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C
Hong Kong
城中熱話【創造價值】用200萬請原研哉被嘲反而達到最佳宣傳效果?淺談小米換新Logo給企業領袖的4大啟示!

【創造價值】用200萬請原研哉被嘲反而達到最佳宣傳效果?淺談小米換新Logo給企業領袖的4大啟示!

這兩日小米新Logo設計成為熱門討論話題,甚至有人對原研哉這個大師級設計師的能力提出質疑,表示「改得咁少,咁簡單設計要都用3年?」、「設計我真係識條鐵。」、「我缺的不是設計,是口才。」無論如何,小米新Logo設計確實引起大眾對該品牌的關注,成功帶來宣傳效果!到底從今次事件中又給予企業甚麼啟示?
1.出奇不意、及時抽水能引起大眾對品牌關注
回顧過往小米新品發佈會,其實宣傳效果不佳。前年4月,小米為電視和一眾新產品進行發佈會,經歷兩個多小時,轉發只有60次,評論126個,點讚也只有100多個。雷軍也親自為這次小米電視宣傳造勢,但網友關注依舊少得可憐。不過今次新 Logo 設計引起熱烈討論,短時間內轉發數已有2416次,相信對小米而言已有足夠宣傳效果,就算花上200萬請來國際級設計師代言,作為品牌廣告費,也是相當划算!


另一方面,各大大小小公司都趁機會repost抽水,有些更進行二次創作,充份利用小米話題帶來的熱度,使品牌也能在這次事件中得到曝光機會。

2.Logo轉變愈少愈能避免熟客產生距離感
要了解一間企業形象及理念,第一時間通常都會注意其標誌(Logo)。因此,標誌有著為企業向外傳遞品牌獨特形象作用。隨著商業發展,近年不少品牌及企業都轉換沿用多年的Logo,希望加強品牌辨識度,或帶來新鮮感。雖然唔少品品牌對logo整體來一個肉眼可見的大改,不過當品牌覺得新logo夠獨特的同時,可能大眾一開始不習慣甚至覺得難看的例子也很多。

●百事可樂新logo據說花上100萬美元,卻沒有得到太大好評。

 
事實上,新舊logo分別不大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黑貓宅急便(ヤマト運輸,大和運輸)新logo同樣由原研哉操刀,雖然整體改變並不大,但象徵著品牌走入新階段。另一方面,有品牌甚至會「倒退」用返舊設計。例如漢堡王 (Burger King) 新Logo沿用1969 年和 1994 年的設計構思,​​使用紅橙暖色色調、外形像一個漢堡包,代替用了20多年的藍色邊框和紅色傾斜文字的漢堡圖標。公司希望圓潤的品牌字體更能激發顧客食慾。

 

●面對黑貓宅急便(大和運輸)的委托,原研哉指出「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再設計。」他認為大黑貓小心翼翼地叼著小黑貓象徵著「令人安心與小心搬運」的意象,因此這個經典圖案並未完全消失,只是新Logo整體線條變得更加簡約。
 
3.不要忽視設計師的考慮
大家驟眼看覺得純粹是Logo由正方變圓角,雖然看似簡單,殊不知背後設計流程及需要考慮的項目並不少。90年代或之前時傾向直角設計,這是由於手機像素限制,為保持閱讀性。logo更傾向用色立體,多邊框、對比、陰影來表現自己優秀之處。隨著科技進步,將整個UI走向平面化,基於高度簡化趨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的設計運用更受歡迎。幾何圖形特別是圓邊不僅方便,而且可以適當運用在大眾對品牌識別之中,在手機、電腦中也可以靈活使用。設計時只需要擷取品牌識別中的部分線條,或是部分圖形作為輔助圖形應用,就能達到良好效果,表現視覺渲染能力,令設計更有親和力與人性化。當整個設計趨勢直接走向平面風格,變圓角絕對係有時代因素。

●過往各大汽車品牌 logo 普遍是使用 3D 金屬效果設計,不過從Nissan到Volkswagen 近期都使用「扁平化設計」,感覺更加貼近數位世界潮流。

另外,當小米Logo變成圓角之後,要注意的是其延伸使用。從效果圖可以看到,當Logo變圓之後,好多配套例如backdrop、大型廣告、外牆、視覺風格都要改變。例如小米之家店舖招牌Logo的大小更突出,因此為背景色就由白底更改為「科技灰」,或者會直接使用原色玻璃,以增加背景與Logo之間的對比度,讓Logo從遠方看過去時更為醒目。

 
4.交待「設計哲學」也是策略!
雷軍憶述原研哉講過:「這個 Logo 就像一個生動的表情符號,出現在不同環境的時候,這個表情還會微微有些變化,所以整個Logo會變得生動起來。」、「原研哉先生講得非常非常的細緻,我的理解比較簡單,就是,科技是為人服務的,人是活的,所以科技也是活的,小米新的 Logo 也應該是活的,這個相比應該比較簡單吧。」簡單來說,原研哉大師想表達的是,希望小米Logo「Alive」,猶如有生命一樣,而不是單單將方變成圓角。而通過將設計概念傳達給消費者,令品牌當中對「科技也是活的」思想及價值觀也作為框架的其中一部份告知大眾。

●小米請來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為品牌設計全新 Logo,歷時三年終於公布新 Logo 的設計,並稱新設計是以「科技與生命的關係」為理念,融入東方哲學的思考,將原本較為方正的四角,改為較圓渾的角,創作出更具生命感的設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