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C
Hong Kong

城中熱話

相關分類

更多文章

【球鞋訂閱】每個月都可換新鞋!NIKE Adventure Club成未來品牌決勝關鍵?

好多家長最煩惱就是幫小朋友買鞋,因為成長速度快,往往買完新鞋著一排就發現不合適。NIKE 在今年8月宣布推出「NIKE Adventure Club」兒童運動鞋訂閱計劃服務,讓父母為孩子定時更換波鞋,就算雙腳大得快出現不合腳情況,都可以免費更換至適合尺碼。作為全球第一球鞋零售龍頭品牌,NIKE 在推出這項計劃背後希望開拓怎樣的商機? 選擇超過100種 NIKE 球鞋訂閱方案覆蓋 2 歲至 10 歲兒童,尺碼由 4C 到...

【有備無患】別只想著賺錢!5個緊急預備金重點你要知!

正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每個人人可能隨時都會遇上突然情況,例如失業、受傷生病需要一筆龐大的醫療支出、汽車突然故障維修,如果能提早準備好緊急預備金,即使有上述情況出現,都不會被殺個措手不及。那甚麼是緊急預備金?又應該準備多少才算足夠?由小編一一為大家講解。 甚麼是緊急預備金? 相信每個人都會為不同目標作定期儲蓄,而「緊急預備金」就是在原本儲蓄計劃以外,額外再準備好一筆費用,當你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時可以維持生活。若沒有預先準備好「緊急預備金」,就必須打亂原先理財投資,將錢拿出來解決緊急狀況。 緊急預備金用途 緊急預備金主要是在發生意外或失業,以致短時間內沒有收入來源,為了維持生活所需的一筆資金。因此,緊急備用金應設定只在迫切緊急狀況下使用,例如自己或家人突然發生意外,需要支持龐大醫藥費,但保險未能即時支付或保額不夠,這種情況下就適合動用。 如何準備緊急預備金? 1. 開設專屬帳戶 首先應該獨立開設一個緊急預備金專屬戶口,並不要給自己任何藉口去從這個戶口中提取存款,實行「有入冇出」。假若有獎金或額外收入,亦不妨立刻存入緊急預備金專屬戶口。 2. 設定自動轉帳 有些人未能成功儲錢,主要是缺少「自覺性」。所以,你可以善用網上銀行,設定自動轉帳,每次「出糧」後就將一筆錢直接存入緊急預備金帳戶。自動轉帳同時能夠讓你忘記這個帳戶存在,順利存下足夠金額。 3.能夠在需要時盡快使用 有些人會將緊急預備金來買基金或買股票以增加價值,但要注意的是當意外發生時,你是否能立即拿出緊急預備金來救援,最好是在12至24小時內就能立即拿出來使用。 4. 準備多少才足夠? 每個人生活水平有所不同,多少緊急預備金才夠其實因人而異。所以我們要計算出每個月生活必須支出,例如伙食、租金、電話費、水電費、交通費等等。將一個月的生活必需開銷算完後,以6個月為基準,再將生活必須開銷的金額乘以6,就能夠得出你應該準備的緊急預備金額。若已有家庭負擔或擔心失業等等,更應盡量儲起6個月以上至1年的生活費作為應急,因為有足夠的緊急預備金,才能撐過經濟衰退或資金緊張時等困難時期,同時避免要借貸度日。 5.開源節源同樣重要! 想儲錢,節流是第一步。所謂「小數怕長計」,你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例如不買手搖飲品,或選擇在超市特價日購買生活用品,賺取積分或享受折扣優惠、與家人共享電話通話及數據網絡計劃、購買交通月票,都能夠減輕財政上負擔。不過,雖然我們想要節省開支,但不代表要走向極端,應該保留生活上一些娛樂及休閒活動,以免出現「反效果」。  而除了賺取正職薪酬外,你亦應積極發掘其他能夠賺取額外入的來源,例如可考慮從事兼職工作,或是接洽一些短期工作,或從事時間安排較彈性的自由工作,可以是撰寫網絡文章,或是設計工作等。 準備緊急預備金需要節制與毅力,但長遠來看是有不少好處,有夠大的「安全氣囊」,才能在衝擊來襲時處變不驚,安然過渡!

【經濟下行】香港本財年首5月赤字420億 未來3個年度繼續亮起紅燈?

