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C
Hong Kong

mythfocus

網上瘋傳We the People -「白宮聯署」簽名,究竟係咩嚟?外界各國又點睇呢件事?

每逢社會有重要政治事件發生,網絡或討論區會有人提出We the People -「白宮聯署」。網站於2011年9月22開通。希望創建或集結各地人民簽署請願書。2013年1月16日起,一份請願需必須在30日內獲得100,000個聯署簽名,(美國)政府白宮便要按照規定回應相關訴求或「表態」。網站最初設定為5000個簽名,於2011年10月3日上升至25,000個簽名。有人質疑聯署真偽,所以參與用戶需要先註冊whitehouse.gov帳戶,而網站亦只會核實電郵地址。但網站以保護隱私為由,隱匿簽署人的身份。 美國 話需如此,美國總統特朗普在 6 月 12 日受訪時,被問及香港事宜,他回應:「香港的『反送中』示威真的是一百萬人, 是我見過最大的示威...

【四叔退任】億萬財富如何傳承及分配?交棒畀兩子易唔易?

對富豪來說,分家產、爭奪繼承權等混亂情況並不鮮見。數個接班人爭來爭去,卻又在接手後敗壞家業。白手興家的富豪於年老色衰之年,最擔心是如何傳承財產和事業至下一代。不少富豪便有備無患,一早規劃好接班計劃。最近例子見四叔李兆基。   四叔李兆基正式公布從恒基退下來,把市值近5,500億元的6間上市公司交棒予兩名兒子李家傑及李家誠。他在中華煤氣(00003)股東會上直言,希望兩名兒子能繼續得到各位股東的支持。有恆地股東就指,對李兆基兩位接班人李家傑和李家誠有信心。   四叔曾說「兒女多很麻煩,香港富豪中有3個兒子以上的多數不行,兩個就好很多」。他一向鼎力支持自己的兩個兒子,在家族資產上做到「一碗水端平」,希望兩兄弟互相扶持。他多次在公開場合稱讚兩個兒子「務實低調,表現都是100分」,打造健康形象,讓外界慢慢接受兩兄弟的滲入及逐步接手。 在昨天(28日)的記者會上,恒地向傳媒派發李兆基早前接受外電訪問的書面回覆,李兆基說:「他們兩兄弟的性格稍有不同,家傑靈活,家誠實幹,而他們一直都有很好的分工,家傑主力負責內地,家誠主力負責香港,所有重要決策他們都會參與,有商有量,一起做決定。這幾年我已逐漸退居幕後,很多事情都由他倆自己去做,他們都做得好好,已做到100分,我對交棒給他倆很有信心。」 李家誠亦在會上強調,他與兄長李家傑已分工多年,李家傑熟悉內地業務,他個人則十分了解香港業務,同事已很習慣這模式,一直有很多溝通,會互相支持互相信任。李家傑亦稱,兩兄弟已分工多年,公司架構已運作習慣,沒有新的計劃要部署。 問到李兆基有什麼從商錦囊贈予繼任者,李家傑表示,父親教導兄弟二人數十年,已傾囊相授,大家無須擔心。李家誠補充,兩兄弟都學會做生意、做慈善,都要「四両撥千斤」,按以小博大的方式去營商。   事實上,四叔早已部署退休計劃。 2011年,四叔辭掉旗下33家香港附屬公司的董事職位,其中大多數附屬公司由次子李家誠續任董事;2014年,李兆基宣布辭任美麗華酒店主席一職,由李家誠任主席兼行政總裁。 2012年,年屆83歲的四叔首度對外界談起對兩位兒子的未來分工。被問到未來的財產分配計劃,四叔明確表示當時集團的業務分配已初步敲定,長子李家傑主要負責中國內地業務,而次子李家誠的重心則在香港方面,預計在3至5年後交棒,與2019年的決定完全一致。   資料來源:信報、搜狐

