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C
Hong Kon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TAG

Twitter

【Twitter更新】 Twttier 私有化被標普500除名 更改Twitter首頁藍剔需付費?Twitter Blue收費為每月4.99美元!

Twitter 收購已在上周完成,而收購者 Elon Musk 希望與私募機構合作,從根本改革 Twitter,而私募機構偏好將公司私有化方便重組,在完成重組後才再度上市。紐交所在上周四(27日)公告,Twitter 將於周五(28日)停牌,標普道瓊斯指數有限公司週四也宣布,保險公司 Arch Capital Group 將在下週二開盤前取代推特,納入標準普爾 500 指數。 

【Twitter風波】400億Twitter收購案終止 用戶隱私安全漏洞成導火線! Twitter前安全部門主管指存在嚴重缺陷!?

擾攘了數個月的Twitter收購案終於告吹,收購人Elon Musk已在上月底致函通知Twitter公司,終止了價值440億美元(約3453.36億港元)的收購協議。Elon Musk的法律團隊在終止函中聲稱Twitter並沒有遵守交易合約的條款,「 Mr. Musk 決定終止合併協議,因為Twitter 嚴重違反了該協議的多項條款。」,並表示Twitter作出了多項虛假與誤導性的陳述。

【收購風波】Elon Musk Twitter 收購終止! Twitter訴諸法律重啟計劃?Elon Musk敗訴須付78.5億港元終止費!

相信全球首富Elon Musk收購大型社交平台Twitter一事都成為了茶餘飯後的熱話,日前Elon Musk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出終止高達440億美元(約3450億港元)收購計劃的申請,指Twitter嚴重違反雙方協議,並在談判期間作出「虛假和誤導性」的陳述,阻礙收購計劃進行。  Elon Musk的律師團隊表示,為了評估Twitter平台上的虛假和垃圾帳戶數目,團隊一直積極向Twitter查詢必要的數據資料,但平台會提供不完整或不可靠的資訊,甚至借故無視團隊的要求,因此負責律師 Mike Ringler 認為Twitter違反了收購協議,並指出Twitter近期裁員一事跳過程序沒有取得Elon Musk的同意,無視平台應該承擔的義務。  然而,Twitter 董事長 Bret Taylor表示,公司本來會按照原定的價格和條款完成交易,面對Elon Musk一方突如其來的終止交易申請,Twitter將會採取法律以完成收購。面對Elon Musk團隊的指控,Twitter認為已經全力遵守條款並配合Elon Musk對機械人用戶數量的調查所需。Twitter先後解釋了內部如何確認機械人數量、開放 Twitter 存取權限予Elon Musk接收和分析所有推文,及向公眾媒體證實Twitter 每天已阻止超過100萬個垃圾郵件帳戶,表示機器人訊息和郵件情況已在掌握之中。  如今Elon Musk選擇對薄公堂取消交易,代表兩方皆須向法官說明舉證對方違反了哪些協議條款。士滿大學法學院教授 Carl Tobias 認為,相比之下Elon Musk一方須提供更確切的依據才有可能說服法官,否則他唯有支付10億美元(約78.5億港元)的違約金,或硬著頭皮重啟收購程序。有猜測指,考慮到Elon Musk以往蔑視政府規定和監管法規的種種前科,法官可能傾向讓Elon...

