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C
Hong Kon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TAG

諾貝爾

【生財有道】頒發金額龐大 曾面臨破產危機?!諾貝爾獎基金資產歷經百年轉虧為盈的投資秘訣!

每年踏入十月,正是被認為最有聲望的獎項—諾貝爾獎的頒獎日子。從1901年開始,諾貝爾獎至今已經有120年歷史。除經濟學獎由瑞典出資增設外,其餘六個獎項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獎,每年開支超過5000萬港元。可能大家都會有疑問:「源源不絕的獎金究竟是從何而來?」其實諾貝爾獎基金會都曾經面對破產危機!到底基金會怎樣轉虧為盈呢?   面對破產危機 諾貝爾基金會成立初期,有約 3100 萬瑞典克朗資金。根據遺囑,單項諾貝爾獎獎金是相當於一位教授20年薪水,以便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繼續做研究。為避免有風險的投資,基金會將資金完全投資於銀行存款與公債上,回報非常低。經歷通貨膨脹及貨幣貶值,到 1953 年時,基金會資產流失了將近60%,總資產下降至只有1000萬元左右,再持續下去,基金會將面臨破產結束窘境。因此基金會改變管理章程,讓基金會的資產可進入股市和房地產。從2012年開始,基金會的投資資本不斷提升,從不到30億瑞典克朗增值到46億瑞典克朗,每年回報率近9%。例如根據諾貝爾基金會 2017 年的財報顯示,當時總資產高達 29.9 億元瑞典克朗,比成立初時增值約 93 倍。其收入亦高達 2.53 億元,其中主要是來自投資變佔 2 億元,股利 5 千萬瑞典克朗以及利息收入 1.1 千萬。   基金會獲利秘訣:目標正確 分散投資 基金委員會為了不讓諾貝爾獎步向衰亡,遂大膽改變投資策略。諾貝爾基金會投資類很多元化,有五成是股票類,並以穩健的市場為主,例如美國股市。其次固定收益約 20%,以債券等穩定低風險為首選目標,至於其他投資如對沖基金等則有約30%。長期證券亦是其主要投資,金額約 25 億元,而且投資到世界各地,以美國道瓊指數而言,從諾貝爾基金會開始投資股市的那一年 1953...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