做錯決定後的6個急救步驟

為什麼我會這樣做?如果我選擇另一條路‥‥‥我們都做過很差的決定,當後果接踵而來時,你就知道自己搞砸了。 可能你離開舊公司,找到更不知所謂的新工作;可能在吵得火熱、一怒之下和伴侶分開,情緒平復後關係已一去不返;可能是大手入完一輛車或一個單位,隔一段時間市價跌到似玩過山車。 我們都是人類,每隔一段時間就不免於做錯誤決定。 雖然我們不能回過頭來改變我們的選擇,但我們可以減輕它對我們的影響。 以下,你將找到七個可行的步驟,助你渡過一個個糟糕的決定。   接受你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不允許自己生氣、懊悔、難過,一些人覺得這些是沒用的負面情緒,表露出來只會令身邊人擔憂;一些人害怕若不用盡全力控制情緒,情緒就會失控。 但事實上,如果引而不發,情緒只會堆積起來,它們不會憑空消失,而是會滾成一個巨大的球,占據你內心一角,在關鍵時刻席捲而來,如同突然放開拉緊的橡筋,彈得你吃痛。 因此,做完壞決定後,先要關注你的感受。「第一步是識別發生的事情和感受,」心理學家Sal Raichbach博士說。「忽視情緒或偽裝沒事會讓痛苦持續。 如果你的手受傷了,你不會假裝它沒有發生。 你會處理傷口並尋求專業幫助。」你還可以記錄下你的情緒,或與親密的朋友交談。   專注於事實 一旦你識別並接受了那些負面情緒,LFY諮詢公司創始人Benjamin Ritter博士說,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關注事實。 「從情緒和壓力中走出一步,真正看看事情的真實情況,」他說。「問問自己:目前發生了什麼?...

【AI搶飯碗】亞馬遜推包裝自動化 AI能否取代真人?

人工智能(AI)興起,不少人擔心自己的工作被機械人取代。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從事勞動工作的藍領工作和提供腦力勞動以獲得薪水的白領工作均可能在10年後消失於高度自動化及運用人工智能的職場上。 其中,消失機率較高的前5名藍領職位,預計分別以售票員為首(54.2%)、其次為工廠工人(50.5%)、小販商店員(33.5%)、客戶服務員(32.8%),以及餐廳服務生(32.4%)。 而消失機率較高的前5名白領職位,分別是銀行櫃枱職員(36%)、翻譯員(35.3%)、記者(26.3%)、金融交易員(23.1%),以及秘書(17.5%)。   說到消失機率達5成的工廠工人,可說是意料中事。依靠人力及技術含量較低的工作較易被機械取代。 據外媒報道指,近來亞馬遜(Amazon)就在數間倉庫內全面推動包裝自動化,安裝智能機械人。機械人掃描輸送帶上的貨物後,幾秒內便能分辨出貨物。它們進而把產品裝到對應尺寸的特製紙箱裏,封箱並貼上收件資訊標籤,每小時約能完成700單訂單。兩台機器人的封箱速度比人類快約4至5倍,換算下約能代替24位封箱員工。 另一邊廂,中國的富士康也不甘落後。因着機器學習技術的進步,廠方亦以嶄新系統來提高生產效率。他們旗下的AI檢驗系統,配合多個鏡頭,以電腦視覺取代傳統人手驗貨工序。系統不僅可發現肉眼難以辨出的瑕疵,更可精簡人手,所需人手由400人大幅下降至只需2至3人,大大降低運作成本。 AI檢驗系統需要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在系統正式投入生產線前,富士康會輸入相關部件圖片來訓練。但富士康仍然需要傳統人手驗貨,因系統未能處理較複雜的檢驗工作。   這亦牽涉到AI將在多大程度上取代真人工作的世紀難題。以倉庫或工廠工作做例子,亞馬遜機器人履約(Amazon Robotics Fulfillment)總監Scott Anderson就表示,實現倉庫端到端的全面自動化至少需要10年時間。因為現有技術未及發達,人類的認知能力亦是機器難以替代的。事實上,能在不同環境中操作及可執行多種任務的機械人,仍處於研究和實驗階段。AI和真人仍有一大段距離。   資料來源:經濟一週﹑hket﹑unwire

