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C
Hong Kong

城中熱話

相關分類

更多文章

【環保商機】門市唔單止有新鞋仲有二手鞋可以揀!?Nike推出翻新服務成品牌新營銷策略

全球運動用品巨頭Nike竟然在店內售賣二手鞋?品牌早前宣布,將推出名為「Nike翻新」(Nike Refurbished)計劃,接收顧客退回的鞋,經過清洗、消毒和翻新後,會在店內的專區以較低價出售。 Nike 將接收顧客購買以後 60 日內退回的鞋子,經過肉眼觀察,給予每一雙鞋「狀況等級」,包括接近全新、輕微磨損或外觀上有瑕疵,接著再盡可能把鞋子修復成全新狀態。翻新過的鞋子被送往販售店面,會根據尺寸和狀況等級標價,並集中放在一個專區裡販售。目前,美國有15間店面販售翻新鞋,Nike表示將在年底將服務普及到更多門市。 假如退回的鞋子無法轉售,Nike就會將輕微磨損的鞋捐給社區機構,或是轉到 Nike 另一個回收計劃「Nike Grind」 ,放入機器內輾碎成顆粒廢料,再製成籃球場基底、田徑跑道和健身中心地板等,甚至在鞋子生產上使用,促進運動鞋回收再利用。 事實上,Nike一直對「二次販售」十分反感,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一些人的「炒鞋」黃牛行為,把Nike運動鞋放在轉售網站上以超高價轉售。而現在Nike則是為了減少廢物棄置,決定自己開始「二手生意」。Nike...

【智能手機】銷售近900億美元歸功於中國市場!Apple交出其史上最高第2季度營收!

調研機構Canalys前日(29日)公佈中國首季手機市場份額,本為市場「一哥」的華為首季智能手機出貨量按年大跌5成。另一邊廂,蘋果公司亦公佈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淨營收為895.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83.13億美元增長54%;淨利潤為23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12.49億美元增長110%。其中當季在大中華地區銷售按年增長87.5%,營收達177.3億美元,多於歐美市場增速,遠高華爾街預期。 iPad增長最勁 在截至3月27日的年度第2季,蘋果總銷售破紀錄896億美元,按年增長53.6%,其中產品銷售726.83億美元,增61.6%,服務收入169.01億美元,增速僅26.6%,純利236.3億美元,按年增1.1倍,每股純益1.4美元,分別優於市場預期的774億美元和0.99美元。 實際(美元) 預期(美元) 每股盈利 1.4 0.99 收入 895.8億 773.6億 iPhone收入 479.4億 414.3億 Mac收入 91億 68.6億 iPad收入 78億 55.8億 服務收入 169億 155.7億 毛利率 42.5% 39.8%   蘋果各類產品營收均超越分析師目標,其中最好賣的iPhone產品仍是帶動蘋果營收成長的功臣,銷售額479.38億美元,較去年增長65.5%,貢獻整體營收的53.5%。Mac營收大增70%,達到91億美元,iPad營則收激增79%至78億美元,這2個增幅分別超過分析師預期的27%和29%。蘋果CEO庫克(Tim Cook)表示,新蘋果用戶或蘋果更新換代的人群,均實現了年同比兩位數的增長,上季度更新換代的用戶數量達到了頂峰,iPhone所面臨的換機週期紅利還將持續。   大中華地區延續上一季度強勁表現 至於市場分布方面,大中華區銷售增長87.5%,至177.28億美元,增長最勁的市場為亞洲其他地區,去年同期為94.5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7.5%,這一數字超過了歐洲市場和美洲市場。美洲地區市場增長最慢,僅增長34.7%至343.06億美元,意味中國區的營收很快就會追上歐洲地區,或將成為蘋果僅次於美洲地區的第二大市場。不過,美國市場仍佔收入38.3%,歐洲佔24.9%,大中華區佔19.8%,日本佔8.6%,亞洲其他地區佔8.4%。蘋果在中國強勁的表現主要是因為iPhone產品的熱銷。由於內地5G覆蓋已初具規模,iPhone 12作為蘋果首款5g手機,在去年發佈後迅速走熱。加之華為因芯片短缺無法提供充足手機貨源,更令蘋果趁勢佔領高端手機市場。 ●庫克對中國市場的表現表示「非常滿意」,這個財季不僅創下了營收紀錄,每個產品類別的營收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華為消費者業務行政總裁余承東轉發一篇名為《跌倒華為,吃飽蘋果》的文章,並發佈評論指,在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內,美國對華為進行四輪制裁,制裁「一輪比一輪狠毒」,以致最後把華為消費者業務逼到困境。他表示,華為無法發貨,公司原來的手機高端市場份額主要讓給了蘋果,中端及低端市場方面,國內則讓給了OPPO、VIVO和小米 等,國外則讓給了三星、蘋果及國內同行。   ●余承東認為,美國近年對華為的,令華為消費者業務處於困境,華為的市場份額已讓給其他公司。

