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時我們不自覺露出和日常生活中判若兩人的性格,在上下班之間一人分飾兩角。這種情況原來被心理學家稱為「自由特質行為」。
心理學家指,我們大多數人會在上班時根據工作性質變身,展現截然不同的人格。雖然我們未必會發明出一個專為上班而設的新角色,但我們總有兩種來回切換的人格。
工作和日常生活上充滿了各異的挑戰和期望。我們在熟悉的環境向熟悉的人物抒發胸懷﹑展露真我。但在殘酷的職場上,我們需要調整行為以適應社交環境,快速和陌生人打成一片,有時候難免與真實的自我意識相悖。有人故意為之,覺得切換角色後工作更得心應手,也有人渾然不覺就如本能。
劍橋大學行為心理學專家 Sanna Balsari-Palsule指,我們可能對此切換毫不自覺,因為我們太習慣去維持工作上的專業形象。
這一種上下班的切換,在心理學上有其專有名詞:「自由特質行為」(free-trait behaviour)。劍橋大學研究教授Brian Little解釋「即脫離你本來個性的行為。」現代心理學中以五大性格特質(外向性﹑親和性﹑神經質﹑盡責性﹑經驗開放性)評量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自由特質」則是違反我們天性的人格,以達到個人目的。
例如天生內向沉靜﹑說話細聲細氣的人,在工作場合突然變得外向多言,在人群中散發如魚得水的自信,彷似天生的外向型。這種人被Balsari-Palsule稱為「偽外向」。部分職業領域中,工作成果就視乎你如何在這兩種人格中靈活切換。確實有職業顧問指出我們不應在職場「做自己」,原因是在工作角色上抱持固定信念的話,或傾向固步自封。
在大部分職場,外向型員工更有可能獲上司重視。我們經常被鼓勵表現出「外向」的特徵,如善於交際﹑主導性﹑自信。在 Brian Little的研究中也提到外向型員工入職早期確實被內向型員工容易受高層關注及晉升,但從內向到「偽外向」的員工也可與「真外向」員工平分秋色。
內向者經常調整他們的行為,變成「偽外向」員工。他們假裝外向所累積的疲憊,只需適時獨處便可復原。而且他們不認為在工作中表現的「偽外向」性格帶來了什麼負面影響,因為他們相對地獲得職場上的好處,也因為角色扮演而得到成就感。
資料來源:BBC
© 2023 MythF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