政府財政預算案中原本估計2019至2020年度或有168億元綜合盈餘,昨日政府公布,本財政年度首五個月開支2,140億元,收入1,657億元,計入綠色債券計劃下發行的債券淨收入78億元和償還15億元機構票據後,錄得赤字420億元。 財政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印花稅收入比預期遜色,全年賣地收入亦存變數,另外薪俸稅、利得稅等主要收入大多在財政年度的後期收取,上述因素連同政府近月推出共191億元紓緩措施,因此本財政年度出現赤字機會很大。截至8月底,財政儲備為11,289億元。陳茂波指出,現時出口、零售以至投資都趨向疲弱,本港出口已連跌10個月;零售銷售亦連跌6個月,明天(10月2日)將會公布8月份零售銷售數據,按現時情況來說並不樂觀,加上連串社會事件,影響本地營商氣氛,對整體經濟數字難以寄予厚望。 預算收支平衡是假象? 香港對上一次出現財赤是2004至2005財政年度,當時錄得134億元赤字,之後14年來都一直都是有盈餘。雖然陳茂波重申政府財政實力穩健,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時不會削減開支,更會適時推出撐經濟、紓民困的逆周期措施。事實上,政府早已預測未來5個年度有3個年度均會出現赤字預算,但只是通過儲備基金回撥,達帳面達至收支平衡。 從2019至2020年預算中,總收入6261億元比總開支6078億元為多 ,即預算有盈餘183億元,表面上政府帳面仍有盈餘,公共財政應該非常穩健。 然而,從政府發表的2019至2020年度財政預算綜合摘要中,「政府一般收入帳目」一欄早已是赤字預算。「政府一般收入帳目」收入為4702.23億元,支出為5087.21億元,赤字預算達到384.98億元。惟政府從550億元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中轉撥479.26億元,使得赤字預算變為盈餘為94.28億元。而從預算案中顯示,未來5個年度有3個年度均會出現赤字預算,但同樣只是透過房屋儲備金回撥,把5個年度赤字預算轉赤為盈,並非收支平衡,情況值得關注。

【永恆隕落】Forever 21正式申請破產 結束200間分店 犯了哪3大錯誤?

繼Jack Wills後,美國時裝品牌Forever 21正式宣布破產,將會終止全球40國營運,並關閉近200間分店。到底是甚麼致命原因,讓這個擁有30年歷史,曾經讓大眾覺得是無可取代的流行品牌走向沒落? 總部設於美國加州的Forever 21在全球擁有800間分店,傳出破產的消息已有數月,今年3月起陸續撤出台灣、日本、香港等地。結果在上月29日,Forever 21正式宣布申請破產保護,並計劃結束亞洲和歐洲大部分國際業務,但仍會維持電子商務網站運作,以及保留美國、墨西哥和拉丁美洲業務。 副總裁張琳達(Linda Chang)發聲明指,申請破產保護是為了公司的未來,讓公司重組業務,重新定位Forever 21。相關文件顯示,Forever 21估計負債為10億至100億美元。而Forever 21表示已取得摩根大通安排債權人所提供的2.75億美元融資,以及從TPG...

【創造雙贏】同行一定是敵人?企業合作成功例子大檢閱!

俗話說「同行如敵國」,在任何行業裡,不少企業為了取得市場一席位,彼此之間常常競爭激烈,以擊敗或削弱同行對手為主要目的。不過,愈來愈多企業經營者發現,與其執著同對手鬥得你死我活,分出高下,不如嘗試與對方合作,反而達到一種雙贏局面。 Burger King與麥當勞 提到賣漢堡包的快餐店,兩大連鎖店麥當勞和Burger King一直都是競爭對手,過去Burger King時不時就會諷刺麥當勞宣傳,例如他們曾推出過「不開心兒童餐 」、名叫「不是Big Mac」漢堡等等來創造話題,加強宣傳以提高銷售量,不過Burger King也不是一味詆毀對手。最近美國Burger King就宣布停售他們的招牌漢堡「華堡」(Whopper)一天,原因是當天每賣出一個巨無霸,麥當勞便會捐出2美元給兒童癌症機構。Burger King停售「華堡」,藉此提高麥當勞巨無霸銷量,為癌病兒童籌得更多善款。 其實今次不是Burger...

