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Join
首頁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bout AMVB
Participate
Criteria
Awards – Contact Us
Awards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Member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Create an account
Sign up
Welcome!
Register for an account
your email
your username
A password will be e-mailed to you.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首頁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bout AMVB
Participate
Criteria
Awards – Contact Us
Awards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Member
Home
About
Participate
Criteria
Contact Us
Awards
AMVB 2023
AMVS 2022
HKVC 2022
HKVC 2021
AMVB 2021
AMVS 2020
Member
23.2
C
Hong Kong
搜尋
城中熱話
【拒直接派錢】財爺分期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屬「少甜」? 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懶人包
城中熱話
【全民派錢1萬】最快6月21日起接受申請!?邊個途徑申請最快收到錢?
城中熱話
【增加收入】陳茂波指將研究開徵銷售稅 未必對庫房收入有大幫助?
城中熱話
【1200億預算案】今年財政預算案滿意度創十年新高!全因比上年派多咗糖﹖
Related tags
?
#AR
#Metaverse
#印衫#熨畫 #絲印
100億
136離職定律
Latest
專業經營日本物業買賣20年 無需日文也能一站式投資 – 專訪株式會社優特不動產代表取締役 Dave Lam、Ryan Chan
專營輔助生育14年 貼心為家庭實現延續、承傳願景 – 專訪美瑞歐國際、至美寶寶創辦人王筠楠
Candela半世紀專注研發醫美技術 鞏固醫美產業全球領導地位 – 專訪 Candela Senior Vice President, APAC Commercial, Indra Suardi 先生
「輕、穩、貼」概念設計護脊書包 保護學童脊椎不用日日揹龜殼 – 專訪Millton亞洲區設計總監Trina Wong
Latest
200款保健品建立健康基礎 喚起預助勝於治療意識 – 專訪Qivaro聯合創始人、董事 Roland Lee
平衡實用和時尚風格 專業設計團隊打造安樂窩 – 專訪新時代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陳俊宇、設計顧問劉詩敏
專業團隊全程協助申請及安居 務求客戶安心、開心移民 – 專訪胡康邦移民顧問創辦人 胡康邦John Hu
大膽推細倉、地舖 如何在激烈競爭中「殺出重圍」? – 專訪時昌迷你倉董事 黃達
Latest
專業經營日本物業買賣20年 無需日文也能一站式投資 – 專訪株式會社優特不動產代表取締役 Dave Lam、Ryan Chan
專營輔助生育14年 貼心為家庭實現延續、承傳願景 – 專訪美瑞歐國際、至美寶寶創辦人王筠楠
Candela半世紀專注研發醫美技術 鞏固醫美產業全球領導地位 – 專訪 Candela Senior Vice President, APAC Commercial, Indra Suardi 先生
「輕、穩、貼」概念設計護脊書包 保護學童脊椎不用日日揹龜殼 – 專訪Millton亞洲區設計總監Trina Wong
More From Hit Consultant Media
城中熱話
【拒直接派錢】財爺分期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屬「少甜」? 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懶人包
Smartties
-
February 24, 2021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本港超過一年,疫情下經濟低迷,預料本年度財赤將高達3,000億元,令今年《預算案》更受關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指多種夾擊下,財政赤字升至歷史最高,早前政府亦曾多次放風表示不會在今次財政預算案中「全民派錢」。今次編者就整理出《財政預算案》各項措施,看看大家又有幾多項受惠﹖ 預測今年整體通脹率1.6% 陳茂波表示,香港整體經濟去年上半年大幅收縮9%,第三季稍見改善,但第四季後期至今再受疫情打擊。去年全年合計,經濟收縮6.1%,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亦是香港首次連續兩年負增長。而預算案預測今年經濟實質增長介乎3.5%至5.5%,預計整體通脹率與基本通脹率分別為1.6%和1%。撇除政府一次性措施的影響,去年全年基本通脹率為百分之1.3,較前年低1.7個百分點。疫情籠罩下,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上升至11.3%,當中餐飲服務業的失業率高達14.7%。建造業的失業率亦達雙位數水平。年內,住戶收入跌幅顯著。 民生︰ -向合資格18歲或以上的永久性居民,以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預計惠及720萬人,涉及360億元。政府將透過合資格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推行計劃。 -寬減2020/21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一萬元,全港187萬名納稅人受惠 -有關扣減會在2020/21課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政府收入將減少114億元; -寬減2021/22年度四季的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以每戶每季1,500元為上限,其後兩季以每戶每季1,000元為上限,估計涉及295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116億元; -為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的電費補貼。