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C
Hong Kong

Related tags

Latest

Latest

Latest

More From Hit Consultant Media

【財富管理】銀包放大面額紙幣更容易慳錢?!專家教你6招整理銀包控制消費意慾!

大家出街時會帶幾多cash係身?唔少人想慳啲洗,普遍認為唔應該帶太多錢出街,特別係大額鈔票。但有研究發現,銀包內有大額鈔票更容易幫到你慳錢!如果加埋銀包整理術,掌握金錢去向,咁就離「擺脫月光族」目標更近一步!小編就整理專家意見,教大家6招整理銀包控制消費意慾啦! 美國《消費者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公布一項研究,實驗以一班大學生作對象,研究人員將1張1美元鈔票,以及4個25美仙硬幣分別派發給不同組別的大學生。結果發現,拿到4個25美仙硬幣的大學生,更容易把錢花掉來買東西,並且買得更多。其實這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經濟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行為學教授Richard Thaler理查德.塞勒提出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概念有關。 人們處理金錢的方法與對金錢分類息息相關,他們傾向於在心裡創造不同帳戶,再根據這些帳戶的各自影響,從而製定財務決策,而非依整體資產來決定。舉例來說,我們會將收入分成「家用」、「玩樂」、「儲蓄」等用途,避免不同帳戶的錢混雜。對於「家用」部份的金錢,我們會精打細算,謹慎支出,但對「玩樂」賬戶里的錢,往往會抱著更輕鬆地態度花費掉。我們習慣區分為「不同領域」的錢,這就是心理賬戶在起作用。而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受到心理賬戶的影響,把一大堆小額鈔票視為繁雜、不重要的現金,把大額鈔票視為特別款項,因此總是以不同的態度對待等值的錢財,並做出不同的決策行為。 整理銀包輕鬆儲錢 日本稅務專家龜田潤一郎的《為甚麼有錢人都用長皮夾?》一書中,指出「存不了錢的人」的錢包通常有下列現象: -錢包很鼓 -紙鈔皺皺,而且方向亂七八糟 -有很多張信用卡 -放了很多收據發票 1.使用長形銀包,並將紙鈔擺放方向一致 統一紙鈔擺放方向,最大面額紙幣放在銀包最外面間隔,如此類推,整整齊齊,收錢和付費時一清二楚。 2.專屬散紙包 既然長銀包專放紙鈔,那就應該多買個散紙包安置硬幣。雖然付錢時可能較為麻煩,卻能夠讓人停一停,諗一諗,減少無謂消費。 3.拿走收據發票 銀包塞滿雜物,付費時為節省時間「搵錢」,往往付更大面額的紙鈔,找回更多零錢,結果更容易花掉,所以應將收據、發票、名片等另外存放。而透過整理發票,可以回顧自己買過甚麼,方便管理金錢流向。   4.一卡通行 現在大多數人都習慣使用信用卡,不過信用卡太方便就手,大大增加衝動消費的可能性,讓人很易「洗凸」,簡單而言就是金錢流失的首要元兇。所以應該根據一天的行程,只帶有用的信用卡和八達通,其餘的留在家裡的抽屜,有助更可規劃一天的支出;或是將大面額鈔票包裹着信用卡,這樣每當要購物或以信用卡簽賬時,都會對自己的消費行為更加三思而後行,從而做出更理性的決定, 5.整理散紙 每天下班回家,從零錢包拿出散紙存到錢罌,日日儲起無負擔。你亦可以參考「52周階梯存錢法」,透過遊戲,讓存錢多一點樂趣,養成養成「固定儲蓄」好習慣。「52周階梯存錢法」是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存錢計畫,設定每周存款金額,例如以10元為單位,第1星期存10元,第2星期存20元,第星期存30元,第星期存40元,如此類推,到第52星期時就可以下1萬3780元。你也可以從50元、100元開始存起,以第1周存100元為例,1年後就可以存下13萬7800元了!    

【資產管理】銀行戶口咩情況先會被凍結?兩大方法保障個人財產!