【冒名侵權】「傍名牌」告冒牌用蔡少芬代言魚目混珠!?周六福控告另一間周六福侵犯商標!

作為香港人,周大福和六福這些老牌珠寶金行當然不陌生,不過在2016年就有一間「周六福」出現。而最近「周六福」集團入稟高等法院,控告由內地商人註冊的商標侵權,指與女星蔡少芬代言合約完結後,被告隨即聘用蔡少芬為代言人,涉嫌有意假冒其商標,要求頒布禁制令。 此案涉及兩名原告,分別是周六福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香港周六福珠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入稟狀指兩間公司在2004年成立,在中港兩地登記商標,在內地經營近百間分店,在2016年至2017年原告曾在旺角開店,現已結業。被告是香港周六福珠寶金行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由內地張姓商人於2008年在香港註冊。原告「周六福」集團表示,被告偽冒商標,冒充其商品、服務及業務,中英文名稱均採用「周六福」及「CHOW LOK FOOK」以冒充原告。 此外,原告自2015年12月起聘請蔡少芬為代言人,但與其代言合約於2019年底完結後,被告隨即聘用蔡少芬為代言人,是刻意魚目混珠及誤導公眾,涉嫌利用公司良好商譽謀利。「周六福」集團要求法庭頒布禁制令,禁止被告在使用「周六福」的中英文名稱,並賠償損失,以及交出侵權所得的利潤。   其實自創立以來,周六福珠寶一直飽受爭議。原因是單從名字來看,「周六福」與香港珠寶品牌「周大福」及「六福珠寶」非常相似,不免背負著山寨之名。在2007年,有傳媒引述公司一名負責人解釋,取周六福只希望較易打入香港市場。回顧品牌經過,創辦人李偉柱畢業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最初在深圳開設珠寶釀嵌廠。沙士之後珠寶業出現真空,所以在2004年,李偉柱就在香港以「香港周六福珠寶國際集團」名稱註冊公司。據周六福珠寶(簡稱ZLF)公司網頁描述,品牌為老牌企業,集團概況寫著「集團成立於十八世紀初,是一家專業製造銷售珠寶首飾的大型企業」。同年公司以「香港知名品牌」身份進軍內地市場,在廣州開設第一家旗艦店,並採用特許經營模式。 「周六福」依賴大規模開設加盟店,在內地發展日漸壯大,多年來公司榮獲「中國著名品牌」、「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等獎項殊榮,亦獲內地法院認定為馳名商標。隨着名氣上升,周六福珠寶近年業績高速增長,惟去年在A股申請上市被中證監拒絕。審核意見指,周六福加盟模式下的收入真實性、多宗商標權糾紛是周六福闖關失敗的主要原因。 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周六福珠寶營業收入分別為9.62億元(人民幣,下同)、16.79億元、22.69億元和8.35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4億元、3.03億元、4.14億元和1.72億元。 截至今年6月底,周六福加盟店共有3,425間、直營店只有28間。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周六福淨增加店數分別為489家、529家、665家、-21家。 據招股書顯示,在2017年至2019,公司分別實現收入9.6億元(人民幣下同)、16.8億元和22.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4億元、3億元和4.14億元。上述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8.76%、35.54%和35.37%。

【企業管理】唔好以為員工就算「劈炮唔撈」都好容易請得返!企業必學「136離職定律」留住優秀人才!

