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C
Hong Kong

城中熱話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致勝之道

小城故事

城中熱話

更多話題

【市場潮流】投資夾公仔機係商機抑或危機?

大家去台灣、日本不時都會夾公仔,款式多之餘,成功率亦相對較高,甚至可以自調較位置。近年這股熱潮吹到香港,一條街可能有一至兩個舖位改裝成全部夾公仔機,店內放了十多部夾公仔機。早前媒體報導有KOL透過社交平台推介夾公仔機,指投資十多萬便會有豐厚回報,結果多名苦主投資共近三千萬港元後,每人卻只得不足一百元收益,疑墮入騙案。 有在外地夾公仔經驗的話,不難發現用幾回合便夾到第一份禮物後,職員便會調較機器難度,若無技術的話便可能花一千元都夾不到第二次。如果細心看過這些夾公仔機,其實有部份已經不單夾公仔,還可以夾iPhone、夾現金券甚至珠寶等等,用十元八塊就可以夾到價值幾千元的物品,究竟這盤生意如何運作﹖ 由於涉及金錢以機率換取獎品,店舖負責人要申請《公眾娛樂場所牌照》,事前需繳付近兩萬元牌費及手續費,在臨時牌生效期間更要符合消防安全等條件,並不容易符合要求,所以市場上有公司專門協助投資者申請牌照。投資者可以集中主力購買機器、公仔等,最初旺角、尖沙咀是夾公仔機熱門地區,佈滿各大小商場。就算想投資這些地方的夾公仔機,不單入場價錢較高,很多時還未必即時有機,隨時要等上半個月。 不過在潮流之下,夾公仔機如雨後春筍出現,不過新式舖和旺區或外地不同的是,不少夾公仔機舖都無人管理,前文提過眾多苦主只能用手機程式遙距控制,根本無法知道實際人流,甚至有些人連擺放地點都不清楚。然而另一問題就是夾公仔機過於氾濫,機內公仔不少只是十元八塊淘寶貨,但設定極高難度,顯然無吸引力。參考日本動漫聖地秋葉原,近年已經將這類夾公仔機,由一般公仔換成動漫周邊商品,可見要吸引街客夾公仔賺錢,還要洞悉市場潮流。 若不想墮入這類騙局,最好找一家有信譽的公司,清楚自己投資夾公仔機的地點和內容,而且有合法牌照。最重要的都是投資者要親力親為,多落場了解系統運作,多和客人溝通,增加回頭客,當成功第一部,其餘的自然事半功倍。 資料來源:都市日報

【AI搶飯碗】亞馬遜推包裝自動化 AI能否取代真人?

人工智能(AI)興起,不少人擔心自己的工作被機械人取代。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從事勞動工作的藍領工作和提供腦力勞動以獲得薪水的白領工作均可能在10年後消失於高度自動化及運用人工智能的職場上。 其中,消失機率較高的前5名藍領職位,預計分別以售票員為首(54.2%)、其次為工廠工人(50.5%)、小販商店員(33.5%)、客戶服務員(32.8%),以及餐廳服務生(32.4%)。 而消失機率較高的前5名白領職位,分別是銀行櫃枱職員(36%)、翻譯員(35.3%)、記者(26.3%)、金融交易員(23.1%),以及秘書(17.5%)。   說到消失機率達5成的工廠工人,可說是意料中事。依靠人力及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較易被機械取代。 據外媒報道指,近來亞馬遜(Amazon)就在數間倉庫內全面推動包裝自動化,安裝智能機械人。機械人掃描輸送帶上的貨物後,幾秒內便能分辨出貨物。它們進而把產品裝到對應尺寸的特製紙箱裏,封箱並貼上收件資訊標籤,每小時約能完成700單訂單。兩台機器人的封箱速度比人類快約4至5倍,換算下約能代替24位封箱員工。 另一邊廂,中國的富士康也不甘落後。因着機器學習技術的進步,廠方亦以嶄新系統來提高生產效率。他們旗下的AI檢驗系統,配合多個鏡頭,以電腦視覺取代傳統人手驗貨工序。系統不僅可發現肉眼難以辨出的瑕疵,更可精簡人手,所需人手由400人大幅下降至只需2至3人,大大降低運作成本。 AI檢驗系統需要深度學習(Deep...

