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C
Hong Kon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TAG

投資

【勿失良機】免費加密貨幣找換服務兼專業一對一貼心教學——專訪加密貨幣找換店創辦人陳怡 

談起加密貨幣,雖然香港的加密幣投資風氣愈來愈盛行,但大眾依然是似懂非懂,部分希望入場的新手仍是一知半解,不知道該從何入手,一不小心可能被不法之徒有機可乘。陳大怡加密貨幣找換店的創辦人陳怡初時在投資群組內分享投資心得,當時卻開始收到網友的求助,懷疑遇上騙案,她表示:「對於香港人而言,加密貨幣投資仍是比較陌生,有些人想嘗試投資卻害怕『行錯路』,所以我決定開設實體找換店,讓客戶放心及安全地進入加密貨幣市場。」同時,陳大怡找換店提供免費加密貨幣教學,希望一洗加密貨幣投資的危險騙局印象,更讓香港人可以輕鬆上手,把握這個難得一見的資產增值機會。 

【加密信仰】先相信後看見重建香港幣圈風氣 投資得利回饋香港造福社會——專訪 Hong Coin創辦人東記 

近年加密貨幣掘起,就算是少有接觸投資工具的人亦略有耳聞,數月來主要加密貨幣價值大上大落更是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在這場大幅波動的加密遊戲中有人歡喜有人愁,當中不少對加密貨幣一知解便盲目入市的投機者,最終落得損手爛腳的下場,亦有做足功課深入鑽研背後原理的投資者看準時機,達至財務自由。 Hong Coin 講幣的創辦人東記便是自習區塊鏈技術,成功捕捉入市出市時機,在加密市場賺得相當可觀的財富,東記表示:「當初有朋友介紹我投資加密貨幣,我認為要成功首先要比別人走得更前,加上年輕不怕輸的心態,放手一搏在加密貨幣市場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投資有道】推崇比特幣強大升值潛力 迎接加密貨幣新世代──專訪Coingaroo經理Felix Chi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GLpeTxuIKU 以往人們對虛擬貨幣的認識不深,大多數人選擇保持觀望態度,靜待合適時機「入市」。至今人們逐漸意識到投資加密貨幣獲利空間之大,買賣風氣因而越趨盛行,甚至能媲美股票。然而,當中更多人只是抱著「人買我買」的心態,實際上對加密貨幣認識不多,往往弄巧反拙,蝕本離場的情況屢見不鮮。全港首間比特幣實體店Coingaroo成立於2019年,不但為投資者提供安全可靠、零手續費的交易平台,同時提供一對一的專業諮詢服務。經理Felix Chiu期望以平台助投資者掌握先機,並通過不同途徑,向大眾推廣相關加密貨幣的知識,避免上述情況出現,在充分認識和準備下迎接區塊鏈的新世代來臨。   投資加密貨幣的優勢? 比起股票及黃金白銀等高成本的投資產品,加密貨幣的入場門檻相對較低,特別適合本金不多,但對投資又有興趣的年輕人。Felix解釋,「比特幣可以只買一少部分,最低只需$1000-3000便可進場,彈性很大。」有別於股市可能會被大戶操控,或被形形色色的外部因素影響,如銀行政策,加密貨幣完全按照市場本身的模式所運作,較為公平。當然,投資的潛在風險難以避免,特別是加密貨幣的動向難以預測,變相令其波幅變化更大,暴漲狂跌的情況不足為奇。Felix坦言,「回報與風險並行,所以比特幣的收益有時大到無法想像,需要投資者自行衡量。」故同時適合有一定資本,又敢於挑戰的投資者。 ●與股票一樣,投資虛擬貨幣首先需要選定一個平台並開戶,然後購買一種能將美元轉換成加密貨幣的虛擬貨幣USDT(泰達幣),再憑USDT入手心儀的加密貨幣。   重視客戶安全 提供可靠服務 買賣加密貨幣間被搶劫的情況時有所聞,原因不外乎相約地點偏僻,人身安全缺乏保障,或者交易金額龐大,引起不法之徒垂涎。Coingaroo相當重視交易安全,為客戶提供值得信賴及安全的平台。Felix強調,「我們的實體店分別位於旺角及銅鑼灣的鬧市地帶。如果交易金額達到一定數目,更有專車接送。我們時刻以客戶的安全與信任,為首要考量。」選擇可靠的平台,加上周全預備,等同成功投資的第一步。 ●Coingaroo推介可透過JPEX開戶以進行投資,這個設立於日本的加密貨幣平台,不但操作簡單,而且所提供的幣種選擇很多,相當適合新手使用。     為大眾解惑 推動加密貨幣普及 無論進行哪些類型的投資,最重要是對相關方面有充分瞭解,做足準備自然萬無一失。Felix深表認同,「以投資比特幣為例,便要清楚知道其特性,根據這些特性作出相應部署與策略,同時保持對市場動態的更新與觸覺,以便買賣時進行決定。」針對投資新手,Coingaroo除提供一對一的專業諮詢服務外,更不時舉辦形形色色的活動,包括抽獎、講座及工作坊等,提供互相交流分享投資心得的機會。近年亦致力透過各社交媒體,如Instagram及Youtube,製作有關加密貨幣的教學影片,解答大眾疑問,增加他們的認識,使之普及。 ●不論投資甚麼類型的加密貨幣也好,如比特幣、以太幣、幣安幣,只要事前做足功課,評估風險,自然事半功倍。   或成未來主流支付方式 對前景感樂觀 隨著電子支付大行其道,Payme及轉數快等支付方式逐漸取代傳統結帳方法,而加密貨幣手續費低,更毋須經第三方處理,自由與私隱度更大,甚至有國家試圖以加密貨幣為法定貨幣,可見有望成為未來主流支付方式。因此,Felix對加密貨幣的前景表示樂觀,「雖然玩比特幣的人越來越多,近年升幅暫緩,但我對比特幣始終抱有很大信心。」 ●Felix認為,投資最重要是保持開放的心態,願意學習新事物,寧願多作額外準備,好過兩手空空。