對於員工辭職,許多企業主管都認為後平常不過的事,加上人力市場供過於求,即使有人不做,到時再進行招聘即可,對公司運作影響不大。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人才流失會帶給企業甚麼損失呢?據美國《財富》雜誌指,當一個員工離職後,由企業聘用新人到順利上手,當中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薪金的1.5 倍。除此之外,員工辭職有時更會產生「骨牌效應」,促使人才持續流失,容易形成負面公司文化,導致員工人心浮動、工作效率降低落。而在求職者角度,流動率較大的公司可能反映勞資關係不佳或公司經營有問題,從而形成一個負面印象,影響精心塑造的品牌形象。專家就提出「136離職定律」,幫助企業留住優秀員工! 事實上,離職員工在公司服務時間的長短可以顯示不同問題。而「136離職定律」屬於一種員工離職規律,企業或主管可以透過特定時間節點,從而推測員工的離職原因。 入職1個月離職: 通常和人資的入職溝通有關。例如員工感受到公司環境、培訓、待遇及同事相處等,和預期有較大偏差。 解決方法:有能力、熱情與實際經驗的領導者,才是員工投入工作的關鍵。此時要表現出對員工的關心,花些時間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抱負。   入職3個月離職: 與工作內容本身有關。比如工作規劃、職責等方面存在問題,導致員工無法適應。 解決方法:可以針對每位員工的特別需求和動力來源,從而制定工作規劃和職責等。   入職6個月離職: 可能與直屬主管有關。這階段的員工對組織已有進一步的了解,對自己的工作逐漸上手,他開始注意自己的周圍環境、組織對他的接納度。 解決方法:向員工鼓勵表達感謝,亦要積極主動地表示將會幫助以及支持完成各項團隊目標。   入職1年離職: 與公司內部文化關係較大。進入公司1年左右,員工漸漸發現公司文化和個人價值觀衝突,如果心理上不能順利調適,也會提出離職的要求。 解決方法:如果對一件事有不同意見,可以鼓勵員工在與其進行內部討論,至少把事實或問題釐清。   入職3年離職: 工作滿3年的員工早已熟習公司的運作,此時離職可能與個人成長有關。這個階段的員工會追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學習不到新知識、新技能,或升遷與調薪空間不大,那麼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跳槽。 解決方法:給予他們更多新挑戰,比如讓員工更多的參與新項目的籌備,令其投入自己100%的心力於這項任務中。同時要給予他適當的期望及目標,創造願景。   入職6年離職: 和與職業倦怠有關。一個人長期從事某種職業,使得工作熱誠容易消退,漸漸就會產生疲憊或是厭倦感,讓人失去專注力、變得比以往更健忘,進而產生對人漠不關心以及對工作持負面態度的症候。此時,他們可能就會傾向離職,從而在職業倦怠感中解脫。 解決方法: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缺少正向激勵,包括物質激勵,比如升職、加薪等,也包括精神激勵,例如在工作中學到了新東西的收獲感和滿足感,或是能力得到提升時,顯示出自我價值等,這些都給員工帶來被認可、被肯定等精神上的滿足。 對於離職員工,企業必要進行離職分析: 第1步:進行離職面談,了解員工離職原因 離職員工往往不會說出真正的辭職原因,但如果是工作績效好的員工自願離職,那就是公司有問題的徵兆。此時應探究員工離職的真正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案,以使有能力的人願意繼續為公司效力。主管面談前,就要進行善意引導,在溝通中取得員工信任,透過中立、親切的語言激發員工的共鳴,才能了解更深層的原因。   第2步:定期和離職員工保持聯繫 有些公司在員工離職後,還會定期詢問員工的現狀、工作情況,甚至邀請離職員工參加活動,這樣就可以銜接離職原因分析和離職人才的管理工作,得出更準確的離職原因。   第3步:透過離職原因聚焦公司問題 員工的離職可能歸因於個人因素,也可能是公司問題。如果無法得知個人原因,只能就針對公司因素,對內部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並作出檢討和改善。  