【成長心態】投資股票﹑房產賺錢?最先做的應該是「投資自己」

不同的思維方式會指向不同的行動,最終塑造出不同的生活。以量變引起質變,每天比別人多走一步,一年後就會是飛躍的進步。 我們常常說要投資股票﹑房地產﹑黃金等等,卻忘記了最重要的——投資自己,以有限時間和現有資源,找對發展方向﹑做正確的事,讓自己不斷增值。 有一句經典的話:「當你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的時候,你就不迷茫了。」假設自己是一家公司,我們要思考些什麼事? 我需要如何分配現有資源,讓我的收益最大化? 我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讓自己持續增值?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種概念:成長心態。心理學家Carol...

【Home office的成功法則】亞馬遜招聘3,000位遠端員工

上下班時候的地鐵水洩不通,不少打工仔覺得通勤時間浪費資源和交通費,尤其是住在新界、粉嶺等偏遠地區的朋友仔,少不了每天來回兩小時以上的交通時間,令人生不如死。 不少文職人員專程回公司只為坐office,通勤時間徒增上班壓力,員工生產力大大降低。在家裏可以做的工作,為什麼一定要在辦公室進行?不少大型企業如IBM、Reddit、亞馬遜紛紛推行Home...

【傳統廣告失效時代】什麼能阻擋數碼營銷的步伐?

網上廣告已經成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廣告出現的頻率愈來愈密,但我們卻不能控制。近來YouTube影片播放前後都會插播廣告;Instagram也愈來愈多廣告彈出,的確可全方位接觸目標顧客,卻也令人不堪其擾。   美國電子商務研究機構eMarketer於今年2月發表報告,預測今年美國的數碼廣告支出將首次超過傳統廣告。到2023年,前者的支出更會高於當地所有媒體總支出的三分之二。 eMarketer指出,今年美國的數碼廣告支出將會增長19個百分比,佔美國預算總廣告支出的54.2%。手機作為當中的主要媒介,預算支出為870.6億美元,比率多於三分之二。   傳統媒體的式微並不令人意外,畢竟數碼媒體的傳播度及彈性更佳,更討廣告商歡心。傳統媒體中,黃頁等指南上的廣告支出跌幅最比最高大,跌幅達19 ...

【侵侵花生集中地】為何Twitter在香港不流行?

Twitter一向是特朗普用來發布消息的社交平台。近來的5月5日,他就發出一條關於中美貿易戰的Twitter,令A股全線下跌。他宣佈要在5月10日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提高關稅稅率,從去年的加徵10%到25%。他甚至表示會「很快」把中美貿易之中未被加徵關稅的產品全部增稅。   Twitter在美國﹑日本等地都十分受歡迎,不時可「食」到各國家領導人和大小明星的花生,按理說應該受香港人歡迎。但2019年1月We...

【職場戴面具】為何上下班判若二人?

上班時我們不自覺露出和日常生活中判若兩人的性格,在上下班之間一人分飾兩角。這種情況原來被心理學家稱為「自由特質行為」。   心理學家指,我們大多數人會在上班時根據工作性質變身,展現截然不同的人格。雖然我們未必會發明出一個專為上班而設的新角色,但我們總有兩種來回切換的人格。 工作和日常生活上充滿了各異的挑戰和期望。我們在熟悉的環境向熟悉的人物抒發胸懷﹑展露真我。但在殘酷的職場上,我們需要調整行為以適應社交環境,快速和陌生人打成一片,有時候難免與真實的自我意識相悖。有人故意為之,覺得切換角色後工作更得心應手,也有人渾然不覺就如本能。 劍橋大學行為心理學專家...

飲料批發商踩入酒業界 靠什麼突圍而出? 飲品設備及食材批發商——盈豐企業

常言道,一個人的成功需靠「七分努力、三分天意」,計我話,做生意還要多一分膽識。 近年來說起在港創業,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飲食,各式飲品店、輕食甜品店雨後春荀般開業。然而,你知道每日喝的那杯珍奶、吃的那個麵包,是從何而來?在無數間餐廳的背後,就有一間默默服務了既高質又專注創新的食材供應商。 .盈豐Director...

【供不應求】OREO考慮推大麻零食 Jelly Beans加大麻成分

去年12月,美國29個州份實施休閒類大麻合法化,市民可以使用含有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的商品。CBD被視為一個高增長區域,投資銀行Cowen的分析師估計,到2025年,美國CBD市場將從現在約10至20億美元(約78至156億港元),激增至160億美元(約1248億港元)。有見大麻產業和市場越來越成熟,一些商家也瞄準商機,紛紛推出含大麻成分的食品。 今年3月,美國糖果品牌Jelly...

更多文章

6,872FansLike

有關邵志堯博士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