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 C
Hong Kong

城中熱話

相關分類

更多文章

【惡劣天氣】新修訂增「極端情況」安排 8號風球取消後毋須2小時內趕返工

又到了颱風季節。每逢惡劣天氣,打工仔最關心的都是上班下班安排。去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造成全港交通大癱瘓,但全港打工仔在8號風球除下後在惡劣路面情況下趕返工,險象橫生,引起市民不滿。政府作出檢討後,勞工處公布了新修訂《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引入「極端情況」機制,當超強颱風引致極端情況時,例如公共交通服務嚴重受阻、廣泛地區水浸、嚴重山泥傾瀉或大規模停電,政府會視乎情況,在八號颱風警告改為三號颱風警告前公布「極端情況」。在「極端情況」下,打工仔可在8號颱風警告取消後的兩小時,留在原來的地點,而毋須立即返工。 ●受塌樹所影響,港鐵來往大埔墟站至上水站的列車服務暫停,單單東鐵沿線多個站已有過千人排隊趕上班,令大批打工仔不滿。 ●去年超強颱風山竹過後,政府只宣布各大中小學及大專院校停課 1 天,因此就算受塌樹所影響,市民要如常返工。 新修訂的守則表明,在政府發出「極端情況」公布後,除與僱主就「極端情況」下訂立有上班協定的僱員外,其他僱員在8號颱風警告取消後的2小時,應留在原來的地點,而非立即啟程上班。政府會審視情況,並在2小時期限屆滿前,再公布會否延長或取消「極端情況」。 守則不具法律約束力 不過,守則本身只供參考,不具法律約束力,僱主可自行選擇是否跟隨。僱主應考慮參考有關制定工作安排的主要原則、內容框架、參考指引及相關法例,並按照機構的業務運作、相關工作,以及僱員的需要,共同制定適切及具彈性的工作安排。 守則中提及,當「極端情況」取消,僱員應根據與僱主協定的復工安排上班,僱員如遇到實際困難而未能返回工作崗位,應盡快通知主管。在該種情況下,僱亦應作出情理兼備及彈性的處理。 勞工處發言人補充,僱主亦應和僱員清楚解釋在各種情況下工作時數、工資、當值津貼及交通津貼的計算方法。僱員如根據工作安排毋須上班,其工資、勤工獎或津貼不應受影響。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  

【冇幾多錢?】網民發起不合作運動 對港鐵和經濟有幾大影響?

因應修訂《引渡條例》而引發一連串社會事件,除了示威遊行外,網民自行更發起兩次港鐵不合作運動。7月30日分別在調景嶺站、北角站阻擋車門正常開關等等,「成功」使觀塘線觀塘至調景嶺站及港島線銅鑼灣至鰂魚涌站暫停服務數小時。由於鐵路服務暫停,加上網民早已預告不合作運動,不少人轉搭巴士,反令東九龍、港島不少主幹道出現嚴重擠塞。從網上直播可見,有市民在車站大叫「香港俾你地搞到冇咗好多錢!」究竟不合作運動幾近癱瘓一個早上而言,對港鐵或經濟有多大損失?這次便和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7月30日網民發起不合作運動,使港鐵觀塘線觀塘至調景嶺站停駛。 港鐵股價自6月起愈升愈有? 究竟自六月中起,連串社會事件對港鐵(0066.HK)股價有沒有影響?從六月中開始,港鐵股價不斷上升,更連續創下歷史新高。在元朗襲擊事件前一個星期四,更曾創下55.75上市新高,似乎社會事件對港鐵近乎無影響。不過7月21日晚在元朗站發生襲擊事件後,7月22日便開始跟隨大市下跌。不過7月24日及7月25日曾發生不合作運動及工程車出軌意外,但股價仍未受挫,直到7月30日另一次不合作運動,早上收市報52.1元,仍比6月12日社會事件爆發後股價高,可見不合作運動似乎對港鐵以至股市影響很有限。 ‧港鐵股價在7月中曾登上歷史高位,證明社會事件對其影響不大,反而7月21日元朗襲擊事件後,股價有所回落。 實際損失有幾多? 據2018年《明報》一份報導顯示,港鐵觀塘線在最繁忙一小時載客量為4.7萬人,港島線為5.49萬人,由於開啟事故模式,受影響各站出閘無需扣除車費。不合作運動影響部份路段停駛股務,以今日中斷約兩小時服務計算,最多約十萬人受影響,以觀塘到中環八達通車費15.2元為例,十萬人即約一百五十萬港元。當然還需要安排巴士接載受影響乘客,以城巴租雙層巴士,費用約每小時一千元,若20部巴士租2小時則需要四萬元。 ‧受影響期間,觀塘至調景嶺站出閘不需付費,港鐵會損失部份車費收入。 ‧另一成本來自租用巴士接載乘客,但對港鐵營收實在影響不大。 雖然有太多細項和外在因素無法計算,但單按收入和租車支出粗略估計損失154萬元而言,對港鐵來說影響很有限,皆因港鐵每日客量數以百萬計;另外早前文章提及「事故罰款機制」,若因意外延誤兩小時,最高罰款達200萬元。從此證明,不合作運動對港鐵實際營收以至股價都影響很有限。相對而言,似乎無形影響力隨時比實際金錢損失更大。但究竟為甚麼會出現不合作運動,這就更值得大家反思了。