【經濟分析】真係可以大發疫苗財?一文睇清新冠肺炎疫苗為各大藥廠賺到幾多錢

新冠肺炎疫苗對於控制病毒和疫情至關重要,目前全球多國已展開接種計劃,例如美國自去年12月中開始有疫苗供應後,已有近1.3億人打了第1針,接近人口的4成,即平均每星期有700萬人打第1針。而香港自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展開至今,政府已為市民接種約1,275,300劑疫苗。其中,約842,800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約432,500人已接種第二劑疫苗。既然有龐大需求,那麼生產新冠疫苗似乎能夠賺大錢,但各大藥廠究竟能從中賺多少?外媒《Foxbusiness》就整合主要藥廠,包括輝瑞(Pfizer)、BioNTech、Moderna和強生(Johnson&Johnson)子公司Janssen收入。 ●疫情之前,整個醫藥市場年收入高達1兆美元,而每年疫苗在全球市場的規模僅約240億美元。 1.輝瑞(Pfizer)和BioNTech 最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的疫苗是輝瑞(Pfizer)和BioNTech,其有效性高達95%!輝瑞計劃到2021年底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多達13億劑疫苗,該疫苗需要接種2劑,美國售價為39美元(約303港元),歐盟國家為28英鎊。輝將和BioNTech平均分拆疫苗利潤,預計疫苗在2021年將為兩公司帶來150億美元(約1165億港元)營收。根據摩根士丹利預測,輝瑞今年將會有190億美元的新冠疫苗收入進帳。而由於全球仍將繼續會施打疫苗,摩根士丹利亦預期輝瑞在2022和2023年將有合計93億美元的新冠疫苗收入。 2.Moderna 有效性達94.5%的Moderna是獲得第二批FDA緊急使用授權的疫苗。該公司已與美國達成3億劑疫苗協議,此外還有歐盟、日本、加拿大、南韓、英國等。該疫苗需要打兩劑,美國售價為30美元(約233港元),歐盟國家為36美元。去年12月,高盛預期Moderna在今年將因新冠疫苗而有132億美元收入。根據Moderna第四季業績報告,預計其疫苗營收將達184億美元(約1397億港元)。值得一提的是,Moderna去年營收僅6,000萬美元,但受疫苖需求帶動,今年股價飆近700%,市值達到62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估計,Moderna約一半的市值,都是來自新冠疫苗。 3.強生(Johnson&Johnson) 強生(Johnson&Johnson)子公司Janssen的疫苗同樣獲得FDA緊急使用授權。該疫苗的防護力可隨時間推進而增加,在預防至少14天後發生的嚴重新冠肺炎有效率約77%,在預防至少28天後發生的嚴重新冠肺炎有效率率為85%。不同於上述疫苗,強生疫苗只需接種1劑,每劑為10美元(約78港元)。該公司有望在2021年底之前生產10億劑藥物用於全球分銷,帶來高達100億美元(約776億港元)收入。不過在美國接連有不少人接種強生疫苗後出相繼出現多宗血栓個案,美國一度宣布停用強生疫苗。但美國當局認為接種強生疫苗好處大於血栓風險,上周五(23日)宣布恢復使用強生疫苗,但要求強生在疫苗包裝上加入警告標籤。 科興收入又有多少? 科興疫苗是由中國科興生物研發的一種滅活疫苗,根據關資料顯示,該疫苗在18歲以上人士的有效率介乎50.65%至91.25%。今年年初,浙江義烏、嘉興等地協助政府啟動科興新冠疫苗緊急使用,該疫苗需要接種2劑,每劑200元人民幣,總價即400元人民幣(60美元,折合約476港元),高於其他藥廠,而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下,香港市民可免費接種疫苗。不過科興現時並沒有公布疫苗收益預測。   資料來源:Foxbusines

【銷售策略】啤酒銷量跌至全盛期6成全因年輕人唔想飲酒應酬!2大日本啤酒品牌點樣利用「宅商機」力挽狂瀾?

