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Search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Get help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A password will be e-mailed to you.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Sign in / Join
29.9
C
Hong Kong
Facebook
type here...
Search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Home
About
Participate
Criteria
Contact Us
Past Awards
AMVS 2022
HKVC 2022
HKVC 2021
AMVB 2021
AMVS 2020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 Advertisement -
TAG
武漢肺炎
城中熱話
【茄汁短缺】供應告急令價格1年間飆高13%!美國餐飲業瘋搶包裝茄汁有哪2大原因?
Smartties
-
April 15, 2021
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以來,全球先後出現「口罩荒」和「晶片荒」,最近這股缺貨潮竟然在獨立包裝茄汁上出現,其價格更在1年內被搶高13%!就連佔美國茄汁市場七成份額的卡夫亨氏(Kraft Heinz)都要將產量提高25%,以應付需求上升。 《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市民在疫情期間受封城措施影響,多依賴外賣,顧客為安全起見也減少外出用膳,導致小包裝的茄汁需求激增,刺激價格增加。據餐廳業務平台 Plate IQ 數據顯示,美國包裝茄汁價格自2020年1月起增加約13%。根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茄汁是美國餐廳中,食用量最高的醬汁。去年向餐飲服務業出售的茄汁多達約 30 萬噸,而新冠肺炎疫情推動美國茄汁的零售額在去年年增 15%,至超過 10 億美元。芝加哥餐飲行業分析公司Foodservice Results的行政總裁Darren Tristano表示,獨立包裝茄汁供應短缺不足為奇。「當你考慮到消費者如何轉向非堂食餐飲,包括叫外賣、買外賣和路邊用餐,就會造成這種調味料的消耗會大大提高。」 ●位於丹佛市餐廳的Blake Street Tavern,餐廳東主Frayser上月收到大廚通知,表示買不到獨立細包裝茄汁,情況是餐廳開業18年來首次。 同時,茄汁短缺將增加營運成本。擁有近 700 間分店的快餐品牌 Long John Silver 市務總監 Stephanie Mattingly 表示,由於餐廳在肺炎疫情期間依靠外賣營運,令包裝茄汁需求大增,以及單份醬包的價格高於散裝,讓公司需多花 50...
城中熱話
【餐飲藝術界重災】失業人數3個月內就增加7千多人!本港最新失業率飆至7%近17年新高
Smartties
-
February 19, 2021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逾年,雖然政府推出資助僱主支薪的保就業計劃,不過還是未能挽救失業情況。政府公布最新失業率由 6.6% 升至 7%,約25.33萬人失業。就業不足率亦升至3.8%。除餐飲服務活動業失業率顯著上升外,教育業以及藝術、娛樂及康樂活動業的勞工市場情況亦惡化。 失業率由 2020 年 10 月至 12 月的 6.6% 上升至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 月的 7%,創 17 年來高位;就業不足率亦由去年 10...
城中熱話
【生意難做】巴黎百年經典馬卡龍老店Ladurée破產!盤點疫情下捱不住的品牌及景點!
Smartties
-
February 9, 2021
武漢肺炎疫情打擊全球各個行業,繼早前Godiva宣布全數關閉或轉售美國128間門市,轉戰網購市場後,在巴黎開業近 160 年的甜品店 Ladurée 宣布破產,品牌母公司霍爾德集團(Groupe Holder)正計劃將Ladurée賣盤,出售部分或整份股權。今次盤點一些疫情下結業或破產的品牌、商店和景點! 1.Ladurée賣盤 Ladurée成立於1862,百年以來以製作法國代表性甜品馬卡龍(法式小圓餅)為主。目前法國Ladurée的母公司為霍爾德集團(Groupe Holder),Holder集團早於1993年買入Ladurée,至今已在全球共22個國家地區開設107家門市,更開展甜點以外的各種事業,當中包括化妝品牌、香薰蠟燭等等。事實上,Ladurée 在法國擴展速度相當快速,多間門市都設在遊客區,包括巴黎香榭大道和倫敦百貨名店 Harrods ,吸引不少遊客朝聖。雖然Ladurée 受旅客歡迎,不過亦因而成為虧損主因。自肺炎疫情爆發後,旅遊業大受打擊,失去外地遊客支持,單靠法國本地人無法延續過往佳績,加上Ladurée一直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令其全球營業額暴跌。母公司日前向法國媒體Challenges表示,雖然Ladurée每年平均營業額約有1.1億至1.3億歐羅,在過去一年內的虧損已超過營業額的一半,單單在202年已錄得接近1千萬歐羅的虧損。面對目前的經濟危機,母公司因而計劃出售Ladurée部分或所有的股權,更希望在2021年春季之前找到買家。 2.Godiva全數關閉美國門市 比利時知名高級朱克力品牌Godiva,銷量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前就逐漸下滑,隨著疫情擴散,營業額更是雪上加霜。早前Godiva宣布全數關閉或轉售美國128間門市,轉戰網購市場。 3.Caffè Florian 被迫結業 意大利最古老的咖啡廳的 Caffè Florian在 1720 年開業,雖然已有過百年歷史,但也不敵肺炎疫情被迫結業。咖啡店在 2019 年總營業額高達 800 多萬歐元,但自疫情爆發後,到訪意大利的旅客減少 7,800 萬人,威尼斯店更是首當其衝。去年,Caffè Florian...