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日前在Facebook宣布流亡,目前身處英國,惟其個人和家人銀行戶口一度被凍結,現時他家人的滙豐銀行戶口已全部解凍,而他本人的戶口亦獲部分解凍,並立即將積蓄轉帳往安全地方。事件引起大眾熱烈討論,不少人擔心在港個人財產不受保障。到底哪些情況下銀行戶口會被凍結?如果想進一步保障個人資產,現時又有哪些方法?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五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保護私人和法人財產的取得、使用、處置和繼承的權利。」至於企業所有權和外來投資均受法律保護。不過在2大情況之下,銀行戶口可被凍結: i)涉及「洗黑錢」 如警方懷疑某筆財產是經非法活動所得,即俗稱的「洗黑錢」,不論存放在自己或家人賬戶,警方都可以要求銀行就相關的金融犯罪行為取得暫時的銀行户口凍結令,但仍需經過原訟法庭申請,而警方需提出充分理據,假如是毫無證據,法庭不會容許繼續凍結。   ●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表示,除非有法律依據,以及有線索顯示涉事者的家人帳戶有異常,否則銀行不會凍結銀行存款,做法亦非「株連九族」。   ii)違反《香港國安法》 根據香港《香港國安法》第43條規定,特區政府警務處在維護國家安全部門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時,可以採取的各種措施,其中包括若當事人財產被懷疑涉罪,可以凍結、限制、沒收及充公相關財產等。   如果想進一步保障個人資產,現時有2大方法! 方法一:開設離岸戶口 離岸戶口即是在香港開立境外銀行帳戶,將資產轉移至海外,在境外可自由調撥資金,以便處理收支,即使將來有甚麼風吹草動,也不用擔心所有資產被凍結。一般而言,開立離岸戶口的所需文件與本地戶口相若,申請人需要準備以下3類文件:身份證明文件、住址證明以及入息證明。據了解,滙豐銀行總行專為客戶開立離岸戶口的國際業務中心近月預約開立離岸戶口申請曾累積達5,000至6,000人,故匯豐很快就新增至少3間尖沙咀分行處理離岸開戶服務。因此可先打電活向銀行查詢,預約後才到銀行辦理開戶手續。如果文件齊全,開設離岸戶口需時約2至3星期。不過,雖然香港作為金融中心,但部分銀行在客人開設離岸戶口時,都會要求申請人交代開設離岸戶口原因及實際用途,例如供子女升學。若與投資相關因素,一般會較容易開通戶口,至於儲存原因則未必會被接納。有不少開戶人士表明,戶口是用作多元化配置資產以分散風險。 銀行離岸戶口要求比較 現時本港有4家銀行可協助一般客戶在港開設海外銀行戶口。有部分銀行提供在本地分行開設離岸戶口服務,惟部分銀行要求客戶親身往海外分行開戶。而每間銀行開設門檻及開戶費用亦不相同。例如匯豐尚玉及卓越理財客可豁免海外開戶費用,至於運籌理財客戶海外開戶費用為800元。至4家銀行都可經網上渠道,調動資金進出香港,大部份銀行客戶在每次使用轉帳服務都不用付手續費。   除銀行外,市民亦可以透過證券行及海外虛擬銀行開立戶口,兩者開戶要求較銀行低。雖然部份證券行僅要求在交易前有可用資金即可,或是低至10,000美元或等值。不過在證券商開設戶口時,需留意其行政及服務收費,例如滙入或滙出資金所需手續費。至於大多數海外虛擬銀均沒有開戶資金要求,申請程序亦較為簡單,只需將所需文件上載至其應用程式即可,惟大多均要求申請人持有外國護照,港人可以選擇使用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同時提供當地收件地址。選擇外國虛擬銀行服務時要留意,該銀行是否已獲發牌並設有存款保障。當然,開離岸戶口都是希望多重保障,所以開戶前應留意一些國家也有外匯管制,在海外配置資產時也要進行理財分析,了解當地風險才是上策。另外,離岸戶口不受香港存保計劃保障,所以大家要注意。   方法二:海外信托 海外信託,顧名思義是受到外國法律監管的信託。委託人通過銀行或信託公司,將其境內資產轉移至海外作為信託資產。當信託關係成立後,受託人會按委託人意願,進行日常運作及執行信託資產管理、處置,以及分配各受益人可獲得金額。不同之信託目的,可能有不同信託規劃方式。信託資產一旦成立,就成為一筆獨立運作的資產,不會被用作抵債,而即使遇上法律訴訟糾紛,都不會被列入查封凍結的資產範圍,同樣受法律保護。目前不少金融機構都可以為客戶成立私人信託,,例如星展私人銀行和香港瑞銀財富管理,不過一般來說,海外信託資金規模起點較高、設立費用及後續每年的管理成本也相對昂貴,非高凈值人士可能會感到吃力,所以大家應先參考專業人士意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服務。  

