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讓人一秒化身迪士尼卡通人物的「變臉App」Voilà AI Artist爆紅,這個App能令樣子變得卡通化,猶如童話故事裏面的王子與公主。「變臉」熱潮風靡明星界,亦在多國的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登上熱門排行榜,到底這個App憑甚麼成功走紅?
濾鏡App一向都深受大眾歡迎,例如早年曾推出「返老還童」的童顏濾鏡Snapchat、「變性濾鏡」FaceApp,當時都是風靡全球,名人都爭著玩。不過Voilà AI Artist App就不止是濾鏡這麼簡單,它是一個相片編輯器,用AI人工智能演算法進行分析,從而製作出個人化的卡通畫像,每個樣都是度身訂造。用戶只要上傳人像照片,並從4種濾鏡中選擇,包括3D Cartoon、2D Cartoon、文藝復興畫作(Renaissance)和漫畫風(Caricature),當中3D Cartoon濾鏡最受歡迎。點擊轉換後,App就生成原圖搭配三種風格的卡通人物頭像,下載圖片能馬上分享到社群!如果你還想看自己偶像變身的樣子,不用再下載圖片、直接在App上搜尋即可。
下載量驚人
「Voilà AI Artist」推出只有約三個月,就打敗TikTok、Instagram和Snapchat等強敵,據網站流量分析工具SimilarWeb顯示,它在香港、台灣、美國和加拿大等多個地區的App Store免費下載排行榜中都奪得第一名。而Android的App搜尋網站AppBrain則統計,迄今「Voilà AI Artist」在Google Play商店已超過1000萬下載次數,並在26個國家榮登App熱門排行榜前10名。美媒CNET編輯Jessica Dolcourt表示:「這款App擁有精緻的變臉技術,而且我所有年齡層的好友都能使用!這確實吸引了我,所也我也自己下載使用了。」
不過有人擔心再重演FaceApp索取訂閱費的惡夢。「Face App」程式可免費下載,若要使用內置的AI濾鏡功能,則是屬於訂閱制的收費服務,費用以美元計算,月費$4.99美元(約39港元)、年費$29.99(約260港元)、終身授權費$89.99(約699港元)。在台灣,用戶一旦下載後,若使用過內置濾鏡功能,則自動被視為已同意訂閱。「Face App」提供免費試用3天,但若然不想付費訂閱,用戶必需要在試用期結束前的24小時期限內,把該App 的訂閱功能手動變更為「取消訂閱」狀態。不少網友以為是免費試用一時興起下載,卻忽略需在試用期結束之前的24小時內「取消訂閱」,直到收到帳單時才發現,另外亦有用戶卸載程式後,也被索取訂閱費。
至於目前「Voila AI Artist」是完全免費下載的,App內有其他付費的功能,例如去廣告、去浮水印、加快照片生成速度等等,其實如果只是要換臉的話,這些功能都不太需要,但免費使用的話,就必須稍等一下廣告播放的時間。若然用戶不想要看到廣告,就需要付費升級。
●「Voilà AI...
不少企業招聘員工時,都會設下多重面試,務求挑選到最適合人才。但相對來說,企業就需要花更多時間和人力進行應徵。隨著人工智慧(AI)發展愈來愈成熟,除了取代部份職位外,也可以決定求職者是否獲得一份工作,不少企業都使用「AI面試官」來進行首輪面試,那麼AI面試能夠帶來甚麼好處呢?
目前各國企業使用 AI 進行面試十分普遍,例如LOréal和百事可樂使用招聘機器人「Mya Systems」履歷評估,然後才有機會進入第2關。而電動汽車製造商Tesla或摩根大通(JPMorgan)則要求應徵者玩測試遊戲 「Pymetrics」,AI會在30分鐘內分析出個人問題解決技巧,從而評估應徵者是否具備擔任這個職位的能力。
現時與人力資源相關的AI技術仍在持續開發,並逐漸成為企業營運一部分。香港初創公司Recruit AI Studio研發出人工智能系統「VCRUIT」,能夠利用面部辨識、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評估面試者能力及性格。而在日本,求職顧問公司Talentand Assessment推出「AI面試官」,利用手機與應徵者進行面試。程式會在面試期間向求職者提問,AI會根據答案,抽取「特定字眼」自動給予分數,最後交由企業作最後決定,篩選出求職者進入第2輪面試。
在人才招聘上,AI不受人為情感影響,只從分析數據上作出分析,令面試標準得以統一,減少免面試官會因外貌和性別等主觀因素帶來的偏見,確保在首輪面試中發掘全部符合職位要求的求職者,廣納多元人才。另一方面,AI面試可以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進行,應徵者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面試,大大增加彈性。全球酒店業巨頭希爾頓(Hilton)使用AI系統進行招聘,將平均招聘時間從 6 星期大大縮短到 5 天。希爾頓全球招聘副總裁 Sarah Smart 表示,AI系統能夠更加快速地篩選合適候選人,讓面試錄取率提高40%,時間人力則大幅減少90%。
●日本Softbank曾在特定面試場中,使用「Pepper」機械人協助面試。
AI面試有沒有破綻?
雖然使用AI系統篩選履歷及進行面試,可以節省許多時間,有效提高效率,然而商業AI系統的發展,一直都褒貶並存。AI面試系統設定,是取決於機器學習模型和各大數據。根據倫敦大學學院人類電腦互動教授 Anna Cox 表示,任何數據收集都存在偏差,這樣就有機會在AI面試中,不小心排除在實際工作時表現優秀的人才。
隨著 AI 人工智能系統數據不斷完善,近兩年來各大企業都掀起AI面試風氣。不過,大多數求職者都對這種面試模式感到不安,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無法通過觀察面試官的表情及即時反應而作出調整。為滿足求職者需要,韓國甚至衍生出AI面試補習班、線上課程新商機。目前 AI 主要用於面試初選,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於人類手上。雖然不知道AI未來能否完全主導整個面試,但僱主招聘時不應只全部依賴AI系統提供的分數,而是需要考慮應徵者個性或其他因素,而求職者則需要更好裝備自己,以平常心面對,才是成功不二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