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看過我們訪問本地二手書店「解憂舊書店」的話,從訪問都應該不難知道,香港辦書店其實很難。本地一直由「三中商」(三聯、中華、商務印)佔有不少市場比率,然而近年亦有不少「過江龍」殺入本地書店市場,例如無印良品開新分店時,部份位置劃位書店,更稱為「Muji Books」。不過論到聲勢最浩大,莫過於台灣而來,目前在香港有四家分店的誠品書店。不過誠品早在八十年代成立時,卻曾經出現多年虧蝕,究竟它靠甚麼「翻身」甚至進軍海外,確立「文青」地位﹖
‧ 誠品書店在2005年靠「誠品生活」翻身,甚至近年進軍海外,成功確立「文青」地位。
書店不可只賣書
書店要面對電子書、網購等挑戰,只賣書賺不了錢,應該都無甚麼人反對。但為甚麼誠品書店可以愈做愈起勁﹖誠品模式多元化,它們在2005年成立「誠品生活」,擴展至生活周邊,賣書固然是本業,但賣書以外亦有相當大規模的周邊文創、飲食商品,幾乎和一間百貨公司無分別。如果走入尖沙咀誠品書店,不難發現賣書的只佔一半空間,其餘有不少賣高檔文具、皮鞋、手工藝品等文創精品,購買的客人不比買書的隊伍少。當中有些是自家經營,有些是轉租給不同品牌,從而可以減少成本開支外,亦可吸引顧客集中在同一空間內消費。
另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就是餐飲,駐足誠品的茶飲店在擴充至全港之前,不少人去誠品除了看書之外,都會去買一杯飲品,促使賣書、周邊兩者地位調換。而「誠品生活」除了針對消費者市場(B2C)外,其實它們亦有供應文創商品、零件和服務給企業。在台灣來說,誠品會收購酒店、餐廳甚至百貨公司,或者由顧問提供設計意見、市場估算等等專業服務,這些都是一般消費者無法看到的業務。
‧ 現時周邊、餐飲收入遠高於書店本業,亦是現在全球常見經營模式。
‧ 除了自家品牌,誠品亦會將店舖轉租給不同商店,減少投資風險。(網上圖片)
只賣文創、餐飲又可行嗎﹖
據台灣誠品資料顯示,現時賣書收入僅佔百分之15-20,但周邊文創、餐飲收入卻高達70%,這亦是為甚麼單賣書的店舖會做不下去的原因。不過看到這個數字,可能有讀者會想︰那麼不賣書,只賣文創商品、餐飲不是更可行嗎﹖答案是未必的。誠品書店給人一種「文青」象徵,尤其近年讀書風氣稍為回升一點,不論是「真文青」、「偽文青」,彷似走入書店拿一本書去Coffee Shop,那管最後只是喝咖啡,或者看旅遊書,但都能夠提升顧客形象的感覺。書本是吸引顧客的基本門券,再在店內其他地方消費才是真正目的,加上連同文藝氛圍,很多客人甚至不介意付出更貴價錢。相反不售賣書本的話,它只不過是一家文具店或咖啡店,坊間可以取代的太多,所以賣書這個「本業」仍有需要延續下去。
或許書店不再主力賣書,會被批評為不守本業,但在書卷味不再的年代,仍然尚有一息主流空間賣書,或者推廣文化活動,在香港這片「文化沙漠」之中,其實已經很難得,所以賣書和文創、餐飲,兩者其實缺一不可。
‧ 書店不可不賣書,因為這樣會失去它獨特象徵,以及無誘因吸引顧客入店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