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首頁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市場近況
商業獎項
About Awards
Participate
Criteria
Awards – Contact Us
Awards
Awards – AMVC 2025
Awards – AMVB 2024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VIPs & Supporting Organisation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首頁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市場近況
商業獎項
About Awards
Participate
Criteria
Awards – Contact Us
Awards
Awards – AMVC 2025
Awards – AMVB 2024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VIPs & Supporting Organisation
About
Participate
Criteria
Honourable Judges & VIPs
Contact Us
Awards
AMVC 2025
AMVB 2024
AMVB 2023
AMVS 2023
AMVS 2022
HKVC 2022
HKVC 2021
AMVB 2021
AMVS 2020
28.1
C
Hong Kong
搜尋
城中熱話
【書店求生】書店無可能淨靠買書維生? 探討誠品書店收入來源及經營模式
Related tags
?
#AR
#Metaverse
#印衫#熨畫 #絲印
100億
136離職定律
Latest
喝雞尾酒感受歐洲小城氣息 營運關鍵在於開心、投入 – 專訪Le Boudoir負責人Manish、Nisan
PTT石油暨零售業務2025年首季盈利創新高,憑藉ESG擴展策略深化區域布局
「《山林密語》 無痕山林環保展覽」 限定展覽圓滿結束
國家及行業風險指南 – 2025 年 6 月 大倒退: 23 個行業和 4 個國家評級下調
Latest
KN Group與AlloyX達成戰略合作,全球首發鏈上現金貸代幣化資產
遠東酒店集團進軍大阪 兩間全新酒店展現品牌宏圖
戴德梁行榮獲第十一屆金梧獎金銀銅三項大獎
瑞士寶盛《2025年全球財富及高端生活報告》 亞太地區重點摘要
Latest
喝雞尾酒感受歐洲小城氣息 營運關鍵在於開心、投入 – 專訪Le Boudoir負責人Manish、Nisan
PTT石油暨零售業務2025年首季盈利創新高,憑藉ESG擴展策略深化區域布局
「《山林密語》 無痕山林環保展覽」 限定展覽圓滿結束
國家及行業風險指南 – 2025 年 6 月 大倒退: 23 個行業和 4 個國家評級下調
More From Hit Consultant Media
城中熱話
【書店求生】書店無可能淨靠買書維生? 探討誠品書店收入來源及經營模式
Smartties
-
March 2, 2020
早前有看過我們訪問本地二手書店「解憂舊書店」的話,從訪問都應該不難知道,香港辦書店其實很難。本地一直由「三中商」(三聯、中華、商務印)佔有不少市場比率,然而近年亦有不少「過江龍」殺入本地書店市場,例如無印良品開新分店時,部份位置劃位書店,更稱為「Muji Books」。不過論到聲勢最浩大,莫過於台灣而來,目前在香港有四家分店的誠品書店。不過誠品早在八十年代成立時,卻曾經出現多年虧蝕,究竟它靠甚麼「翻身」甚至進軍海外,確立「文青」地位﹖ ‧ 誠品書店在2005年靠「誠品生活」翻身,甚至近年進軍海外,成功確立「文青」地位。 書店不可只賣書 書店要面對電子書、網購等挑戰,只賣書賺不了錢,應該都無甚麼人反對。但為甚麼誠品書店可以愈做愈起勁﹖誠品模式多元化,它們在2005年成立「誠品生活」,擴展至生活周邊,賣書固然是本業,但賣書以外亦有相當大規模的周邊文創、飲食商品,幾乎和一間百貨公司無分別。如果走入尖沙咀誠品書店,不難發現賣書的只佔一半空間,其餘有不少賣高檔文具、皮鞋、手工藝品等文創精品,購買的客人不比買書的隊伍少。當中有些是自家經營,有些是轉租給不同品牌,從而可以減少成本開支外,亦可吸引顧客集中在同一空間內消費。 另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就是餐飲,駐足誠品的茶飲店在擴充至全港之前,不少人去誠品除了看書之外,都會去買一杯飲品,促使賣書、周邊兩者地位調換。而「誠品生活」除了針對消費者市場(B2C)外,其實它們亦有供應文創商品、零件和服務給企業。在台灣來說,誠品會收購酒店、餐廳甚至百貨公司,或者由顧問提供設計意見、市場估算等等專業服務,這些都是一般消費者無法看到的業務。 ‧ 現時周邊、餐飲收入遠高於書店本業,亦是現在全球常見經營模式。 ‧ 除了自家品牌,誠品亦會將店舖轉租給不同商店,減少投資風險。(網上圖片) 只賣文創、餐飲又可行嗎﹖ 據台灣誠品資料顯示,現時賣書收入僅佔百分之15-20,但周邊文創、餐飲收入卻高達70%,這亦是為甚麼單賣書的店舖會做不下去的原因。不過看到這個數字,可能有讀者會想︰那麼不賣書,只賣文創商品、餐飲不是更可行嗎﹖答案是未必的。誠品書店給人一種「文青」象徵,尤其近年讀書風氣稍為回升一點,不論是「真文青」、「偽文青」,彷似走入書店拿一本書去Coffee Shop,那管最後只是喝咖啡,或者看旅遊書,但都能夠提升顧客形象的感覺。書本是吸引顧客的基本門券,再在店內其他地方消費才是真正目的,加上連同文藝氛圍,很多客人甚至不介意付出更貴價錢。相反不售賣書本的話,它只不過是一家文具店或咖啡店,坊間可以取代的太多,所以賣書這個「本業」仍有需要延續下去。 或許書店不再主力賣書,會被批評為不守本業,但在書卷味不再的年代,仍然尚有一息主流空間賣書,或者推廣文化活動,在香港這片「文化沙漠」之中,其實已經很難得,所以賣書和文創、餐飲,兩者其實缺一不可。 ‧ 書店不可不賣書,因為這樣會失去它獨特象徵,以及無誘因吸引顧客入店消費。
ADVERTI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