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 C
Hong Kon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TAG

東京奧運

【東京奧運】史上首次奧運延期!日本經濟損失或高達6400億日圓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外界對於原定於7月舉行的東京奧運會是否能如期進行都抱持懷疑態度。昨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已向國際奧委會提議押後東京奧運一年,並在明年夏季前舉行東京奧運,不會取消。分析估計,奧運延遲將會對日本經濟造成逾6400億日圓(約447.5億港元)損失,而且很多事項都必須重新佈署。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國際奧委會提出押後1年舉辦請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也同意提議,確定東京奧運將成為史上第一個延期奧運會。去年10月日本再調高消費稅,導致經濟下滑。外界指出,日本政府原本指望奧運盛事,吸引60萬觀光客和逾1.1萬運動員到日本,以振興國內經濟。又去年 12 月,東京奧組委公布預算時,當時曾估計門票總收入可達約日幣900億元。 事實上,日本政府在7年前取得主辦權後,早已為籌備賽事今次東京奧運大灑金錢,估計已耗資2.7萬億日圓(約1888億港元)。而去年底一項審計發現,日本政府已在與奧運會有關的基礎設施項目上花費了超過1萬億日圓。 如今奧運疫情確定延期,據日本經濟學家估計,國內經濟損失將超過6400億日圓(約447.5億港元)。高盛本月亦估計奧運押後舉行,今年日本國內消費將減少5500億日圓。 ●東奧組委會目前已售出508萬張奧運門票,雖然未有交待退票事宜,但他們表示日後安排會盡量顧慮到已購入門票觀眾。 ●日本企業如豐田汽車和Panasonic都是國際奧委會的全球合作夥伴。 另外,日本籌備東京奧運多年,延期舉行也非易事。除重新協調賽程外,場館安排都必須重新佈署。目前許多場館只是暫時性的比賽場地,或早已簽訂租約和付清租金,但因今年無法使用,來年可能又需再付,意味成本也會上升。又以選手村為例,原本在奧運會閉幕後,21棟選手村大樓將會被改建成住宅,不少更已找到買家並簽訂買賣合約。因此如何善後也是一大問題。 ●回顧歷史,曾有數屆奧運取消。巧合地,日本歷史上曾3次成功申辦奧運,惟每次都遇上不同麻煩,包括戰爭、學運及疫症,非常「黑仔」。  

【佛系防疫】不願取消東京奧運!搞唔成日本經濟損失有幾巨大?