【理財習慣】調查︰港人每月平均儲7千蚊!儲幾多錢先至有足夠「安全感」?

老一輩常說「點都要多個錢傍身」,可是受肺炎疫情影響,不少人收入大減,更要在儲錢時面對各種挑戰。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最近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結果發現在1,000名受訪者中,近7成受訪者有儲蓄習慣,比率與去年相若,但每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約7,000港元,較去年下調約7%。 儲蓄目的是為了「安全感」 儲蓄目的因人而異,有的是以備不時之需,有部人則準備用作投資、旅行購物或為日後退休生活作準備等等。今年調查中,有46%受訪者表示儲蓄是為「應付不時之需」,比率較去年上升8個百分點。調查同時發現,港人儲蓄目標更趨明確,接近四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有訂下本年的儲蓄目標,比例較去年增加6個百分點,當中更有七成人認為自己能達標。受訪者也較往年要求更高,由去年目標年儲$113,000升至今年目標年儲$128,000。受訪者認為平均$50萬儲蓄就有足夠的安全感。 在調查中,約60%受訪者認為儲蓄的最大意義是「令生活更有安全感」。尤其現時的經濟波動令人產生危機感,工作也變得不穩定,儲蓄變得更為重要。不過受訪者就自己目前擁有的儲蓄所帶來的「安全感」評分,由去年的56.1分,稍降至54.8分。同時,香港人平均認為擁有50萬港元的儲蓄就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較去年的78萬明顯減少。數據或反映在疫情及經濟的打擊下,香港人儲錢能力下降的同時,較低的儲蓄金額已經足以令他們安心滿足。   ●有人表示就算擁有50萬積蓄,仍然無法在香港獲得安定感。   若以各個年齡組別來看,儲蓄安全感評分最高的是50至59歲的香港人,達到56.4分,最低則是60至69歲的香港人,只有52.9分。40至49歲的香港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為各個年齡組別中最多,達到8,250港元。至於18至29歲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比率為83%,為各個年齡組別中最高,當中一半表示自己有儲蓄目標,較整體港人高11%。 為了解本港家長替子女儲蓄的概況,調查進一步訪問育有至少一名10歲或以下子女的家長,當中家長認為至少需要有74萬存款才有安全感,而有儲蓄習慣的家長更達76%,每月平均儲蓄近8,600港元,較普遍市民高出約22%。另外,有近半受訪家長表示有為子女額外進行儲蓄,目標是為每名子女儲蓄近百萬港元,主要用作教育開支。 改為放現金在家中 按儲蓄方式而言,銀行活期或定期存款仍然是所有年齡組別的受訪者均最常採用的儲蓄方式,比率高達72%。不過,或許現時經濟環境令人感到擔憂,調查發現18至29歲市民當中,約26%選擇將現金放在家中進行儲蓄,按年上升8個百分點。而受訪者不但減少於銀行存款,同時亦減少投資買賣和購買儲蓄保險,分別下跌1%及4%。 雖然不少港人有儲蓄習慣,但調查指逾3成人士沒有儲蓄,其中近4成人沒有收入,另外6成是入不敷支或者收入太少。不過無論如何,當大家有穩定收入時,除懂得儲錢外,也應該在花錢前計劃如何分配,避免衝動消費,才能讓自己生活留有餘裕。

ADVERTI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