日本職場文化之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下班後的「飲酒會」。不過隨著時代改變,上司同事們下班一起喝酒的「應酬文化」慢慢被淘汰,連帶日本酒精飲料消費量下降。而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家都減少社交接觸,留在家中的時間較長,日本各大啤酒商看準疫情下的「宅商機」,推出家庭啤酒機租用及全開口罐裝啤酒,令顧客在家也能享受生啤,結果成功挽救銷量! 跌至全盛期6成水準 根據市調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調查,日本的啤酒系產品的年度出貨箱數在1994年達到巔峰的5億7千萬箱之後,年年衰退。在2018年,日本酒精飲料的消費量約 87 億升,相較 2009 年下降 3%。日本啤酒品牌朝日(Asahi)市佔率為40%,但截至 2019年,啤酒銷量已連續第15年下滑。研究員藤川智美指出,年輕人雖然成為消費主力,不過日本金融復甦速度較慢,讓他們對於消費持謹慎態度。 至於消費習慣變化同樣影響銷情,根據日本問券公司所做的飲酒頻率調查,從2009年到2018年,可以顯著看到日本消費者在飲酒消費習慣上的變化。調查中針對受訪者在過去7天内的飲酒頻率,在2009年時,回答7天内幾乎都不喝的受訪者百分比為16.7%,而這個比例在2018年就上升至27%,反映越來越多人不喝酒。過往下班喝酒為職場潛規則,表面上只是普通聚會,實則談論公事和應酬上司,加上飲酒會規矩太多,讓年輕人受不了。隨著生活的多元跟選擇的多樣、遠距工作模式逐漸普及,加上年輕上班族較重視健康及生活品質,讓下班喝酒文化漸漸沒落,也令日本酒精飲料市場漸漸萎縮。 看到這個情況,朝日啤酒(Asahi)和麒麟(KIRIN)當然不會坐以待弊。雖然2個品牌都是以銷售啤酒以及飲料爲主,但他們各自選擇的「策略」和發展都與跟對手非常不一樣。 朝日啤酒(Asahi)早前推出全新罐裝啤酒「Asahi Super...