【投資保障】青睞黃金投資發揮避風港作用 強大交易平台為財富增值 ——專訪太陽金業聯合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杜家軒先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LkUZ5GTnc 以黃金及白銀為首的貴金屬價值不菲,長久以來都被視為保值的投資工具。即使金融市場中不泛股票、基金、債券等各類産品,也無損人們對貴金屬的熱愛。不過任何投資都涉及風險,投資者又該如何選擇交易平台?太陽金業主要經營貴金屬買賣業務,提供穩健可靠的24小時貴金屬交易平台、實時報價服務、即市金融信息及專業經紀服務。行政總裁杜家軒先生表示,除了保持傳統黃金白銀保證金合約業務外,公司也積極引入不同產品,包括人民幣黃金公斤條保保證金合約及黃金區塊鏈,希望為客戶提供最有保障的投資方式,精準把握住每一次財富增值機會。 黃金避險角色更勝股票債券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加上通脹壓力持續上升,杜家軒先生認為貴金屬有很好的避險屬性,能夠分散投資風險,並作為對沖通脹的保值工具。「黃金及白銀的槓桿乘數大,也擁有出色的價格升值和獲利潛力,可以以小駁大。同時貴金屬的波動性也較股票為低,故在槓桿下相對安全。」 目前黃金或白銀市場發展成熟,不論在儲存和保安方面都具有規模性,特別是交易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所以即便投資回報不及其他產品,但作為避險的工具已經足夠。「黃金及白銀都是一星期五日、23小時交易。換言之,就算發生突發事情,投資者都可以直接操作,風險相對較低。」杜家軒先生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在自己的資產配置上加入黃金,以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在多種貴金屬產品之中,以黃金及白銀較受廣大投資者歡迎,不但具有較高的保值性,交易亦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   快速、可靠且威力強大的交易平台  雖然黃金帶有避險性質,但與其他投資產品一樣,價格會受到不同因素影響,因此選擇穩定及迅速的一站式交易平台,已經成為投資者的不可忽略的考慮因素。太陽金業選用全球流行的MetaTrader4(MT4)交易平台,不僅能夠保障安全,還能讓客戶快速進行黃金及白銀買賣。「客戶可隨時隨地登入系統輕鬆完成交易,更具有強大的圖表分析功能,有助用戶掌握投資先機。」 隨著金融市場發展迅速,投資者也趨向更專業化。杜家軒先生指出,MT4交易平台配備先進圖標工具及各類常用的技術指標,滿足不同經驗程度的交易者之喜好及需求。「MT4交易平台提供了多樣化的技術指標供客戶選擇,懂得編寫程式的投資人甚至可以透過自由定義指標,作出自動化交易及回測交易策略。」   ●太陽金業以卓越的交易性能,簡單直觀的平台界面,滿足更多專業和愛好黃金交易人士的需要。   開拓線上一鍵買賣實金 投資貴金屬的方式有很多,最直接的是到金舖或者銀行買實金。不過大部份的年輕人都覺得買金粒金條十分「老土」,有見及此,除保持傳統黃金白銀保證金合約業務外,太陽金業還積極引入不同的產品,其中就包括黃金區塊鏈。「我們與喜幣合作,實現了線上線下轉讓、買賣或者金條兌換。其特色是沒有槓桿化,純粹基於市場的黃金價格,目前1個喜幣等於10克黃金。」當用戶買入喜幣後,可先交由公司託管,待日後有需要時,再提取實體黃金或兌回現錢,方便客戶資金周轉。   ●喜幣與實體黃金價值掛鈎,更可在全球範圍內自由交易流通,解決了黃金貿易中質量大,流通性差的問題。 看好黃金市場發展潛力 近年黃金白銀與加密貨幣市場形成一定競爭,促使本地的黃金投資風氣轉為相對保守。不過杜家軒先生依舊對香港黃金投資的前景充滿信心。「在全球通脹下,黃金將會成為抗通脹工具,加上香港是一個傳統金融中心,而且有完善的法規及監管制度,可為投資者提供一定的信心。」杜家軒先生表示,未來太陽金業會繼續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投放更多資源,加強投資體驗,以及在產品策略等多層面作出服務支持,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杜家軒先生提醒,不管投資者何時進行貴金屬投資,都必須牢記止蝕原則,切忌盲目跟風,以保持一定資本等待下次機會。

