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C
Hong Kong
城中熱話【浪費公帑】造價半億觀塘海濱音樂噴泉未算最貴!?一文睇清10大地區小白象工程哪個最天價

【浪費公帑】造價半億觀塘海濱音樂噴泉未算最貴!?一文睇清10大地區小白象工程哪個最天價

造價高達5,000萬港元的觀塘海濱音樂噴泉,終於上周四(22日)啟用,惟自興建以來一直爭議不斷,被市民批評為「小白象」工程。而音樂噴泉只是啟用2日,就出現磚塊凹陷有裂縫,隨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更宣布,音樂噴泉包括音樂噴泉及互動嬉水區由於池水懷疑受梘液影響而導致大量泡沫出現,現時正被圍封等待維修,並排走池水及進行徹底清潔,噴泉表演亦將暫停,直至另行通告。有市民批評噴泉造價昂貴,維修保養費用高「根本唔值過千萬」。不過浪費公帑的地區工程又點止這個音樂噴泉?今次小編就同大家細數各區「小白象」用了多少錢!

●2013年,時任特首梁振英推行「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向每區區議會撥款1億,以便進行一至兩個、每個不少於3,000 萬元的地區工程,結果造就近年引起社會嘩然的小白象出現。

1.元朗高架行人天橋:17億
政府去年就連接朗屏站的元朗高架行人通道,向立法會申請17億元撥款。該高架行人天橋全長540米,淨闊6米,連接西鐵朗屏站至教育路以南,並在安寧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和教育路的路旁,興建6個行人接駁平台。不過有意見指該天橋造價過高,而且實用性不大,更遭五大專業學會聯手反對,故令政府抽起該項討論。然而,路政署於2019年2月已就項目進行招標。2020年區議會選舉後,當時5名元朗區議員聯同候任區議員就向路政署發信,要求擱置該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全長1,177米,屬世界首條三塔式斜拉索橋的汀九橋造價同樣只要17億。

2.灣仔摩頓臺社區活動中心:1.4億
2013年,灣仔區議會通過興建社區活動中心,選址摩頓臺唯一的排球場,設計樓高4層,當中設施包括一個面積有2,256平方公尺,可容納250人的多用途禮堂,附設一個有28.88平方米的舞台和一個舞台會議室,以及一個約可容納130人的多用途活動室。由於中心面積較其他區小,建造費涉及逾億元,不少人質疑其實用性。

3.東區文化廣場:1.3億
東區文化廣場是東區社區重點項目,位於筲箕灣譚公廟道、東喜道及愛禮街交界,毗鄰愛秩序灣海濱,設有配備上蓋的主舞台及小舞台,可容納超過600名觀眾。根據建築署資料,廣場造價為7,800萬元。不過連同其他雜項,以及後來再「加碼」近三千萬元,以加設有蓋行人道通往廣場,令支出最終高達1億3千萬。雖然文化廣場已較其他區份的項目實用,但事實上東區不乏表演場地,例如有柴灣青年廣場、西灣河文娛中心、各社區會堂及團體場地,且設備完善。而且「廣場」屬公園式的戶外表演場地,而不是有常設展覽的展館,加上位處偏僻,交通不便,缺乏成為地標景點的條件。

4.葵涌公園:1.1億
葵涌公園佔地25.5公頃,比維園更大,前身是醉酒灣堆填區。堆填區在1979年停用後,因為沼氣殘留問題未能發展。自2000年9月起已完成復修,至今已達20年,仍未能完全開放。政府過往為消除沼氣,以及進行監測保養工程,由1999年至2012年已花費1.1億元,其他興建維修保養開支則未有確實數字。因此不少民間團體、政黨,以至審計報告,都多次批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浪費資源。去年康文署終向區議會提交文件,提出在第一期的葵涌公園建立「寵物共享公園」。

 
5.觀塘海濱音樂噴泉:4,970萬
民政事務局建議在觀塘海濱建音樂噴泉和嬉水區,加上燈光、音樂等元素,建設一個消閒景點,造價4,970萬元,另預留380萬元用作舉辦社區參與和宣傳活動。建築署按照財委會通過的工程範圍完成音樂噴泉項目的招標工作,並於 2019 年 7 月批出總承建商合約,合約價值為 4,135 萬元,餘數 835 萬元為項目所需的顧問費、駐工地人員薪酬、設備費用、應急費用等。不少區議員及部分地區組織質疑項目造價太貴,以及浪費用水。音樂噴泉項目的建築工程早於 2019 年 9 月中展開,區議會則在去年初通過動議煞停有關項目,但遭政府無視。上月,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否決方案後,政府更加快腳步急急建成,據悉該噴泉工程原定於今年第3季初方能完成。

6.深井燒鵝雕塑:120萬
提到深井應該不少人都會聯想到燒鵝,所以荃灣區議會耗費七十萬元,在海韻臺對開深慈街的迴旋處興建一座巨大鵝形雕塑,用意在凸顯「深井燒鵝」的特色,工程合共耗費約120萬元。不少人批評雕塑無實際作用,而其「似鵝非鵝」的設計更是劣評如潮。

7.葵芳地鐵站外「古墓」:85萬
這個以環保磚堆砌的小丘,是由發展局與建築師學會等合作、為慶祝回歸20周年而舉辦「城市藝裳公共藝術賽」得獎作品,於2018年4月設置在葵芳地鐵站外、興芳路與興寧路交界處,耗資85萬元,原定展期1年。該藝術品簡介列明名稱為「安全島」,可供人坐下來聚會及見面,但同時又寫明「請勿攀爬」。不過最為人詬病的是其中間拱起的外形,以及怪異的顏色配搭,居民批評狀似「古墓」及「建築廢料」,亦有區議員批評發展局未諮詢區議會就「空降」展品,發展局其後將其移除。

 
8.鴨脷洲海濱長廊燈塔:40萬
因展現香港仔傳統漁村特色,旅遊事務處在鴨脷洲海濱長廊進行美化工程,其中包括一個燈塔。這個燈塔高約十米,圓形塔身直徑約四米,工程造價約40萬元。不過燈塔僅屬「裝飾」,遊人不能登塔欣賞風景。儘管諮詢期內區議會曾提出不少為燈塔「增值」的建議,可惜均未獲土木工程拓展署接納。發言人解釋,鴨脷洲海濱長廊地形狹窄,燈塔裝置體積不宜過大,設計概念遂以觀賞及拍照為主要目的,亦因此不設觀景台。

 
9.鰂魚涌「不能避雨亭」:21萬元
這兩個避雨亭位於鰂魚涌海堤街,建於2015年5月左右,花費21萬公帑。雖然美其名是用作避雨,元過亭下的巨墩已佔用了大半空間,不能充份發揮作用,被市民斥「搵笨」,最後該亭在同年6月被民政事務處拆走。

10.屯門友愛邨「小丘園境」:20萬元
就在葵芳地鐵站外「古墳」被剷走第2個月,當時運輸署為阻止聚賭,在屯門友愛邨近翠寧花園皇珠路的入口,以岩石鋪砌「小丘園境」,斥資20萬元,但其半球外貌似「山墳」,惹來居民不滿,最終工程未落成就要開始清拆,成為壽命最短的小白象工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