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C
Hong Kon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TAG

炒鞋

【下一個經濟泡沫?】內地「炒鞋」證券化 多項金融風險你要知!

「炒鞋」風氣席捲內地,不少年輕人為分一杯羹,可謂近乎瘋狂。如今這股逐利熱潮甚至變得金融化,衍生出「K 線圖」、「「雲炒鞋」和「鞋期貨」等新現象。如今深圳金融監管部門已經開始嚴格監控,不過如果大家還想入市,又要防範哪些金融風險? 年輕人發橫財夢 鞋價行情用語湧現 中國炒鞋熱「火爆程度」主要來自以Nike Air Jordan為首的美國籃球及運動鞋文化。商家不時以聯名或限量手法宣傳球鞋,令一眾球迷追捧。狂熱消費需求,催生出另類炒賣市場,投機者湧入交易平台,將運動鞋視為金融衍生品,炒賣平台「Nice」的用戶,可以看到自己「當前市值」、「當前盈虧」等數據,更出現「中籤」、「破發」、「高開低走」等如同炒股炒期貨的金融術語。 據了解,今年全球二手球鞋市場規模已達60億美元(約470億港元)。而中國二手球鞋轉售市場規模亦超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而根據「毒APP」發布相關分析報告,5月備受關注的Air Jordan與歌手Travis Scott的聯名款AIR JORDAN X Travis Scott High OG TS 深棕倒鈎,溢價高達430%,而此前單價更是突破1萬元。 莊家操控價格 泡沫隨時爆破 然而「炒鞋」帶來的金融風險不可忽視。央行上海分行發布《警惕「炒鞋」熱潮防範金融風險》金融簡報,目前有多個App平台存在炒鞋現象,包括「毒APP」、「Nice」、「鬥牛」等等。當中有不少莊家偽裝成專家提供潮鞋資訊,以此將囤貨高價賣出。有些平台仍然可以分期付款來炒鞋,還出現預售、寄存等炒鞋新方式。 有些平台推出寄存模式,指買家購買一雙球鞋後,可以選擇寄存服務,以刺激交易。然而在這種「鞋不過手」炒作模式下,用戶要承擔「財物兩空」的風險。 「Nice」等平台還推出預售模式,預售是 35 天內發貨,如果在規定時間內,買方或賣方取消訂單則要交違約金,這就相當於購買「鞋期貨」。例如一款11月23日才會正式發售的球鞋,官方發售價為1,399元,而平台上預售價格已經達3,000多元。可是,近期幾款熱門球鞋的價格都出現明顯回落。例如,10月中旬最新發售的一款Clot x Nike Air Force 1藍絲綢球鞋,發售初期被炒作到 1...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