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Search
Pulses PRO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Get help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A password will be e-mailed to you.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Sign in / Join
28.7
C
Hong Kong
Facebook
type here...
Search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Home
About
Participate
Criteria
Contact Us
Past Awards
HKVC 2022
HKVC 2021
AMVB 2021
AMVS 2020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 Advertisement -
TAG
國泰航空
城中熱話
【國泰折翼】曾令港人引以自豪走到大裁員 回顧國泰航空發展變遷
MF
-
October 21, 2020
國泰今日宣佈重組旗下的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國泰港龍(Cathay Dragon)、香港快運(HK Express),港龍即時停運,並以「Cathay Express」名義營運廉航,其他則由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營運,意味港龍品牌將成歷史。國泰航空自1946年成立起,憑著大股東太古的英資背景及當時港英政府支持,享有航空專利權,一直穩步發展,創下多個「第一」。發展至今,國泰經歷多次股權變動。現在一齊回顧這間香港本土航空最有代表性的航空公司規模變遷! 叫「Hong Kong Airlines」太過普通? 國泰航空公司是在1946年,由美藉前空軍飛行員羅伊·法瑞爾(Roy Farrell)及澳洲籍飛機師雪梨·德坎措(Sydney de Kantzow)成立,希望將一些急需物資從澳洲運到戰後中國。一開始他們以「澳華出入口公司」名義在上海發展,後來才將總部遷往香港。或許大家都不知道「Cathay Pacific Airways」這個名字其實非常有意思。原來「Cathay」是中世紀時期歐洲人對中國的古稱,感覺典雅,而法瑞爾和·德坎措希望有朝一日,他們在香港建立的航空企業可越過太平洋,再加上兩人都認為「Air Hong Kong」、「Hong Kong Airlines」實在太過普通,所以最後決定將公司重新命名為「Cathay Pacific Airways」。至於中文名稱方面就曾經出現過幾個版本,包括「香港太平洋航空」、「國泰太平洋航空」等。後來隨著中國客人增加,才正式確立中文名稱為「國泰航空」。 ●國泰早年的宣傳單張,明確列出為屬於英國的航空公司。 標誌演變反映股權變動? 香港最主要英資商行太古洋行(即太古集團前身)在1948年收購了當時為澳美合資的國泰4成半股權。國泰標誌由1960年代起就附有太古集團名稱及商標。即使後來在垂直尾翼上加上白色及深綠色間條塗裝,但除「Cathay Pacific 」字樣外,同樣印有太古集團名稱及標誌。直至1980年代,標誌作出少許改動,但仍以綠白條紋垂直尾翼為主,繼續保留太古集團名稱及商標,當時太古持有國泰70%股權,匯豐銀行有30%。 不過自80年代尾起,國泰經歷多次股權變動。在1987年,太古與匯豐以23億港元向中信泰富出售12.5%國泰股權,成為第三大股東。不久,國泰航空就決定更新企業形象,於1994年開始使用為港人熟悉的「翹首振翅」標誌,結合中國書法筆觸與飛鳥展翅姿態,為國泰增添「亞洲特色」。而到了2014年底就改用更加簡潔清晰的新版標誌,沿用至今。目前太古雖然仍持股約45%,中國國際航空持近3成,不過國泰英資色彩已逐漸被淡化,國泰標誌上的太古集團商標及垂直尾翼英國國旗早已消失。 收購港龍擴充發展 成不少港人前往內地的首選 雖然國泰內部經歷多次股權變動,不過同時亦不斷擴充發展。國泰上世紀的本地競爭對手是港龍航空,1985年由商人曹光彪、包玉剛、霍英東及中資機構華潤、招商局等組成的「港澳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不過初期業績持續錄虧損,至1989年,國泰航空陸續購入港龍股份,部署將港龍收歸旗下,翌年以第二大股東身份接管港龍。