【防止走數?】13 間公立醫院接受電子錢包付款 病人可用支付寶及微信支付

隨著電子錢包普及,不少政府部門都增設新支付方式,方便市民繳費。早前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就宣佈於旗下 13 間公立醫院繳費處將接受電子錢包付款,給予市民更多選擇。同時亦增設 30 部全新的一站式電子服務站,改善專科門診登記系統,進一步方便市民使用公立醫院服務。 醫管局已於7月28日公佈公立醫院繳費處新增電子錢包繳費功能,病人可透過出示手機的二維碼(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付款。在現金、八達通、信用卡等傳統繳費方式以外,為市民提供受現金、八達通和信用卡等傳統繳費方式以外的繳費選擇。 同時,13 間公立醫院包括香港兒童醫院、瑪嘉烈醫院、博愛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瑪麗醫院等增設了超過 30 部全新的一站式電子服務站,用以取代舊有型號,病人或照顧者可選擇憑預約便條或病人身份證登記應診,除了改善專科門診登記系統,亦節省市民排隊輪候時間。新電子服務站亦提供付款八達通、本地銀行發出的感應式信用卡及電子錢包付款方式,方便市民繳交專科門診和藥物費用。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

【少咗積分著數?】新版PayMe連接「轉數快」 信用卡增值每月上限降至2000元

滙豐旗下PayMe應用程式即將推出全新介面及一系列強化功能。新版PayMe會進行一項最新功能Beta測試,即透過連接「轉數快」系統,讓客戶可從多個渠道隨時為PayMe增值,並可即時轉賬至其他銀行戶口及電子錢包。不過推出新功能的同時,信用卡每月增值額就由上限 $5,000 下降至 $2,000,對於不少以信用卡值賺取積分的朋友來說,就不算是一個好消息了。 由匯豐銀行推出的電子錢包PayMe,將會支援轉數快 FPS。新功能會先以 Beta 測試版的形式推出,開放予公眾試用。連接轉數快 FPS 之後,PayMe用戶除了可以繼續使用二維碼的 PayCode 及發送 PayLink 讓朋友轉帳之外,更可以直接使用朋友已登記轉數快的手機號碼或電郵地址,進行即時轉帳。 信用卡每月增值額下降至 $2,000 PayMe 新介面增設快速點擊清單,讓用戶迅速選取最常用的功能,如付款、付款請求、增值及轉賬至銀行戶口等等。新版PayMe可以從 10 家本地銀行,透過直接付款授權服務為戶口增值,每月上限最高 $50,000。不過,新版 PayMe 將信用卡每月增值上限由原本的 $5,000 下調至 $2,000,現時不少用戶每月都會為PayMe戶口增值5000元以賺盡信用卡積分或飛行里數,如果信用卡增值上限於未來下調,以每6元消費可兌換1飛行里數計算,用戶每月將賺少500里飛行里數。 滙豐PayMe營運總監駱弘宇 ( Stephan...