近日,武漢肺炎疫情在日本快速擴散,本土確診病例207宗。外界關注東京奧運能否如期在7月舉行。事實上,日本政府應對疫情方針,一直都只是致力把病毒從外界擋絕,例如禁止所有在過去14日曾到中國湖北省的人士入境日本,同時禁止湖北省的中國公民入境。然而,直至2月27日,當地政府對防止國內爆發態度上不積極,更堅持續辦奧運等大型活動,其實都是「錢作怪」!不過假若真的搞不成奧運,日本經濟又將會受到多大打擊呢? 1.消費稅增加導致消費降温 日本官方在2月18日公布經濟數據,2019年第四季經濟折合成年率下降6.3%,降幅大於市場預期。日本經濟大幅下滑原因,主要與政府上調全國消費稅有關。去年10月,政府將國內消費稅由8%加至10%,原意希望能增加政府收入,卻反而打擊國民消費意慾。在消費稅上調第一個月,即2019年10月,日本家庭消費支出就比去年同期大減5.1%,而當季民間消費按月下降2.9%,反映稅率上升導致消費者緊縮開支。而消費稅增加3個月後,日本四大百貨公司就連續3個月營收下跌,例如擁有大丸和松阪屋的日本J. Front Retailing以及三越伊勢丹,營收均減少5.9%,高島屋減少5%,崇光西武百貨則下跌4.5%,可見民間消費低迷。 2.過度依賴觀光業 內地旅客佔日本國際遊客30%,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不單止內地旅客,就連其他國家旅客數目都減少。《華爾街日報》引述統計,單今年第一季,日本觀光業就損失13億美元。 2020年第一季度日本經濟可能陷入技術性衰退,即連續兩個季度經濟萎縮。據《日經中文網》報導,受到疫情衝擊,多間日本企業預期今年收入將會下降。遊戲製造商任天堂表示,由於內地工廠未能全面復工,今年4月起供應歐美市場的Switch有可能將缺貨。 取消奧運,日本經濟損失有幾大? 在日本經濟不景時,當地政府寄望奧運能夠扭轉局面。原本日本預計承辦奧運可帶來可觀收益,後續經濟效益高達32兆日圓。假若東京奧運因疫情取消,日本將要承受極大經濟損失。 東京奧組委早前公佈官方預算為126億美元(約980億港元),單是場地開支就達到67億美元。雖然金額看來比2008年北京奧運450億美元及2014年索契冬奧的500億美元少。但根據日本審計委員會估計,連同中央政府和地方支出,東京奧運實際成本超過預算一倍,《時代周刊》最近報道,日本在今屆奧運投資高達250億美元(約1,950億港元)。 日本全國為迎接奧運,已經投入不少資金進行籌備。由於預計旅客人數會激增,不少東京酒店亦進行擴建,例如如大倉酒店已花費10億美元進行裝修。據了解,日本九個大城市在2019至2021年間,將會增加80,000間酒店房。另外,為提高載客能力,應付各地遊客,持續發展觀光業,成田機場正在擴建,擴建後的客流量將為現時的一倍,東京羽田機場亦同樣投入大量資金。一旦奧運會取消,比賽場館、住宿和機場等相關項目就未能發揮其作用,帶來經濟效益。 外媒指日本公司已向奧運支付超過30億美元的贊助費,加上美國廣播公司(NBC)已為轉播權支付14億美元。假如奧運會最終被取消,連計之前投入的各種資金、電視轉播、商業贊助和周邊商品收入等,日本經濟損失料數百億美元。  