城中熱話
【拯救業績】新幹線變流動辦公室、百貨公司賣鐵路便當!?日本鐵路業疫市賺錢大法!
Smartties
-
February 5, 2021
日本鐵路向來以擁擠人多聞名,但在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下,這個景象卻不復再。疫情不但重創日本旅遊業,加上日本頌布緊急事態宣言,客運量大減,18 間主要鐵路公司全部以虧損作結。日本鐵道集團「JR集團」中車票銷售額最高之一的東日本鐵路公司(JR東日本),其 8 月客運量按年大減 74%,集團預計今個財年的虧損將高達 4,180 億日圓(約港幣 311 億元)。為振興經濟和刺激消費,各間鐵路公司都想盡一切辦法來增加營收! 1.「成田特快」變流動辦公室 疫情令進出日本航班大減,來往東京及成田機場的「成田特快」(Narita Express;N'EX)也大幅減少班次,多架列車需停泊在車廠。JR東日本就將一列「N'EX」停在東京兩國站的空置路軌上,將列車變成流動辦公室。「乘客」只需在網上預約,就可以上車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由於車上已設有插座和桌子,基本上一坐下就可以開始工作。流動辦公室的收費為每 15 分鐘 100 日圓 (約港幣 7.5 元),短短兩日就吸引 250 人預約,高級的綠色車廂預約亦很快爆滿。 2.新幹線上設置辦公專用車廂 除了將停駛的列車變成流動辦公室外,JR東日本由2月5日起至26日在東北新幹線進行測試,讓乘客體驗在車廂中遙距辦公。以往在普通車廂內,乘客若然要處理公事,少不免都需要顧慮周圍,例如注意敲打鍵盤的聲音是否擾人。不過在疫情發生後,不少企業都思考出更多工作模式,所以JR東日本也希望藉此機會,開發如職場通訊環境般的特別車廂。這次測驗中,JR東日本在新幹線上設置專用車廂,乘客被允許在座位上通話和網絡會議,不需要提前申請和額外收費,前往測試車廂即可參與。車廂內亦有特別設置,避免讓周圍乘客聽到對話和會議內容;此外還出借通訊設備、除菌紙巾等。 3.百貨公司賣鐵路便當 說到日本的鐵路旅行,當然不得不提各式各樣的鐵路便當「駅弁(ekiben)」。不過受疫情影響,觀光旅客數目急劇下跌。客運量大減除了令鐵路公司收入減少外,也打擊便當銷情。有鹿兒島鐵路經營者表示,去年六月便當銷售額比前年減少95%,為振興大幅衰退的業績,有公司就將鐵路便當由車站帶入百貨公司,並在各地增設外賣店鋪推銷,讓民眾藉著鐵路便當,排解無法出外旅遊的煩悶。在東京的百貨公司裡,就有來自日本各地、超過300種五花八門的鐵路便當,成功吸引消費者目光。
城中熱話
【另類商機】空氣竟然有市有價?英國企業出售各地城市空氣一聞解鄉愁!