【多樣化投資?】蘋果CEO Tim Cook自爆:我有投資加密貨幣!Apple:關注但暫未接受加密貨幣支付

加密貨幣最近被熱炒,比特幣(Bitcoin)日前更衝上歷史高位,蘋果公司(Apple)CEO Tim Cook就透露,他個人也持有加密貨幣,以作為多樣化投資組合。不過他強調相關投資屬私人性質,與蘋果公司無關。   Tim Cook日前在《紐約時報》舉辦的DealBook會議中,被問到是否擁有比特幣或以太幣。對此Tim Cook承認他擁有加密貨幣,目的是為合理分散投資組合。他說他已接觸加密貨幣一段時間,認為這是很有趣的東西,因此一直在研究。不過Tim Cook強調,這些加密貨幣都是以個人身份及資產購買作投資,自己不會向任何人提供關於加密貨幣的投資建議。 Tim Cook直言蘋果公司並不打算加入特斯拉、MicroStrategy 的行列,不會動用公司資金購買加密貨幣,或是將加密貨幣幣添加到公司資產負債表中。「我認為,人們購買蘋果股票不是為了要接觸加密貨幣。」   Apple Pay高層在2019 年曾透露,蘋果注意到加密貨幣的「長期潛力」,但Tim Cook表示,蘋果公司雖然有研究加密貨幣技術,但「不是我們立即計劃要做的事情」,而在短期內也沒有打算接受加密貨作為付款方式。   蘋果目前沒有任何加密貨幣產品或服務,App Store只允許虛幣錢包App上架,但依舊對採礦app設限。蘋果透過 Apple 錢包推出許多金融服務,當中包括無接觸Apple Pay以及Apple Card。相信蘋果若要推出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產品或服務,可能還要等待好幾年。  

【虛擬貨幣】買20美元加密幣變1,420兆港元?!美國男子一夜致富的真相是甚麼?

