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首頁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市場近況
名人獎項
About AMVB
Participate
Criteria
Awards – Contact Us
Awards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Member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首頁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市場近況
名人獎項
About AMVB
Participate
Criteria
Awards – Contact Us
Awards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Member
Home
About
Participate
Criteria
Contact Us
Awards
AMVB 2023
AMVS 2022
HKVC 2022
HKVC 2021
AMVB 2021
AMVS 2020
Member
30.2
C
Hong Kong
搜尋
城中熱話
【疫情陰霾】香港經濟需時最少6至12個月先至復甦? 渣打調查:27%企業疫下收入大跌一半
城中熱話
【可分期交稅?】涉逾40億元 陳茂波公佈第四輪紓困措施
城中熱話
【持續衰退?】大摩三度唱淡香港經濟 今年負增長0.8%
城中熱話
【降級危機】惠譽下調香港評級 對經濟帶來甚麼影響?
Related tags
?
#AR
#Metaverse
#印衫#熨畫 #絲印
100億
136離職定律
Latest
「澳門銀河」奢華綜合度假城捷報頻傳 於行業獎項中獨佔鰲頭
「AIA健康校園挑戰賽2024/25」香港區冠軍誕生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及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將獲頒合共十萬美元獎金 並代表香港競逐區域總冠軍殊榮
長江實業集團瀧珀持續升溫 沙田展示中心與國際旅遊展人氣高漲 夏日限時禮遇同步登場
宜搜科技控股達成配股協議 擬籌集逾1.8億港元資金
Latest
香港浸會大學於 2025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可持續發展大會展示領先全球的數碼健康與系統醫學研究實力
五星好評實至名歸——Sennheiser EW-D無線系統限時特惠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成功榮膺2025亞太區國際房地產大獎三項冠軍
獲法國海軍獨家聯乘 革新防水袋又重又厚固有概念 – 專訪Zulupack董事及品牌總監Carl Wong
Latest
「澳門銀河」奢華綜合度假城捷報頻傳 於行業獎項中獨佔鰲頭
「AIA健康校園挑戰賽2024/25」香港區冠軍誕生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及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將獲頒合共十萬美元獎金 並代表香港競逐區域總冠軍殊榮
長江實業集團瀧珀持續升溫 沙田展示中心與國際旅遊展人氣高漲 夏日限時禮遇同步登場
宜搜科技控股達成配股協議 擬籌集逾1.8億港元資金
More From Hit Consultant Media
城中熱話
【疫情陰霾】香港經濟需時最少6至12個月先至復甦? 渣打調查:27%企業疫下收入大跌一半
Smartties
-
July 23, 2020
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來襲下,不少企業日常營運持續受影響。在最新一輪領取「保就業」補貼僱主名單中,就有不少大型企業,包括多間零售、飲食連鎖集團,當中經營惠康超級市場、萬寧以及 7-11 便利店等的牛奶公司獲批最多資助,金額近4億元。而長和系旗下的多間公司,例如百佳超級市場領取1.6億元,屈臣氏集團合共領取超過1.1億元補貼。而渣打最新調查顯示,68%受訪本港中型企業指,疫情下每月收入減少20至50%,27%企業更稱每月收入大跌逾五成。超過半數受訪者預期,本地經濟需時最少6至12個月才可復甦。 