Smartties
-
January 4, 2021
空氣無處不在,但原來在武漢肺炎疫情持續之下,都可以成為一種強大商機!早前英國公司推出來自英國各地的「空氣瓶」,稱可以撫慰受到防疫封城而無法出門的居民,讓其感受身在遠方的滋味。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行李運輸公司「My Baggage」推出裝有英國、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等地空氣瓶,每瓶500毫升,定價25英鎊(約262港元),樽口有軟木塞,方便人們打開「享受」。除以上區域以外,客人還可以指定其他地點。研發團隊表示,最近公司因應客人要求,親自去了北威爾斯的山區提取當地空氣。My Baggage指出,他們提供的氣味從「新鮮鄉村果嶺」到「城市煙塵」都有。公司也會推出各種限量版,例如是倫敦地鐵站或是炸魚薯條店的氣味。 公司經理Paul Stewart表示,疫情令很多身在國外的人長時間不能回到家鄉,而有研究證明人類的嗅覺和情感記憶有關聯,因而受到啟發推出空氣瓶,希望幫助居住在國外的英國居民與家鄉建立聯繫。絕大多數買家都是打算送贈予身在海外朋友或家人,緩解鄉愁,因此空氣瓶不但可送往英國各地區,同時可寄至全球,只需3至6個工作天,運費5英鎊(約52港元),目前官網上部份地區的「空氣瓶」已經售罄。 賣空氣不是新奇商業想法 事實上,現代大都市空氣質量惡劣,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夠吸到一口清新的空氣,所以有人就開始萌生空氣買賣想法。早在2015年,加拿大人Moses Lam與拍檔創立Vitality Air,售賣裝有洛磯山脈新鮮空氣的空氣罐,結果大受歡迎,其後更在南韓建立子公司,出售和研發更多產品,包括讓職業運動員使用的非醫療用途空氣罐等。而英國空氣公司Aethaer亦從2016年起提供來自英國鄉村各地的新鮮高質量空氣,以罐裝出售,不經過任何過濾和加壓處理,吸引不少住在空氣污染嚴重城市地區的人士。
城中熱話
【年度回顧】「武漢肺炎」之外你仲記得幾多件?精選2020香港十大事件(下)
Smartties
-
December 31, 2020
2020年,全球年初經歷「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帶來衝擊,原本生活節奏和方式都被打亂,例如不少市民就曾經為了買口罩而廢寢忘餐。不過除疫情之外,在香港也發生許多其他大事,在這一年即將結束之際,編者繼續與大家回顧剩低五件的2020年十大新聞事件! 6.香港再爆移民潮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引發港人恐慌情緒,醞釀另一波移民浪潮。其中英國放寬「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護照持有人移民限制,持BNO人士將能在英國居住、讀書及工作,而所有BNO持有人及其近親只要通常居住在香港,均符合資格申請BNO居留簽證。條例列明,經計劃移居到英國的申請者可一次過申請5年有限期居留許可,或分開兩次申請為期30個月的居留許可,兩種申請者皆享有工作或求學權利。申請者5年後只要滿足英語水平等要求,便可申請定居身分。當獲得定居身分1年後,便可正式申請英國國籍。據當時英國政府數據,約290萬人符合資格申請BNO。單在2020年10月,英國護照署(HMPO)已向香港人發出59,798本BNO,當中包括續領申請,比2019年同期高52%,也是自HMPO在2015年開始彙集數據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在2020年的首10個月,已有216,398名香港人獲發BNO,是自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以來人數最多的1年。至於澳洲7月9日公布「優待香港人」方案,提供申請永久居留途徑。署理移民部長塔奇(Alan Tudge)7月12日表示,申請人需通過品格及國安測試才能獲居留權,及後會有渠道申請成為澳洲公民。 7.香港與美國關係緊張 《港區國安法》正式生效後,美國國會參議院在 6 月 26 日一致通過《香港自治法案》 ,移除對港特殊地位優待,暫停出口許可證豁免,並正在進行取消差別待遇評估。美國亦將停止向香港出口軍用設備,並會進一步限制軍民兩用科技出口,若兼具軍民用途貨物要出口至往香港,必須領取許可證。 而美國財政部亦宣布制裁11名中港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指出各人「對香港人民所犯下的政治惡行」。美國財政部表示,這份制裁名單是依據總統特朗普在7月中旬,為反制中港聯手強推《港版國安法》而簽署的總統命令,以及美國國會通過的《香港人權法》、《香港自治法》的授權。今次制裁範圍主要以「限制金融資產交易」為主,被制裁人士所有在美私人財產及利益,以及直接、間接持有50%或以上份額的在美或由美國人控制的合資財產及利益,均需要向外國資產控制室(OFAC)申報,意味11名受制裁者除被凍結銀行存款及禁止交易外,也不能參與各類投資,如買賣美股和基金。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因為美國制裁,作為香港特首卻無銀行賬戶,收入支出只能用現金。 