美國一名男護士學生於交易平台Coinbase購買價值20美元(約155港元)的「Rocket Bunny」加密貨幣,第二天發現帳戶顯示已經大幅爆升至價值逾183兆美元(約1,420兆港元)。不過一夜致富的真相到底是怎樣? 威廉臣(Christopher Williamson)來自美國喬治亞州曼徹斯特市,是一名護士學校學生。大約8個月前,他成為加密貨幣新手,並於上周二(15日)購買價值20美元的Rocket Bunny加密貨幣。翌日(16日)起床時發現其價值已經爆升至1.4兆美元(約10.8兆港元),至周一(21日)更達到167兆美元(約1,297兆港元),最高曾見183兆美元(約1,420兆港元)。 身家暴漲但無法套現 威廉臣表示,當他發現帳戶總值爆升至1.4兆美元時,表示難以置信「我真的從床上跌了下來」。他又立即打電話給朋友,說「兄弟,你的真要幫我想方法立即把它賣了」。不過當威廉臣打算賣出加密貨幣時卻發現無法操作,又發現價錢與原先顯示的不相同,感到十分奇怪,決定向Coinbase求助。其後Coinbase表示,團隊留意到程式交易系統有「顯示出錯」(display error),他們正在修正錯誤,但交易時可以顯示正確市價。換言之,威廉臣的天文數字級身家沒有實際價值,只是過眼雲煙。 ●威廉臣在twitter上發文並標籤Coinbase要求回覆。   183兆美元是怎樣的概念? 現時首富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約有1,900億美元(約1.4兆港元)身家,183兆美元即等於他的960倍。相比香港最新每月入息中位數(2020年第4季)的1.9萬港元(約2450美元),如果不計算任何使費,都需要工作達62.4億年才獲取得到。

【經濟復甦】2021年才是銀行業真正寒冬?標準普爾提4大風險影響全球經濟復甦速度

隨著疫情在全球依然未有太大放緩跡象,加上各國無法相互出行,就算政府推出各樣QE(量化寬鬆)措施或減低儲備,經濟狀況、投資意慾自然低迷。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分析師近日發出警告,預視2021年全球銀行業將會踏入最困難一年,並預計2023件甚至以後皆無法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全球疫情不褪,經濟復甦之期依然未見曙光。 標普今年再將不少銀行評級調低至「負面」看法,在報告中儘管亦預視明年經濟將會大幅反彈,各國政府亦會作出大量支援,但這情況只是基於無發生任何突發而偏離狀況,使信貸評級進一步調低。首先是「全球反彈減弱或延遲,或者經濟破壞加劇」,報告指出不少地方因疫情反彈而需再次封鎖,就算不同藥廠皆宣佈即將推出疫苗,但若無大規模接種及有廣泛認受性,或會影響復甦效率。 另外兩個風險就是若經濟反彈時,政府或銀行機構過早撤回QE等財政政策,或會令借款人或公司的短期支持變成長期困境;以及企業槓杆比率因經濟疲弱及政策變動而上升,導致更多企業破產,使銀行損失準備金壓力。兩者出發點皆有點相似,目前不少銀行為了保持信貸評級或維持投資氛圍而提供大量極低息貸款或大減最低存款準備金率,流出大量資金,但如果這些支持投資者的政策過早取消,只會令他們或企業負擔即時上升,最後倒閉、破產率上升,壞賬增加,大大減慢復甦速度。 .若政府或銀行收緊借貸政策,將會大幅增加不少投資者還債壓力,甚至無法收回準備金。 最後一個風險就是疲情過後,若房地產傷害比預期嚴重,樓市交投更趨疲弱,將會提高違約風險,削弱銀行信貸品質。不過在報告尾段,標普仍認為銀行應對金融危機的方法,已經比2009年強勁,亦相信明年將有更多銀行資產的真實情況顯露出來。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國際金融協會早前提到,疲情之下令各國政府及企業債務增加,最新數字已達277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當中近半屬發展中國家,若這些國家無法還債,明年將會成全球經濟爆破另一大危機。 .雖然經濟狀況依然低迷,但標普仍相信銀行應對方法比2009年多和成熟。

【iBond 2020】政府包底保證2厘息!究竟iBond是否值得抽 ? 一文睇晒新手認購10大Q&A!

