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C
Hong Kong

Related tags

Latest

Latest

Latest

More From Hit Consultant Media

【瘋狂成長】疫情創下史上最高季度營收!Starbucks最好賣的不是咖啡?75%銷售額全靠這種產品!

咖啡連鎖龍頭Starbucks日前公布2021財年第三季財報,營收達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78%,勝於市場預期,更創下史上最高季度營收,全球同店銷售額也增長73%。不過這樣強勁表現原來不是全靠招牌咖啡!?到底甚麼產品成為Starbucks的搖錢樹呢? 目前美國是Starbucks表現最亮眼的地區,其他市場的同店銷售額則有約 41% 左右的成長。能夠不受疫情影響之餘,與 2019 年相比,同店銷售額更有 10% 的成長,幕後功臣正是「凍飲」。Starbucks CEO Kevin Johnson表示:「我們持續看到冷萃咖啡、氮氣冷萃咖啡和冰搖系列飲料的強勁需求。」Starbucks第三季有將近四分之三的飲料銷售額都來自凍飲,較兩年前增長...

【商業策略】與競爭對手合作一年賺多27億!雀巢與Starbucks如何利用「咖啡膠囊」創造雙贏局面?

咖啡一向深受全球各國不同人士喜愛,更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重要貿易商品。咖啡產業價值非常龐大,價值高達到數萬億美元。不少品牌彼此之間常常競爭激烈,以擊敗或削弱同行對手為主要目的。不過,與其執著同對手鬥得你死我活,分出高下,嘗試與對方合作反而會達到一種雙贏局面。作為全球食品領導品牌,雀巢(Nestlé)在2018年宣布與全球最大連鎖咖啡店星巴克(Starbucks)合作,及後陸續推出星巴克系列商品,包括包裝咖啡和適用於Nescafé Dolce Gusto和Nespresso系統的Starbucks膠囊系列。這兩大品牌的結合,對咖啡控們來說無擬是一大福音,而在商業層面來看,就是雙贏結果,實行有錢齊齊賺! 早在 2018 年,雀巢與Starbucks達成「全球咖啡營銷協議」,在全球永久性地授權雀巢銷售旗下多個品牌的產品,包括 Starbucks Reserve、Teavana、Starbucks VIA和Torrefazione Italia...

【營商心理戰】Starbucks經常寫錯名客人名原來是宣傳手段?!拆解UGC行銷手法提高品牌知名度

由2012年開始,星巴克(Starbucks)店員會詢問客人名字,並在下單後寫名字於杯上。不少人都會覺得Starbucks做法為更方便購買流程,避免製作飲品時出錯,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不過你又有沒有想過,其實這是Starbucks一種行銷小智慧?一齊來看看Starbucks如何活用UGC手法啦!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是一種讓消費者主動為品牌宣傳、提高品牌商品的知名度及討論熱度的行銷方式。現今消費者購買商品前,早已習慣先上網爬文,比起品牌單方面灌輸資訊給顧客,消費者更信任親友、網友的經驗分享。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PSOS,年輕人一天有30%的時間,都專注在朋友在社交平台發出訊息上。在社交媒體盛行年代,拍照、打卡已成為大眾生活一部份,除獲得內容,不少人都會希望成為內容提供及分享者。研究機構 Marvck 指出,UGC 的發文參與度是一般專頁貼文的 6.9 倍。透過UGC行銷,不僅能增加顧客對品牌的信任度,同時,也能滿足消費者的分享慾,讓顧客主動替品牌增加曝光度。 寫名字在咖啡杯上可以令客人提高歸屬感及優越感,當顧客「感覺良好」,下一步就是拍照再上傳到社交網站和朋友分享那杯「有自己名字的星巴克」,不但令客人提高對Starbucks的品牌忠誠,提升回頭度,在發文到社交平台時,也等於為品牌進行宣傳。除此之外,有顧客會在咖啡杯上發現店員把名字串錯。或許,有些人會一笑置之,但亦有人會拍照分享在社交平台。美國Cosmopolitan雜誌就曾訪問Starbucks副經理為何會串錯名,他也大方承認不少員工是故意串錯字,而這個店員的小舉動不但可以逗得客人心情愉快,更能令客人拍照分享上社交平台分享趣事,等於為品牌進行宣傳。 美國甚至有一個facebook專頁「When Starbucks...