8.經濟步入寒冬 全球經濟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產生重大變化,11月份時政府發表《施政報告》,預測全年經濟收縮6.1%,是香港有公開記錄以來經濟表現最差的年份。而政府統計處在9月時公布,經季節性調整的6月至8月失業率維持在6.1%。然而,失業人數卻上升至24.8萬人,較上一期增加約5,800人。就業不足率則由2020年5月至7月的3.5%,上升至2020年6月至8月的3.8%,為沙士(SARS)後高位。食肆、旅遊、航空及零售業首當其衝受到打擊。香港服裝零售市場一向競爭激烈,不少大型連鎖時裝店,例如H&M、ZARA、Uniqio、GU等等先後進駐香港,就算開業初期人流不絕,部份更以天價租舖開旗艦店,但隨著環球及本地經濟前景轉差,旅客數目大跌,消費者購物意慾減退,不少品牌捱不過零售寒冬而宣告撤出香港或轉型網銷。 9.國泰港龍航空停運 國泰航空在10月21日宣布重組及大裁員計畫,應付新冠狀肺炎疫情對該公司營運所造成的嚴重打擊。國泰董事局通過的重組計畫主要是國泰航空集團(包括港龍航空)將整體削減約8500職位,並重組旗下的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國泰港龍(Cathay Dragon)、香港快運(HK Express),港龍即時停運,並以「Cathay Express」名義營運廉航,其他則由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營運。 國泰上世紀的本地競爭對手是港龍航空,1985年由商人曹光彪、包玉剛、霍英東及中資機構華潤、招商局等組成的「港澳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不過初期業績持續錄虧損,至1989年,國泰航空陸續購入港龍股份,部署將港龍收歸旗下,翌年以第二大股東身份接管港龍。2006年,國泰航空、中信泰富、國航組成聯盟,宣佈斥資82.2億元全面收購港龍航空,自此港龍航空收歸於國泰麾下。國泰港龍航空的航點約有46個,當中以連接內地航線為主,但亦包括亞洲各地,如泰國清邁及越南河內等。2016年國泰航空重整旗下品牌,港龍易名「國泰港龍航空」,機隊亦改頭換面,採用與國泰航空相同的「翹首振翅」圖案,只是變成紅色版本,飛龍圖案亦移至機首,機身亦印上「國泰港龍」字樣。隨著國泰港龍航空停運,意味港龍品牌成為歷史。 10.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引發爭議 政府以疫情為由,將原定於9月6日的立法會選舉延期一年。11月1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規定,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因宣揚或者支持"港獨"主張、拒絶承認國家對香港擁有並行使主權、尋求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事務,或者具有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等行為,不符合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要求和條件,一經依法認定,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的資格。本決定適用於在原定於2020年9月6日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間,因上述情形被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裁定提名無效的第六屆立法會議員。今後參選或者出任立法會議員的,如遇有上述情形,均適用本決定。」特區政府隨即宣布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民主派會議召集人胡志偉表示,其餘15位民主派議員決定集體總辭,議會進入新格局。
城中熱話
【年度回顧】「武漢肺炎」之外你仲記得幾多件?精選2020香港十大事件(上)
Smartties
-
December 30, 2020
2020年,全球年初經歷「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帶來衝擊,原本生活節奏和方式都被打亂,例如不少市民就曾經為了買口罩而廢寢忘餐。不過除疫情之外,在香港也發生許多其他大事,在今年即將結束之際,編者們會在未來兩日,挑選2020年十大新聞事件,回看不平凡及動盪的一年。 1.武漢肺炎爆發 2019年11月,中國武漢爆發一種新型肺炎。短短2個多月、踏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其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這場疫情至今造成8,035萬人確診、175萬人喪命。除不少人失去生命外,各國更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動盪,經濟陷入蕭條,各行業生計大受影響,特別是旅遊、航空、餐飲行業均受災難式打擊。 