【數位交易】20字母叫價高達1900萬?!Twitter創辦人拍賣15年前首篇帖文引起關注

社交平台推特(Twitter)最大特色之一是字數上限,用英文寫推文最多280字,用中日韓文最多140字。Twitter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多爾西(Jack Dorsey)就將自己15年前發出、只有20個英文字母的首條推文拿出來拍賣,至今最高叫價達250萬美元(約港幣1940萬) 今次拍賣帖文是多爾西於2006年3月21日下午3時50分,於Twitter發出的第一篇帖文,全篇只有五個英文單字「just setting up my twttr」(剛剛設定好我的Twitter)。據悉去年12月多爾西把這篇帖文放上「Valuables BY CENT」平台拍賣,不過他於上周五貼出拍賣網站連結後,才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短短數分鐘內,叫價就飆升到8.8萬美元以上。而經過一天時間,帖文叫價已上升至250萬美元,目前最高價者是區塊鏈技術新創公司Bridge Oracle執行長Sina Estavi,中國區塊鏈平台波場(TRON )創辦人兼BitTorrent執行長孫宇晨也曾出價至200萬美元。 ●孫宇晨前年曾以457萬美元(約港幣3500多萬)贏得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但前年7月他以健康為由推遲午餐約定。據彭博社報道,孫宇晨最終於去年1月23日,在美國奧馬哈與巴菲特共進晚餐,晚餐持續逾3小時。 帖文以「不可替代貨幣」(non-fungible token, NFT)形式出售,以這種NFT形式持有的資產會被區塊鏈記錄,即類似於用來追蹤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分散式記帳技術,且每個NFT發布後不可修改、不可複製、也不能互相替換,有助保證資產的真實性與可追溯性,證明它的價值。根據Valuables指,投得帖文的買家將會獲發多爾西的數碼簽署認證書,並永久擁有該則帖文。由於有創作者的簽名和認證,不但是獨一無二,更可確認所交易作品的擁有者及作品真偽。NFT掀起數位藝術交易熱潮,從今次拍賣可見大眾對透過區塊鏈技術認證的虛擬物品的需求增加,不少人都願意付出真鈔買經NFT數位認證作品。不過,帖文仍會繼續保留在Twitter上,只要多爾西沒有刪除這則推文,網民還是看得到。 ●具體交易方式會用以太幣來進行,並會利用Matic區塊鏈發行所有權證明。不過,成交後的帖文仍會繼續保留在Twitter上。 ●Twitter早前宣布新目標,希望2023年時的可變現日活躍用戶數(Monetizable Daily Active Users,mDAUs)從現在的1.92億增加為3.15億。

【彈性安排】Twitter宣布員工可永遠Home Office!在家工作成為常態對企業有甚麼利弊?

