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C
Hong Kong

Related tags

Latest

Latest

Latest

More From Hit Consultant Media

【生死有命】坦然面對身後事 為摰愛至親及早訂立遺囑長留祝福──專訪囑願Good Wills創辦人Amy Kw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P8ZZaO1Pk8 生離死別是人生無可避免的過程。即使人不在,死後仍可透過遺囑實現遺願,把遺產留給摰愛至親,表達最後的愛及祝福,故一份清晰詳細的遺囑不可或缺。然而,人們往往忽視預先訂立遺囑的必要,沒有專業人士從旁協助,草草了事以至遺囑錯漏百出,甚至不具法律效力。遺願無法正確執行之餘,亦為摰愛帶來麻煩,增加許多額外的法律程序。為避免這些情況發生,囑願Good Wills提供優質的遺囑草擬及諮詢服務,根據客戶需要為其量身定制遺囑。只要生前打點好一切,之後自然能減輕家屬摰愛的負擔,無謂傷痛時仍徒添煩惱。創辦人兼行政總裁Amy Kwan希望打破普羅大眾對遺囑的偏見及誤解,向公眾推廣訂立遺囑的重要性,讓愛在死後仍傳承不息。 每個人都有必要訂立遺囑? 不少人對遺囑存有偏見,以為訂立遺囑是有錢人及老人的專利,自己年紀尚輕而且資產不多,又不是生在大家庭要「分身家」,何需特意預先寫好遺囑?Amy強調這種觀念過時守舊,「每個人都有資產,只是多少之分。如果不預先打點好,等有需要再處理便為時已晚。」除房地產及流動資產,如現金和貴重物品外,強積金亦屬遺產的一部分,卻常被忽視。故不論年紀老幼,每個人都有責任處理。Amy表示曾有案例,一家之主因意外不幸離逝,卻因生前沒有預先訂下遺囑,遺產遭法庭凍結,以至其妻兒無法動用資產,失去經濟支柱的他們,生活頓時陷入困境,其後亦須尋求法律援助,徒添不必要的手續及花費;另一較常見的案例是人已臥病在床,神智未必清醒,此時再立遺囑,法律效用便存在很大爭辯空間。 Amy補充,根據第73章《無遺囑者遺產條例》,正常而言無遺囑者的遺產會留予家屬,故有任何特殊情況,如死者希望把遺產留予親屬以外的人,抑或是同性伴侶,便需要在遺囑上清楚列明。「實際會面對的情況形形色色,要保障自己以至親屬的權益,白紙黑字訂下遺囑,屆時便能省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金錢。」 ●囑願近日新推出的的網上平台,只須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便有專人跟進,並自動生成一份基本的遺囑。 專業人士代勞 確保遺囑效用 有人可能質疑,訂立遺囑不過是一紙之書的事,只要自己小心處理,符合相關遺產條例便可,何須律師代勞?Amy慨嘆這也是坊間常見的誤解,「一份充滿瑕疵的遺囑,差過沒有遺囑,而且只要一個字眼的意思不同,整份遺囑便可能有很大差別。」加上面對人生不同轉變,如結婚、置業,生兒育女等,每個階段的需求均有所不同,而遺囑的內容亦會隨這些轉變有所變化,自己處理很大可能出現混亂,或言不達意的情況。故交予專業人士處理,根據不同需要量身定制遺囑,無疑是最好選擇。 ●遺囑一般而言會因不同地區的法律而有所限制,如香港《基本法》與中國《憲法》已有出入,所以最好根據當地法例,再訂立一份相應的遺囑,以確保萬無一失。 視訂立遺囑為常態 改變社會風氣 華人社會深受傳統觀念影響,對死亡之事忌諱不言,非到必要時仍避而不談。身為律師的Amy早在澳洲工作時,便有處理遺囑的經驗。她坦言,「外國人與華人對遺囑的態度截然不同。對外國人而言,這件事彷彿食飯工作一般正常自然,沒有絲毫負擔或顧慮。」有些外國父母甚至會在子女年幼時,便與他們一起訂立遺囑,同時作為生死的教育,意義更加深遠,讓子女明白到生離死別只是生命的平常課題,毋須大驚小怪。對於子女的愛護,則不分國域。Amy指出訂立遺囑的客戶,不如一般人想像以老人居多,反而是中年家庭為主。「40歲左右有子女的父母最多,他們希望自己即使不幸發生意外,孩子亦能得到妥善照顧。」 所幸隨時代進步,普羅大眾的觀念亦與時俱進,加上疫情影響,使人們更清晰意識到遺囑的重要性,選擇及早訂立的人越來越多。Amy樂見這種變化,希望未來訂立遺囑會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常態。她亦會善用不同渠道,如社交平台及影視媒體,進一步推廣訂立遺囑的風氣和普及。 ●Amy以「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ADVERTI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