【東京奧運】唔一定係大企業先可以贊助奧運!3種奧運會贊助方法

2020年東京奧運將會在7月開幕,雖然現時日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東京奧運能否辦成令人關注。不過,日本政府表示,國際奧委會仍然計劃如期舉行東京奧運,所以各大官方贊助商陸續推出與奧運相關的限定商品。不過,要成為奧運贊助商並非大品牌專利,一般企業也可以成為贊助商。同時,不少商家都想藉著奧運狂熱,進行宣傳推廣,或是提供不同優惠,但原來有機會觸犯版權問題! 奧運贊助商體系 奧運贊助商體系分為3 級,分別是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計劃 、奧運會組委會贊助商及國家奧委會贊助商,那麼它們有甚麼分別呢? 1.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計劃 奧林匹克合作夥伴計劃(The Olympic Partner,簡稱TOP)是奧運贊助的最高級別,和國際奧委會(IOC)直接合作。 計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於1985年提出,由世界各地頂尖企業向國際奧委會提供贊助,以獲得使用奧運會五環標誌,在各層面進行商業宣傳。奧委會每次只會選出 8 至 12 間企業成為 TOP 計劃贊助商,相同產業中只會選擇一個品牌作為贊助商。品牌必須在全球市場具有領導地位,擁有良好形象,能夠有助推行國際奧運會(IOC)營銷計劃,保證奧運會順利進行。 成功中選的贊助商會與奧委會簽定 4 年協議,為奧委會提供資金支持。自1985年第1代TOP計劃實施以來,直到2008年為止的第6代TOP計劃,這些贊助企業一共向國際奧委會支付23.9億美元。根據資料,2012年倫敦奧運共有11間企業贊助,贊助金額高達9.5億美元,即平均每個品牌支出近8,700萬美元。 作為回報,企業可在4年協議期內,在夏季及冬季奧運會、國際奧委會和200個國家或地區奧委會,銷售其附有奧林匹克標誌產品專營權,廣告優先權以及奧運會期間參與贊助奧林匹克聖火傳遞、奧林匹克公園、比賽場地售賣產品和展銷權利,從而強化品牌形象及價值。不少世界知名的品牌都是 TOP 計劃的成員,例如Airbnb、Omega、Visa、可口可樂、阿里巴巴和豐田等。 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對合作夥伴關係表示高度讚賞,並說「合作對於奧運會舉辦至關重要,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有助於我們與世界各地人們交流奧林匹克價值觀。 2.奧運會組委會贊助商計劃 這個計劃贊助範圍的只是奧運主辦國,而非全球性,目的是爭取主辦國本土企業對奧運活動支持。除贊助價格外,奧組委會選擇贊助商時,會考慮企業品牌的理念、形象、品質,以及能力。符合資格的企業可以獲得奧運期間電視廣告及戶外廣告的優先購買權、贊助火炬接力等活動的優先選擇權。例如上屆2016里約奧運官方正式贊助商就有巴西郵政、巴西Bradesco銀行與保險、巴西行動代理商Claro、巴西電信公司Embratel等7間企業。 3.國家奧委會贊助商計劃 國家奧委會贊助商計劃,是指企業贊助自己國家的奧運代表隊,為其提供資金、設備和技術支持,所以從中也分為「贊助商」、「供應商」、「合作伙伴」3種。國家奧委會可以授權贊助商使用其標誌,並給予相應級別的贊助商冠名,而主贊助商的標誌會印在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時的比賽服裝上。例如在 中國國家奧委會「合作伙伴」有網等。而贊助商就有紐崔萊和恆源祥。 亂用「奧運」宣傳吸客隨時違法 要注意的是,根據奧委會規定,如非奧運會的特約贊助商,或未經奧委會認可,不得在商業活動中提及奧運,或使用其標誌作宣傳,否則會觸犯版權問題。所以假若非認可贊助商的品牌或公司在公開廣告宣傳用詞或商業交易上涉及奧運相關事情,奧委會有權控告商家侵權。 而過去多屆奧運,主辦國都有嚴格管制商家使用奧運標誌。中國於2002年就頒布 「奧林匹克標誌保護條例」,以法例保障合法取得奧林匹克標誌使用權的企業利益。條例規定若未得奧組委許可,任何人不得把奧運標誌用於商品、商品包裝或容器等,也不得用於廣告宣傳、商業展覽、演出以及其他商業活動。若觸犯規定將會被罰款。例如在2012年倫敦奧運期間,曾有花店老闆因用紙扎成奧運五環,被指「違反奧運標誌保護法」而遭到檢控,所以商家企業要謹記啦!

【抗疫不力】日本2019年第4季GDP大插水 肺炎及奧運會進一步拖累經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除了中港爆發之外,連日本都成為不可忽視的疫區。目前停泊在橫濱港的郵輪「鑽石公主號」,截至17日為止已經有454人確診,成為中國之後,全球最多人確診個案國家。不過不少日本人抱怨首相安倍晉三領導不力,政府遲遲未有強硬動作阻截外國人入境,使支持率大幅下滑。亦有外國經濟專家表示,日本經濟自上年底開始出現負增長,若之後疫情更嚴峻的話,將更擔心國內經濟。 加消費稅仍出現GDP負增長 日本內閤府在17日公佈2019年第四季GDP,按季下跌1.6%,按年更大幅下跌6.3%,比市場估計3.8%為多,時隔一年多以來出現負增長,亦是五年來最大跌幅。日本在2019年10月1日增加消費稅至10%,目的為了令高等教育及幼兒教育全面免費,另外亦希望減輕2018年達到1107兆日元財政赤字。不過最新GDP結果顯示10-12月個人消費總額跌2.9%,換句話說即是增加稅收不及消費跌幅總額,似乎安倍的算盤無法打響。消費稅上調減少購買意慾,再加上全球經濟持續下行,連同疫情影響,瑞信集團經濟分析師Takashi Shiono指日本人對政府防疫、擴散力不從心而不滿,擔心接下來一至兩季經濟會再受打擊。 ‧ 日本在19年10月提高消費稅至10%,導致消費意慾下跌。 ‧ 2019年第四季GDP按年大跌6.3%,市場預料疫情將進一步拖累日本經濟。 市民擔心安全多於經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幾近令東南亞經濟崩潰,當中日本長年依賴旅遊業及製造業可說重災區。自肺炎爆發後,中國旅客大幅下跌,網上出現不少京都、奈良空無一人畫面,可見旅客大減後的結果。除此之外,郵輪「鑽石公主號」成為超級疫區,單一隻船已經超過400人感染,另外本土也有相當多確診甚至死亡個案,不少日本人抱怨安倍政府抗疫不力,以及只跟隨世衛標準。有調查顯示64%民眾支持政府作出更強硬封關動作,如暫停部份國家旅客入境等;有83%民眾擔心政府不加強防疫,將會更進一步打擊日本經濟。 ‧ 不止香港,連日本人都抱怨政府防疫工作嚴重不足。 早前東京馬拉松宣佈3月1日將會取消一般選手賽事,只剩下精英組約200人賽事,避免交叉感染。至於不少人也擔心年中東京奧運能否如期開幕,目前籌備委員會主席森喜朗仍表示會如期舉行。若延期甚至取消奧運會的話,很可能會損失數千億日元,連同周邊經濟效應更可能高達數以十萬億日元。相信奧運會將成日本政府在平衡抗疫工作,減少社區爆發機會和經濟狀況最關鍵一環。