【外表決定命運】車身顏色影響二手價 哪種才是最保值?

買車時,選擇哪種顏色絕對是一個令很多人煩惱的課題,皆因車身顏色除了反映個人愛好品味外,更會影響二手車的保存價值及出售機率。美國汽車網站ISeeCars研究顯示,除了汽車性能及行駛里數外,二手車折舊率亦與車身顏色有所關聯,當中以橙色及黃色汽車的最保值,轉售價值最高。而土豪金則是最不保值的顏色;黑色、白色、銀色和灰色等基本顏色的車款保值系數與平均水平相當。不管你是想要買新車還是二手車,都值得參考一下。 橙色黃色汽車最保值 為了證實車身顏色與折舊率有關,iSeeCars整理分析了160萬輛二手車數據。3年折舊率是根據平均定價與出廠價得出,並按通貨膨脹率、車型和市場模塊做了調整。同時排除了那些特殊顏色少於1千輛,或特殊車型少於30輛的二手車。結果發現,這160萬輛二手車頭3年的平均折舊為29.8%,而橙色和黃色車的折舊率分別為27.4%和26.2%,比其它顏色車的折舊率都低。出人意料的是,很少見的綠色車的折舊率最低,僅17.6%,其中包括氪綠色的雪佛龍 Camaro。 iSeeCars表示,保值性的高低取決於市場供需而定,橙色車型保值最好,是因為它常見於高性能車款。除此之外,黃色與綠色車型在市場上稀有度較高,只佔使用期在3年內二手車的1.2%,並且有市場需求,因此保值性也分別位居2、3名。iSeeCars Phong Ly認為,特殊顏色如橙、黃、綠,只佔總數的1.5%,物以罕為貴,所以橙、黃、綠三種顏色的車折舊率較低是因為供求關係,只要喜歡這些顏色的買家夠多,就會有這樣的結果。 而金色汽車折舊率相對偏高,該網站的行政總裁Phong Ly表示:「金色二手車普遍較差的折舊率說明人們對其需求較低,出於這個因素,人們就會選擇更為普通或者明亮的顏色。」除此之外,紫色與米色系等冷門色調,在市場接受度也不是很好,因此折舊幅度也較大。 至於黑色、白色、灰色等主流車型顏色,雖然保值性不如橙色和黃色,但因為普及率較高,所以折舊風險較低,也不會有太明顯的價格波動,而且能較快賣出,比保值性高的黃色車,在中古車市場停留日數更少。 資料來源:iseecars

