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C
Hong Kong
城中熱話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情況是否值得擔憂?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情況是否值得擔憂?

近日北京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為中國經濟增長設下了30年以來最低的增長目標:6%至6.5%的目標,較去年的6.5%為低。
這個決定並不出人意表。回看實際數據,根據官方消息,中國在2018年最後三個月的經濟同比增長6.4%,是自十年前以來的最低增速,中國亦經歷經濟下行。北京一直聲稱經濟增長應重質不重量,是次下調經濟增長目標似是為推動經濟轉型,規避金融風險。
綜觀全球,發達市場經濟增速減緩,歐洲股市恐將繼續低迷,美股亦進入調整期。中美貿易戰長期拉鋸戰,兩國在中國經濟結構議題上始終未能達成共識。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加深了市場的悲觀情緒及負面看法,不少人對中國的增長放緩感到十分擔憂,認為情況比北京描述的更差,甚至陷入恐慌。
但我們又是否過分解讀中國的增長放緩?經濟放緩是否必然是負面的?它象徵了什麼?其實經濟增長不過是數據,端看人如何詮釋。
中國經濟發展至今,已成大型成熟經濟體,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溫和放緩﹑穩健增速反而更健康。諮詢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專家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表示,所有成功的經濟體都必然經過經濟增長率放緩的階段,中國自然亦不例外,甚至未來5至10年放緩幅度將更大。
相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3%經濟增長,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保持6%增長殊不容易,表現已算良好,反映經濟仍正高速發展。放緩一說是相對從前﹑相對發展未夠強大的中國而言。現時中國經濟發達,逐漸經歷由量變至質變的經濟發展進程,經濟發展放慢合理不過。
雖然內地經濟面臨不少壓力,但近日李克強於工作報告中,亦提出中央支持經濟轉型的舉措,如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推動製造業升級轉型及支持中小微企發展。透過較慢經濟增長達到轉型目標,是保障及安全的做法。不再「唯GDP論」式的發展,是中國的成長而非倒退。
另外有評論指中國中產收入減少導致消費降級。但不可忽視中國經濟過去快速增長,亢奮的新晉富人以購買奢侈品為樂;長期下來心態轉趨冷靜,奢侈消費自然放緩,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長率也因而降低。但中國內銷市場仍然龐大,內地民眾的消費潛力強勁,不可小覷,仍能確保國內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是次中央不盲目追求經濟增長數據,下調經濟增長目標為未來做好準備,保持穩健增速,我們無需過分憂慮經濟放緩的變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