自2011年起,政府連續6年推出通脹掛勾債券(iBond),惟由2017年起暫停。闊別4年後,金管局終於在今年重推iBond,更包底保證年利率為2厘息,在現時低息環境下,令iBond 2020吸引力較以往增加。雖然iBond會被譽為「穩賺」投資,但相信不少新手仍然十五十六,未決定要不要抽,那麼一手要多少元?如何抽才穩陣?以下10題Q&A可以解答大家疑問!   1.甚麼是iBond? iBond 是香港特區政府透過政府債券計劃的零售債券部份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過往政府差不多每年都會推出iBond,作為市民一個安全、穩定同抗通脹的投資選擇,惟由2017年起暫停,至今年再重推。 2.iBond何時開始認購及截止? iBond認購時間由10月23日(星期五)上午9時至11月5日(星期四)下午2時,並在11月17於聯交所掛牌。不過要留意部份銀行會提早截止,建議大家盡早認購。   3.認購iBond最低入場費是多少? 新 iBond 每手認購金額為1萬元,而最低可認購 1 手,亦即是話最低入場費為1萬元。   4. 今次 iBond 目標發行額是多少? 今次iBond發行總額為100億元,可按需求增至150億元。   5.目前有哪些渠道認購iBond? 持有香港身份證的港人,可透過銀行、中央結算及券商認購,但不接受重複申請。而不同銀行都推出多項豁免優惠,包括免收認購手續費、存倉費、代收利息股、到期贖回費、存入費、轉出費等等,豁免項目由5至10項不等。而部份券商除提供豁免收費的優惠外,更有提供送股、免息借孖展,或是向新客戶提供超市現金券等優惠,認購前可以先做功課! 獲香港政府委任配售銀行包括: –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 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 – 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 – 集友銀行有限公司 – 創興銀行有限公司 – 花旗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 招商永隆銀行有限公司 – 大新銀行有限公司 – 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 富邦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

【生財有道】獎金加碼至1000萬!諾貝爾獎基金資產歷經百年不跌反增有咩秘訣?

2020年諾貝爾獎在10月5日至12日期間陸續公布得獎名單,早前諾貝爾基金會官方發表聲明,指近年來基金經濟水平不斷增強帶動,今年諾貝爾獎獎金由900萬瑞典克朗提升至1,000萬瑞典克朗(折合港幣873萬元)。諾貝爾獎從1901年正式開始頒獎,至今已經119年,一直被認為最有聲望的獎項,但源源不絕的獎金究竟是從何而來? ●瑞典化學家、工程師和發明家阿佛烈·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在1895 年寫下遺囑,要把大部分從炸藥生意中所得到的財富,設立諾貝爾獎基金會,用來表彰那些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包括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後來增設經濟學獎。 將資金投入股市和不動產 諾貝爾獎基金會一開始有約 3100 萬瑞典克朗資金,根據遺囑,單項諾貝爾獎獎金是相當於一位教授20年薪水,以便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繼續做研究。初時基金會只在銀行做定期,或進行安全的證券投資,惟每年要頒發金額龐大,到 1953 年時,基金會總資產竟然下降到 1000 萬元左右,再持續下去,基金會將面臨破產結束窘境。因此基金會改變管理章程,讓基金會的資產可進入股市和房地產。從2012年開始,基金會的投資資本不斷提升,從不到30億瑞典克朗增值到46億瑞典克朗,每年回報率近9%。例如根據諾貝爾基金會 2017 年的財報顯示,當時總資產高達 29.9 億元瑞典克朗,比成立初時增值約 93 倍。其收入亦高達 2.53 億元,其中主要是來自投資變佔 2 億元,股利 5 千萬瑞典克朗以及利息收入 1.1 千萬。 基金會獲利秘方:目標正確...