【飲飲食食】點解凍飲要加2蚊?點解雙拼貴過單拼?經濟學原來有解釋

作為香港人,我們從小便習慣了「凍飲加兩蚊」、「雙拼」要加錢。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背後的原因呢?不講不知道,原來是有歷史原因並隱藏著經濟學原理。 「凍飲加兩蚊」為補償時間上損失 不時在街上遇到運冰工人把一袋袋已經切割好的冰粒送到餐廳,但舊冰室負責人表示,原來早期冰室買回來的冰塊並不是已經切割好,而是一磚磚猶如鞋盒大小。因此在製作凍飲時,就需要用人手刨冰,工序增加,自然就需要收費。雖然現時已經不需要再用人手刨冰,但「凍飲加錢」已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餐廳行規了。 至今大部份人都會認為「凍蚊要加兩蚊」是成本問題,餐廳需要向製冰公司買冰,這些費用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不過其實現時一包冰塊大約$13至$15,約可沖調30杯飲品,所以冰的成本也不過是$0.5左右,那麼為何餐廳仍然需要加$2?眾所周知,香港餐廳經營向來以快捷取勝,但沖調凍飲增加工序,會令出品速度減慢,所以經營者會通過加費,從而補償時間上損失。某程度上是不鼓勵食客享用這項加費服務,讓茶餐廳做出最理想的營運效果。   但現時有些餐廳凍飲不只是「加兩蚊」,而是「三蚊」甚至更貴。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這個價格差異反映了數個情況。第一是在不同區域,其勞動成本有不同;第二就是不同區域的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及承擔程度不同,例如旺區及商業區,消費者較重視速度,願意付出較高價,所以一般都不會過於在意加費或「格價」。但在一些比較大眾化或基層區域,如果凍飲需要加多於$2,就很容易令顧客流失,因為這群消費者會留意哪家價格較便宜才去光顧。 「雙拼」賣是享受 明明份量不變,一碗「單拼」麵要$27,「雙拼」何解要$30? 換個角度看,對於老闆來說,「雙拼」的成本其實沒有太大改變,其份量並沒有增加,不同的是食物選擇多了。正正就是餐廳老闆了解到不少人為滿足自己,想要同時吃到兩種食物而願意付出多一點的心理,所以「雙拼」才要加錢。 這個情況可用經濟學的「邊際效用遞減定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來解釋。當每樣事物數量上升時,邊際價值則會有所遞減。譬如說,你吃第一粒魚蛋,滿足感是10分,即是最開心,吃第二粒可能會只有8分滿足,如此類推,直到全部吃完。而「雙拼」就是把將兩種食物放在一起,數量雖然沒變,但「雙拼」後其總價值提高了!既可以吃到魚蛋,又可以吃到雲吞,吃一碗麵就能夠享用兩種味道不同的食物。所以當人期望吃多一種食物時,就會願意付出「更多」,以換取更大的滿足感,所以「雙拼」賣的主要是享受。

【罰款有用?】港鐵延誤要罰錢? 一文解釋罰款機制有幾大作用

港鐵作為香港最重要交通工具系統之一,一旦發生故障或意外延誤甚至停駛,足以影響半個香港運作。不過兩鐵合併後時而發生意外,但車費卻幾乎都是有加無減,引起市民不滿。於是政府在2013年檢討票價機制時,同時引入「港鐵事故罰款機制」,將罰款和營運表現掛勾。不過未必人人知道究竟要罰幾多錢?罰款又會去哪裡?這篇文章將和大家簡單分析一下啦! ‧港鐵在2013年增設「港鐵事故罰款機制」,罰款額和延誤情況掛勾。 罰款以百萬計 大家最關心的當然就是延誤要罰幾多錢,首先要知道「港鐵事故罰款機制」會根據延誤時間決定罰款金額,計算方法是延誤第31分鐘開始,直到最後一班延誤發車班次為止。罰款金額由首31分鐘至1小時為100萬;1小時至2小時為200萬;2至3小時為300萬;3-4小時為500萬,然後每小時罰250萬,最高罰款為2500萬港元。 以港鐵前日因大學站至大埔墟站,因工程車出軌而無法提供服務一事為例,由頭班車至下午2時計,服務癱瘓約9小時,理論上港鐵最高可被罰款1750萬元,但有待最終政府公佈。 ‧25日早上東鐵線出軌事故,以現行機制港鐵最高罰款為1750萬元。(網上圖片) ‧罰款一般會用作車費回贈。(網上圖片) 罰款用去邊? 知道罰幾多錢之後,大家就會問:罰款用在哪?筆者用今年三月荃灣線列車出軌事件為例,因列車服務暫停兩日,港鐵按機制罰款2500萬元,亦是六年來首次「罰到盡」。大部份罰款會用作車費優惠回贈乘客,例如在部份日子提供成人車費半價優惠、調整票價時作車費回贈回饋乘客。不過引起爭議的是出軌當日為工作日,但提供半價車費日子卻為公眾假期,大家是否認同此做法就見仁見智。

【專業學問】拆解「公關災難」五步曲!

