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C
Hong Kong

Related tags

Latest

Latest

Latest

More From Hit Consultant Media

【中國製造不再?】Sharp及口罩生產商都有份!日本政府斥資700億日元助企業生產線回歸日本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因營運成本較低,吸引不少外資企業到內地設廠,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導致不少國內工廠未能如常恢復運作,多國製造商面臨供應鏈中斷問題。日本政府將斥資700億日元(約50.6億港元),幫助日企將口罩、消毒液和汽車零件生產線撤出中國,遷向日本或東南亞,使日本政府能夠更有效掌控管理生產鏈。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於上星期五(17日)公布87間計劃從中國遷移的日企名單。其中57間日企將搬回至日本,並獲得574億日圓的資助。另外30間日企則選擇遷至越南、泰國、老撾等東南亞國家,同樣有資格獲得136億日元的援助金。 決定搬離中國的日企大多數屬於口罩等醫療產品、電子產品、光學儀器和汽車零件等製造商。原本在大連及蘇州設廠生產口罩的家用品大廠Iris Ohyama早前已開始重返宮城縣生產口罩,並採用日本製原料,不再依賴海外供應商。電子大廠SHARP、藥廠鹽野義製藥等和生產酒精消毒液的日用品大廠Saraya亦將遷回日本。此外,日本光學鏡片製造商Hoya將把生產線遷移到越南和寮國;輪胎生產商住友橡膠也將遷往馬來西亞。   中國市場佔在華分部銷售額逾七成 中國市場龐大,吸引日企在中國大量投資,包括設分部或廠房。據彭博社數據,日企2018年在華分部銷售產品達2520億美元(約2萬億港元),當中73%銷售對象為中國市場,僅17%出口往日本。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度令中國廠房陷停擺,據《朝日新聞》日系汽車2月在中國的生產大幅下滑,在武漢設廠的本田汽車的生產量更大幅減少達92%。由於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停止,日本國內的汽車生產線也減產了29.3%。 同時,日本政府本來依賴於從中國採購的口罩等貨品被推遲。面對防疫物資缺乏,令政府重新反思是否應分散生產基地,減少依賴單一國家。日本首相安倍曾於3月的「未來投資會議」上表示,中國向日本出口的產品供應有減少現象,整個產業鏈也受到影響。經濟產業相西村康稔上月亦指出,日本太依賴中國,有需要令供應鏈更多元穩固,並擴寬供應源頭及增加本地生產,因此日本政府才考慮讓那些對其他國家依存度和附加價值高的日本產品的生產基地遷回日本。  

【生產線轉移】日本美國擬資助企業撤出內地!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未來會被動搖?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因營運成本較低,吸引不少外資企業到內地設廠,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導致不少國內工廠未能如常恢復運作。自今年2月以來,日本自中口進口量下降近一半,導致日本製造商缺乏必要零件,令日本政府重新反思是否應減少依賴在中國製造,連帶美國政府也同樣認為應該協助美企撤出中國,到底中國「世界工廠」地位未來會被動搖嗎? 《彭博社》報道引述日本政府在期網站公佈,當局將追加經濟預算,援助日本製造商將生產線撤出中國,涉及2200億日元(約156億港元),同時提供235億日圓(約16.76億港元)給轉移生產線至其他國家的日本企業。該項計劃是為減緩疫情對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確保產品平穩供應,減少供應鏈分散風險,從而建立穩健經濟結構。 有見於疫情全球蔓延下,2月份日本從中國進口量下跌近一半,導致日本製造商缺乏必要零件,加快日本企業計劃離開中國。根據東京商事研究(Tokyo Shoko Research)在2月份進行調查,2600多家受訪公司中,有34%表示正向中國以外地方進行採購。日本政府未來投資委員會曾討論應將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生產遷移回日本,其它產品則分散至東南亞生產。今次日本政府援助企業從中國撤回日本的計劃,料將可為製造商提供誘因。 撤出是大勢所趨? 事實上,近年許多日本大企業已陸續將生產線移至其他低人力成本新興國家。早年,廉價成本及勞動力吸引很多外國企業趁機在中國投資建廠,但隨著人工成本上升和經濟放緩,不少知名品牌選擇離開中國。在惠州一名普通工人月薪為4500元,但是在東南亞地區,每個人工資只是1500元,足足相差3倍。 因此,在2017年Nikon中國宣佈停止子公司尼康光學儀器(中國)經營,解除約2,300名員工的合同。2018年5月,日本光學巨頭Olympus宣佈關閉深圳生產線,並將工廠轉移至越南,大約1,400名工人失業。另外,電子製造業巨頭索尼(SONY)也決定關閉北京智能手機工廠,並集中在泰國生產。 同時又因日元貶值,日本人工薪酬與其他成本都較為便宜,也令日資企業決定回歸日本國內設廠生產。例如電子品牌 Casio 在日本北部的工廠積極投入手錶生產,另一相機品牌佳能(Canon)也在日本宮崎縣高鍋町設置新工廠,投資額約 230 億日圓,部份生產線已在去年5月率先展開生產。而冷氣機知名企業大金公司也已經將部分中國產線轉移日本。 日用品方面,尿布製造商嬌聯(Unicharm)亦準備於福岡開設新工廠,成為尿布出口中國市場的樞紐,也是嬌聯26年來在日本設立首間新工廠。而獅王位於香川縣的新工廠最快在2021年開始生產,更是時隔52年來在日本國內設立工廠,為「日本製造」帶來新面貌。首相安倍晉三希望藉著企業將生產線帶回日本,能夠振興日本國內產業,再度成為出口強國。 ●Canon在日本宇都宮廠房。 ●Canon在日本宮崎縣高鍋町的新工廠,部份生產線已在去年5月率先展開生產,未來也將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 隨著去年的美中貿易戰開打,全球生產鏈發生重大變化,多間海外巨企部署撤華,加速向低成本的東南亞國家遷移,以越南為首的東南亞各國取代中國迅速崛起,在美洲則有墨西哥這個選項。而在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更暴露過份集中於內地生產弊病,令不少公司開始思考分散風險。有專家指出在疫情過後,中國難以回到昔日「世界工廠」地位,世界貿易重心也將會轉移。 ●日本政府資助計劃消息傳出後,有美國官員和議員響應。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提出政府可以替美國企業全數支付廠房搬遷費,以鼓勵更多企業搬回美國或東南亞國家。

ADVERTI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