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Netflix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業績,Netflix的全球訂戶總數達到了1.3926億人,賺到盤滿缽滿;反觀TVB上市30年來首次出現虧損,去年業績虧蝕2億元,光輝歲月一去不復返。
TVB減薪﹑裁員大家聽不少。劇集質素每況愈下,被嘲笑已淪為「CCTVB」,台慶越來越沒有吸引力,big big channel周年慶變成廣告客戶巡禮,我們也有目共睹。
這些種種,皆因TVB不務正業,想革新以適應時代發展,卻又沒有辨清方向,看清楚觀眾需要什麼,最終搞死自己。
電視台的核心競爭力是藝人和劇集,最應該做好的,當然是投放資源,製作抓人眼球及激起正面討論的劇集。但TVB一路走來,轉型的方式就是一時搞Big Big Channel﹑big big shop,一時斥資過8億投資內地公司星美的垃圾債券,最終債券凍過水,副業又做不起來。
好地地一間電視台,拓展網購生意﹑鼓勵旗下藝員網上直播,轉型成一間定位模糊的綜合型企業。哪樣賺錢做哪樣,亂七八糟,不務正業反而「冇瓣掂」。
Big Big Channel以App形式面世,又標榜會上架更創新﹑具實驗性的網絡劇,看來是想挽回年輕客群。但它第一個節目《明星麻雀王大賽》,叫朱咪咪、Bob等藝人坐定打足兩個多小時牌,完全沒有觀看價值,年輕一代看Youtube﹑抖音不好嗎?
本來就有各種選擇及平台分散觀眾注意力,TVB劇集還要越來越差,內容站不住腳,當然也捧不出真正的明星,衰落是意料中事。
有人話,今時今日無人看電視,但其實關劇集質素事。一打開電視播師奶劇你看不看?分分鐘師奶都不看。
而無人看電視不代表大家不看劇,不代表TVB死梗﹑電視台點做都做不起。近年的《愛.回家》及《使徒行者》評價不俗,身邊朋友亦時不時翻兜舊劇,《刑事偵緝檔案》﹑《尋秦記》齣齣為人津津樂道,港劇仍然有市場。
當內地《延禧攻略》﹑韓國《來自星星的你》爆紅,連Netflix(不是做劇集起家)都彈起,《黑鏡》﹑《紙牌屋》等劇集在各地觀看人數爆燈,TVB一間電視台卻做不好最基本的「創作」。除了每年製作一﹑兩套「重點劇」和買外購劇,就把其餘資金放到無厘頭地方。
回想HMV清盤倒閉,TVB應該從中得到啟示,不要作沒有部署好的改革。
HMV結業,正因它從一間唱片店變成了雜貨店,營銷路線變得模糊。CD與影碟不再是主打,雜貨商品和影碟的放置比例與入貨數量平起平坐。產品類型花多眼亂,又耳筒又電競鍵盤又玩具,完全不知道它在市場上的定位是什麼。樂迷進到店舖,只會覺得無所適從,要走更多步去搜尋自己想要的產品。
HMV又發展影片點播平台hmvod,月費用戶可觀看部分網絡劇集及電影。但劇集更新速度頗慢,自家的原創電視劇又無疾而終,得一套《向西聞記》,令人懷疑他們是否真的有心發展平台。
現在的TVB和當時的HMV一樣,哪樣賺錢做哪樣,但主﹑副線都做不好,最終只會損手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