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企業要求員工在家工作,以減低集體感染風險。今次疫症令老闆們發覺就算員工不在辦公室,不但無損企業運作,部份員工工作效率更有所提升。美國社交媒體Twitter早前就宣布疫情結束後,員工可選擇永久留家工作。以往本地公司讓員工Home Office情況並不普遍,那麼當管理層考慮設立Home Office制度時,要怎樣權衡利弊呢?由小編跟大家分析一下吧! Twitter早在3月2日已強烈鼓勵員工在家工作,並於3月11日起強制員工居家工作,是美國首批因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在家工作模式的公司。5月12日,Twitter發言人表示過去數個月證明在家工作模式可行,所以員工可選擇永久留家工作。惟部份工作崗位需要或在某些情况下,員工還是需要回到公司上班,負責伺服器保養的人員就是其中之一。 ●Twitter總部設在加州三藩市,在全球有超過35間辦公室,包括香港、日本及韓國等地,僱用近5,000個員工。 疫情對在家工作需求帶來重大變化。有調查發現,Home Office有效提升士氣和工作效率,其實讓員工在家工作還有以下好處: 1. 節省支出 英國四大銀行之一的巴克萊,行政總裁斯坦利(Jes Staley)曾表示「將7000人安置在同一建築的想法或已成過去」。而早在疫症爆發前,已有不少大企業包括Amazon、Apple、Dell、IBM、TOYOTA等鼓勵員工Home Office,其中IBM指出讓員工在家工作,可以公司節省上億元支出,把更多資源投放在發展公司核心業務。另外,香港一向寸金尺土,寫字樓租金高企,如果讓員工在家工作,就用不著太大地方,可以轉租一個較小的辦公室,有助減省租金支出。 2. 減低員工流失率 曾有調查指出,員工在家工作後,工作效率提升之餘,也能夠節省上下班的通勤成本,變相能夠抽出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或休息,真做到work life balance,有助保持身心愉快。早前《經濟學人》報導,有近三分之一英國人表示,能否在家工作將會成為他們考慮「跳槽」因素之一。同時有調查指出讓員工在家工作,公司員工流失率由5成下降至低於3成,留住人才對公司長遠發展及盈利增長有幫助。 3. 減少「辦公室政治」 雖然在家工作可能會失去和同事面對面交談機會,但同時可以避免出現與同事或上司相處不來情況,自行在家工作的話,就不用過於在意上司和同事情緒反應,說不定可以更加專注於工作,避免出現「辦公室政治」。 雖然遙距工作對不少企業來說好處多多,但凡事有利必有弊: 1. 與員工距離拉遠 以往員工在辦公室工作,老闆自然很容易掌握每個人工作狀況,在管理上更加輕鬆。實施在家工作後,相信不少老闆都怕員工在辦公時間並非處理公事,早前就爆出有人趁上班時間去行山打卡新聞,結果引起不少人討論。所以雙方必須事先制定清晰工作To-Do-List和死線,並定時向公司匯報,讓上司或主管可以有效檢視工作進度和表現。 2. 容易出現溝通延誤 員工在家工作,最大困難就是無法面對面和同事即時溝通,遇到問題時只能透過打電話和WhatsApp等方法交流,容易造成團隊溝通效率偏低。萬一有緊急情況,但又找不到負責同事,就好大機會被延誤處理。又如利用視像通訊軟開會時,當你展示圖表、數據或是內容時,可能會因版本不同而造成混淆,讓其他成員們不能馬上理解,進而影響進度。因此在會議開始時,應該先確認文件數目及版本,節省會議時間、強化溝通效率。 3. 機密資料外洩風險增加 現時很多公司都使用雲端系統,所以只要有電腦上網,就能夠順利處理公司事務。但部分公司保安系統嚴密,機密文件眾多,需要連接公司總機才可完成工作,管理層讓員工Home Office時,就先考慮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或透過虛擬桌面(VDI)讓員工以私人電腦遙距取用公司電腦。不過,始終每間公司都會有一些機密文件資料,如果沒有做好網絡保安工作,包括安裝防毒軟件、防火牆或入侵偵測及防禦系統,便有機會令公司資料外洩。因此Home Office雖然方便,卻就要更加注重風險管理,加強網絡安全。 總而言之,「Work from home」是一種趨勢,雖然有很多好處,不過企業要落實推行,當中都有不少考慮因素。所以各種老闆應該根據公司情況,與員工多作溝通,彼此協調如何有效實施在家工作,這樣對公司還是員工才是百利而無一害。

【新企業思維】員工過千人但無人要「返工」﹖窺探Tumblr、WordPress背後企業Automattic成功秘密

「返工」對香港人來說,就是每天起床逼交通工具,趕回辦公室工作,工作完成後又趕車回家。但擁有社交媒體Tumblr及個人網誌系統WordPress的企業Automattic,目前全球擁有過千名員工,市值超過30億美元,創辦人穋維倫格指他們在三藩市唯一辦公室,居然因無人「返工」而不再租用。究竟這家公司的工作模式是怎樣﹖員工又怎樣和同事合作﹖聽完或許大家都很羨慕呢! 員工要有最佳工作環境 Automattic最初只有四名創辦人,均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創辦人之一穆維倫格指他們很早就知道無需一起工作。既然慳了租用辦公室成本,那就可以將這筆金錢,改善員工工作環境。穆維倫格曾經提到公司會向員工提供250美元租用Share Office;如在Coffee Shop工作更會全額資助咖啡錢;新員工可獲2000美元「新人獎」,用來改善自家辦公室,並提供最新蘋果設備,務求員工可以在最自在的環境下工作。 ‧ Automattic旗下擁有社交媒體Twitter及網誌系統WordPress,員工過千人,市值過30億美元。 穆維倫格亦認為工作關鍵不是你工時有多長,而是你做了甚麼,所以強逼員工在辦公室上班,未必能提升創造力。反而不限制他們上班時間、地點,隨時會更多意想不到想法。不過他們仍會舉行年度大聚會,讓世界各地員工聚在一起交換意見、創辦人解答公司問題等等,增強團隊價值觀。 ‧ 穆維倫格認為工作地點和時間不重要,重點是交出甚麼作品,所以會資助員工改善自家工作環境。 不一樣的招聘方式 傳統公司都會以面對面方式招聘員工,一來受地域、時間限制,二來面試者表達技巧未必和工作表現成正比。Automattic後來改用全線上面試環節,創辦人會在初審挑選合適人士,然後會要求入圍者和Automattic以有薪合約形式,工作一至兩個月,他們不需要在現時公司辭職,但可以在周末、晚上參與,從中可以直接測試入圍者能否擅長交流、自主能力。到最後一輪才會正式和候選用Chatbox對談面試,過程中不會知道他們的性別、樣貌、種族,確保「用人唯材」。 對Automattic來說,他們希望員工能夠在公司工作數以十載,這樣才有效提高公司生產力,並了解公司特色而設計出最貼切產品。加上公司訊息、會議紀錄全開放,而且幾乎無分職級,不會造成惡性競爭,員工亦會更賣力工作。 ‧ Automattic每年都會舉辦年度聚會,讓各地員工聚集一起交流,提高價值觀。(Facebook專頁截圖) ‧ 穆維倫格認為僱傭雙方關係長久,公司生產力才會不斷上升,關鍵就是公開資訊和給員工最大自由度。