【實名制升級】內地電話用戶上網需「人臉識別」 港人同樣要交出資料?

內地在2016年強推電話用戶實名登記,最近有關制度將會進一步升級。官方要求中國電信企業自今年12月起,在實體渠道全面實施電話用戶人臉識別措施,確保申請者本人與身份證明資料一致才可以上網。現在尚未知道新措施會否影響持內地電話帳號的香港用戶。若果落實,意味港人都需要交出「人臉」才能夠在內地打電話及上網。 中國互聯網主管部門中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早前發布了有關《進一步做好電話用戶實名登記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表示在今年12月1日起,會在實體渠道全面實施電話用戶「人像比對」措施,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經人像比對與身份資料一致後才可辦理上網手續。同時工信部還要求各電信企業在11月底前,嚴格執行電信服務協議有關條款,以免用戶二次轉售及倒賣電話卡。另外,通知亦提及相關措施是為防範用戶名在不知情情況下辦理申請,要求電信企業向用戶提供查詢名下手機號碼服務,核查和處理有問題的手機號碼。工信部稱,下一步會加大監督檢查,持續從嚴推進電話用戶實名登記管理。 內地2017年推實名制 港人用戶亦要提交個人資料 雖然官方未有正式明示持有內地電話卡的香港人,會否同樣受到新措施限制,但內地因針對電話騙案日益猖獗,在2017年嚴格規定所有電話用戶作實名登記, 結果持有一卡兩號、或在香港申請內地電話卡的港人,其個人資料都須因應「國策」移交內地,作法引起爭議,不少人憂慮私隱外洩。當年香港用戶要在限期前同意轉交個人資料例如姓名、身份證或回鄉卡號碼等,給內地電訊營辦商或政府部門,否則其內地電話號碼將被停用。有業內人士指,連同月費及儲值卡,估計逾50萬港人受影響。 目前為止,內地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愈來愈廣泛,不得不提的是以此技術配合打擊刑事犯罪,成功抓獲不少在逃通緝犯和持假身分證人士。人臉識別系統同時推動內地經濟發展,如杭州的肯德基快餐店就安裝了人臉識別支付系統,並連接支付寶,只要「刷臉」就可以付款,真正做到「靠臉吃飯」。又如北京大與國際機場安裝了人臉辨識系統,旅客不用出示任何證件、紙質或電子登機牌,直接「刷臉」即可登機,免卻排隊煩惱,使機場運作更順利。 可是,人臉識別能在快捷而無須接觸情況下,即可獲取與用戶日常生活的相關數據,讓人不禁擔憂個人私隱難以保障,以及資料會被濫用。人臉識別技術長期發展和利弊都需要假以時日來觀察,惟電訊商應提高透明度及採取切實可行步驟,防止客戶個人資料外洩。  

【駕馭壓力】壓力大到透不到氣?3件事助你有效應付!

社會競爭激烈,壓力人人都有,例如當我們試圖踏出舒適圈,挑戰自我時,壓力焦慮自然就會出現 。不過若人承受過大壓力,總有一天會承受不住而爆炸。以下3個方法,助你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心態,有效應對壓力! 1.想想如何成功 人感到壓力時,想法往往偏向負面,所以要懂得轉換思考角度,與其擔心失敗,不如設想自己如何達至成功。積極達成目標、邁向成功的心態和被動避免不想失敗的心態其實有很大差別。成功人士在競爭高溫底下,通常都會想像他們想要東西,讓自己集中精神,增強信心完成任務,而不是一味想著要避免失敗,這樣的話只會不但阻撓自己達至成功,更會自己被焦慮情緒及壓力影響。 2.先從自己有能力做的事著手 面對工作和生活,我們都是不斷學習,但總會有很多我們未能夠掌握或是擅長的事,一旦擔心自己無法順利完成,心裡產生焦慮和內疚,反而會成為壓力,加重我們精神上負擔。 其實無論你的程度和表現如何,每個人都有進步空間,所以一開始應先從能力範圍做到事著手,而不是挑戰自己不擅長的。在面對不可能的任務中,產生焦慮、自棄等情緒,其實都是不必要的。只要我們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向目標前進,而不是原地踏步,就可以逐步肯定自我,從而減少不安和壓力。只要繼續向前邁進,你就會發現你做的每件事沒有極限。 3.讓腦袋放鬆 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沒有必要迫自己去到盡。工作壓力大時,不妨暫時放下那些鑽牛角尖和沒有完成目標,讓自己頭腦休息一下,千萬不要讓工作佔據整個人及每一個時刻。 我們做一些不用思考就能完成的事,讓大腦從繁重工作中獲得喘息。例如幫植物淋水,或者幫忙換水等「瑣事」,讓大腦得以放鬆。又或是只要站起身,到洗手間洗洗臉、到茶水間沖泡一杯熱茶,甚至是清理一下自己的辦公桌面,都能達到轉移效果。另外閉上眼10至15分鐘,試著讓眼睛休息,同時聽聽音樂,都可以有助跳出壓力框框。 應對壓力不是一種天賦,並非有的人與生俱來就有,慢慢利用練習加以改善,總會有一日擺脫壓力。