【長期合作】運動員與房東都有著數?Airbnb 成未來9年奧運會贊助商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奧委會)宣布與民宿共享平台Airbnb結盟,在未來9年為奧運會選手、工作人員和旅客提供住宿。雙方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Airbnb不但會在9年內增加數十萬個新房源,亦會推出體驗計劃,讓全球運動員與房源房東一起鍛鍊,甚至結伴遊覽城市,促進彼此交流,讓當地居民及運動員均可賺取額外收入,創造雙贏局面。 Airbnb 和國際奧委會已簽訂價值約為 5 億美元協議,在未來9年為奧運及殘奧賽事提供住宿場地,涵蓋2020東京奧運、2022北京冬奧、2024巴黎奧運、2026米蘭冬奧及2028洛杉磯奧運。這次成為奧運會指定合作夥伴,意味Airbnb擠入全球13大奧運贊助商,與可口可樂、 三星、 阿里巴巴等企業齊名。 1.降低住宿成本預算 舉辦奧運會涉及大量經費,高昂成本令願意承辦的國家愈來愈少。以往奧運主辦城市預計在舉辦期間將會迎接大量參賽選手及觀眾,所以需要興建選手村及其他新住宿設施。而Airbnb的「Host the World」計劃,不但在奧運期間為遊客提供住宿服務,亦會成為奧運住宿夥伴,減少主辦城市為容納各地人流而額外建設酒店的壓力。 事實上,專門為奧運會建設新酒店也具有投資風險,例如曾經主辦冬季奧運會的挪威,就有 2 間為奧運而興建的酒店在運動會結束後倒閉。因此與Airbnb合作,可以協助主辦國解決酒店房間短缺問題,同時避免在奧運會閉幕後造成資源浪費。 除防止奧運過後客源流失而導致空房連連,更可為當地Airbnb房東及社區帶來直接收益。Airbnb共同創辦人表示,在上個月橄欖球世界盃期間,Airbnb在日本房東們賺取超過7千萬美元,令他們對於奧運有更高期望。 2.選手賺取額外收入 這次合作亦可以為運動員帶來收入。國際奧委會表示將與Airbnb推出體驗活動計劃「奧運會體驗(The Olympian Experiences)」,參加者可近距離接觸選手,並一同探索奧運主辦城市,而現役及退役運動員手可從中直接賺取收入,計劃暫定於2020年初啟動。奧委會主席Thomas Bach認為,有了 Airbnb 支持,他們可在推廣奧運會的實體活動和價值觀的同時,亦為世界各地運動員開拓新的收入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BcqEC4QdA&feature=emb_logo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