2.市民排隊搶購口罩 早在1月初,已引起部分香港市民和專家的注意,1月起在街上戴口罩的人已逐漸增多。惟自疫情爆發以來,政府一直拒絕全面關閉香港與大陸之間海關人流出入境口岸,以堵截輸入源頭。隨著疫情持續,不少市民為求自保,四出搶購口罩。不過當時全球都面臨「口罩荒」,可謂「一罩難求」。因此,每逢商店公布有口罩出售,便會吸引大批市民從凌晨時份開始排隊,包括一些行動不便的長者。這個口罩荒逐步蔓延糧食,甚至是廁紙也成為被搶購對象。 3.防疫措施實施,生活不再日常 在疫情之下,口罩已成為市民外出必需品,進入商店前量度體溫也是指定動作。政府推出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香港法例第599G章《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組聚集)規例》刊憲(有關《規例》亦被稱為「限聚令」),以減少社交接觸,以及規定健身室、美容院和戲院等處所停業,令社會各界進入抗疫新常態。政府更一度全日禁食肆堂食,引起市民不滿,目前是下午6點後才不得堂食。 為減少市面人流,不少上班族因此而改為在家工作,學生則在家上課學習,現時用Zoom等視像會議程式已成為新常態,至於各項大型活動均要取消或改為網上舉行。而政府鼓勵市民參與全民檢測,認為可以有效找出隱形傳播鏈,並稱要500萬人參與,數據才有代表性,而結果只有近180萬人次參與,找出32宗新確診個案,未見顯著成效。其後推出的「安心出行」計劃、「回港易」及疫苗注射等措施仍然受到不少市民質疑。 3.四輪防疫抗疫基金 政府今年已推出四輪防疫抗疫基金,以支援受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四輪基金的金額分別為1300億、1375億、240億及64億港元。而在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紓困措施當中最矚目的是800億港元保就業計劃,透過向僱主提供有時限的財政支援,協助他們支付員工的薪金,以保留可能會被遣散的僱員,有14.85萬個僱主申請,涉及保障僱員數目190萬,工資補貼涉439億港元,平均每人獲23,000港元津貼,97%僱主為中小企,380名僱主僱用500人以上;另有11.6萬人屬自僱人士受惠。 5.港區國安法通過 去年香港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引起大規模社會動亂,到今年部份港人演變成打「國際線」,公開遊說外國制裁中國。為遏止這種在港分裂國家、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罪行,人大常委終於在今年6月30通過將《港區國安法》以全國性法律形式納入《基本法》附件三當中,一共有6章,條文66條,分為6章,針對「分裂國家罪」、「顛覆國家政權罪」、「恐怖活動罪」及「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4大罪行,政府表示條文不具追遡力。 根據法律條文,以上罪行最高刑罰均為無期徒刑。至於煽動、協助、教唆或資助他人犯法,嚴重者可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較輕者則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最令人嘩然的是,任何人在香港境外組織港獨活動即屬違法,外國人在自己國家從事相關活動也會屬犯《港區國安法》。 條例列明在三個條件下,中央駐港維護國家安全公署會行使管轄權,將犯事者移送中國法院審理,包括涉及外國或境外勢力介入的複雜情況,香港政府管轄「確有困難」、香港政府無法有效執法的「嚴重情況」、國家安全面臨「重大現實威脅」,就會由公署立案偵查,由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指定法院處理,案件的偵查起訴、審判和刑罰,適用法律改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城中熱話
【年終報告】疫情期間原來不是口罩銷量最好!?2020年日本熱賣及最差銷量商品排行榜!
Smartties
-
December 28, 2020
2020年即將完結,今年年初新型肺炎蔓延全球,令我們日常生活和消費習慣出現很大變化。日本經濟新聞旗下雜誌《日經TRENDY》每年發表日本熱銷商品排行榜,到底疫情之下,除口罩外還有甚麼銷量最好呢? 第1名: 鬼滅之刃 打敗口罩的就是日本漫畫作品《鬼滅之刃》!自改編動畫爆紅後,其周邊商品因而大賣。有經濟學家估計《鬼滅之刃》至少帶來 2,000 億日圓(約港幣 148.9 億元)以上收入。例如《鬼滅之刃》與便利店 Lawson 推出的聯名飯糰,推出後 10 日已賣出超過 1,000 萬個,在 11 月中的銷售額已達 50 億日圓。飲品商 DyDo Drinco 亦推出與《鬼滅之刃》聯名的罐裝咖啡,短短 3 周便賣出 5,000 萬罐,最終可讓公司在今個財年的罐裝咖啡銷售額按年增加 1...
城中熱話
【疫下商機】每月2千蚊就可以邊辦工邊欣賞機艙外風景?日本初創推出「景色」訂閱制搶攻偽出國商機!