這項措施將涉及約28億元的開支,超過270萬個住宅用戶將可受惠; -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額外開支約23.82億元。 -在職家庭津貼及以個人為申請單位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亦作相若安排,額外開支1.21億元; -為參加2022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開支1.5億元。 企業支援: -寬減2020/21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稅,上限為一萬元,全港12.8萬家企業受惠,政府收入將減少10.5億萬元; -寬減2021/22年度四季的非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以每戶每季5,000元為上限,其後兩季以每戶每季2,000元為上限,估計涉及42萬個非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34億元; -寬免2021/22年度的商業登記費,讓150萬名業務經營者受惠。政府收入會減少30億元; -由今年4月起,繼續寬減非住宅用戶75%的應繳水費及排污費,每戶每月寬減額上限分別為2萬元及1.25萬元,為期八個月,25萬個非住宅用戶受惠。政府收入將減少6.8億元; -由今年四月起,繼續寬減現時適用於政府物業合資格租戶、地政總署轄下合資格短期租約及豁免書的75%租金及費用,為期六個月; -遭勒令停業處所租戶獲全數租金寬免,政府收入將減少14億元; -透過「防疫抗疫基金」在公私營機構共設立約3.1萬個有時限職位。截至一月底,已有約1.6萬人獲聘,建議再撥款66億元,創造約3萬個不超過12個月的有時限職位。 支援就業: -推出第四期「特別‧愛增值」計劃,擴闊課程選擇,增加網上課程 -計劃擴闊「持續進修基金」範疇,納入網上課程 -撥款66億元,創造約30 000個有時限職位 失業貸款: -設立「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作為輔助措施,由政府提供擔保,申請人貸款額上限為在職期間平均每月收入的6倍,以8萬元為上限。首12個月只須還息,之後本金連利息最長可攤分五年償還,年利率固定1厘。若果5年內還清所有貸款,已繳付的利息將全數退還。自由職業人士如證明失去收入亦可申請。政府總擔保額為150億元,申請期為六個月。 金融服務 -在本年度繼續發行不少於240億元的銀色債券和不少於150億元的通脹掛鈎債券,銀色債券認購年齡由65歲降至60歲 -於未來五年發行合共約1,755億元的綠色債券,並計劃發行綠色零售債券 -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發債支出及外部評審服務 -爭取在年內開通「債券通」南向交易,提升本地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 -資助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在香港上市 -推出「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資助發行開支 -資助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在港設立或遷冊來港 -檢視適用於家族辦公室業務的稅務安排 創新科技: -預留2億多元,推動「奇趣IT識多啲」計劃,資助小學通過課外活動加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認識及應用 -把資助本地大學理工科學生參與創科行業短期實習的先導計劃恆常化 -分兩年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共95億元 -金融管理局研究提升監管沙盒,縮短創新金融產品推出市場的時間 -全力推動位處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發展 -繼續推動科學園擴建及興建數碼港第五期 -繼續支援5G網絡和應用服務的推展 -在今年首季陸續啟動「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首批約20間研發實驗室 空運業: -隨着速遞貨運站擴建、新的高端物流中心及機場三跑道系統先後啟用,香港國際機場每年的貨運處理能力預計將在2024年增至約900萬公噸 -積極研究便利本港轉運的措施,保持香港作為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的競爭力 -重建位於香港國際機場的空郵中心,最早可於2027年底前啟用 文化創意產業: -向「創意智優計劃」再度注資10億元 建造業: -提升政府中層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項目推展能力 -向業界推廣成本管理文化 -繼續積極推動「組裝合成」建築法和工務工程數碼化 旅遊業: -預留總數達9.34億元提升旅遊資源,當中1.69億元用作繼續開展本地文化、古蹟和創意旅遊項目,例如「鹽田梓藝術節」及「城市景昔」等,並會繼續改善行山徑的設施; -預留7.65億元支持旅發局重振旅遊業的工作。 抗疫: -從「防疫抗疫基金」中撥款47億元支持醫院管理局的抗疫工作,額外撥款30.44億元,主要讓醫管局設置及營運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及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 -預留超過84億元用於採購及接種疫苗,目標是在今年內為大部分香港市民免費接種,會在本月底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十億元,設立疫苗保障基金; -預留10億元,資助超過三千幢差餉租值不高的老舊樓宇業主進行渠管維修或提升工程,以改善大廈渠管錯誤接駁及失修情況。 ●不少市民關注預算案會否「派糖」,陳茂波多次強調要「睇餸食飯」,稱不論餸菜多寡,希望市民仍可守望相助、有講有笑,積極樂觀面對,疫情總會過去,困難定可跨過。
城中熱話
【全民派錢1萬】最快6月21日起接受申請!?邊個途徑申請最快收到錢?