【成長心態】投資股票﹑房產賺錢?最先做的應該是「投資自己」

不同的思維方式會指向不同的行動,最終塑造出不同的生活。以量變引起質變,每天比別人多走一步,一年後就會是飛躍的進步。 我們常常說要投資股票﹑房地產﹑黃金等等,卻忘記了最重要的——投資自己,以有限時間和現有資源,找對發展方向﹑做正確的事,讓自己不斷增值。 有一句經典的話:「當你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的時候,你就不迷茫了。」假設自己是一家公司,我們要思考些什麼事? 我需要如何分配現有資源,讓我的收益最大化? 我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讓自己持續增值?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種概念:成長心態。心理學家Carol Dweck 發現人有兩種根本的思維模式,分別是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與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抱有成長心態的人認爲能力﹑資質﹑技術是不懈努力的結果,反之而言,帶著定型心態的人覺得能力﹑資質﹑技術都是天賦,是與生俱來的,無論多努力都不會有任何改變。 抱有成長心態的人,認為能力可以透過努力而不斷提升。他們不為自己設限,失敗及挫折也不容易令他們放棄,因為他們總可以改變自己﹑達成目標。 那麼當我們培養出成長心態時,就明白自己是可以進步,通過分配現有資源來持續增值。 人生是由一個又一個選擇而組成的。我們在二十多歲時,手裏的資源不多。此時我們把有限的資源配置在哪裡,會決定我們三十歲﹑甚至是未來人生的樣子。 讓自己資源越來越多的東西,為資產;消耗我們資源卻帶不來收益的東西,為負債。 對我們來說,什麼是能讓自己變更好的事情,什麼就是資產,在上面投入多少資源都是值得的。 同樣是在用手提電話,有人在看書﹑學英語;有人在玩遊戲﹑追偶像劇。前者是在利用碎片時間給自己「投資」,把「用手提電話」變成了「資產」,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價值。後者卻是用手機來「殺時間」,無意識地消耗自己的資源,變成「負債」。 這些細碎的時間看似不多,但日積月累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有多大?   接下來,我們要瞭解,每個人看重的價值都不一樣。我們要想清楚:什麼對你是重要的?什麼是讓你覺得很「值得」的事?如此才能選好自己的「資產」。 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眼裡,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價值。例如我的朋友在休息的時候喜歡什麼都不做,就躺在床上。這個在別人眼裏浪費時間的行為,對於她就是很有價值的「充電」。讓她覺得自己很幸福。 我們花錢買東西,在一樣的工資上,有人選擇把錢存起來買理財產品,有人買奢侈品,有人買電影票和書。這些選擇都沒有問題,只要你知道這些東西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另外,選擇每一項「資產」時,都有我們必須要承擔的風險,要付出一定代價去做那些事。 資源有限,我們在人生中每做出一個選擇,其實就是決定押上了自己某部分的資源。我們需要承擔與之相應的責任和代價,努力地一直成長,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資料來源:TheNewsLens、Peter Chan 陳健欣

【Home office的成功法則】亞馬遜招聘3,000位遠端員工

上下班時候的地鐵水洩不通,不少打工仔覺得通勤時間浪費資源和交通費,尤其是住在新界、粉嶺等偏遠地區的朋友仔,少不了每天來回兩小時以上的交通時間,令人生不如死。 不少文職人員專程回公司只為坐office,通勤時間徒增上班壓力,員工生產力大大降低。在家裏可以做的工作,為什麼一定要在辦公室進行?不少大型企業如IBM、Reddit、亞馬遜紛紛推行Home Office。   最近,亞馬遜就在美國18個州招聘3,000名遠端員工在家工作,擔任客戶服務職位。該職位屬於兼職形式,每小時時薪為15美元,預計每周要工作20-29小時。在就職90日後,員工能夠獲得醫療保健等福利及設有加班費。 若要不能居住在亞馬遜客戶服務地點的50英里範圍內,且必須住在以下州之一:阿拉巴馬州、亞利桑那州、阿肯色州、愛荷華州、堪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密蘇里州、內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北部達科他州、俄克拉荷馬州、南達科他州、田納西州、德克薩斯州、華盛頓州、威斯康辛州或懷俄明州。 在亞馬遜遠程工作有很多額外的好處,包括員工折扣、健險,一些員工還可享受退休計劃和帶薪休假等福利。父母也可以請產假和陪產假,並獲得領養協助計劃。   但Home Office的挑戰,在於團隊互動和僱員自律。員工缺少與同事親身合作及交流的機會,上司亦難以監察員工有否怠工。更不用提需要多方合作的複雜任務,工作效率必然及不上身處同一間辦公室的同事。默契更易產生自親身相處時的肢體語言及微表情,對着電腦屏幕總感覺和對方有一屠社交隔膜,觸摸不到對方的真實情緒。 身兼四個虛擬團隊成員的美國遙距上班族透露其工作情況,表示同事之間以電郵、短訊,以及通訊系統如GChat,Slack來保持聯繫,有些同事素未謀面。他表示,一個虛擬團隊的成功,成員必須具備「3A」的條件:Assertiveness(堅定自信)、Accountability(有擔當)、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能夠獨立工作)。每位成員都必須為自己的工作擔起全部責任,以及主動地指出工作過程中的問題與建議。 另外,必須嚴格制定規則,達成協議,定好開會議程和開會時間。考慮身處在不同時區的同事,協調每一位成員的角色、責任、工作規則。成員需要理解溝通的重要性,及時接聽電話與其他成員聯繫。所有人使用同樣的溝通工具,積極化解衝突,亦要了解彼此的工作進程,以及團隊工作的效率。 一個高效的虛擬團隊,必須建立和維持穩固的關係。虛擬團隊的成員最好在職場及社交場合都見過面,成員們便可強化情感紐帶,將其他虛擬同事都當作是實在的人,而非僅存於網絡上的角色。若現實條件不許可,就舉辦一次成員聚會,讓成員之間建立信任和好感,增進彼此的溝通。   資料來源:quartz at work﹑working mother