【精打細算】10月起日本消費稅增至10%!遊日影響有多大?3大慳錢方法你要知!

日本消費稅將會在10月正式由目前8%上調至10%,雖然稅額增加,但日本政府同時推出有一系列減稅方案與相關制度,到底消費稅增加對一眾「遊日族」會有怎樣影響?又有哪些項目依舊維持8%呢?讓小編告訴大家吧! 消費稅有增無減 我們在日本購物時會發現商品標價上會有兩個金額:含稅與不含稅。若標價不包含稅,在結帳時就要連同消費稅一併付款。 日本政府早於1978年時提出徵收消費稅構思,透過向顧客收取消費行為的費用,成為國家稅金來源項目之一。不過因為受到民眾強烈反對,所以被擱置10年。直到1988年,當時日本總理竹下登才成功主導通過消費稅法,並於1989年4月1日起實施,當時稅率為3%。到了1997年,日本政府將稅率從3%調高到5%。現任首相安倍晉三上台後,在2014年將5%消費稅上調至 8%,如今又將 8%消費稅上調至10%。換言之在5年間,日本消費稅增加了1倍。 節省方法一: 選擇外賣 消費稅增加,首當其衝受到影響自然日本當地居民,但遊日旅客支出也會因稅金調整而增加。為了避免影響大家購物意欲,日本政府針對指定項目所推出「減輕稅率制度」,這類項目消費稅將維持原本的8%,目前主要以飲食類商品和報紙為主,而外賣速遞和外賣自取都同樣是8%。但酒類、醫藥品和在店內用餐就不獲得寬減。 如果到餐廳用餐,只要該餐廳有提供座位給顧客進食,例如Cafe,食物價格就會以10%的消費稅計算。而選擇外賣帶走的話,就算「減輕稅率制度」範圍,消費稅為8%。如果在便利店買完東西,剛好那間便利店有提供內用區,只要在結帳時申明自己是要外帶,都會以8%稅率作計算。但如果在便利店設置的座椅享用,則需要付10%消費稅。 不過有很多店家和消費者批評「減輕稅率制度」混亂,存在灰色地帶,例如客人選擇外賣後繼續在店內進食,是需要付新稅還是維持舊稅呢?不過總而言之,多選擇外賣,就能夠輕鬆節省下2%消費稅。 節省方法二: 買滿5000日圓退稅 對遊客而言,受加稅影響,住宿費用、飲食、門票等支出都會相應增加。部分觀光設施,如京都塔,將會上調門票價格,由20至200日圓不等。而在奈良公園,28年沒加價的鹿餅乾,亦會由現時150日圓,增至200日圓。 至於港人必到的便利店、藥妝店、家電和服飾店等雖然都是在加稅範圍內,不過外國觀光客受惠於「退稅政策」,只要在列明「免稅」、「Tax Free」商戶內消費達5,000日圓以上,並在付款時出示有效旅遊證件,即可退稅。退稅商品可分成「一般物品」及「消耗品」,你可以選擇使用「一般物品與消耗品分開計算」或是「一般物品與消耗品合併計算」免稅金額計算方式。店員會將免稅後的消耗性貨品放入「免稅品專用袋」中密封,期間不能拆封使用,並必需於30日以內帶離日本,否則就會被收取稅項。 節省方法三:電子支付 為減低消費稅影響,日本政府將推出「無現金支付回贈計劃」,有點類似「儲分制」。直至2020年6月,顧客只要在已登記計劃店舖,包括三大便利店及其他中小型商戶,結帳時以現金以外方式支付,如信用卡、電子錢包等,都可獲2%或5%回贈,可留待下次再消費時使用。    

【市場降溫?】56%港人料樓價於未來1年下跌 到底買樓不買樓?