為了解企業業務在疫情下受到多大程度影響,渣打中型企業脈搏調查訪問中國內地、香港、印度、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逾200間中型企業決策者,結果顯示,有61%受訪者表示每月收入錄得20%至50%跌幅,有53%受訪者認為需要最少6至12個月才可在疫情影響中復甦及回復穩定營運。 若單計香港地區,68%香港受訪者表示每月收入下跌20%至50%,比起整體佔61%為多。而有約55%香港受訪者預期要6至12個月才可從疫情中復甦,同樣比整體佔53%為多,更有36%香港受訪者認為復甦會長達12至24個月。 另外,滙豐早前亦最新發表商貿領航報告,該機構在今年4月至5月訪問14個市場、逾2,600間公司,當中包括 200 間香港企業。調查發現,疫情下有超過7成受訪企業受到強或非常強影響,分別佔47%及25%,而最受影響行業是汽車業,佔77%,其次是批發及零售業,為76%,調查亦發現,有5%企業受疫情影響而停運。 兩個調查都不約而同指出,疫情促使香港企業思考轉型問題,同時要應用更多創新科技拓展業務。渣打調查發現,在整體未來策略重點方面,有72%受訪者冀確保營運模式能抵禦衝擊 ,其次有63%利用科技與競爭對手區分 。香港受訪者認為要推動業務增長,兩大優先工作分別是提升企業營運靈活度及彈性,以及利用科技與競爭對手區分,佔 59%,但同時有50%企業表示需要更關注風險。 至於匯豐調查指出,疫情促使港企加強業務抗逆力。若單計香港地區,有六成港企表示雖已就過去數個月面對逆境作出適度準備,但仍有不足之處。又因疫情影響,有逾半港企更認為彈性工作安排於未來2年將成新常態,將會更關注業務多元化和數碼化進程,採用創新科技,並會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以應對未來挑戰。
城中熱話
【可分期交稅?】涉逾40億元 陳茂波公佈第四輪紓困措施
Smartties
-
December 4, 2019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下午聯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公佈第四輪紓困措施,主要支援企業和就業,涉及總金額超過40億元。陳茂波指出連同今次,四輪措施總共涉及的資源超過250億元。部份需要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希望早日實施。 9項紓困措施包括: 1)減免非住宅用戶75%的水費及排污費,為期四個月。每戶上限分別是水費2萬元,排污費12500元。政府收入減少3.5億元,25萬個非住宅用戶受惠。 2)每位合資格非住宅用戶可獲75%電費補貼,上限5000元,為期四個月。等候立法會撥款後開始,料惠及43萬戶。 3)非住宅物業差餉寬免在今個年度最後一季由1500元調升至5000元,政府收入將再減少6億港元,預計26萬個商戶受惠。 4)在2018/19課稅年度,利得稅、薪捧稅、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可申請分期繳稅而不收附加費。若獲稅務局批准,未繳稅款免收附加費,為期不超過一年。 5)向使用啟德郵輪碼頭的郵輪公司及現有碼頭商戶,提供收費及租金減免,為期半年。 6)向回收業界提供一次過租金補貼。 7)證券及期貨事務監督委員會,寬免持牌人和機構的年費。 8)僱員再培訓局的「特別・愛增值」計劃將會優化及延長,每位學員所得的資助將由4000港元增加至5800港元。涉及3.5億元開支。 9)優化「展翅青年計劃」,投入1430萬港元,預計有600名年輕人受惠。 陳茂波早前預測2019/20年庫房將出現赤字,但指國際上有佔生產總值2%至3%的赤字幅度不是很嚴重問題。目前港府有一定財政儲備累積,在經濟環境需要而動用儲備並非大問題。他強調,推出紓緩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經濟環境困難,協助有需要行業。故此在經濟下行,政府更要加大公共開支,與企業及市民一同共渡困難時間。 陳茂波表示近期社會及暴力事件削弱國際投資者對香港信心,若暴力事件持續,會影響基層生計,明年的經濟亦充滿不確定因素,需社會各界齊心合力停止暴力,恢復秩序。
城中熱話
【持續衰退?】大摩三度唱淡香港經濟 今年負增長0.8%
Smartties
-
October 22, 2019