2006年,國泰航空、中信泰富、國航 (00753) 組成聯盟,宣佈斥資82.2億元全面收購港龍航空,自此港龍航空收歸於國泰麾下。國泰港龍航空的航點約有46個,當中以連接內地航線為主,但亦包括亞洲各地,如泰國清邁及越南河內等。2016年國泰航空重整旗下品牌,港龍易名「國泰港龍航空」,機隊亦改頭換面,採用與國泰航空相同的「翹首振翅」圖案,只是變成紅色版本,飛龍圖案亦移至機首,機身亦印上「國泰港龍」字樣。 ●2016年,港龍航空易名「國泰港龍」,機尾「紅龍」被與國泰「翹首振翅」標誌取代,但保留小飛龍圖案在機頭。 收購快運涉足廉航 國泰航空早年曾表明不會參與廉航業務,不過近年廉航需求急升,影響傳統航空公司的市佔率,迫得國泰亦要順應潮流。2013年,前身是港聯航空的「香港快運」(HK Express)推出短途航線,並且增加日本冷門城市的航點,深受港人歡迎。2019年,國泰宣布斥資50億元收購快運,當時國泰發聲明指,快運能配合國泰航空集團四通八達的航空網絡發展。 「賭輸期油」風波被批管理不善 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國仍然維持封關政策,旅客和航班數目大幅減少,國泰航空同樣受到嚴重打擊,不過早在疫情爆發前,國泰因巨額燃油對沖虧損導致業績「見紅」。2014年,國泰管理層當時錯估油價走勢,進行長期且比例較大的燃油對沖,導致2015及2106年期間,國泰在燃油對沖上年均蝕逾84億元,2014年至2018的五年內,共蝕近257億元,令人嘩然。燃油對沖失利令國泰處於虧蝕狀態,更屢傳裁員及減薪潮。國泰近年調整其燃油對沖政策,減少對沖比例,虧蝕雖稍有回落,但仍未能轉虧為盈。在疫情爆發後,國泰客運量大減,由2020年1月的301萬人次,跌至9月只有4.71萬人次,按年跌幅98.1%。最低是4月份,客運量只有1.37萬人次,按年跌幅99.6%,須尋求政府出資273億救亡。 曾幾何時,國泰航空伴隨著香港經濟起飛,是香港人引以自豪的本地企業,但國泰近年醜聞不斷,包括洩露940萬名乘客個人資料事件、多名員工捲入反修例及違法事件被捕,以及其事故頻生、服務水平差劣令乘客投訴不絕等,突顯管理不善狀況,結果在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榜由冠軍跌落第3位,更被冠以「因航」之名。到底在疫情過後,國泰又能否再次展現昔日風光?
城中熱話
【港龍停止營運】國泰裁5300香港職位!疫境下員工被裁減薪如何應對自保?
MF
-
October 21, 2020
近日市場不時傳出國泰航空(0293)會在本周內宣布裁員計劃,今日國泰公布重組方案,集團包括國泰港龍航空將整體削減約8500個職位,約佔集團總數3.5萬個職位的24%。當中,未來數周將裁減約5300名駐港員工。而有指即使獲留職的員工,也需減薪30%至40%或再放無薪假。新冠肺炎疫情下,各行業爆發裁員及減薪潮,香港失業率創9年高。若被公司減薪或裁員,打工仔們應如何處理?一起來看看勞工處《僱傭條例》規定,保障僱員權益! 若不幸被「解僱」或「遺散」: 員工要清楚確定自己在《僱傭條例》和僱傭合約下的權利和保障。終止合約補償通常包括薪金、代通知金、按比例計算的有薪年假、法定假日薪酬和按比例計算的年終酬金、遣散費等等。 代通知金計算: 不論是被「解僱」或「遺散」,打工仔都會獲得「代通知金」,而金額會根據僱傭合約上訂明的「通知期」而定,以僱員平均工資乘以通知期的月數或日數。計算方法詳列如下: (一) 僱 傭 雙 方 協 定 的 通 知 期 是 以 「 日 」 或 者 「 星 期 」 為 單...
Latest news
【以客為本】 保險貼地化為客戶提供專業意見 全面即時比對報價挑選至合適計劃——專訪Kwiksure快而保總經理鍾國銳先生Ken Chung
July 4, 2022
【專業為首】客製化一站式企業顧問服務專家 完善商業規劃共創至盈——專訪至盈秘書服務有限公司團隊
June 27, 2022
【環境教育】利用設計激發小孩學習潛能 營造理想自學快樂成長環境——專訪好的設計聯合創辦人Karen Pang與Herman Chan
June 27, 2022
【安心穩妥】 專業定製移民諮詢服務 有利政策令加拿大成港人首選——專訪友誠國際移民創辦人Amanda Qiu
June 23, 2022
【至真至誠】 將心比心待人以誠作最大宗旨 以誠信實力贏得屋主讚賞——專訪新時代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Tony Chan與首席設計師Carrie Lau
June 13, 2022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