【回顧歷史】滙控連跌三日 跌穿28元「世紀供股價」! 港人昔日愛股為何變成投資者惡夢?

買滙豐控股(0005)收息,是多年來投資者「至愛」,更是不少退休人士賴以保持穩定收入來源。不過這隻昔日港人愛股已風光不再,自年初跌穿60元關口後就一直向下。近日與滙控更受醜聞纏身,成為股價急插導火線,今日(23日)開報28.45元,跌逾0.8%,之後跌幅擴大,低見27.5元,跌穿金融海嘯時期的28元世紀供股價,最新報27.75元,跌3.3%。到底匯控如何從投資者至愛,跌入「兩面不是人」的政治漩渦中呢? 滙控昨日股價最多挫3.41%至28.3元,至收市報28.7元,跌2.05%,全日成交24.9億元。倫敦股價同樣未見太大起色,曾折合低見約28.16元,至於美國預託證券(ADR)早段略彈0.51%,折合報28.85元。股價創逾廿五年低位,全因滙豐近期飽受壞消息困擾,包括傳出將被中國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原因是滙豐被指向美國當局提供導致孟晚舟被捕的信息。中國政府而言,滙豐是協助美國政府打擊華為的幫兇。然而,滙豐利潤主要來自中國,為免進一步失去內地市場,滙豐被前特首梁振英點名批評後,其官方微訊帳戶「滙豐中國企業號」上載CEO王冬勝到「撐國安立法」街站簽名照片,並發表支持《港區國安法》聲明,又凍結香港社運人士的銀行戶口,結果被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及英國外相點名批評。而早前有外洩文件揭露,滙控等約90間銀行涉嫌在知情下協助洗黑錢,或其他犯罪活動,總共涉及約2萬億美元。又被爆明知客戶涉及龐氏騙局仍允許其將8000萬港元轉至香港。   金融海嘯成轉捩點 翻查滙豐股價歷史,自從1992年由香港遷冊英國,滙豐就致力把業務國際化,不斷進行收購和投資。經過一輪擴張,在2007年,即金融海嘯前一年,匯豐業績達到頂峰,當年盈利達到1490億港元,每股派息7元,而在2006年11月9日,滙豐股價更見152元,創出歷史高位。2008年金融海嘯是滙豐轉捩點,起因是滙豐在2002年收購美國的消費金融巨無霸Household International,總交易約150億美元。惟2008年9月15日美國雷曼兄弟破產,美國金融機構如骨牌般倒下,而滙豐當年的投資嚴重虧損,其壞帳撥備驚人,不得不向股東伸手,由此出現2009年3月「世紀大供股」,每12股供5股,供股價每股28元,集資177億美元;結果96.6%股東供股,終於解決資金問題。自此之後,滙豐元氣大傷,發展策略不斷調整,發展重心也由美國、歐洲回歸亞洲和中國內地,而股價亦由高位插水至最低的33元。滙豐在今年4月1日宣布取消派息,要知道匯豐過去穩定而且偏高的派息,成為退休人士,以及保險機構作資產配置時主要選擇,也吸引眾多散戶。不派息令滙豐吸引力大減,更對股價不利。 主動暫停於社交媒體發帖 《彭博》報道,滙豐全球商業和投資銀行業務營銷主管向員工發出備忘錄,指鑑於近期的新聞,決定暫停主動於社交媒體發帖,避免有負面回應及評論,但有關客戶銀行服務回應除外;有關要求至少直至英國時間周二上午11時。不少港人對滙豐仍有情意結,願意支持滙豐。但如今滙豐受制於眾多壞消息,例如全球低息、中美雙方均有機會對該行實施制裁等,難以估計股價會插至何等低水平,以獲利角度來看,對香港投資者而言,滙豐吸引力恐怕已所剩無幾,到底滙豐「傳奇」能否延續下去,就要看看事態發展了。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