【傳統廣告失效時代】什麼能阻擋數碼營銷的步伐?

網上廣告已經成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廣告出現的頻率愈來愈密,但我們卻不能控制。近來YouTube影片播放前後都會插播廣告;Instagram也愈來愈多廣告彈出,的確可全方位接觸目標顧客,卻也令人不堪其擾。   美國電子商務研究機構eMarketer於今年2月發表報告,預測今年美國的數碼廣告支出將首次超過傳統廣告。到2023年,前者的支出更會高於當地所有媒體總支出的三分之二。 eMarketer指出,今年美國的數碼廣告支出將會增長19個百分比,佔美國預算總廣告支出的54.2%。手機作為當中的主要媒介,預算支出為870.6億美元,比率多於三分之二。   傳統媒體的式微並不令人意外,畢竟數碼媒體的傳播度及彈性更佳,更討廣告商歡心。傳統媒體中,黃頁等指南上的廣告支出跌幅最比最高大,跌幅達19  %;報紙跟雜誌等亦跌近18%;對電視的影響就較輕,跌幅只有2.2%。整體而言,傳統媒體上的廣告的瀏覽支出佔比於今年將由51.4%下降至45.8%。   大部分人都不再閱讀報紙,甚至連電視都不大開啟,取而代之的是網上新聞﹑直播,暢遊在網絡世界。傳統媒體的受眾大大減少,廣告商在上面投放的廣告觸及受眾率降低,傳統廣告為企業帶來的價值下跌,企業便會轉到數碼媒體落廣告。 另外分析顯示,在2018及19年,美國數碼廣告收入佔比最高的頭3間企業分別是Google﹑Facebook及Amazon。它們能成為廣告客戶的首選,是因為它們擁有大量關於用家行為的數據,透過分析用家的瀏覽習慣,將廣告有選擇及具針對性地展示向興趣較大的用家,提高成本效益。 數碼營銷上,企業也較容易追蹤客戶的資訊,了解目標客群的喜好,完善客戶資料庫,甚至得到對產品或服務的反饋,進一步改善廣告內容及產品,更能吸引目標客群的目光。 報告也指上述3間企業中,Amazon的優勢最大,預期它今年的美國廣告業務會增長超過50%,因為它作為購物平台,對消費者偏好及行絡取為有更精確的掌握,能為廣告客戶帶推廣來更大回報。   資料來源:eMarketer

【侵侵花生集中地】為何Twitter在香港不流行?