【中國式假帳】真係成功爬頭鬥贏Starbucks?了解瑞幸咖啡快速擴張商業模式

有「中國Starbucks」之稱的內地連鎖咖啡店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披露自去年第二季開始偽造交易,價值約22億元人民幣,消息一出,瑞幸咖啡在美股價暴跌8成。近年瑞幸咖啡在中國爆紅,門店數目甚至已經超越主要對手Starbucks,那麼瑞幸咖啡是否能夠真正勝過Starbucks,成為中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呢? 渾水研究:存在多種「欺詐」投資者行為 瑞幸咖啡於去年第三季營業額為15.4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4倍。但瑞幸調查顯示,首席營運官及部分下屬從2019年第二季度起涉及不當行為,與偽造交易相關的銷售額約22億元人民幣,超過去年第三季營業額。 翻查資料,沽空機構渾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曾在今年2月在Twitter發佈89頁的報告,指瑞幸自2019年第3季起開始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包括誇大門店商品銷售數字、每筆訂單商品數、商品淨售價,從而營造單店營利假象。報告指出,瑞幸咖啡在去年第3及第4季,分別把每店每日銷量至少誇大69%和88%。 瑞幸是如何與Starbucks競爭? 為快速打開中國咖啡市場,讓過去不習慣喝咖啡的中國消費者接觸咖啡文化,逐漸養成每日外賣咖啡習慣,瑞幸咖啡過往一直靠著大額補貼、半價優惠和主打外賣市場等策略,成功贏得內地消費者關注。在短短兩年時間,瑞幸咖啡靠著外賣業務,令門店數目增長驚人。自2018年9月30日起計算,瑞幸咖啡在1年之內就在中國開設2491家新咖啡店,等於平均每1天就新開近7間。截至去年底,瑞幸咖啡在中國直接經營門店達4,507間,超越Starbucks約4,292間,所以有不少人認為Starbucks在中國最大威脅就是瑞幸咖啡。 可是就算擴張速度如此快,公司仍然一直處於蝕本狀況。事實上,瑞幸咖啡每杯定價都比Starbucks價宜,以一杯大杯裝熱拿鐵咖啡為例,Starbucks定價28元人民幣,而瑞幸咖啡定價24元人民幣。但瑞幸主打大型促銷活動,經常提供折扣優惠和營銷廣告等策略吸引客戶,顧客往往能以少於10元人民幣就買到一杯咖啡。 ●瑞幸咖啡賣點之一是消費者可以利用其應用程式完成落單,而新下載用戶只需負擔運費,就能夠買到一杯咖啡。 瑞幸咖啡成本與常規咖啡店並沒有太大差別,包括店面租金、營銷成本和人手等。特別是原材料成本方面,由於品牌主張「以高性價比改變咖啡消費觀念,以規格原料與製程改變咖啡消費品質」,其原材料採購成本其實比不亞於Starbucks,甚至有報導指出成本可能比Starbucks還要高20%左右,意味每賣一杯咖啡都要蝕錢,可謂「以本傷人」。 根據瑞幸在美股上市的招股書顯示,公司在2018年的營收為8.4億元人民幣,凈虧損16.2億元人民幣;2019年截至3月31日營收為4.8億元人民幣,凈虧損5.5億元人民幣。又公司在去年11月發表財務報告,第3季度營收為人民幣15.42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40.2%。但公司淨利潤則持續虧損達人民幣5.3億元,虧損幅度擴大至9.6%。值得注意的事,瑞幸咖啡第3季淨利潤虧損較過去4個季度裡相比,虧損幅度體已經是最小。 另一方面,Starbucks九成收入是來自中國境外地區,因此就算Starbucks現時受到肺炎疫情影響,有逾半中國分店需要關閉,但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截至去年12月底止,首財季盈利增長16%至8.85億美元。期內,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收益升5%,淨店舖增長6%,當中來自中國的同店銷售收益升3%,淨店舖增長16%。然而,瑞幸只有在中國設有分店,並依賴內地市場。假若公司不再放棄極端營銷和激進折扣,繼續「以本傷人」搶佔市場,相信很快就會步上內地共享單車龍頭「小黃車」ofo破產命運。

【商業拆彈】香港Starbucks被抵制 下一步該怎樣做?

