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電子及數碼化是一個全球大趨勢,而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在公眾心目中又是否稱得上為「智慧城市」呢?Google香港昨日發表第三及最終版《智慧數碼城市白皮書》,香港四大產業,即旅遊、零售、金融及生活於數碼科技應用均有明顯進步,而企業對香港的智能城市排名也有改善,從去年第六名,躍升至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和東京。
滿分為5的消費者數碼指數,香港得分由2.35上升至2.72,反映不同大部分市民日常生活都應用數碼科技。當中55至64歲群組錄得較大升幅,由2017年1.88升至2.32。
商界對香港智能城市排名也有進步。其中,大型企業認同香港屬智能城市比例為44% ,較去年增15%,排名亦從第六升上第三,超越深圳、上海和首爾,不過仍落後於第一名新加坡以及第二名東京。至於中小企對香港的智能城市觀感排名雖然與去年相同,但認同百分點增加12%,排於新加坡、東京和中國上海之後。
●綜合三年消費者數碼指數比較,其中55至64歲群組錄得較大升幅,由2017年1.88升至2.32。
●大型企業認同香港屬智能城市的比例增至 44%
●中小企對香港智能城市觀感排名雖然不變,但認同百分點增 12%。
數碼轉型漸見成效 人才短缺成最大障礙
《白皮書》指出,香港商界重視數碼轉型, 89% 企業表示會於未來兩年增加在數碼轉型的投資,當中 30% 考慮推行人工智能及機械學習項目,較去年升 14% 。而有82%中小企同意數碼轉型重要性,較去年增加14%。不過人才短缺仍然是數碼轉型重大障礙,有 64%企業及51%中小企均表示在聘請具備 STEM 相關人才時感到困難。
Google香港在過去三年都委托市場研究公司 Ipsos 進行相關調查,惟香港排名一直未如理想。例如2018年調查中,僅有14%受訪者認為政府投入足夠資金將香港發展為智慧城市,比2017年21%低。而儘管互聯網及手機網絡普及,只有30%本地居民認為香港是智慧城市。Google香港銷售及營運董事總經理尉俐妮( Leonie Valentine )認為今年香港表現終見改善,代表著香港數碼轉型見成效。不過,她認為若要繼續推動智慧數碼城市發展,政策制定者、企業、中小企及消費者都要出一分力,並開放態度,才能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惠及大眾。
公開數據用途 釋除私隱疑慮
早前「多功能智慧燈柱」私隱問題,引起全港市民關注及討論,擔心燈柱所收集的數據會被用作監控,令計劃暫時被叫停。事實上,雖然多功能智慧燈柱是智能城市基本設施,但開放數據亦是拓展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環,惟香港一直被批評數據開放透明度不足。因此政府若希望進一步推展香港數碼進程,就需要在未來開放數據平台,加強透明度及制定規範標準,釋除公眾疑慮,才能加強大眾對智慧城市的信任程度。而涉及公開數據和電子貿易等業務,也須先制定相關法律保護各方利益,並協調跨部門合作發展。
此外,正如尉俐妮在去年第二次《白皮書》發表時提及「人才是城市發展根本,香港要成為智慧城市,推動學校教授 STEM 學科、普及數碼科技教育及在職培訓都是必不可缺。」政府與企業應加強合作,培訓數碼科技相關人員,才能真正促進智慧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