Twitter一向是特朗普用來發布消息的社交平台。近來的5月5日,他就發出一條關於中美貿易戰的Twitter,令A股全線下跌。他宣佈要在5月10日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提高關稅稅率,從去年的加徵10%到25%。他甚至表示會「很快」把中美貿易之中未被加徵關稅的產品全部增稅。   Twitter在美國﹑日本等地都十分受歡迎,不時可「食」到各國家領導人和大小明星的花生,按理說應該受香港人歡迎。但2019年1月We Are Social及Hootsuite發表了全球Digital 2019報告,當中針對香港地區的報告指出,只有26百分比受訪用戶使用Twitter,相比起來80多個百分比的用戶使用Facebook﹑YouTube﹑WhatsApp,過半數人用WeChat和Instagram,香港人並不特別熱衷於Twitter。   先介紹一下Twitter。用戶可在Twitter上發布和互交消息(推文),每一則推文(Tweet)限制為 140 個字符(現在已經可以加上圖片、視頻等等)。其實推文的定義就是「短暫的信息」,如雀鳥的叫鳴聲一樣(亦即是英文Tweet的原意)。 任何Twitter用戶都可以跟隨(Follow)任何其他用戶,包括傳媒﹑名人﹑總統。每一位用戶所發的推文,都會同步讓所有跟隨者看到。 收到推文後,用戶可以將推文轉發(Retweet)。以往用戶一直只能以文字Retweet,但近日Twitter推出新功能,允許用戶可以將圖像﹑影片或GIF添加到他們的Retweet推文中,繼續加強用戶的體驗。 在一般情況下,一些重要推文,可以在數次Retweet後,令數以百萬,甚至千萬的用戶看到。Twitter是一個頗為公開的平台,傳達訊息的效率絕對比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網絡優勝,往往可得到國外的第一手資訊。   那回到問題所在:為何Twitter在香港不流行? 首先最大原因應該是語言問題。Twitter系統最初只支援英語,加上較少中文用戶使用Twitter及發布以中文撰寫的推文,香港用戶多以Twitter來「食」國外用戶的花生,因而一眼掃去介面全是英文,為部分人設下了語言的門檻。 第二是群眾心理。問問身邊朋友,似乎都比較少使用Twitter,那麼個人就會傾向於使用Twitter以外的社交媒體和其他人交流。 心理學上的「從眾效應」,是指人們受到多數人的一致思想或行動影響,而個人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上述提及Digital 2019報告,香港多數人使用Facebook和WhatsApp。當香港用戶在開啟Twitter帳號後找不到也在用Twitter的朋友,久而久之較少登入,帳號慢慢就荒廢了。 另外,也有評論員認為「香港網民似乎比較不喜歡公開評論事情,而傾向與群組內的友好『吹水』」,以及「香港網民喜歡相片多過文字,例如 Instagram雖然都是以追隨者型成網絡,就比較受歡迎」。筆者認為也不無道理。   資料來源:眾新聞﹑DataReportal

【職場戴面具】為何上下班判若二人?

上班時我們不自覺露出和日常生活中判若兩人的性格,在上下班之間一人分飾兩角。這種情況原來被心理學家稱為「自由特質行為」。   心理學家指,我們大多數人會在上班時根據工作性質變身,展現截然不同的人格。雖然我們未必會發明出一個專為上班而設的新角色,但我們總有兩種來回切換的人格。 工作和日常生活上充滿了各異的挑戰和期望。我們在熟悉的環境向熟悉的人物抒發胸懷﹑展露真我。但在殘酷的職場上,我們需要調整行為以適應社交環境,快速和陌生人打成一片,有時候難免與真實的自我意識相悖。有人故意為之,覺得切換角色後工作更得心應手,也有人渾然不覺就如本能。 劍橋大學行為心理學專家 Sanna Balsari-Palsule指,我們可能對此切換毫不自覺,因為我們太習慣去維持工作上的專業形象。   這一種上下班的切換,在心理學上有其專有名詞:「自由特質行為」(free-trait behaviour)。劍橋大學研究教授Brian Little解釋「即脫離你本來個性的行為。」現代心理學中以五大性格特質(外向性﹑親和性﹑神經質﹑盡責性﹑經驗開放性)評量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自由特質」則是違反我們天性的人格,以達到個人目的。 例如天生內向沉靜﹑說話細聲細氣的人,在工作場合突然變得外向多言,在人群中散發如魚得水的自信,彷似天生的外向型。這種人被Balsari-Palsule稱為「偽外向」。部分職業領域中,工作成果就視乎你如何在這兩種人格中靈活切換。確實有職業顧問指出我們不應在職場「做自己」,原因是在工作角色上抱持固定信念的話,或傾向固步自封。   在大部分職場,外向型員工更有可能獲上司重視。我們經常被鼓勵表現出「外向」的特徵,如善於交際﹑主導性﹑自信。在 Brian Little的研究中也提到外向型員工入職早期確實被內向型員工容易受高層關注及晉升,但從內向到「偽外向」的員工也可與「真外向」員工平分秋色。 內向者經常調整他們的行為,變成「偽外向」員工。他們假裝外向所累積的疲憊,只需適時獨處便可復原。而且他們不認為在工作中表現的「偽外向」性格帶來了什麼負面影響,因為他們相對地獲得職場上的好處,也因為角色扮演而得到成就感。   資料來源:BBC

ADVERTIS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