香港經濟放緩,樓市前景未明,花旗銀行公布第三季市民置業意向調查結果,過半受訪者預期本港樓價將於未來1年下跌,比例較今年第二季高28%,而近7成受訪者認為,目前並非理想置業時機。 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樓價會下跌 今次調查由花旗銀行委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形式,在今年8月訪問超過500名香港市民,以評估香港市民現時置業情況,了解置業意向及對未來樓價走勢意見。調查結果顯示,有56%受訪者認為香港樓價將在未來12個月下跌,高於上季調查的28%,連升兩季。而認為樓價在未來12個月上升的市民,則由第二季的36%人,減至最新的18%。至於認為未來12個月樓價平穩的市民,人數由第二季的36%,減至第三季的26%。   44歲以下港人置業意欲較高 置業興趣方面,在2019年第三季,有20%受訪者表示現時對置業感興趣,數字與上季相約,反映對樓市看法未有太大轉變。而認為目前並非理想置業時機的受訪者有68%,略低過第二季71%,至於認為現時是理想置業時機的受訪者只有3%。在年齡組別21至29歲的受訪者當中,有24%表示現時對置業非常感興趣或頗感興趣,年齡組別30至44歲的受訪者中興趣置業的比例為28%,反映44歲以下受訪者置業意欲相對較高。 至於受訪者對置業時機看法與上季相約,有68%受訪者認為現時不是置業時機理想時機,而認為現時適合置業的受訪者只佔3%。 大行及市民看淡樓市 事實上,不少大行下調對香港GDP增長預測同時,亦看淡本港樓市。例如摩根士丹利早前發表報告,將香港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1%調低至負0.3%,同時估計未來9至12個月住宅樓價將下跌10%。而美銀美林亦預期,本港今年全年住宅樓價會下跌2%,並估計明年第一季會進一步轉弱。香港市民最關心、最期待的依然是房屋問題。雖然不少市民預期樓價持續回落,惟現時整體置業意欲未有因對樓市看法而大幅轉變。香港樓市雖有下行壓力,但仍然是偏離眾多市民負擔能力範圍,置業難情況相信短期內難以改善。

【財政儲備】八成父母有意資助子女上車置業 儲蓄缺口高達340萬元

「養大一個小朋友要400萬」絕對不單純是一句廣告宣傳對白。有調查發現,如今父母供養一名子女成長,並助其完成升學、結婚及置業三大目標,財政支援隨時需要高達340萬港元,但當中4成人尚未開始準備相關儲蓄。 英國保誠保險昨日公布「香港父母儲蓄缺口調查」,調查於今年7月進行,一共訪問了753名父母,家庭總收入至少2.5萬以上,平均家庭月入約5萬,及育有1名22歲以下的子女。結果顯示,普遍父母實際儲蓄與目標水平有明顯差距。過半父母表示有意讓子女到海外升學,當中9成父母會提供資助,他們平均已儲蓄69.6萬,預計資助150萬。不過若以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地就讀學士學位費用連同生活費計算,估計實際支出達約208萬,是普遍父母實際儲蓄的三倍。而雖近9成父母已開始準備海外教育儲蓄,但只有22%擁有100萬或以上儲蓄。 調查又指,82%父母打算資助子女籌辦婚禮,平均預計資助25.5萬,但當中45%人尚未開始準備相關儲蓄。至於港人最關注的上車買樓方面,有80%父母表示會資助子女置業,平均估計資助256萬,但平均儲蓄只有58.3萬,僅為目標金額23%,另有43%父母更未開始儲蓄。若連同資助子女籌備婚禮及置業,整體儲蓄缺口或高達340萬元。 除上述項目外,有過半父母表示會繼續為子女提供經濟支援,其中3分1父母表示即使子女年過25歲,亦會繼續提供經濟支援。最多受訪父母選擇的投資工具為銀行儲蓄及定期存款。 父母若希望為子女提供財政支援,應及早制定理財及儲蓄計劃,例如可預早為未成年子女購買長期儲蓄保險,善用時間滾存財富,有效收窄儲蓄目標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