Smartties
-
June 3, 2020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年2月公布財政預算案中,宣布向18歲或以上合資格香港永久居民,每人派發1萬元,政府一直表示將在本月底開始接受登記,據知政府計劃提早至本月21日正式展開派錢計畫,接受登記!到底市民從哪個途徑申請最快收到錢? 周日銀行郵局照開門 政府自宣布全港所有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每人獲派1萬元,一直只表示在6月底開始接受申請。據知,政府與逾20間參與銀行簽訂合約,透過銀行及香港郵政發放款項,而經過政府相關部門、金管局、銀行、香港郵政等參與機構連番配合,最終擬定在6月21日(星期日)起接受市民登記,最快7月內發放款項。 上一次2016年全民派錢同樣安排在周日展開登記程序,而今次參與計畫的銀行所有分行及所有郵局,會在申請首天,即星期日開門,讓市民領取實體表格及交表。如果想盡快收到款項,政府表示市民可用電子方式經銀行登記,並以個人戶口收款,預料7月中就能收到。至於今次政府派錢,預計涉及約十億元行政費用。 ●陳茂波早前曾預計7月中起正式派錢,估計到8月底大部分市民會收到款項。 經虛擬銀行收取款項會多1千? 全港首間虛擬銀行眾安銀行(ZA Bank)推出優惠,只要經該行收取政府派發的1萬元,新用戶最高可賺取1,000元現金回贈。ZA Bank指, 該銀行是唯一一間支持政府現金發放計劃的虛擬銀行,並提供電子登記服務,現時推出優惠,只要新客戶在6月12日開立賬戶,並在指定時間內提交該計劃的電子登記申請,除較遞交實體表格更快收到政府發放的1萬元外,最多可獲1,000元現金回贈。 虛擬銀行擺脫時間和地域限制,隨時隨地辦理銀行業務,開戶方面亦非常簡易。開戶基本條件為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擁有智能電話及身份證便可以開戶。眾安銀行介面簡潔,開戶時需要驗證電話號碼,拍攝身份證及進行3D人臉辨識,最後輸入地址、職業等基本資料,經快速審批後便完成開戶程序,整個過程無需提供證明文件,僅需5分鐘便完成開戶。不過,小編提提大家,開戶需要提交個人資料,一切風險要自行評估啦。
城中熱話
【增加收入】陳茂波指將研究開徵銷售稅 未必對庫房收入有大幫助?