【浪費公帑】造價半億觀塘海濱音樂噴泉未算最貴!?一文睇清10大地區小白象工程哪個最天價

造價高達5,000萬港元的觀塘海濱音樂噴泉,終於上周四(22日)啟用,惟自興建以來一直爭議不斷,被市民批評為「小白象」工程。而音樂噴泉只是啟用2日,就出現磚塊凹陷有裂縫,隨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更宣布,音樂噴泉包括音樂噴泉及互動嬉水區由於池水懷疑受梘液影響而導致大量泡沫出現,現時正被圍封等待維修,並排走池水及進行徹底清潔,噴泉表演亦將暫停,直至另行通告。有市民批評噴泉造價昂貴,維修保養費用高「根本唔值過千萬」。不過浪費公帑的地區工程又點止這個音樂噴泉?今次小編就同大家細數各區「小白象」用了多少錢! ●2013年,時任特首梁振英推行「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向每區區議會撥款1億,以便進行一至兩個、每個不少於3,000 萬元的地區工程,結果造就近年引起社會嘩然的小白象出現。 1.元朗高架行人天橋:17億 政府去年就連接朗屏站的元朗高架行人通道,向立法會申請17億元撥款。該高架行人天橋全長540米,淨闊6米,連接西鐵朗屏站至教育路以南,並在安寧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和教育路的路旁,興建6個行人接駁平台。不過有意見指該天橋造價過高,而且實用性不大,更遭五大專業學會聯手反對,故令政府抽起該項討論。然而,路政署於2019年2月已就項目進行招標。2020年區議會選舉後,當時5名元朗區議員聯同候任區議員就向路政署發信,要求擱置該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全長1,177米,屬世界首條三塔式斜拉索橋的汀九橋造價同樣只要17億。 2.灣仔摩頓臺社區活動中心:1.4億 2013年,灣仔區議會通過興建社區活動中心,選址摩頓臺唯一的排球場,設計樓高4層,當中設施包括一個面積有2,256平方公尺,可容納250人的多用途禮堂,附設一個有28.88平方米的舞台和一個舞台會議室,以及一個約可容納130人的多用途活動室。由於中心面積較其他區小,建造費涉及逾億元,不少人質疑其實用性。 3.東區文化廣場:1.3億 東區文化廣場是東區社區重點項目,位於筲箕灣譚公廟道、東喜道及愛禮街交界,毗鄰愛秩序灣海濱,設有配備上蓋的主舞台及小舞台,可容納超過600名觀眾。根據建築署資料,廣場造價為7,800萬元。不過連同其他雜項,以及後來再「加碼」近三千萬元,以加設有蓋行人道通往廣場,令支出最終高達1億3千萬。雖然文化廣場已較其他區份的項目實用,但事實上東區不乏表演場地,例如有柴灣青年廣場、西灣河文娛中心、各社區會堂及團體場地,且設備完善。而且「廣場」屬公園式的戶外表演場地,而不是有常設展覽的展館,加上位處偏僻,交通不便,缺乏成為地標景點的條件。 4.葵涌公園:1.1億 葵涌公園佔地25.5公頃,比維園更大,前身是醉酒灣堆填區。堆填區在1979年停用後,因為沼氣殘留問題未能發展。自2000年9月起已完成復修,至今已達20年,仍未能完全開放。政府過往為消除沼氣,以及進行監測保養工程,由1999年至2012年已花費1.1億元,其他興建維修保養開支則未有確實數字。因此不少民間團體、政黨,以至審計報告,都多次批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浪費資源。去年康文署終向區議會提交文件,提出在第一期的葵涌公園建立「寵物共享公園」。   5.觀塘海濱音樂噴泉:4,970萬 民政事務局建議在觀塘海濱建音樂噴泉和嬉水區,加上燈光、音樂等元素,建設一個消閒景點,造價4,970萬元,另預留380萬元用作舉辦社區參與和宣傳活動。建築署按照財委會通過的工程範圍完成音樂噴泉項目的招標工作,並於 2019 年 7 月批出總承建商合約,合約價值為 4,135 萬元,餘數 835...

【營銷策略】麥當勞、可口可樂「換新衣」收穫好評!細數3大簡約風包裝設計好處!

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化,簡潔易明設計更加受到市場推崇。近來不少大品牌都將原本的包裝設計簡化,其中包括可口可樂(Coca-Cola)和麥當勞(McDonald's)。到底走簡約風路線有哪些好處呢? 可口可樂:罐身設計造求簡潔 可口可樂在全球的銷量相當驚人,而其罐身一直以多元包裝設計,不但盡顯創意,同時能為粉絲帶來驚喜。不過時隔5年,近日可口可樂近期就為3款產品更改包裝設計。新包裝依然以可口可樂最經典的紅色為主題,經典版可樂「Since 1886」的介紹改為「Original Taste」,而健怡可樂則在罐身下方顯示「煥然一新的口味、零糖、零卡路里」。此外,包裝上「Coca-Cola」標誌字樣向上移,下方留白。「零系可樂」顏色變化是3款產品之中最大,原本包裝上的黑色部分較多、標誌則是紅色,而新包裝的「零系可樂」則採用了可口可樂經典的紅色樽身,只是罐體的標誌 和「Zero Sugar」字樣變成黑色。值得一提的是,新包裝刪去營養成分表,讓整體設計顯得更簡約。   ●新包裝 ●舊包裝   麥當勞:簡約插畫表現食物特色 麥當勞食品包裝一向以食物圖片和大型文字為主,新包裝從視覺上由原來的文字和字型主導,轉以使用「極簡風」圖案設計。設計師從每款食物之中,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再簡化成圖像。例如「魚柳包」的包裝紙能看到藍色海浪,配搭乾淨的白色背景,上面寫著產品的名字。黃色蛋黃代表豬柳蛋漢堡、一片長芝士代表芝士漢堡等,簡單易明,顏色也較原本的更鮮明活潑。至於原本已經很簡約的薯條盒,並沒有太大變化,仍是經典的紅色外殼,盒裏還有一條條筆直的薯條紋路,看起來比以前包裝更可愛,負責設計的英國設計公司Pearlfisher創意總監Matt Sia指希望設計為人帶來快樂的感覺。 ●以往包裝   1.易於識別 對於消費者來說,極具視覺記憶的設計,能夠有助增加品牌的辨識度,並可以在短時間內讓人抓著重點。從購物心理學來說,有研究購買行為的學者,對人們的購買行為與產品包裝之間關聯進行觀察,發現愈簡約跳脫,且具有辨識度的包裝,愈容易讓人們第一眼認出,更有利促銷。此外,系統化的視覺設計,也能讓員工快速辨認食品,提高工作效率。   2.使品牌形象更現代化 包裝設計上的文字及圖案,會影響整體觀感。當包裝上的文字及圖案走向平面簡約,一來避免整體太過花俏、繁複細節導致難以辨別,二來在視覺效果上也有更好的呈現,感覺更加貼近數位世界潮流。   3.帶來新鮮感 透過簡單的插圖令包裝不但易於識別,亦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新鮮感,在情感上令人愉悅。    

