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Join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Member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Create an account
Sign up
Welcome!
Register for an account
your email
your username
A password will be e-mailed to you.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名人獎項
Awards – AMVB 2023
Awards – AMVS 2022
Awards – HKVC 2022
Awards – HKVC 2021
Awards – AMVB 2021
Awards – AMVS 2020
Member
Home
About
Participate
Criteria
Contact Us
Awards
AMVB 2023
AMVS 2022
HKVC 2022
HKVC 2021
AMVB 2021
AMVS 2020
Member
20.7
C
Hong Kong
搜尋
致勝之道
【工匠精神】90後義無反顧傳承近40年皮廠家業 堅持百分百香港本土製造- 專訪The Lederer創辦人白浩謙(Kean)
致勝之道
【最後的皮廠】從量產走到客製堅守三代家業 「享受從原料製作成皮革嘅過程」 – 專訪The Lederer創辦人Kean
Related tags
?
#AR
#Metaverse
#印衫#熨畫 #絲印
100億
136離職定律
Latest
Candela半世紀專注研發醫美技術 鞏固醫美產業全球領導地位 – 專訪 Candela Senior Vice President, APAC Commercial, Indra Suardi 先生
「輕、穩、貼」概念設計護脊書包 保護學童脊椎不用日日揹龜殼 – 專訪Millton亞洲區設計總監Trina Wong
200款保健品建立健康基礎 喚起預助勝於治療意識 – 專訪Qivaro聯合創始人、董事 Roland Lee
平衡實用和時尚風格 專業設計團隊打造安樂窩 – 專訪新時代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陳俊宇、設計顧問劉詩敏
Latest
專業團隊全程協助申請及安居 務求客戶安心、開心移民 – 專訪胡康邦移民顧問創辦人 胡康邦John Hu
大膽推細倉、地舖 如何在激烈競爭中「殺出重圍」? – 專訪時昌迷你倉董事 黃達
專業生產無紡布逾35年 自設工場供應優質醫療用品 – 專訪益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展帆Frankie Yang
創業研發日本製保健食品 助大眾瘦身改善健康及胸型 – 專訪Original Intention HK創辦人Michelle Lo
Latest
Candela半世紀專注研發醫美技術 鞏固醫美產業全球領導地位 – 專訪 Candela Senior Vice President, APAC Commercial, Indra Suardi 先生
「輕、穩、貼」概念設計護脊書包 保護學童脊椎不用日日揹龜殼 – 專訪Millton亞洲區設計總監Trina Wong
200款保健品建立健康基礎 喚起預助勝於治療意識 – 專訪Qivaro聯合創始人、董事 Roland Lee
平衡實用和時尚風格 專業設計團隊打造安樂窩 – 專訪新時代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陳俊宇、設計顧問劉詩敏
More From Hit Consultant Media
致勝之道