Smartties
-
March 3, 2020
財政司司長早前公佈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近十年來首次錄得赤字,扣除一次性開支政策後仍高達590億赤字。近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接受《彭博》訪問時,更提到政府不排除仿效部份國家開徵銷售稅,從而增加庫房收入。不過瞬間被民間猛烈批評,究竟銷售稅是甚麼﹖當中有甚麼爭議之處﹖ ‧ 陳茂波早前在《彭博》透露政府不排除開徵銷售稅,增加政府收入。 大部份熱門國家均有徵收 銷售稅本身屬增值稅,即在物品價錢上再加一定比例稅款,不過未必完全由消費者負擔,生產者或中介也可能需要分擔部份稅款。目前世界有不少國家有開徵銷售稅,但各國徵收項目各有不同,今次編者找來各個旅遊主要國家稅項,看看哪裡稅率最高﹖ 日本︰19年10月調高至10%消費稅,但附酒以外的餐飲、部份日用品等維持8%舊稅率 南韓︰10% 泰國︰7% 台灣︰5% 意大利︰4%為食物、書籍;10%為服務行業;22%為商品 英國︰20%,但大多數食品、基本用品可獲寬減甚至免稅 美國︰各州有不同稅制,分別為0-10% 澳洲︰10%,不包括食品、教育等必要服務 ‧ 不少國家銷售稅對日常用品及服務都有寬減稅項。 學者、基層、政黨皆反對 日本政府早前公佈,上年GDP按年大跌6.3%,可見增加銷售稅,未必對政府收入有正面影響,故是次財爺放風徵稅,社會普遍持反對意見。有學者指出,如將銷費稅定在10%,認為現時疫症當前,大家緊縮開支之下,若再加收稅項的話,只會令消費意慾減少,進一步打擊零售行業。其實早在2000年,政府早已提出開徵銷售稅建議,但被當時立法會否決;2001年政府再度提出開徵3%銷售稅,並指預計可為庫房增加180億收入。另外對高檔消費商店亦有很大影響,甚至可能打擊香港作為「購物天堂」之名。 ‧ 日本上年增加銷售稅至10%後,GDP不增反減,可見消費意慾大減。 ‧ 在疫情之下再加徵銷售稅,或許會進一步加劇基層經濟壓力。
城中熱話
【1200億預算案】今年財政預算案滿意度創十年新高!全因比上年派多咗糖﹖
Smartties
-
February 28, 2020
財政預算案剛在今個星期三公佈,除了大量民生政策廣受關注外,土地供應亦引起各界討論。今次財政司司長多次提及「逆周期」及屬赤字預算,所以派糖額度達1200億,較以往大。究竟和上年度財政預算案相比,有哪些部份增減﹖市民又對這份預算案滿意嗎﹖ ‧ 財政司司長今年推出1200億「逆周期」方案,大家滿意預算案派糖程度嗎﹖ 今年派糖多咗﹖ 講回今年預算案,不少人認為派一萬元都是好事,但派錢以外究竟是否真的「派多咗糖」呢﹖編者對比2019/20財政預算案,同樣以民生紓困措施作對比。退稅方面,2019/20年度寬減75%薪俸稅及利得稅,上限兩萬元;今年則由75%提升到100%,其餘維持不變。寬免差餉方面則維持一樣,同樣為每季每戶上限1500元。綜援、長生津、生果金等津貼也相同,連續兩年「出雙糧」。教育方面,同樣助HKDSE學校考生代交考試費,但上年度預算案內還額外向基層學生派發2500元。不過派錢方面,其實特首及財政司司長已經在上年8月,建議將2500元津貼恆常化,每年每位學生都獲得津貼,所以今年無放入財政預算案內。 上年度財政預算案額外增加1000元醫療券給指定人士,並增加醫療券累積上限,但今年度財政預算案只提及撥款共36億給醫療系統,其餘有關民生的醫療政策則欠奉。不過今年亦加入其他民生紓困措施,如代繳公屋租金一個月,以及寬免康文署場租、補貼非住宅物業電費、水費、排污費四個月,上限5000-20000元不等。相對而言,今年度財政預算案受惠範圍較上年大,香港民研更指高達46%人滿意預算案,屬過往十年最高。大家又滿意這份派糖高達1200億的財政預算案嗎﹖ ‧ 相比上年財政預算案,今年受惠範圍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亦獲得近半數人滿意。 樓市供應量減少 預算案內提及今年推出15幅住宅土地及6幅商業用地,當中潛在住宅用地只可以提供約15700個單位,而來自政府賣地的僅有7530個,鐵道及重建項目佔8170個,創近十年新低。在預算案記者會中,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賣地數量減少並非因樓價回落,而是要符合《長遠房屋策略》十年供應目標,加上人口老化和增長減慢,所以賣地數量會相應調整。至於政府估計下個財政年度會推出12900個私樓單位,比2015年18000個大幅回落,黃偉綸指私樓供應減少,但公營房屋數量有所上升,所以供應量仍合乎水平。 ‧ 土地及樓市供應將會是十年供應量最少,對樓價或許有影響。
城中熱話
【全民派錢】市民最快幾時先拎到1萬蚊?派錢細節全面睇!