Smartties
-
December 24, 2020
武漢肺炎疫情令不少國家宣布封關,人們無法外遊,自然懷念以往乘搭飛機的感覺。有航空公司也推出「遊機河」、機上用餐等方案,滿足疫情期間想出國的需求。正當大家覺得沒有其他有趣方案時,最近就有日本有初創企業看準商機,研發高解像屏幕 Sky Space,模擬飛機窗外的景色,就算身在家中或辦公室都能「俯瞰」窗外的天色變化。 根據《彭博》報導,日本初創企業LandSkip成功開發出高解像度屏幕Sky Space,其外形是塑膠框架,看起來就像飛機客艙的窗口。它能模擬飛機日出至日落這段期間,在雲層上升和下降情形。LandSkip 執行長下村一樹(Kazuki Shimomura)表示,產品早在疫情大流行之前已經開發,卻剛好很適合當前環境。他指出,Sky Space 能幫助人們集中注意力和善用時間,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https://youtu.be/smIow-pLqNI LandSkip 還研發更大的「機艙」窗口屏幕,可安裝在辦公室、醫院或酒店。產品採取訂閱制收費模式,月費約 3 萬日圓(約2,245港元)。
城中熱話
【疫情陰霾】香港經濟需時最少6至12個月先至復甦? 渣打調查:27%企業疫下收入大跌一半
Smartties
-
July 23, 2020
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來襲下,不少企業日常營運持續受影響。在最新一輪領取「保就業」補貼僱主名單中,就有不少大型企業,包括多間零售、飲食連鎖集團,當中經營惠康超級市場、萬寧以及 7-11 便利店等的牛奶公司獲批最多資助,金額近4億元。而長和系旗下的多間公司,例如百佳超級市場領取1.6億元,屈臣氏集團合共領取超過1.1億元補貼。而渣打最新調查顯示,68%受訪本港中型企業指,疫情下每月收入減少20至50%,27%企業更稱每月收入大跌逾五成。超過半數受訪者預期,本地經濟需時最少6至12個月才可復甦。 為了解企業業務在疫情下受到多大程度影響,渣打中型企業脈搏調查訪問中國內地、香港、印度、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逾200間中型企業決策者,結果顯示,有61%受訪者表示每月收入錄得20%至50%跌幅,有53%受訪者認為需要最少6至12個月才可在疫情影響中復甦及回復穩定營運。 若單計香港地區,68%香港受訪者表示每月收入下跌20%至50%,比起整體佔61%為多。而有約55%香港受訪者預期要6至12個月才可從疫情中復甦,同樣比整體佔53%為多,更有36%香港受訪者認為復甦會長達12至24個月。 另外,滙豐早前亦最新發表商貿領航報告,該機構在今年4月至5月訪問14個市場、逾2,600間公司,當中包括 200 間香港企業。調查發現,疫情下有超過7成受訪企業受到強或非常強影響,分別佔47%及25%,而最受影響行業是汽車業,佔77%,其次是批發及零售業,為76%,調查亦發現,有5%企業受疫情影響而停運。 兩個調查都不約而同指出,疫情促使香港企業思考轉型問題,同時要應用更多創新科技拓展業務。渣打調查發現,在整體未來策略重點方面,有72%受訪者冀確保營運模式能抵禦衝擊 ,其次有63%利用科技與競爭對手區分 。香港受訪者認為要推動業務增長,兩大優先工作分別是提升企業營運靈活度及彈性,以及利用科技與競爭對手區分,佔 59%,但同時有50%企業表示需要更關注風險。 至於匯豐調查指出,疫情促使港企加強業務抗逆力。若單計香港地區,有六成港企表示雖已就過去數個月面對逆境作出適度準備,但仍有不足之處。又因疫情影響,有逾半港企更認為彈性工作安排於未來2年將成新常態,將會更關注業務多元化和數碼化進程,採用創新科技,並會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以應對未來挑戰。
1
2
3
...
9
Page 1 of 9
Latest news
印度 – 亞洲下一個潛在之寶?
September 7, 2023
創新與永續,換機熱潮中的電子廢棄物
September 4, 2023
【空間設計】在有限空間展現無限可能 呈現舒適設計連繫人心 — 專訪 Greyscale 創辦人 Serena
August 31, 2023
【AI Madness】Nvidia CEO 從初創到AI教父,影響全球科技浪潮
August 31, 2023
【液體工程】冷熱水輸送管道解決方案專家 致力研發管道技術滿足客戶需要 —專訪正河工程公司創辦人之一黃先生
August 23, 2023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