【工匠精神】90後義無反顧傳承近40年皮廠家業 堅持百分百香港本土製造- 專訪The Lederer創辦人白浩謙(Kean)
Smartties
-
May 12, 2021
曾幾何時香港是工業重地,也盛產皮革,但隨著時代變遷,整個行業早就不復當年光景。正當製皮工業在本地已是夕陽行業之際,超過30年歷史的瑞興皮廠,仍然默默隱藏於葵涌工業區。第三代接班人白浩謙(Kean)選擇留守香港最後的皮廠,不但對各個生產工序瞭如指掌,更於2015年成立品牌「The Lederer」,從量產化轉型到個人訂製。在「香港製造」變得有價值的時代,Kean以同行無法比擬的地方及知識,繼續在這片土地展現工匠精神。 不斷掙扎求存的「香港最後皮廠」 在歐洲,甚至鄰近的日本和台灣,皮革工藝不但是一門傳統手藝,更帶動藝術文化風潮。不過在香港想靠皮革賺大錢,似乎是天方夜譚。Kean坦言年輕人只願投身後期製作,前期工序無人承繼。「每日要掂咁多化工原料,環境濕熱辛苦,生皮又臭又污糟,唔好話搵師傅,就連請個普通工人都越嚟越難。」在Kean入行之初,香港還有三間皮廠,現時只剩下他們,以致無論規模和產能,本地廠都遠遠不及歐洲,價錢亦無法跟中國鬥平。在環境局限下,Kean決定以小批量形式,向其他皮革產品公司和皮革工作坊等提供優質的本地皮革,維持瑞興僅餘的業務。「呢個做法一方面可以令到皮的質量好啲,另一方面可以減少人手,盡量喺品質監控同成本控制之間拎個平衡。」 ●每天從屠房收集新鮮屠宰下來的牛皮都會即時用鹽腌製防止變壞,俗稱「打鹽」,因此空氣中充滿海鹽和刺鼻的化學品氣味。雖然Kean早已習慣,但亦明白工作環境不佳,令前期工序無人承繼。 專業知識鞏固品牌形象 雖然見證本地皮革市場巨大更迭,但唯一沒變的是Kean對皮革工藝那份熱忱。為維持皮廠營運,Kean決定加開B2C戰線支持本業,不單設立Workshop,亦開拓品牌「The Lederer」,在門市售賣原塊皮料、DIY材料包、手工皮藝製作工具及保養用品,成為全港唯一銷售自家製港產皮革的皮藝專門店。「其實好好彩,我哋擁有香港本地嘅皮廠背景,好自然一種說服力,就係我哋對皮嘅專業認知相對上會較強,而客人有呢種第一印象時,咁就容易推廣我地所有嘅產品。」 ●昔日皮廠每月可製作10萬呎皮革,但隨著本地製造業式微,產量逐漸下降,目前只有高峰期的十分之一。 「香港製造」累積知名度 近年各類手作皮革店湧現,Kean認為單以香港最後一間皮廠作為招徠,並不足以令品牌在激烈競爭下成功突圍,所以除了提供專業的皮革知識外,他就用「100%香港製造」作為另一個賣點。「我地走偏中價路線,相比起其他workshop,的確係貴少少,但若然喺質素方面比較,其實睇得到我地賣緊嘅嘢係物有所值。」而要提高品牌認受性高,Kean就計劃擴大產品範疇。「未來我哋都會做啲High-end及low-end產品,同時想再做小批量嘅OEM生產,用一啲唔同嘅collection吸引唔同階層嘅客人,增加品牌知名度同收入。」 ●由皮料、製作到零售和保養,全部都是「100%香港製造」。 ●Kean接手家族生意後,由傳統B2B的批發生意,轉戰B2C,從網上銷售、教班、皮料小批量批發、零售、賣DIY 包、皮革染色等服務都有,將整個配套變得更完善, ●The Lederer會定期開設相關的皮革工作坊。 ●隨著技術進步,皮革顏色及效果都變得豐富多樣。 努力做好自己 做為一名90後繼承祖業,更要從時代變遷中尋找生機,Kean坦言並不容易,但抱著不怕輸及失敗的精神,他有信心未來的路可以走得更遠。「香港零售市場太多未知數,所以嚟緊會繼續發展外國online市場,做多啲唔同嘅嘗試,努力做好自己。」不只是做生意,Kean亦著重工作坊的教學,希望令到更加多人接觸皮革產品,把即將失傳的本地製皮工業傳承給下一代,不忘自己接掌瑞興的初心。 ●回想在帶領皮革廠從B2B轉型至B2C的過渡時期,Kean曾經遇到不少困難,包括要解決現金流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零售業市道更是疲弱,不過Kean在官方網站和門市同時進行B2B及B2C銷售,加上外國訂單,營業額尚算不錯。
