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試過將含有付費內容的應用程式,在IOS系統的App Store上架,定必要面對30%收入的極高抽成,俗稱為「蘋果稅」(Apple Tax)。雖然近年不斷有大企業如X及最新的Meta都嘗試挑戰這種「反競爭行為」,但蘋果非但沒有影響,更愈來愈多公司藉App Store上架,究竟背後有甚麼原因?
蘋果稅自2022年在美國推行後,範圍已逐漸擴展至全球,它主要有兩種收入:
1. 付費下載應用程式中,收取30%佣金
2. 應用內購買(IAP)收取30%佣金,亦是目前最受爭議的項目
雖然對於年收入低於100萬美元的開發商,蘋果將佣金比例降低至15%。但對大企業而言,唯一方法就是針對App Store訂閱加價,例如Spotify、YouTube Music都增加了30%,意味蘋果稅全由消費者承擔。
據 Analysis Group報告顯示,App Store在2022年創下1.1兆美元收入,當中蘋果稅收入的項目就已經佔了近1/4。資料顯示,雖然目前中國內地的蘋果稅貢獻了大約超過400億人民幣,但隨著用戶不斷增加,未來五年定必以倍數增加。
事實上,Apple和Google都會抽取30%佣金,但為甚麼會只有前者受爭議?根據Analysis Group同一調查,雖然Android用戶較多,但蘋果用戶消費力幾乎是Android的3倍;而且電話用戶有85%都在使用應用程式,網頁版僅佔15%,就連電話比起電腦的使用時間都多出50%,可想而知「財富之匙」均落在蘋果用戶身上。
蘋果稅會增加應用程式成本,以Meta為例,蘋果將FB/IG內廣告(Boosting)服務都納入抽成範圍,唯有被迫加收30%附加費,導致廣告成本大幅上升,甚至改善網頁版的Ad Manager,而非iOS應用程式投放廣告Meta代表批評蘋果是「反競爭行為」,損害公平競爭市場環境,而歐盟亦已針對蘋果稅提出指控和調查。馬斯克在2022年收購X(Twitter)之後,更曾表示拒絕蘋果稅,甚至考慮推出自家智能電話對抗。
隨著對蘋果稅的關注不斷增加,蘋果也說不定會對中小企,有進一步稅務優惠,但如何保障雙方利益,相信不是一時間能夠解決的問題。