【職場管理】「豬隊長」隨時激走好員工!5大災難型主管特質逐個數!

相信大部份打工仔最怕就是和直屬主管相處不來。如果遇上的是「豬隊長」,更可能隨時影響整個團隊士氣。今次就整理出4大會阻止員工發展的行徑的主管特質,如果你是一名主管,快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犯下列錯誤,盡力避免讓自己成為這5種人,免得員工受不了而紛紛走人。 1.控制狂型 控制狂型主管喜歡掌控公司及員工大小事情、即使沒有專業知識,也會熱衷提出各種建議及意見。這些職場上的「控制狂」相信,如果不牽著員工的手,進行每分每秒監察,員工便不能夠好好處理所有工作。可是在這樣情況下,不但會影響對公司的正常管理,員工自然會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迫感,工作時更痛苦,最終迫使他們離開公司。 2.焦慮型 焦慮型主管擅於觀察他人的心情變化,也容易說出討好的話,多半容易親近。但由於這類主管對於人的情緒變化敏感度極高,所以他們也很容易出現公私界線不明,甚至過度關心下屬私事的情況。同時他們充不擅處理情緒,一旦工作壓力超過負荷,他們就會出現易怒、情緒勒索等情況。 3.敷洐型 相比其他類型,迴避型主管容易出現決策沒有效率、一請再請才有動作,甚至是過度講求程序的行為。全因他們不想惹事上身,在組織裡當個爛好人,更可能會為推卸責任,而拒絕參與溝通協調、談判等麻煩事。最後甚至推遲決策、錯失關鍵會議及任務,造成整體進度延遲,而員工只能自求多福。 4.朝令夕改型   朝令夕改型主管內心既有親近人的渴望,又有避開麻煩事的傾向,充滿矛盾的內心。這類主管最典型的狀態就是今天說的與昨天不一樣,言行經常自相矛盾,讓下屬疲於奔命。遇到朝令夕改型主管,下屬最好能第一時間識辨,並學會自己分辨事務優先順序及果斷決策,否則只應付一日多變的任務,造成自己身心俱疲,更影響工作效率。 5.欺瞞壓榨型 這種心機重的主管經常會盡各種欺瞞奉承的技倆討好老闆上司,務求粉飾太平。可是真實的狀況是下屬們對任務想達成的目標及做法缺乏了解,普遍沒有信心,也不知該如何執行。這時他們就會壓榨員工,以各種理由威脅下屬,例如沒有達成目標的話,不但沒有獎金,可能會被公司「炒人」。萬一遇到事情,也絕對會找替死鬼卸責。 若不幸遇到以上各類主管,請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發揮所長,或另找機會升職甚至轉調他組,否則影響的是自己的工作動力與效能。  