致勝之道
【最後的皮廠】從量產走到客製堅守三代家業 「享受從原料製作成皮革嘅過程」 – 專訪The Lederer創辦人Kean
Smartties
-
October 21, 2020
https://youtu.be/xCgMXjfPOkQ 皮革製品一直都是很有質感而又容易搭配的單品,幾乎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兩件。根據不同使用習慣,每個製成品不但擁有獨特紋路,更是增添個人風格與情懷。不論DIY也好,抑或現成皮具也好,大家又對皮革認識幾多?怎樣由原料變成手中拿著的皮製銀包、手袋?怎樣清潔皮具才正確?箇中絕對大有學問!超過40年歷史的香港瑞興皮廠,由第三代Kean承繼,雖然見證本地皮革市場巨大更迭,唯一沒變的是Kean對皮革工藝那份熱忱,他不但對各個生產工序瞭如指掌,近年更挾著「最後的皮廠」之名成立The Lederer,利用多年製作皮革經驗和知識,為客人挑選最合適的皮,製作最合適的產品。 ‧ Kean接手皮廠生意後,在數年前成立The Lederer,廠房除了生產皮革外,亦會用作Workshop之用。 挾「香港製造」之名逆市而行 Kean可說被皮革包圍下長大,當手作皮革還未在香港掀起一陣熱潮時,家族早已在葵涌經營皮廠多年,當年仍以接大貨訂單為主,供應皮具到世界各地。後來Kean正式接手皮廠,但碰上工業式微,不多人願意購買香港皮,導致原材料價格大跌之餘,需求量亦不多。「當年全部做B2B生意,一張單可能要用幾萬呎皮,做成千上萬件產品,而家B2C可能只需要一千幾百呎皮,差太遠啦!」正當皮廠一家家倒閉,Kean反而逆市而行,下定決心從量產化轉型成個人訂製,在2015年成立「The Lederer」。在Made in Hong Kong變得有價值的時代,加上擁有同行無法比擬的地方及知識,就算皮廠Workshop位置路途遙遠,依然有不少捧場客。 留意工藝細節位 市面有大量皮革手作店舖,但成品和教學質素參差。一般客人未必懂得分羊皮和牛皮,但Kean就認為有責任教導大家怎樣將選擇最合適的皮。「牛皮比較硬身,毛孔粗幼和大細也會影響產品質素,例如想做一對高級皮鞋就要搵啲毛孔幼細嘅皮,出嚟效果就會好睇。」他堅持要想好做某種產品才選相應皮革;而非買完皮才考慮做甚麼產品,因為這樣只會達不到最佳效果。至於要檢查皮具的造工是否精細,Kean指首先要細心留意皮具縫線是否平整滑順和對稱。如果線面是平伏、緊湊而工整,那就代表工匠拉線時力度平均。而皮革製品也常會遇到過度乾燥與發霉狀況,對此坊間向來有各樣皮具護理迷思,例如發霉用濕布抹,但Kean表示若潮濕環境再加濕的話,霉菌只會愈來愈多。「其實只需每個月簡單拭去皮上面嘅污垢,以及冷氣房走出來之後要放喺通爽地方,減少吸水就無咁容易發霉。」另外,消毒酒精的酒精含量很高,會傷害皮革塗層,導致褪色或剝落。他指若是貴的產品,建議可透過專業的皮革清潔商或由送回原廠進行清潔,否則建議丟棄作罷。 ‧ Kean認為要先想好整甚麼產品才選適合的皮種,這樣才可以做出最佳效果。 尋找從無到有的樂趣 當大家拿著製作精美的皮革品時,大概沒有想過一塊牛皮需要經歷多個繁瑣工序。現時廠房每日仍然有牛皮新鮮運到,Kean就從最「RAW」的原材料開始著手,牛皮歷經打鹽、脫灰、浸酸和染色等廿多個加工步驟,由開始到完成需要2至3星期。雖然一陣陣化學加工原料氣味伴隨著陳舊機器散發出來,還要忍住朝濕悶熱的環境,但中途加幾多物料,烘乾時間也可以自由控制。從無到有,這就是Kean認為皮革製作最大樂趣所在,手作成品是獨一無二,那份滿足感不能單以金錢衡量。不過問到皮廠發展時,他坦言做皮革市場不可能賺大錢,也承認年輕人只投身後期製作,前期工序無人承繼。「每日要掂咁多化工原料,環境又唔好又大浸味,而且本地做廠產能唔夠大,未必保證到佢地嘅前景,所以無人做係好正常。」 ‧...
ADVERTI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