近年,不時聽聞各大政府部門、機構或公司出現「公關災難」。現今社交媒體傳播消息速度驚人,「公關災難」帶來的負面影響實在令人難以估計,因此一定要妥善處理,避免各種消息繼續在社交媒體發酵。但要怎樣令傳媒由報導負面新聞,轉為正面報導?其實只要當危機或問題發生時,不去作出遮掩試圖去隱藏真相的話,每個過程都能逐步拆解!一齊來看看解決公關災難的五大重點! 1.即時處理 透過企業官方網頁、FACEBOOK、IG和微博等社交媒體,第一時間對負評作出回應,掌握危機處理的時間性。 2.真誠道歉 企業管理層要抱誠懇態度去了解事件,解決問題。透過管理層發言,為事件表達關注和作出解釋,平息大眾情緒。其實很多時在危機或問題出現後,管理層往往只解釋事情發生原因,卻很避忌道歉,這樣是不但不能安撫大眾心情,更是給人推搪卸責的感覺,有機會激起公眾憤怒。因此在說出導致事情發生的原因前,應該真誠道歉,即是責任不直接在你,也應該為其中發生的不幸事情表示歉意。 在真誠歉意前提下所提及的原因才會令人信服。當然講述原因時,必需清晰、直接,如果連原因也含含糊糊時,只會令公眾的不滿進一步升温。真誠的道歉或展示歉意再加上清晰明確的事件發生始末,方能減低媒體及公眾的負面情緒。 3.避免與網民對罵或刪除其留言 與網民對罵只會令事件火上加油,影響企業形象。刪除負面留言亦不是正確做法,因為刪除前有可能已被截圖,之後更難向公眾解釋,所以必須以耐性和溫和態度面對。 4.了解原因 要在短時間內尋找出導致「災難」發生致命原因,方能徹底解決問題。 5.盡力補救 要徹底解決問題根源,就必需及時提出有效可行補救措施,確保同樣問題不會再次發生。當然如果不能確定補救措施一定能做到,就不應該輕易承諾。而且應該要提供一個合理時間表,給大眾對此補救措施實行所需的時間和進度有所了解。  

【全無私隱?】中國網絡實名制漏洞處處?中國網軍攻港不成反被「起底」

香港人對保護私隱一直非常關注,而銀行亦多番強調切勿透露個人資料給不明來歷人士或網站,免被用作不法用途。不過在中國內地,幾乎任何交易、戶口登記都需要實名認證及提供電話號碼,私隱度一直爭議不斷。近日社會事件觸發一班中國「帝吧」網民,揚言在今月23日晚上攻擊某社交平台,但在「行動」開始前,疑似管理員及主力成員資料極速被香港網民起底,而且屬高關聯度個人資料,包括賽實姓名、身份證號碼,甚至銀行戶口結餘都一覽無遺。 個人資料在討論區及通訊軟件被公開後,不少人都對此相當詫異,亦指中國對維護私人資料程度非常不足,甚至有網民說「花點錢就買到」。由於內地人使用互聯網需要實名制,使其他人只要擁有任何一項資料,其餘資訊就會完全羅列出來。結果在「行動」前數小時,帝吧官方微博宣佈行動取消,並表示管理員以後不再負責管理及更新專頁,並以保護私隱理由解散群組。 ‧「帝吧」原訂在23日晚上攻擊香港某社交平台,但以失敗告終。(網上圖片) 帝吧以往曾在多次網戰中擔任重要角色,特色是人多、速度快,最引人注目莫過於2016年台灣總統選舉,「翻牆」到台灣蘋果日報、蔡英文等Facebook專頁,以大量圖片留言攻擊。不過中國自2012年開始,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網路資訊保護的決定》,經過多次修訂後,只要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資訊,營運商不能為該用戶提供服務。反觀香港網民暫未需要用戶實名制,大部份論壇如連登、Uwants討論區只需填寫電郵地址便可以申請,自由度相對較大。 作為一般用戶未必有足夠保障意識,最好切勿提供任何姓名、電話、地址等個人資料給不熟悉的網站、專頁。另外亦避免貪圖小恩小惠,將個人資料提供給其他機構,因為銀行、商業公司會購買這類資料作傳銷用途。若擔心資料會在內地不法公開,最好少用內地應用程式為上。 ‧一圖看清個人資料,連不同銀行戶口結餘都一清二楚,赤裸裸呈現在網絡世界。(網上圖片) ‧在網戰行動取消後,管理員宣佈不再負責微博更新。(網上圖片)

