何達成年收入473億稱霸市場?

無扇葉風扇、無塵袋吸塵機,這些大膽創新的破格設計,都是出自英國家電品牌Dyson。近年Dyson產品進軍香港市場,銷量相當理想,特別是風筒大受女士歡迎。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的資料,今年73歲的Dyson創辦人James Dyson身家攀升至162億英鎊(約1,520億港元),成為英國首富。Dyson公司的產品線五花八門,從家用吸塵機做到風筒、洗衣機,更一度計劃斥資約20億英鎊研發電動車,但去年10月已決定取消此計畫。儘管如此,該公司去年獲利仍躍增17%。究竟戴森是如何從一家吸塵器製造商發展成為一家科技公司?一起回顧James Dyson的創業歷程。 ●Dyson去年決定將總部從英國遷至新加坡,據公司向新加坡政府的申報資料顯示,該公司去年共有淨利7.11億英鎊(9.52億美元),這當中已扣掉中止電動車計畫等事業的1.98億英鎊損失。Dyson去年營收則增加23%至54億英鎊。 「現代版愛迪生」 James Dyson出生於英國鄉村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在他九歲那年因病離世。童年經歷讓戴森逼迫自己加快成長;也造就了他過人的堅韌個性,在創業歷程中,無懼任何強大對手和自身失敗。大學畢業後,戴森進入了一家工程公司工作。而真正啟發James Dyson的設計研究,源於他在市場上購買的頂級真空吸塵器產品,他覺得不好用,而且容易壞。後來他拆開吸塵器研究,發現塵袋減弱了吸塵器的吸力,因此他決心要開發出一款更先進的吸塵器,展開了研究氣旋馬達技術。原理是透過高速旋轉空氣,將灰塵分離。 從1979年到1984年的五年間,為改良傳統吸塵器,James Dyson經歷5,127次的失敗。整個研發過程漫長而艱辛,James Dyson幾乎散盡家財,要靠妻子養家,拿房子抵押借錢度日,更試過欠下銀行100多萬英鎊的債務。他回憶道:「這可是使我開發無塵袋吸塵器花了這麼長時間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沒錢了,我總是債台高築。銀行對我的狀況非常緊張,但是他們還是選擇支持我。」 終於在1983年,James...

【疫市商機】一邊聽歌邊淨化空氣?Dyson正式申請穿戴式空氣淨化器專利

因應新型冠狀病表疫情,現在人人出入都要配戴口罩,避免吸入細菌和污染物。不過長時間戴住口罩,橡筋長時間緊勾耳朵,因而出現疼痛不適,戴眼鏡人士又很易會起霧,皮膚狀況更會變差。日前,Dyson就為空氣濾清器與耳機結合的穿戴式裝置申請專利。一旦成功面世,大家又會不會考慮呢買一個呢? 早在2018年7月,Dyson已經將相關文件提交給英國知識產權局,直到近日因申請專利,設計細節才對外公布。從外觀來看,Dyson穿戴式空氣淨化器與一般耳機沒有大分別,配備兩個喇叭組件,但配戴者頭部兩側耳罩就加入空氣淨化技術。每個耳罩都有過濾器、產生氣流葉輪和馬達,已淨化的空氣會通過噴嘴流到接近口鼻前端的一條帶,並將已淨化的空氣導向使用者。 目前Dyson沒有具體透露耳機功能和過濾器是否能夠有效阻擋細菌,一般來說,細菌大小約為1 mm。而根據Dyson現有空氣淨化器產品數據,相關產品能夠阻隔99.97%致敏原和污染物,小至0.3mm。 ●Dyson希望生產一種功能和外觀兼備的穿戴式空氣淨化器,使用家在公眾場合使用時更容易被接受。 雖然產品到目前為止,還是處於申請專利階段,不過Dyson在研發空氣淨化器方面有經驗,加上產品一直人歡迎,近年,中國受到霧霾所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所以在亞洲銷售額方面,特別是中國佔據大部分收入增長,其中上海在 2017 年曾是Dyson空氣淨化器銷量最高城市。假若能將耳機和空氣淨化器結合,並成功商品化,相信能夠滿足當前人們對可穿戴式空氣淨化器需求,在疫情真正受控前成為熱銷商品。

【豪擲25億】Dyson宣布放棄生產電動車 有哪些不可行因素?

Dyson創辦人戴森(James Dyson)在10月10日向員工發電郵宣布消息,指出電動車團隊開發了一款出色的汽車,但即使經過努力嘗試,也看不到使項目具有商業可行性的方法。到底當中有哪些「不可行」因素? Dyson在2017年公布有關電動車計劃,當時由大約600名員工負責。去年 10 月 ,Dyson 正式確認計劃進行中,並在新加坡設立第一間汽車工廠,當時預計這間工廠會在 2020 年完工,同年亦會推出電動車,但其後將推出日期推遲至2021年。而今年 1...

ADVERTI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