Smartties
-
February 26, 2020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立法會公佈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其中一項最多人受惠措施是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可獲發放1萬港元。政府強調派錢是綜合考慮,希望刺現時疲弱零售市道,促進市民消費意慾,以有助提高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大家自然相當關注申請方法和款項何時到手,財爺就在記者會上透露更多細節。 可以點樣拎到錢? 首先,申請人必須年滿18歲,並需要在2021年3月31日或之前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而2021年3月31日前年滿18歲均為合資格人士。陳茂波表示今次派錢申請手續偏向簡單快捷,以網上或實體表格接受申請。申請人只需填寫簡單個人資料,即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銀行戶口或住址證明。 發放方式方面,政府初步構思透過銀行戶口自動轉帳。如果市民沒有戶口,將會以支票形式領取。同時,政府不排除透過虛擬銀行帳戶發放款項,將與金管局商討。如申請人不在香港,只要持有本地銀行戶口,就可在外地透過電子銀行登記。 派錢速度有幾快?政府2011年「6000元」計劃由公佈至派錢需時240日 今次全民派1萬元,涉及本港700萬人口,政府參考2011年「6000元」計劃,讓市民分批登記,並以長者優先,避免一次過處理大量申請引起混亂。陳茂波目標於今年暑假期間陸續發放款項,期望半年內可以完成派發,即合資格人士可以最快8月收到錢。據了解,政府今次預留約710億元當中的1%,即70億元作行政費。 政府發放現金予市民措施雖不常見,但並非首次。早在2011年3月2日,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佈修訂《財政預算案》,向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一次過發放6000港元,也是香港開埠以來首次直接發放現金予香港居民,最終有612萬市民成功登記,整個計劃耗資約380億元公帑,行政費為1億元。據當時款項發放安排,政府按年齡組別,將合資格人士分成五批,同年8月起開始接受登記,長者可優先登記及安排派錢。如果市民在2012年4月後才登記,則可額外獲得200元。在2011年10月26日,政府就向首批65歲以上已登記人士發放6,000元,即由計劃公佈至派錢,前後花費240日。 至於今屆政府在2018年提出「關愛共享計劃」,向合資格市民派發最多4000元。計劃在2019年2月1日起接受申請,惟資格審查及登記程序繁瑣,引起爭議及混亂。直至去年11月,政府表示有超過344萬宗申請,但不少合資格申請者至今仍未收到最多4,000元款項。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表示,計劃收到逾300萬份申請,逾9成已經發出款項,但因部分申請人資料不齊全,如銀行戶口有錯、身分證號碼不相符,故此尚餘約1%未能成功發出。 去年10月29日,李嘉誠基金會向中小企派發10億「應急錢」,在11月8日開放申請,在12月完成派發,即在60天內完成資助發放。李嘉誠基金會發言人張景如曾表示,基金會利用Google雲端Vision AI自動偵測、摘錄和分析表格圖像中相關文字,運用光學字符識別技術(OCR)準確地自動輸入所辦識的資料,節省大量處理和核對時間。整個申請和審核過程只須要數日就能完成,讓2.7萬合資格中小企及小販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資助,及時渡過難關,避免裁員和結業。
城中熱話
【赤字預算】財爺派糖夠唔夠甜? 2020至21年度《財政預算案》完整懶人包
Smartties
-
February 26, 2020