【收入過億】從模特到赴美上市 傳奇網紅張大奕成功之路

內地網紅的吸金能力究竟有多強?有「中國第一網紅」稱號的女模張大奕,早前獲選入時代雜誌最具影響力的25位網路名人榜。作為大陸網紅經濟代表人物,張大奕在2015年網路賣服飾的年收入就壓倒一線女星范冰冰。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Forbes)指出,張大奕當時收入就超過4600萬美元,大幅拋離范冰冰的2100萬美元。在張大奕成功開創網紅營銷模式後,所屬的營銷平台及網紅電商「如涵」更在美國上市,到底她為何能夠如此成功呢? 1.把握機遇成為KOL 大約在4年前,張大奕當模特兒走紅後,她開始通過微博與追蹤者互動,發現有很多粉絲會問她的衣服購自哪裡,還會問及配搭技巧及請她推薦化妝品。她深感大眾非常關注「儀容外表」問題,也很願意投放金錢於衣著上。於是,她決定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審美觀,也藉著網紅年代崛起,利用自身影響力,將興趣融入事業之中。 網絡興起的年代,網購成為大趨勢,所以張大奕不再單單在微博發照片和開直播,而是轉移開設自家品牌在淘寶開設店舖。在天時地利人和配合下,令她的事業成功發展,她亦曾說:「我覺得在這個時代做對了事情是很重要的,如果我10年前做這樣的事也不一定成功。」可見她捉緊時機做適合的投資,才成就了今天的張大奕。 2.利用自己名氣作宣傳 張大奕本身是坐擁數百萬粉絲的網紅,所以每次有新品推出時,她都會在網上直播講解分享穿搭心得,這樣就更有效地宣傳自家產品。在2016年5月,張大奕在淘寶直播節開直播,兩小時就帶來2000萬元的成交額,創造直播引導消費的電商奇蹟。而在2017年雙11購物節,張大奕淘寶店締造單日吸金1.7億元的驚人紀錄。去年的雙11,張大奕28分鐘就賣出破億元的商品,再創歷史新高。 ●張大奕在大陸網路社群「微博」粉絲數從2014年的20餘萬人,到今天已經坐擁1118萬餘人,增長驚人。 3.「粉絲需求供應鏈」營運手法 微博關注、評論和點讚數量,都會直接反映和影響產品銷量。所以張大奕每次推出新品前,都會用大量時間與粉絲交流和溝通,綜合意見,以獲取消費者對衣物款式、剪裁、材質等有用數據,用以預測下季潮流,推出迎合大眾口味而且時尚高質的衣服。產品符合市場需求自然會大賣,生意額不斷上升。 ●2014年7月,網路商店莉貝琳負責人馮敏找她合作在淘寶網開了一家店「吾歡喜的衣櫥」,很快就一炮而紅。 後來馮敏找來更多的網紅簽約,把公司名稱改為「如涵」,獲得數千萬元融資。在2016年,如涵更獲得阿里巴巴投資3億元。 ●在張大奕成功開創網紅營銷模式後,「如涵」在美國上市,發行價為12.5美元。張大奕單是持股15%,就賺進1.55億美元, 她目前身兼如涵的CMO(首席營銷官)。不過網紅電商之路是否能夠一直穩健走下去,就需要留待日後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