【侵侵花生集中地】為何Twitter在香港不流行?

Twitter一向是特朗普用來發布消息的社交平台。近來的5月5日,他就發出一條關於中美貿易戰的Twitter,令A股全線下跌。他宣佈要在5月10日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提高關稅稅率,從去年的加徵10%到25%。他甚至表示會「很快」把中美貿易之中未被加徵關稅的產品全部增稅。   Twitter在美國﹑日本等地都十分受歡迎,不時可「食」到各國家領導人和大小明星的花生,按理說應該受香港人歡迎。但2019年1月We Are Social及Hootsuite發表了全球Digital 2019報告,當中針對香港地區的報告指出,只有26百分比受訪用戶使用Twitter,相比起來80多個百分比的用戶使用Facebook﹑YouTube﹑WhatsApp,過半數人用WeChat和Instagram,香港人並不特別熱衷於Twitter。   先介紹一下Twitter。用戶可在Twitter上發布和互交消息(推文),每一則推文(Tweet)限制為 140 個字符(現在已經可以加上圖片、視頻等等)。其實推文的定義就是「短暫的信息」,如雀鳥的叫鳴聲一樣(亦即是英文Tweet的原意)。 任何Twitter用戶都可以跟隨(Follow)任何其他用戶,包括傳媒﹑名人﹑總統。每一位用戶所發的推文,都會同步讓所有跟隨者看到。 收到推文後,用戶可以將推文轉發(Retweet)。以往用戶一直只能以文字Retweet,但近日Twitter推出新功能,允許用戶可以將圖像﹑影片或GIF添加到他們的Retweet推文中,繼續加強用戶的體驗。 在一般情況下,一些重要推文,可以在數次Retweet後,令數以百萬,甚至千萬的用戶看到。Twitter是一個頗為公開的平台,傳達訊息的效率絕對比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網絡優勝,往往可得到國外的第一手資訊。   那回到問題所在:為何Twitter在香港不流行? 首先最大原因應該是語言問題。Twitter系統最初只支援英語,加上較少中文用戶使用Twitter及發布以中文撰寫的推文,香港用戶多以Twitter來「食」國外用戶的花生,因而一眼掃去介面全是英文,為部分人設下了語言的門檻。 第二是群眾心理。問問身邊朋友,似乎都比較少使用Twitter,那麼個人就會傾向於使用Twitter以外的社交媒體和其他人交流。 心理學上的「從眾效應」,是指人們受到多數人的一致思想或行動影響,而個人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上述提及Digital 2019報告,香港多數人使用Facebook和WhatsApp。當香港用戶在開啟Twitter帳號後找不到也在用Twitter的朋友,久而久之較少登入,帳號慢慢就荒廢了。 另外,也有評論員認為「香港網民似乎比較不喜歡公開評論事情,而傾向與群組內的友好『吹水』」,以及「香港網民喜歡相片多過文字,例如 Instagram雖然都是以追隨者型成網絡,就比較受歡迎」。筆者認為也不無道理。   資料來源:眾新聞﹑DataReportal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