香港反修例示威持續數月,咖啡界龍頭Starbucks因為擁有它在香港特許經營權的美心集團,多區分店屢次成為攻擊目標。之所以引起示威者憤怒,是因為其創始人女兒伍淑清9月份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講話,表示支持北京及反對抗議活動,更稱抗議者為「暴徒」,說他們不代表香港,而警察會「維護法治」。隨著事件發展,香港Starbucks除面對抵制,亦要避免冒犯擁有龐大市場的中國,到底Starbucks如何走出這個狼狽境地? 香港咖啡市場不容少看 作為壟斷全球連鎖咖啡店龍頭,Starbucks香港的獨家經營權由美心集團擁有,因美心沒有上市,所以盈利成謎。但從分店數目擴展之快,不難推斷Starbucks佔美心集團可觀收入一大部份。自2000年Starbucks登陸中環交易廣場後,2014年擴展至75間,今時今日已經坐擁175間分店,是其主要競爭對手Pacific Coffee的兩倍。 同時,香港咖啡市場大有作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去年德國人均年喝867.4杯咖啡,美國人年喝388.3杯咖啡、香港人則有249.5杯。Starbucks大部份分店地點方便就腳,是「每日一啡」人士首選,加上營業時間長達15小時,成功吸引學生溫習,也是上班族開會理想地點,顧客層極廣,因此雖然美心集團經營的香港175分店,只佔Starbucks在中國亞太區收入不到8%,但罷飲及破壞行動始終對盈收有一定影響。 若事件影響中國市場,Starbucks會有多大損失? 隨著內地消費水平提高,咖啡文化正在中國紮根。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料,中國人年均消費的咖啡杯數會由2018年的6.2杯,上升至2023年的10.8杯。至於中國咖啡市場總額亦由2013年的156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至2018年的569億元,並預計2023年將擴大至1,806億元。而從Starbucks集團2018年的《年報》可以發現,中國及亞太區雖然只佔集團約21%營業額,但年增長達30%以上,早已超過日本這個亞洲咖啡大國成為集團最大海外市場,極具有發展潛力。   Starbucks行政總裁Kevin Johnson在上季度的電話業績會議上指出,中國的業務「表現非常亮麗」,該公司對中國地區仍然「看好其長期市場發展機遇」。截至上季末,Starbucks坐擁30,626家自資及加盟門店。其中9,246家門店位於中國及亞太區,中國約有3,684間。根據Starbucks公布顯示,上季度內地門市數目增長為16%,帶動全年總收入上升10%至7.288億美元,佔集團收入的11%。而Starbucks在中國和亞太區的同店銷售和收入分別增長5%及9%,成為Starbucks僅次於美洲的第二高增長市場。美洲區上季錄得同店銷售增長7%,收入增長11%。所以若Starbucks在今次事件處理不當,可能會開罪廣大內地消費者,令內地同樣出現「抵制潮」,Starbucks將在面臨很大發展風險。 「以靜制動」方為上策? Starbucks花費多年時間來培育品牌,任何支持或反對行動都會讓聲譽受到威脅。既要避免冒犯擁有龐大市場的中國,影響亞洲市場業務;另一方面不想得罪得到西方和台灣支持的香港示威者,畢竟任何一個地區市場對Starbucks來說同樣重要。所以雖然業務受損,但Starbucks決不會在這敏感時刻改變在香港地區經營模式,並將保持沉默及低調,迴避與抗議有關問題,致力在香港較安定地區繼續經營門店,靜待局勢緩和。

ADVERTI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