繼8月份下調香港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預測後,摩根士丹利對香港經濟前景愈加看淡,昨日發表報告,進一步下調對香港今年經濟增長(GDP)預測,由原來預期全年跌0.3%,進一步下調至收縮0.8%。報告表明,香港經濟前景尚未到谷底反彈,意味未來仍有下調可能。 經濟表現疲弱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考慮到香港經濟表現在過去兩個月比預期更疲弱,把今年香港實際GDP預測,從負0.3%下調至負0.8%,為全城看得最淡大行。而因私人消費、投資及出口疲弱,估計下半年經濟按年收縮2%。另外報告又維持對MSCI香港指數低配置,看好電訊股和保險股,維持對金融和工業股減持。至於恒指目標,則維持於明年6月底24,400點,未有再下調。 施政報告未能消除憂慮 縱使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供措施支持樓市需求和民生,刺激樓市,但仍未能完全消除各種負面衝擊。因此大摩維持對香港地產、股市等謹慎觀點。報告指出將繼續維持住宅樓價至 2020 年首季,較2019年6月頂峰下跌10%的預測,同時預料未來12個月寫字樓物業租金最多跌10%。隨著住宅物業交投量不及早以往預測,預料今年下半年持續疲弱,相信經濟前景仍未到谷底反彈。 ●大摩指出縱使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供措施支持樓市需求和民生,刺激樓市,但仍未能完全消除負面衝擊。 三度唱淡經濟增長 今次是大摩在兩個月裡第二次、今年以來第三次下調對香港經濟預測,也是眾多證券商當中首間預估香港呈現負增長。大摩於今年6月9日,首次下調香港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當中今年GDP目標為1%、明年降至零增長。原因是中美於 5 月第 11 輪談判後,互相加徵對方商品關稅,顯示貿易戰升級觸發全球經濟衰退憂慮。不過,當時大摩仍然對恒指目標維持於28,000點。直到 8 月 20...
城中熱話
【降級危機】惠譽下調香港評級 對經濟帶來甚麼影響?
Smartties
-
September 6, 2019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下調香港信貸評級由「AA+」下調至「AA」,前景展望為「負面」。而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加上本港局勢持續不穩,預測今年香港實際GDP增長為零,2020年則增長1.2%。那麼評級下降會為香港經濟帶來甚麼影響? 惠譽解釋,連續幾個月的社會衝突及暴力事件,正在考驗「一國兩制」底線和柔韌性。惠譽預期「一國兩制」框架將會維持不變,但香港經濟、金融和社會政治與內地的連繫正逐步被強化,中國官員對香港事務參與表現更為積極,意味著香港未來會繼續融入中國管治體系之內,受到更大的體制及監管挑戰,令香港與中國內地主權評級(A+/穩定)差別收窄。惠譽重申,香港評級仍然高於內地,主要是因為兩地的法治水平、政治框架及營商環境有差別,但若然兩地繼續融合,香港與中國評級的差距將會消失。 報告同時指出,持續不斷的示威,短期會使經濟活動無法正常運作,令香港GDP有下行風險,預測今年香港實際增長為零。而長遠來說,示威活動會對香港法治有效性和政府施政效率造成損害,令人們對香港政府不信任度上升,影響營商環境穩定。 至於前景展望為「負面」,惠譽解釋即使政府作出讓步,滿足示威者要求,但市民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不滿情緒,並延續一段時間,導致社會情況不穩,繼續削弱對公營機構的信心、損害企業對政府管治、法治制度和營商環境等等看法。 評級下調恐導致資金撤離 除惠譽外,另外兩間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在今年7月都曾發表報告。穆迪指抗議活動是香港用以制衡政府的手段之一,若制衡能力被削弱,將對香港信用狀况產生負面影響。而標普則指出,相信香港政府很難再推動各項政策,如果中央採取更強硬態度,加強對香港管治,風險便會增加。 雖然現時穆迪和標普對香港評級尚未有調整,不過根據資料顯示,穆迪在2016年已將香港評級展望降至「負面」,2017年又將香港評級由「Aa1」下調至「Aa2」;標普則在2017年將香港信貸評級由最高級別的「AAA」降低一級至「AA+」,反而惠譽一直維持香港「AA+」評級。不過,如今惠譽決定下調香港信貸評級,顯示若港府未能在短期有效解決社會紛爭,可能會觸發更大危機,進一步打擊商業信心。皆因一個國家或地區評級下調後,將會增加相關機構及企業舉債融資成本,同時亦有可能影響各項投資及商業決定,最終導致資金撤離。若然香港希望改善評級,還是需要視乎社會動盪得到平息,令企業及商家回復信心。
ADVERTI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