【等了又等】香港新加坡「旅遊氣泡」再度爆破!消息:只延至下周並非取消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去年10月表示,香港與新加坡已就建立雙邊「航空旅遊氣泡」達成原則性協議。邱騰華指,通過協議及安排,旅客毋須再於當地隔離 14 日或履行居家令,雙方的行程亦不受限制,可在市區自由活動,但彭博社今早引述消息人士指,新加坡主動煞停公佈計劃。這是過去5個月以來,兩地旅遊氣泡第2次遇上障礙。 「旅遊氣泡」是甚麼? 「旅遊氣泡」來源於英文Travel Bubble,解作圈閉的旅遊運作,或者稱為旅遊小圈子。最早實施「旅遊氣泡」的地區是歐洲,5月中「波羅的海旅遊氣泡」(Baltic bubble)率先試行,在波羅的海沿岸的3個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海、陸、空旅遊全部開放,三國國民可以自由出入。但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旅客,入境時則要進行隔離。 政府去年曾先後與世界11個地方商討旅遊氣泡安排,未來可運用與新加坡達成的旅遊氣泡框架為基礎,與其他地方政府作討論,但不包括台灣。原先有傳今日會公布香港與新加坡之間達成的「旅遊氣泡」安排,將會在5月啟動計劃,但消息指,新加坡單方面提出取消公布計劃,未知原因,暫時未有落實新日期。另外,南華早報同樣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今次是新加坡方面主動決定推遲,但計劃亦有望在5月開展。 新加坡交通部表示,一直有與港方作密切磋商,會在敲定重啟「旅遊氣泡」日期後作公布,期望與香港的旅遊氣泡計劃可盡快實施。今次是香港和新加坡兩地於5個月以來,第二次延遲旅遊氣泡計劃。兩地的「旅遊氣泡」原定去年11月開展,但因香港當時爆發第四波疫情而煞停。據了解,近日新加坡疫情反彈,當地Westlite Woodlands外勞宿舍,有多11名外勞確診,累計多達十多宗個案,恐出現外勞群組染疫。新加坡上周公布,經香港的入境旅客的強制隔離人數,將由14日縮短至7日。   香港新加坡旅遊氣泡的5項框架內容︰ 1)「航空旅遊氣泡」旅客須接受兩地互認的2019冠狀病毒病聚合酶連鎖反應測試,並呈陰性結果。檢測費用由旅客支付,雙方政府將研在購買機票時一併收取。 2)「航空旅遊氣泡」旅客抵埗後,無須接受強制檢疫或進行居家隔離,行程亦不受限制; 3)旅客往來的目的不設限制,無論探親、商務,旅遊均可; 4)旅客無論往來均只可乘搭指定的點對點航班,同時不會載有任何轉機乘客或非「航空旅遊氣泡」旅客。而旅客14天內亦不能到過出發地以外的其他地方。 5)「航空旅遊氣泡」規模可隨時作出調整,可以增加旅客人次或暫停往來,以配合兩地疫情最新發展。   為推行與新加坡的航空旅遊氣泡,邱騰華在去年10月表示,香港政府需時修改法例及做準備工作,包括要就兩地病毒檢測做互相確認,實驗室及機構名單需交給對方,具體做法仍需雙方討論,至少要求旅客提供出發前72小時內的檢測報告。港府亦需與航空公司及機場商討安排,預料相關工作需時數周處理,完成後即可啟動旅遊氣泡。 「旅遊氣泡」各國商討進展一覽 國家 香港政府商討進度 新加坡 宣佈與港府正式推出旅遊氣泡 日本 有興趣展開下一步討論 歐盟 透過德國進行商討 澳洲 澳紐兩國先要討論互相之間的旅遊氣泡 紐西蘭 澳紐兩國先要討論互相之間的旅遊氣泡 越南 已發信 馬來西亞 已發信 泰國 有興趣展開下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