今早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當中最關注當然是全民派錢一萬元。除此之外更延續上年度因應反修例運動而生的「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行動,再一次支援商界、勞工,財爺更在回報時多次提及要「共渡時艱」。另外亦在防疫、醫療措施上增加撥款,聘請足夠人手和器材等等。財爺更預計扣減收入和剔除一次性紓緩措施後,明年將錄得590億元赤字,屬近十五年來首次出現財赤,並預告將會持續數年時間。今次編者就完整收錄整份《財政預算案》各項措施,看看大家又有幾多項受惠﹖ ‧ 陳茂波多次提及社會事件及疫情影響,希望全港市民「共渡時艱」。 1200億「逆周期措施」 陳茂波預計,因應社會事件,導致上年貨物出口及旅遊服務輸出分別下跌4.7%及10.4%,失業率亦增至3.4%,故希望動用1200億「逆周期」措施,善用儲備紓解民困。他亦預計今年收入為5673億,開支為6174億,估計未來幾年都會出現赤字,而且未計未來4年各種單次性舒緩措施。他預計2025年財政件度,財政儲備為9371億元,相當於15個月政府支出。 ‧ 財爺預計扣除一次性支援措施後,將錄得590億元赤字,為15年來首次出現。 工商界︰(預料開支183億) 擴展「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至政府提供100%特惠低息貸款,額度為六個月薪酬及租金開支,200萬元為上限,首半年可只還息不還本。 寬免2020/21年度非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以每戶每季5000元為上限,其後為1500元為上限。 補貼四個月電費、水費、排污費,每戶每月上限分別為5000元、2萬元及1萬2500元。 寬減康文署旗下文娛中心設施場租50%,為期六個月。 減免郵輪公司、碼頭商戶六個月租金、泊岸費等。 勞工界︰ 撥款3000萬鼓勵聘用年長、青年及殘疾人士。 ...
城中熱話
【經濟下行】香港本財年首5月赤字420億 未來3個年度繼續亮起紅燈?
Smartties
-
October 1, 2019
政府財政預算案中原本估計2019至2020年度或有168億元綜合盈餘,昨日政府公布,本財政年度首五個月開支2,140億元,收入1,657億元,計入綠色債券計劃下發行的債券淨收入78億元和償還15億元機構票據後,錄得赤字420億元。 財政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印花稅收入比預期遜色,全年賣地收入亦存變數,另外薪俸稅、利得稅等主要收入大多在財政年度的後期收取,上述因素連同政府近月推出共191億元紓緩措施,因此本財政年度出現赤字機會很大。截至8月底,財政儲備為11,289億元。陳茂波指出,現時出口、零售以至投資都趨向疲弱,本港出口已連跌10個月;零售銷售亦連跌6個月,明天(10月2日)將會公布8月份零售銷售數據,按現時情況來說並不樂觀,加上連串社會事件,影響本地營商氣氛,對整體經濟數字難以寄予厚望。 預算收支平衡是假象? 香港對上一次出現財赤是2004至2005財政年度,當時錄得134億元赤字,之後14年來都一直都是有盈餘。雖然陳茂波重申政府財政實力穩健,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時不會削減開支,更會適時推出撐經濟、紓民困的逆周期措施。事實上,政府早已預測未來5個年度有3個年度均會出現赤字預算,但只是通過儲備基金回撥,達帳面達至收支平衡。 從2019至2020年預算中,總收入6261億元比總開支6078億元為多 ,即預算有盈餘183億元,表面上政府帳面仍有盈餘,公共財政應該非常穩健。 然而,從政府發表的2019至2020年度財政預算綜合摘要中,「政府一般收入帳目」一欄早已是赤字預算。「政府一般收入帳目」收入為4702.23億元,支出為5087.21億元,赤字預算達到384.98億元。惟政府從550億元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中轉撥479.26億元,使得赤字預算變為盈餘為94.28億元。而從預算案中顯示,未來5個年度有3個年度均會出現赤字預算,但同樣只是透過房屋儲備金回撥,把5個年度赤字預算轉赤為盈,並非收支平衡,情況值得關注。
ADVERTI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